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464节

前期可能要求的人数会多一点,但那主要是为了恢复生产,等待生产恢复了,那需要的常规军屯兵力,就没有那么多了。

到了那个时候,三郡郡兵就不需要全部都来左冯翊戍边了,平均两三年来一次,基本就能保证左冯翊的军屯可持续发展了。

至于北军说真的,在雍州人口数量没有恢复前,恐怕北军真的必须停留在长安了。

一方面,北军精锐,本身就是震慑曹魏的一股力量,单靠郡兵,是很难直面曹魏的中央禁军精锐的进攻的。

另一方面在关中那么大一片区域内搞屯田,北军精锐不看着,真的能让天子放心么?!

有些事儿,就看你从什么方面去解读了,以张溪的精明和魏延的忠心,这俩可是真的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要插手北军军权的问题。

当然,即使刘备后来想明白了这点,他也依然有些犹豫。

三万北军,是他手里的一把刀,这把刀也是需要以防万一的.成都那边的情况还不明朗,如果有需要,这三万北军,就是他南下平叛的一道利刃,是不能轻易放在左冯翊的。

虽然就目前的情势看,诸葛亮在成都坐镇,事情进行的非常顺利,不至于会出现大规模的叛乱.但刘备却不能不留下属于自己的后手。

可长安方面的情况吧,也是如此。

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去治理雍州,短时间内是无法做到快速恢复生产的,因为丁口的缺失实在太大。

而刘备始终不肯领军回成都,也没有立刻遣散北伐军的原因,也在于刘备清楚,在这么大的关中,没有个十万左右的兵力拱卫,是很难保证关中的安全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曹丕的迁民入关策略,确实是直接打击到了刘备集团的软肋,让刘备集团即使能占据关中,短时间内不一定守住关中。

这下搞的,刘备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先等着,等到庞统和黄权的到来,问问他们的意见。

而庞统对此的意见嘛.嗯,给了张溪俩白眼。

「元长也是天下智谋之士,如何出的此等劣计?!」庞统一点没给张溪面子的说道,「以三州郡兵戍边军屯,元长莫不怕三州震动,士卒均怀怨恨之心?!」

张溪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问道,「士元兄何出此言?!士卒戍边,乃两汉定例,为国戍边,何来怨恨可言?!」

庞统闻言,嘿嘿冷笑一声,说道,「为国戍边,自然无所怨恨,然如此频繁元长就不怕重现陈胜吴广旧事?!」

这话说的,就有些重了但也说明了如今这个时代,对戍边的一个态度。

这年月的郡兵,有几个愿意去戍边的?!又有几个能在戍边任务结束后,安全返回乡里的?!

别说现在是战乱时期,就是在和平时期,这一路上近千里的行军路,那就是一条黄泉路好不好。

当然,如果张溪非要胡搅蛮缠,指责庞统举例不当,拿当今天子比作秦二世,也不是不可以但那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且刘备也不是那种没脑子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庞统这么说的重点在哪儿。

重点在于——没有郡兵愿意承担这样的戍边任务的。

而庞统则继续说道,「世家乱,不足为虑。世家所求者,不过利尔,以利诱之则乱平。军卒乱,其害莫大焉,轻则侵掠州郡,重则败坏国家根基,此不可不慎也。」

一旦郡兵因为不愿戍边而选择叛乱,那可就不是一般世家煽动的叛乱那么简单了。

世家追求的是利益,你只要愿意给出利益妥协,他们能掀起叛乱,自然也能快速平息叛乱。

可郡兵叛乱,那就是底层士卒和百姓的叛乱了,这要是闹大了,可不是那么容易平息的。

到那个时候,州郡陷入战火也就算了,你别忘了咱们主公的立世之本是什么。

以民为本啊!!!

民如果都叛乱了,那主公的立世之本就成笑话了,这个后果是承担不起的。

这通说,说的刘备沉思,张溪无言以对。

庞统笑笑,继续说道,「再者,元长之谋确为妙棋,却不知为何,如此操之过急?!」

庞统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刘备的案桌上,找出关中地图,让黄门侍郎挂上,对着地图,说道,「关中之地新得,首要当以关中安危为先。左冯翊紧邻潼关—黄河一线,择其险要之地沿线布防,设军屯以资军粮当为首要,其他之地,可暂缓行之.以统估计,有三至五万郡兵布防足以,何须左冯翊全境皆用军屯,用兵十万之巨?!」

庞统那意思,就是重点布防为主,其他地区没有必要一下去把摊子铺的那么大,可以以后慢慢来,不必急于一时。

当然,还有一句话,庞统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既然决定在左冯翊搞军事区了,那就不要用治理地方的思维去考虑事情那些无法立刻兼顾到的区域,就算耕地有所荒废,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耕地这个东西,就算荒废了十年,将来也能再开垦出来,为什么非要从一开始就把所有的耕地都用作军屯呢?!

这大概就是庞统的意见核心了——可以军屯,但没有必要在一下子在整个左冯翊都开展军屯,有个三五万郡兵搞军屯就足够了。

可这话,张溪又不同意了。

之前你说的那些吧,多少是有些道理的,张溪虽然不完全同意,但终究不好反驳。

但你说这个,张溪顿时找到了反驳的空间。

「士元兄好大的口气!」张溪没好气的看了庞统一眼,跟看败家子没啥区别的那种眼神。

然后,张溪才稍微停顿一下,继续说道,「一亩耕地,三年不种则荒,五年不种则废关中数十万顷耕地,士元兄一言而废之,岂不是败家儿郎之举?!」

「元长,过言了!!!」庞统的脸色也不好看了。

丫谁是败家子?!

张溪可不管,继续说道,「乱世之下,百姓求一亩耕地尚不可得,国家求百顷良田而不易,士元兄却要建言废数十万顷熟地良田.此等事,我雍州刺史部不敢为也!」

这话说的,庞统都有点气到了。

是,他庞统是世家子弟出身,但也不至于是这种白痴吧荒废数十万顷熟地良田,这么大的帽子扣上来,庞统也接不住。

因此,庞统赶紧抗辩道,「元长莫要说此妄语。统焉能不知良田可贵,然事有轻重缓急,良田虽贵,一时荒废尚可补救,关中不稳,得而复失,如何补救?!」

对着张溪说完这些,庞统也不等张溪的回应,立刻拱手,对刘备说道,「陛下,臣亦知臣之策非完全之策,然事总有取舍。今关中之地虽得,然东北潼关,黄河,东南武关皆不在我等之手,关中随时有兵祸之危。左冯翊军屯,确为良策,可若依元长之计,不过是以三州之地保关中尔,遗祸颇多,依统之计,虽荒废数年土地,却可以少量军卒拱卫关中,不留余毒于地方陛下,土地可以复垦,关中要复得,却非易事,请陛下三思。」

刘备听完庞统这话,也是有些动摇了再看看一边的张溪,好像张溪也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确实如庞统所说,他的策略不是什么完美的策略,但同样张溪的策略,也不是什么好策略。

像张溪这样做,确实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弥补关中地区的问题,但张溪的做法,等同于把原本属于关中的危机和矛盾,转移到其他州郡去了而已。

别的不说,总不能在关中人口恢复之前,一直让北军精锐和三州郡兵来拱卫关中吧?!

那荆州还要不要用兵了?!益州还要不要治理地方了?!凉州要是有羌人或者鲜卑人入侵了又该怎么办?!

不能全国各州都养着你一个雍州刺史部吧?!

关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人,不是缺兵,主次矛盾要搞清楚,否则的话,即使按照张溪的办法来做,也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算不上从根本解决问题。

刘备现在也为难,用张溪的策略吧,刘备也担心荆州,益州,凉州三地百姓和军卒不稳,可用庞统的策略吧,刘备又有心疼那些土地的荒废.那可不是几十亩地,是几十万顷啊!!!

刘备正琢磨着到底该怎么取舍呢.站在一旁的黄权突然咳嗽了一声。

黄权这一咳嗽吧,顿时吸引了在场其余三人的目光。

也是,这家伙自从进来后,一句话没说难不成他有什么好主意不成?!

黄权看看三人,尤其是希冀的看着自己的大汉天子刘备,有些尴尬,又有些犹豫的笑了一下,才慢慢的说道,「老夫倒有一策,只是此策有些」

黄权那个吞吞吐吐的样子,张溪和庞统顿时心里咯噔一下.这老家伙,估计也说不出啥好主意来。

但事到如今,张溪和庞统谁也说服不了谁,黄权要真有办法的话,听听也无妨。

「公衡可有良策,以对当今关中困境?!」刘备微笑着,主动发问。

黄权一听,刘备都发话了,他虽然还是有些心虚,但终于还是开口了。

「回陛下,依臣下之见,关中困境,根结在于缺乏丁口,而蜀中之地,世家丁口众多而地少.」黄权说到这里,微微抬头看来眼刘备,心里再稍微一计较,一咬牙,说道,「天子若能下诏,恩准蜀中世家北上关中,实报丁口充实关中,以获取关中土地」

得,就知道这个黄权也拿不出什么正经主意来!!!

第六百九十二章 搁置争议

说实话,黄权说自己想法的时候,是真的非常不安的。

不为别的,就怕刘备认为自己是有什么别的小心思。

黄权对刘备这个人的人品是相当佩服的,但同样,黄权对刘备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也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偏偏今天黄权要给刘备的建议,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夹杂私心,但实际上,黄权真的没有多少私心的建议。

在黄权看来,关中如今的困局,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缺了至少一半的人口曹魏这招确实挺狠的。

如果不能想办法补上这一半的丁口,那么不管张溪的调三州郡兵戍边,还是庞统的战略防御为先,都不过是一时之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十余万丁口的缺额,那就不是靠一两年能解决的,就算让关中百姓放开了生养,那也得是二十年往上才能恢复到关中鼎盛时期的百万丁口的数目。

那是一到两代人的事儿了。

既然关中本身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人口翻倍,那唯一的解决办法,就只剩下从外地引入人口了。

刘备控制下,包括新成立的秦州也不过是五个州,而这个秦州只有三个郡,隔壁的凉州有五个郡,但这两个州其实都一样,出了名的地广人稀要不是土地面积也稀少,这两州自己都缺人缺的要死呢。

唯一有人口富裕的两个州,一个是荆州,一个是益州。

可荆州那地方,地处三方势力的交汇处,刘备集团内部的人但凡不是集体脑抽了,否则绝对不会轻易从那地方迁徙人口入关中.能抽点人口充实关中的地方,可不就剩下一个益州了嘛。

但问题是,益州世家什么德行,作为益州本土派的黄权,还能不知道么?!

连东州派都容不下的排外者,他们能那么轻易的让刘备从益州抽调百姓丁口北上充实关中么?!

肯定是需要刘备主动的给出一定的好处,进行利益交换的。

而关中之地,唯一能让这群益州本土土鳖动心的东西,可不就是那些已经耕种传承了数百年的良田嘛。

反正你关中是有地缺人,不如拿出土地来,吸引益州本土豪强们北上购置土地,扩大家族规模。

可对于刘备来说,他能这么简单的允许益州豪强插手关中的土地么?!

没有足够的好处,刘备为什么要放开对益州本土豪强的限制?!

要知道,如今诸葛亮回成都去的目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整治那帮到现在都不肯服软的益州世家豪强们嘛。

但是呢,刘备这么强硬的态度,让益州世家出身的黄权,也觉得做的有些过了,想要在中间帮着缓冲一下.真的,别看你刘备如今拿下了关中,但你的基本盘还是在益州,如今这个局势下跟益州世家们翻脸,其实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因此,黄权的想法,是让刘备让出一部分关中的土地,允许益州豪强北上关中,扩大自己家族的影响力,也留下另一条家族发展的道路。

而益州世家们,黄权也可以凭借刘备释放出来的这部分土地,去说服益州世家们放弃跟刘备之间的软对抗,选择跟刘备集团合作,吐出一些隐匿的益州丁口,用来充实汉中。

在黄权看来,反正随着刘备集团鱼鳞图册制度的深入,益州世家们要想在益州继续侵吞土地已经是不现实的了,再继续隐匿这么多的丁口,对益州豪强世家们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倒不如把这些丁口放出一部分来,换取刘备允许益州豪强北上购置土地,这样世家们能得到梦寐以求的土地,而刘备可以获得自己急需的丁口,同时还能缓和刘备和成都世家之间的关系,一举多得。

所以吧,黄权的想法,是真的,公心大于私心,纵然有一些私心,也不过是不想益州世家在这个时候跟刘备集团翻脸而已。

想法其实是个好想法,但.这个想法由黄权这个益州本土世家派的人说出来,听到刘备耳朵里,没私也有弊啊。

要不是刘备也是熟知黄权的性格品德,真不好说会想歪到哪儿去。

就比如张溪和庞统,这俩从听到黄权说这话的第一时间,就认为这是黄权在找借口,给益州世家插手雍州事务争取机会呢。

张溪差点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可不想在雍州刺史部内,突然多出来那么多不好管的刺头世家们。

这年头的世家,在张溪的眼里,都不是啥好玩意儿,张溪始终对他们有着不小的戒心。

而雍州难得在满宠的帮忙下,把有影响力的世家都清除的差不多了,很多政务实施没有了那么多的顾虑.这要是那帮益州世家插手进来,事情又要麻烦了。

而庞统嘛,其实也不乐意益州土鳖跑到雍州来发展。

庞统知道荆州的实际情况,他也知道荆州的世家们目前是没有余力可以插手雍州事务的。

毕竟荆州世家已经先一步进入了益州,如今再要插手雍州事务的话.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下场,庞统不会看不明白。

但荆州世家不能插手雍州事务,不代表荆州世家愿意看到益州世家跑到雍州去发展啊。

首节 上一节 464/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