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54节

可张溪却意外的发现,驻守在这里的曹军,有近千人.这绝对不合常理。

一个在东西山路间连接粮草运输的过渡性营寨,放个两百人驻守已经是顶天了,怎么会有一千人?!

张溪一共也就带着三千人过来而已,以三千人打两千人驻守的营寨这个可不好打。

但随即,当张溪看到了营寨内的将旗后,顿时一阵狂喜。

那是薛则的将旗。

这位是脑残了么?!

居然没有去五丈原高地大营坚守,而是出现在了这个中道小营寨里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薛则,刚刚从西侧山道败退,一路上一边撤退,一边收拢败军,收拢了七八百的败军,退到了这个中间营寨内。

结果还没等自己喝上一口水呢,蜀军就追来了。

薛则到底还是有骨气的,面对追兵虽然惊慌,但却没有失策,看到追来的士卒也不过是三千人左右,「张」姓将旗下的将军也不是那个黑脸大汉,而是一个一看就很文弱的白面将军拼一把算了。

薛则下令士卒打开寨门,自己带领着近百亲卫为先锋,率领寨中士卒出击。

薛则的打算是,通过突击敌军中军,打乱敌军的阵型部署,就算不能斩杀敌将,说不定也能击退敌军,一战雪耻。

这招啊,面对一般的山匪盗贼是没啥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是简单有效的破阵方式早年薛则跟随夏侯惇平灭河东山匪,没少用这招。

但你要是用这招面对正规军,那就很冒险了。

可薛则依然选择这么做,一方面是自己新败,军心不稳,即使再逃,也不过是被人追杀而已。

另一方面薛则一看张溪那个身板就知道,这不是一个熟练武艺的武将,说不定就是哪个世家拍出来镀金的世家子而已。

也许能成。

然后张溪就告诉薛则,你想的有点多。

张溪是啥人呐!!!

那可是连诸葛亮都感叹过于小心谨慎的人,而且这么多年的征战下来,领兵经验也异常丰富.他还能不知道中军防御的重要性?!

虽然张溪跟孙权沾点亲戚,但孙权的那个被动buff,张溪可没有中军一向是张溪最看重的地方,毕竟是关系到自己的小命的。

薛则带着他的亲卫,虽然杀散了一些前军部队,但张溪一看这架势,立刻明白薛则的用意,直接让一半中军前压支援前军,稳住前军防线后,开始对薛则展开围剿。

这些薛则立刻不好受了。

进攻,攻不上去,后撤,撤退不了。

薛则到底是赌错了,错估了张溪的能力,也高估了自己的领兵水平.他倒是带着营寨内的士卒杀出来了,但等薛则和亲卫杀到张溪军阵前的时候,出营作战的八百曹军士卒,已经跑的只剩下三百人还跟在他身边了。

本来就是败军,军心十分涣散的,眼看着主将还要拼死一搏而不是赶紧跑路.谁跟你一起送死啊。

薛则以为自己带了八百人冲阵,多少有点把握,但实际冲到张溪阵前的时候,就剩下两三百人.那不是被张溪很轻松的就给团团围住了嘛。

而等薛则看清楚自己身后的情况后,也是一声叹息。

都打到这个份上了,还能怎么办?!

投降呗。

这年头,投降又不是啥丢人的事儿,薛则可没有为大魏死战的觉悟。

反正薛则是河东薛氏的人,家族地位在那儿摆着呢,薛则就算投降了,曹魏也不会太过于为难薛则的家小.所谓的大魏军纪严苛,对士卒是有效的,但对世家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张溪也是意外,没想到能在这个小地方,有了这么意外的一个收获。

攻打五丈原西侧山路的时候,没能抓到薛则,却在自己一次不太重要的突袭过程中,抓到了这位五丈原守将。

而且张溪也纳闷呐,这个薛则,不乖乖的退往五丈原高地大营,依靠营寨中的存粮坚守待援,跑到这个地方来干什么?!

问过薛则后,张溪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能说,这是老天爷都在帮忙.薛则在从西侧山道败退后,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回五丈原高地大营坚守。

因为在薛则看来,蜀军占据了西侧山路,就有了进攻高地大营的通道,如果自己继续回到高地大营坚守的话,很有可能成为瓮中之鳖,被蜀军团团围住。

而五丈原高地大营的位置注定了,一旦兵败的话,薛则根本没有地方可逃。

所以薛则决定,收拢残兵退往五丈原东侧山道,依托身后的东区大营,继续防守。

一方面,不至于无路可退后被蜀军擒杀,另一方面,也不算完全失守五丈原,至少在郭淮那边有个交代。

听完薛则的解释后,张溪顿时是一阵狂喜。

薛则这个人,真的,万幸他是曹魏的人,而且还守着五丈原这么重要的地方特么要在自己的军中,这人当个校尉张溪都不敢放心。

薛则确实还颇有勇力,但这人的内心嘛,始终还是更偏向于自己。

若是局势占优,用这样的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一旦局势危险,薛则第一个想到的,是怎么保存自己。

这人难道不知道,只要他在五丈原高地上坚守上几天,等到郭淮大军到来的话,仅靠一条山道,大汉的军队是绝对攻不上五丈原的么?!

不,其实他知道,但他不敢把自己的小命放在大军的围困中。

天知道郭淮什么时候领兵来救,万一自己没守住,死在乱军中了该怎么办呢?!

还不如退守东侧山道来的稳妥。

反正身后有家世背景,只要不是犯下大错,哪怕事后郭淮治罪,也不过是降级罚俸而已,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小命要是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至于五丈原高地大营里数千曹军的生死去留,失守五丈原高地后,郭淮要面临一个什么样困难的战略局面.这些根本就不在薛则的考虑范围内。

说实话,薛则这样的做派,如果是站在世家子弟,寻求封妻荫子的角度来看,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张溪只能说,幸好他坑的是魏国。

不过现在这样也好。

有了薛则在手,张溪根本不用去攻击五丈原东侧山路了,当务之急就是带着薛则去曹军的五丈原高地大营,劝降还在那边坚守的曹军。

这下,战局就变得对大汉有利的多了。

第五百二十一章 五丈原上

这次北伐,实在是太顺利了,顺利到张溪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回想一下张溪记忆中的历史,诸葛丞相数次北伐,每次都是呕心沥血,苦逼的要命。

虽然也打的曹魏「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可除了第一次北伐出祁山道的时候打出「三郡震动」的效果外,其他几次都是让人堵在祁山诸道口不得寸进。

可现在,刘备率领的第二次北伐,面对五丈原这个倒霉地方,居然只花了十天的功夫就连克两道防线,一举屯兵在五丈原之上。

至于五丈原的第三道防线,东侧曹军防御带,那也不是打不下来,只是因为战略方案的原因,暂缓了进攻而已。

事实上,这多少是有些不合理的。

张溪阴差阳错的抓到了五丈原守将薛则后,利用薛则诈开了五丈原高地大营的营寨大门,收降了营寨内大部分的曹军后,占领了五丈原高地。

这个时候的五丈原东侧防线,其实也是没有主将坐镇的,张溪完全可以依法炮制,不管是诈开寨门还是劝降,都能顺势一举收复整个五丈原的。

但张溪考虑到自己这边的战略目的,是要吸引曹军大量囤积到渭水前线的,因此在占据五丈原之后,张溪并没有领兵顺势进攻,同时还派出军中联络信使,联络陈到和张飞,让他们也暂缓进军,先进驻五丈原高地大营,同时告知刘备,请刘备决断。

这么做,是为了维护北伐战略,为魏延出陈仓道,偷袭眉县做掩护.可在外人看来,张溪这就是在贻误战机。

耽搁的一两天还说得过去,可以归结为汉军大胜后有些得意忘形但耽搁的时间太长,如此不合军事常理的举动,注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的。

尤其是郭淮,他可不是没有脑子的统帅.张溪真担心郭淮会看出什么来。

而偏偏就在张溪为此担心的隔天,曹军援军前锋就在文钦率领下,赶到了五丈原东侧大营,重新组织起了防御阵线。

这让张溪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这就是为什么张溪感慨,这次北伐出兵后,所有的事情都顺利的让人无法置信的原因。

刘备刚出褒斜道口,要攻打五丈原,结果五丈原的守将薛则是个有勇无谋,更兼自私自利的家伙,不仅白白浪费了郭淮精心设下的防线,本人还被张溪领兵擒获。

而当张溪担心,长期不进攻东侧营区会让郭淮起疑的时候,文钦率领的援军又刚巧在隔一天的时候抵达了五丈原,而郭淮的主力大军,距离五丈原也只有三天的路程。

真的有种老天爷在帮忙,把作战过程中所有可能让人识破战略的漏洞都给堵上了。

虽然张溪也很奇怪,这个时候明明应该是在邺城呆着的文钦为什么会出现在关中前线,而且还有资格领兵作战但起码来说,张溪有了就地休整,暂时不进攻曹魏东侧防线的理由。

三天后,郭淮终于也领着大军赶到了五丈原。

看到目前的局势,郭淮的眉头就没有松过。

真的,要是现在薛则站在郭淮面前的话,郭淮真的能一刀把他直接砍了!!!

去特么的河东薛氏,传承数百年的世家大族,就教出了这么一个坑人的玩意儿出来?!!

郭淮本身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对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多少有点照顾的心思,而且这年头寒门出人才的概率太低,往往世家大族才是真正出人才的地方。

因此,郭淮才会在自己回长安的时候,把五丈原的防务工作交给薛则.结果这货就给自己打成这样?!

三道防线啊!

郭淮临走前,可是在五丈原立下了足足三道防线啊,而且还是高低错落配置的。在郭淮看来,只要不是脑残,靠着这三道防线,哪怕刘备引十万大军来攻,阻挡一个月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结果这个薛则,半个月的功夫都没到,直接就丢了两道防线,把五丈原高地大营的地利优势拱手相让就给自己留下了最后的一道防线驻防。

郭淮真的非常的生气,在赶到五丈原之后,当即就想直接砍了薛则出气。

但人薛则已经投降蜀军了,闹得郭淮有气也没处撒去再加上毌丘俭从旁劝说了一阵,郭淮才勉强平复了心绪。

是的,现在局势已经这样了,再生气也改变不了,只能想办法重新组织防御阵线,阻挡刘备大军突破五丈原。

其实郭淮也不是没有预料过这种情况的发生,现在也不是没有可能守住防线.只是这么守下去,可能代价会很大。

但不管怎么样,郭淮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对五丈原的防线进行了调整。

首先是领兵在大道两侧安营扎寨,沿路布防,阻挡刘备大军从五丈原下的大道进军。

其次,则是重新调整东侧防御营地的***,重点防御五丈原东侧山道,防止五丈原上的蜀军士卒居高临下的一股而下。

等做完这些布防安排后,郭淮立刻发现,自己的布防有不小的问题。

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兵力太少,需要布防的地方又太多,防线纵深厚度不够这要是被敌人以点破面的击破一处,很有可能造成全军崩溃的结果。

可郭淮现在也没有办法,他带来的兵力就这么多,再回头去找曹真要援兵,郭淮也知道不现实。

作为关中地区镇守的高级武将,郭淮其实对曹真手里还有多少机动兵力是很清楚的。

关中原本有五万多守军,但这些守军都必须分散守卫关中各地。

比如散关,萧关,眉县,左冯翊,右扶风这些地方,都是需要常驻兵力的,而为了应对褒斜道口的陈到军,五丈原也要常年派驻至少一万士卒守卫。

因此,关中五万大军,这么一分,剩下的就没有多少了。

哪怕是曹真亲自守卫的长安,也不过只有不到一万人的士卒守备而已。

至于大魏天子派来的中军援军,曹真倒是没有一点吝啬,能派的已经都派出去了,剩下的,就是曹真为了应对这次刘备北伐,留在手里的预备队了。

真没多少人了,也就是两万人的预备队而已,如果郭淮再向长安要援兵的话,曹真手里的预备队只会越来越少的。

这才刚刚开战而已,天知道之后的局势会发展成什么样。

如果自己真的能在五丈原挡住刘备的大军,而散关那边的孙礼也能挡住陇山道出来的蜀军,那么曹真手里有没有预备队都没关系,毕竟长安是安全的。

但如果再跟上次那样出现一个意外因素,曹真手里要是没点预备队,怎么来堵住漏洞啊。

因此,郭淮一面给曹真写信,说明如今五丈原情况,另一面,也做好暂时坚守一阵子五丈原的准备。

虽然防线比较薄弱,缺乏纵深,但郭淮觉得,也不是没有守住的希望。

首节 上一节 354/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