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40节

而等到柳隐通过人才考核,礼部侍郎会把考核结果呈交给中书令诸葛亮,诸葛亮看过同意后,就交由尚书省的法正,法正转呈吏部的秦宓,让秦宓酌情安排官职。

虽然流程上是麻烦了点,但这也是分权,而且刘备作为皇帝,在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都能插手干预,一旦刘备看中了哪个人才,就可以直接「简拔」。

这就等于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权利。

就是得麻烦一下柳隐,先去一趟成都,或者索性等等,等到刘备驾临汉中准备北伐的时候,张溪再当面向刘备推荐。

柳隐最终选择了后者.陈到对他也算有知遇之恩,柳隐这人重情,想要留下来继续帮陈到,毕竟褒斜道口的重要性,柳隐看的很明白。

陈到很高兴,张溪也尊重了柳隐的选择,因此才会一个人回汉中去。

回到汉中后,张溪继续进行自己来到汉中后的其他事务,提前召集郡兵训练,去找诸葛亮和黄权协调军营搭建和粮草准备情况,巡视武库一忙就是一个多月。

而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汉中开始准备秋收,法正,庞统,吴懿等人,也都陆续抵达了汉中。

刘备不可能立刻出发来汉中,毕竟现在刘备是皇帝了,身份不一样,他即使要御驾亲征,也得是下完讨伐曹魏的诏书后,再启程驾临汉中。

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都是臣子们在做,尤其是法正和庞统两个人,负责制定北伐战略规划,肯定要先到前线,了解前线情况后,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战略出来。

而这俩一到汉中后,立刻就找到了诸葛亮,张溪,黄权三人,开始了解汉中,褒斜道口,雍州,凉州的具体情况。

褒斜道口那边,张溪亲自去过了,所以讲述的很详细,汉中这里,黄权这两年的汉中太守可不是白当的,各种情况也讲述的很详细。

而雍州和凉州方面,距离太远,只有文书传递,各种情报啥的,虽然会汇集到汉中,但能从中间具体分析出什么来,还得看主持这项工作的人的实际能力如何。

万幸,总抓这项工作的人,是诸葛亮。

小到细微情报,大到雍州,凉州的军力部署,民生恢复,异族动向,这些文书的最终汇聚点,都是诸葛亮掌控的中书省。

也就是诸葛亮有这个能力,从民生到军事一把抓,还能从细小的情报中分析出更多有用的信息。

这两年,曹魏虽然丢失了雍凉大部分地方,但曹魏从来没有放弃过收复雍凉的想法。

尤其是曹仁驻守长安的时候,曹魏派出了很多细作去联络雍凉豪族或者是异族,试图在雍凉制造动乱,让大汉顾此失彼,无法在雍凉立足。

有一说一,这招不新鲜,但确实有用。

大汉毕竟刚刚攻略下雍凉,相反曹魏却曾经统治过雍凉四五年的时间,一时间的人心向背,真不好说。

再加上雍州刺史是马超,这人跟雍州各大世家豪族多少都沾点仇恨,而凉州又是出了名的反复无常.稍不留意,都有内乱的风险。

刚刚拿下雍凉的时候,曹仁这一招其实挺有用的,雍州陇西,凉州西平,金城等地的羌人纷纷起事作乱,而雍州陇西豪强王氏也曾经起兵造反,凉州的那几个不安分的主,比如麴演,黄华等人,也借口不满徐邈的统治,再次起兵作乱。

这几件事,虽然给刘备集团统治雍凉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但却没有引起太大的动荡,甚至消息传到成都的时候,这些叛乱就已经平定了。

羌人作乱,马超只是带着几百卫士往羌人的地盘上一站,就问问你们谁还有意见羌人们纷纷表示,没意见,我们绝对没意见,我们也不过是为了捞点曹魏二傻子的好处,因此做做样子而已,万万不敢真的侵犯神威天将军的领地的。

羌人作乱就此平定。

陇西郡的王氏叛乱,虽然也曾经连结了一些陇西郡的世家.但有一说一,王氏在陇西可不是啥龙头老大的地位。

这年头的世家们,谁也不比谁傻,你王氏要叛乱,我李氏可不一定.因此,还没等陇西王氏的人正式举兵呢,就已经有世家告密给了陇西太守游楚。

游楚这人,不仅能力够,心也够,他愣是不动声色的看着王氏一步一步的做准备,自己则上报联络了魏延,等到王氏刚刚起兵的时候,魏延就已经领兵把王氏给合围了。

陇西王氏造反,连个水花都没打起来,就这么被游楚联合魏延一起扑灭了。

雍州方面,面对这些叛乱,基本都是以威逼镇压为主的,而到了凉州,这个画风多少有点变了。

麴演,黄华在上次赵云攻略凉州的时候,靠着出卖了张进,投降了赵云,因此保留住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也如愿的当上了一郡太守。

但随着赵云成为凉州刺史,顺带再带上了一个徐邈为凉州別驾这两人简直是天生的合拍。

赵云本身是比较内敛的性格,不是那种听不进建议的莽夫,也不是那种没有实际治政经验的小白,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而徐邈呢,他最怕就是遇到一个说不通,讲不清的主官,毕竟他是降将不说,还是文官,而赵云不仅是主官,还是武将。

徐邈真怕赵云是那种一意孤行的主。

结果这俩互相一接触,却发现,一个虽然是武将,但礼贤下士,能虚心听从属下意见,另一个虽然是降将文官,但并不是那种世家草包,所有的建议都非常的贴合实际,合情合理。

这俩的脑电波瞬间就对上了,合作的那是相当的愉快。

可你在凉州这个地方,高级长官合作愉快了,下面的地方郡守们就不舒服了。

凉州这地方主打一个叛逆,说是一州,其实就是各郡割据势力组成的联盟而已谁想自己的头上多个管来管去的婆婆?!

麴演和黄华只想要荣华富贵,只想要权势利益,谁也不想听什么凉州刺史和凉州別驾的话。

所以这俩先不满,再抱怨,最后借口徐邈压迫太甚,直接起兵反叛。

赵云真不想用兵,凉州这地方连年征战,百姓已经很辛苦了,就应该是好好休养生息的时候.为了休养生息,赵云连刘备急需的骑兵部队组建都往后推了一推,就为了不增加凉州百姓的负担。

赵云和徐邈一样,都是希望采用比较宽松的方式来缓解凉州的压力,尽快恢复凉州的生产的。

因此,两个人其实自觉对麴演和黄华两人,都是采用比较宽容的态度,甚至默许了他们采用割据统治的方式来治理州郡。

结果这俩居然还不满足。

那就不要再折腾了,一次性解决了算了。

赵云和徐邈虽然希望怀柔,但这俩可不是优柔寡断的人。

相反,不管是赵云还是徐邈,其实都是杀伐果断的人,心肠硬起来,绝对不会手软的。

再加上,新任护羌校尉庞德,自上任以来,一直没啥表现的机会麴演和黄华这不就非常贴心的把军功给送过来了么。

凉州叛乱,平定!

第五百章 战略讨论

法正和庞统进入汉中,就意味着刘备的第二次北伐正式进入了战略准备的阶段了。

这段时间,法正和庞统不停的在整理和分析各地情报,统合兵员,寻找曹魏关中防守弱点,做出出兵战略。

只是这次,占据战略规划主导权的人,是庞统。

上次北伐的战略,虽然也是众人合议,但最终制定战略,时刻陪在刘备身边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还是法正。

这次换成庞统,倒不是法正谦让,是因为法正的身体状况,这两年一直不是很好。

两年前的北伐,法正大概是觉得自己快不行了,所以隐瞒了自己的病情,拼了命的工作,就想着临死前能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结果要死要死的没死成,让张溪给出主意救回来了。

这下给法正激动的,不用死了,他觉得他好像又行了,非要拖着病体全程跟随刘备北伐,帮着刘备出谋划策。

也不知道是没好利索,还是没休养好落下了病根,反正这两年法正的身体一直很虚弱,只要稍微气候变化,就非常容易得风寒。

虽然还不至于彻底要命,但法正确实没有以前那么精力充足了。

而北伐这种事儿,事关重大,必须多方衡量,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情报分析,制定战略的时候必须多方思考,跟随在主君身边出谋划策的时候也必须时刻保持脑筋清醒法正担心自己做不到这一点,无法及时给刘备查漏补缺。

因此,这次制定战略计划,法正主动提出辅助庞统来做事,主要的战略,还是交给庞统来制定。

庞统的能力是没啥问题的,就是用兵稍微冒险了一点.这事儿说大不大,但说小真的不小。

比如事关北伐路线的问题,庞统就出了一个冒险的奇招。

现在的刘备军,占据陇山和褒斜道,等于是同时拥有两条进入关中的渠道,正常来说,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从这两条路进兵,左右夹攻关中,威胁就已经很大了。

按照诸葛亮的想法,就是在上邽屯兵,在雍州屯粮,尽量缩短补给线,然后命令一军出褒斜道,一军出陇山道,围攻长安就可以了。

如果非要有变化,那就是在进攻主力到底是放在陇山还是褒斜道上稍微有些争议而已。

张溪和黄权其实也都是这个想法,毕竟这种做法是现在来说最稳妥的。

但庞统非不干。

庞统的计划,确实会在褒斜道和陇山道安排士卒,但这两路全都不是进攻主力。

按照庞统的设想,刘备亲率一支疑兵出褒斜道口,吸引关中魏军的注意力,同时让张溪领兵出上邽,沿渭水东岸威胁曹军。

但这两路,都不要求立刻打开局面,而是要求尽可能的调动关中的曹军往这两个方向汇合。

庞统真正的杀招,其实是在陈仓道——击破陈仓道的魏军,从褒斜道守军侧翼杀出,兜一条弧线绕过褒斜道口和渭水东岸的的曹军营寨,绕到两者身后,直接切断渭水两岸曹军和长安的联系。

这样的话,不管是在褒斜道口的曹军还是在陇山道口的曹军,都会被切断后勤补给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兵不血刃的收降这些曹军,然后再大军逼近长安。

这个时候长安城内的守军数量,就会严重下降,而大汉的军队又没有什么大损失,攻打长安的难度就会下降很多。

庞统的这个计策,一时间听来,有些想当然了。

首先的问题就是庞统如何能快速的攻破陈仓道,在陇山和褒斜道的曹军没有反应过来前,快速完成切断后路的行军。

其次是这支军队规模有多大,一旦切断长安和渭水曹军的联系后,如何顶住长安曹军和渭水曹军的联合夹击。

但这两个问题都不用诸葛亮和法正去想,张溪和黄权都没有急着发问。

因为,这两个问题,好像真的都能解决。

陈仓道守将,根据张溪的最新情报显示,是曹丕的妹夫,夏侯楙。

夏侯楙是夏侯惇的长子,因为夏侯惇的关系,夏侯楙从小就受到了曹操的喜爱,甚至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楙。

而曹丕继位后,因为清河公主的关系,再加上夏侯惇常年镇守后方,跟曹丕的关系也不错,因此也想提拔一下夏侯楙,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而已。

如今曹仁病故,关中又面临蜀贼的直接威胁,曹丕再怎么脑抽也不会把夏侯楙放在关中长安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曹丕选择了让曹真来当雍凉都督。

但曹丕还是把夏侯楙给塞到了曹真手里,让曹真帮忙照顾一下夏侯楙也不要多,多少立点功劳就可以了,这样回到邺城也好封赏。

曹真欣然同意了。

这时候的夏侯楙,还没有多少劣迹展现出来,甚至跟诸曹和诸夏侯的关系都很好,大家都愿意给面子,帮着夸一下.曹真是真不知道夏侯楙的实际能力如何,但既然皇帝都推荐了,那应该还是有能力的。

这其实并不奇怪。

历史上,当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曹睿甚至觉得,有夏侯楙在长安镇守还是比较放心的,后来是因为诸葛亮出祁山道,三郡皆反,河西震动,这才让曹睿觉得有点担心。

然后又在刘晔的劝说下,刚刚继位需要立威的曹睿,这才御驾亲征,亲自坐镇长安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曹睿才发现,自己寄予厚望的姑父,居然是一个草包。

你不懂军事也就算了,反正还有郭淮在前面帮你顶着呢.但倒卖长安守军粮草,勾结世家侵吞屯田,最后还能被自己的老婆和弟弟联合起来诬告你谋反?!

不管是治军,治政,还是治家,夏侯楙没有一样能做好的.要不是看在这位姑父姓夏侯,关系网又错综复杂的话,曹睿早让人把他给砍了。

因此,在这个时候,没人会觉得陈仓道守将夏侯楙是草包,曹魏方面不觉得,季汉这边除了张溪,也没觉得夏侯楙是草包将军一个。

庞统之所以制定这么一个计划,要偷袭陈仓道,主要考虑的是夏侯楙没有多少临阵经验,陈仓道虽然利于防守,但如果守将经验不足,再加上偷袭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得逞。

而曹魏方面肯定想不到大汉军队放着好走的陇山道和褒斜道不走,会派士卒去偷袭陈仓道,从陈仓道出兵,奔袭渭水曹军前线的后方。

这就是庞统的出奇制胜。

至于奔袭军队会不会遭到长安和渭水曹军的前后夹击,这个真不用担心。

这个出兵的时机,庞统会严格把控的,一定会是在让陇山道和褒斜道口聚集大量的曹军后,再出兵陈仓道的。

只要能从陈仓道出兵,绕道到渭水曹军身后,那么这个时候,长安城内的守军,也不可能会剩下太多。

这时候的长安城,防备这支军队进攻长安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还主动出击,对这支大汉军队进行夹击呢?!

至于渭水两岸的曹军,虽然可以反身进攻打通通道,但这时候绕后军队只需要坚守一段时日,等到陇山道和褒斜道的士卒及时跟进,尾随追杀进攻,那么曹军甚至可能还会不战而溃。

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直接对长安形成包围了。

大概的思路就是这样,庞统觉得有搞头,法正默默思考后对庞统的计划提出了支持,而诸葛亮,黄权两个,却表示了反对。

这两人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太过于冒险了。一旦进攻陈仓道受挫,这支进攻陈仓道的大军再撤回来,不仅影响大军士气,还会影响北伐布置安排。

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是重新走褒斜道还是走陇山道,即使能打出去,遇到的也只会是一个难啃的关中坚城长安曹军肯定会收缩兵力防守的。

可庞统表示,这种事儿本来就很难避免的。

首节 上一节 340/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