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11节

毕竟这次北上的主导者是周瑜,周瑜的大局观并不是吕蒙之辈可以比拟的,现在的局势周瑜看的很清楚。

曹魏的威胁依然太大,整个河北和中原的经济体量和人口数加起来,比江东和刘备集团加起来都多。

目前的主要敌人依然还是曹魏,在没有攻略下淮南和青徐,消化掉这些地区前,周瑜是不会贸然选择再跟刘备翻脸的。

因此这次关羽调兵北上,虽然冒险了点,但至少周瑜这边真没有放弃淮南,领兵西进夺取荆州的意思。

而孙权嘛,现在正是最要脸的时候。

孙权跟曹丕讲和,就是为了那个大汉吴王的头衔.在这个大汉吴王的名头没有正式到手前,孙权也不想节外生枝。

再一个,都要称王了,那孙权多少也得顾及到一些政治影响,不好再动不动就跟盟友翻脸虽然全天下都知道,两家的结盟就剩下一个空壳名头了,但翻脸的时机,并不是在这个时候。

刚刚称王就背盟翻脸,会显得自己这个吴王很没有德行的。

因此,关羽的调兵,虽然看着有风险,但实际上这时候的江东,谁都没有心思去搞什么偷袭。

而关羽在得到了王基和石苞增援后,在建安二十六年一月底的时候,再次对宛城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张辽的压力,顿时大了起来。

关羽可以有增援,但张辽这边一时半会儿可找不到援兵,一旦战场的兵力均势被打破,张辽能选择的,就只剩下依靠城防死守这一条路了。

因此,张辽和关羽两人,在南阳邓县一带大打出手,关羽依靠兵力优势暂时占据了上风,邓县岌岌可危。

关羽突然的一发力,让在长安的曹丕有些坐不住了。

一旦让关羽突破了邓县的防御,进军宛城,那张辽除了死守外,没有任何办法。

而宛城一旦失守,等于是长安的侧翼受到威胁,坐镇长安的曹丕将不再安全.这是曹丕不愿意看到的。

曹丕为此再次召集了夏侯尚等人商议军务,做出了一番应对。

首先,是命令许都的司马懿加快向新野进军的速度,争取尽快在新野发动进攻,牵制在邓县强攻的关羽。

其次,曹丕咬牙把自己最后的一万中军派去支援张辽,就赌张辽能守住防线,拱卫长安。

第三,下令给徐晃,让他暂停进攻正面的寇封,转入守势,然后抽调一部分兵力,从左冯翊出兵,威胁关羽的侧翼,支援宛城的张辽。

简单一句话,曹丕要打宛城保卫战。

只要守住宛城,他曹丕自然是安然无恙,可一旦守不住宛城,长安遭遇威胁的话,那曹丕就真的只能放弃雍州北部和凉州,召唤曹仁从上邽撤兵,退回长安,打长安守卫战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曹丕虽然没有他父亲那样的雄才伟略,但倒也不算太怂,这种该豁出去的时候,倒也没有想着要逃离长安。

只是这次战场的局势突然转变,已经让天平慢慢的开始向刘备倾斜,曹丕能做出的应对,确实也不太多罢了。

西部战场,上邽城下.曹仁领军增援了上邽,同时也加大了上邽方向的后勤压力,现在曹仁的日子也不好受。

明知道对面的刘备军就是为了消耗自己的粮草,曹仁却不能不带兵前来上邽支援。

毕竟,刘备的主要进攻方向就在这里,上邽也千万不能丢失一旦丢失上邽,让刘备实现断陇,雍凉二州除了关中长安外,就彻底不归曹魏所有了。

曹仁不能不来,但来了以后,面对粮草后勤的压力,曹仁又不得不主动寻求破敌的机会,亲领大军前往刘备大军营地挑战。

现在,着急的人是曹仁,法正和庞统才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跟曹仁决战呢。

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尽量拖延时间,以曹军的体量,每多拖一天,后勤粮草的压力就会变大一分。

法正和庞统打的主意,就是让曹军的后勤压力增大,最好能在渭水化冻前使得曹军的粮草告急,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削弱曹军的战斗力。。

很显然,曹仁也知道刘备的打算,因此虽然无奈,但曹仁不得不在粮草耗尽前,主动对刘备军的营寨发起进攻。

继续拖延时间,只会对刘备军有利,倒不如主动进攻,依靠兵力优势,说不定能击破刘备军,打通前往广魏郡和天水郡的通道,率领大军进入雍凉地区,这样说不定还能直接翻盘了。

好吧,其实曹仁也知道,以刘备征战半辈子的能力,又有法正和庞统这样的谋士相助,想要凭借兵力优势压制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曹仁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除了主动进攻外,他就只能一天天的看着己方粮草消耗.就打吧,打了反而对自己最有利。

至少,这些兵力,曹仁损失的起。

因此,继南线战场突然开战后,沉寂了一个月的西线战场也重新开打。

只不过西线战场的局势,正好跟南线战场相反。

南线战场是刘备军全力进攻,曹军全力防守,而西线这边,是曹军在全力进攻,刘备军在全力防守。

张溪也再次回到了一线部队中,指挥士卒防御.现在刘备对张溪的使用,越来越像一名武将而不是谋士了,而且是除了张飞外,刘备最信任的第二号领军将领,比马超和魏延的地位都高。

张飞负责上邽一线的整体防御,刘备亲自指挥中军,而略阳一线的整体防御,刘备全部交给了张溪去指挥.不知不觉间,张溪也变成了镇守一方的大将了。

而张溪的对手,依然还是老对手张郃.双方在陇山数次交手,彼此也对对方有了不小的了解,勉强算的上是知根知底了。

互相都知道对方难缠,因此谁都不想给对手抓住破绽打出致命一击.两个人都是小心翼翼的,互相试探着攻防。

这就导致了略阳一线,是整个西线战场上交战频率最低,交战烈度也最低的地方。

可张溪这么打,刘备是没意见的,张郃这么打,曹仁的意见大了去了。

他刘备巴不得继续拖时间呢,你张郃这么配合人家,打个仗都这么小心翼翼的,是想干啥?!

曹仁直接派出信使,再三敦促张郃快速进兵,哪怕是填人命,也得尽快击破对面的张溪,给自己进攻刘备中军从侧面打开缺口。

张郃那个气的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我这么喜欢摸鱼了吧?!

很多时候,张郃觉得明明自己的做法才是对的,是最符合目前战场局势的,但偏偏总有那么些个脑残上司喜欢指手画脚的,非要把局势往复杂里弄,把损失往大了搞.不摸鱼行嘛,不摸鱼的话,责任可就都是他这个负责具体执行的人了。

有时候真不是张郃要摆烂,实在是遇到这样的上司,又不能因为这么点小事儿就跳反,除了摸鱼外,还有别的选择么?!

在曹仁的强烈要求下,张郃最终还是对张溪的营寨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但张郃仅仅是下令进攻而已,具体该怎么进攻,重点打击哪里,该怎么指挥军队获胜,张郃压根没管。

是的,张郃又开始摸鱼了。如果说一开始独自领军救援陇西,张郃还有建功立业,一战功成的心的话,现在随着曹家兄弟的到来,张郃在军中的地位直线下降,头上多了个脑残上司瞎指挥也就算了,立了功劳也不会跟自己有太大的关系这种情况下,张郃自然而然的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老路上。

你让***啥我就干啥,但指望我主动想办法破敌,那就算了吧.我摸了。

张郃这一摸鱼,张溪顿时觉得眼前的仗打的那叫一个莫名其妙。

前段时间,跟张郃对阵的时候张溪是一刻都不敢放松,时刻防备张郃可能使出的进攻手段,随时要考虑张郃会在哪里寻求突破口.可现在这个仗打的,不要太轻松啊。

对面的曹军只会一群人呼啦啦的冲过来,进攻的时候几乎是全线出击,完全没有重点,撤退的时候却稀稀拉拉的,有些队伍撤的早,有些队伍撤的慢,一点都不像有人正经指挥的样子。

张溪一开始还以为这又是张郃耍的阴谋诡计,但试探了几次后发现,好像张郃根本没有安排什么后手,甚至有次张溪在曹军撤退的时候安排了一次反攻,差点就直接进攻到张郃的大营面前,最终还是逼得张郃出手,才击退了张溪的这次进攻。

虽然没能真的突入张郃的中军,但曹军在这几次进攻中的损失,可是一点都不小。

张溪那个纳闷的.啥情况这是?!

而之后的几天吧,张郃继续这种摆烂的指挥,让张溪的胆子越变越大,甚至有时候张溪琢磨着,是不是要全线反攻一下。

就眼前曹军的这个进攻态势,一旦刘备军全线反攻,搞不好真的能一举破敌也说不定。

可张溪始终是有所担心,毕竟眼前的曹军,组织度和进攻能力之低下,实在不像是张郃这种名将能指挥出来的。

为此,谨慎小心的张溪,专门寻求了军师庞统的建议。

而庞统对此的回应就一个——试试又不会有什么大损失,万一成功了呢?!

嗯,这个回答,就很庞统。

到最后,庞统依然还是那个喜欢冒险的家伙。

但张溪仔细想想的话,就曹军一直以来表现出的战斗力,其实冒险试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哈.

第四百五十五章 反攻

其实张溪也想过,为什么同样是张郃指挥的大军,前后差别会这么大。

想来想去,张溪觉得大概率是两种可能。

一种,是张郃故意在示弱,骄敌之心,引诱我军主动出击,然后设伏重创我军。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毕竟张郃可不是什么善茬,征战经验丰富不说,本身也是智勇双全之辈。

另一种.那就是张郃旧病复发,又开始摆烂了。

这种可能性同样不小。

就张溪知道的张郃,如果是大兵团联合作战,张郃往往会跟神隐一样的毫无存在感,不管是在曹操麾下平定河北,还是在夏侯渊麾下平定西羌,又或者是汉中之战时,张郃从来没有打过像样的胜仗。

反倒是单独领军的时候,张郃往往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比如汉中之战,在夏侯渊兵败身死后被推举为全军主帅,他就能收拢残兵固守,挡住了刘备的乘胜追击;又比如在历史上日夜奔袭三百余里,在街亭把马谡按在地上摩擦,逼得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得不惨淡收场。

张郃这个人,不是没能力,但他这个人的毛病同样也不小,看不到好处的时候,坚决不会冒险,更不会尽自己的全力。

因此,这两种可能性都有。

但现在上邽的主将是曹仁,接下来排第二的是曹洪,之后才是他张郃和郭淮比一下谁排第三.这种情况下,张溪觉得吧,张郃摆烂的可能性比设伏的可能性更大。

张溪想要出兵尝试反击的原因也就在这里如果张郃真的是在摆烂,那击破曹军略阳一线的进攻,把战线反推到上邽一线,对刘备军的帮助可就太大了。

一旦让张溪领兵靠近上邽,那么张溪就可以尝试用投石车攻城了,张溪相信,面对那样的情况,曹仁根本没有心思继续跟张飞,刘备的防线对峙,肯定会收缩兵力,试图把张溪赶离上邽的。

到了那个时候,整个战场就能调动起来,张飞和刘备指挥的两条战线士卒也跟随进兵到上邽的话,那曹仁就会陷入到顾此失彼的境地中。

收获远大于付出的情况下,张溪还是愿意冒险尝试一下的。

当然,也不能把张郃小瞧了,毕竟也有可能是张郃在主动吸引张溪出兵进攻,所以该做的准备,张溪还是做的。

整个略阳一线,张溪手下有两万五千士卒,其中两万人分布在各地驻防,还有五千人实在放不下,张溪就给安排在了街亭驻守现在,张溪把这五千人给调了过来,充当总预备队。

如果张郃真的是设伏吸引张溪主动出击,那么这五千预备队,可以在关键的时候破开张郃的埋伏,接应大军退回来,不至于损失太大。

如果张郃就是纯粹摆烂,那这五千人就暂时不动,权当是做了一次野外行军训练就是了。

做好应对措施后,张溪在某天曹军发动进攻失败,稀稀拉拉的往回撤时,突然挥动军旗,略阳一线的刘备军,在陈式,吴懿,吴班三人的带领下,全线反击。

而曹军对此,显然是有些措手不及.一直以来已经习惯了上午进攻,下午撤回的进攻节奏,又没有人专门指挥,自然没有防备敌军突然的反击。

只是一次冲击,刘备军就已经咬住了曹军后退的尾巴,最能打的吴懿甚至领兵突入曹军阵中,在曹军中撕开了一道口子,直奔张郃的中军营帐去了。

这个进展速度,别说张溪吓了一跳,就是张郃也吓的不轻。

虽说是摆烂,但张郃求的是无功亦无过.这要是让刘备军闯入自己的中军,把自己中军逼退从而导致防线崩溃,那张郃也是逃不脱战败的追责的。

摆烂归摆烂,张郃可不喜欢自己遭遇大败。

这时候的张郃终于是奋发了一把,让中军留守的士卒前突,挡住吴懿的突击部队,同时开始下令收拢败兵,尽量向中军靠拢,试图围歼吴懿这支过于突前的部队。

张溪自然也发现了吴懿有些过于突前,但既然已经突入了敌军中军,张溪也不可能说现在就把吴懿给叫回来。

再加上现在战场上的曹军一片慌乱,要收拢也需要时间.张溪稍微思索了一下,一咬牙,下令让陈式和吴班继续加强进攻,从曹军其他方向撕开口子,杀入中军。

现在的战场上,曹军处在撤退遇袭的慌乱时刻,张郃虽然指挥中军挡住了吴懿,但如果吴班和陈式能从其他方向突破外围曹军的拦截,也闯入中军区域,那张郃就必须分兵去抵挡.一旦挡不住,那张郃的败局就定了。

至于正面的吴懿可能遇到的包围圈,张溪也随时握着五千人的预备队,打算随时投入战斗,不管是加强吴懿方向的进攻,还是去把吴懿接应出来,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现在,就看战场形势的发展了。

到了这个地步,张郃终于不再摆烂了再摆烂就彻底战败了。

张郃拿出了自己的全部本事,稳坐中军帐,居中调度,先指挥中军全力抵挡刘备军三路的攻势,同时又收拢曹军撤退下来的士卒,命令他们绕道去后军,在后军重新组织阵型,形成预备队,在需要的时候重新投入战场,稳住阵线。

给张溪也看的一愣一愣的这个张郃,居然真的在这么复杂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一己之力的调度就稳住了防线,没有给刘备的三路进攻大军任何可乘之机。

不得不说,张郃真不愧是天下名将。

张溪看看眼前有些僵持不下的局势,再看看张郃后军即将完成集结的大部分溃兵,稍微思考了一下,做出了决断。

投入手上的五千预备队。

事实上,这时候张溪投入预备队,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加强吴懿的正面强攻,争取让吴懿突入中军,直取张郃。

首节 上一节 311/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