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242节

大家跟你刘备打天下,为的无非就是两件事,一个名,一个爵。

现在爵这个东西呢,是没啥指望的,毕竟得天子亲封,刘备这个汉中王的爵位,那也是得象征性的向许都递奏章呢。

当然,朝廷同不同意是一回事儿,但这个流程你得有。

但名不同啊,名这个东西,是可以稍微争取一下的。

刘备如果只是一个左将军,那么他能分封的辅官佐官就那么多,就算刘备再兼任一个益州牧,现在能瓜分的职位,基本都已经被瓜分完了。

刘备因为立身之本是「匡扶汉室」,所以刘备又必须要遵守汉朝的官职法度,不能随意突破,这就造成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大家立了功劳,却没有晋升空间,只能拿点赏赐凑合一下。

这个肯定不行的,连刘备都知道这么做是不行的。

所以啊,刘备必须把自己的位置往上挪一挪,腾出足够的空间来,好给大家封官许愿。

那既然要抬,就索性抬的高一点.汉室宗亲嘛,又割据一方势力,称个王,不过分吧?!

就这样,在众臣的推举下,刘备走了一下上表的流程,然后就继位汉中王了。

当了汉中王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家升官许愿。

首先要封的就是四方将军。

东汉的官制啊,四方将军是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之下的重号将军,而且是常设将军衔。

什么四征,四镇,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都算是杂号将军,属于临时性的将军衔。

今天西边有叛乱了,那就任命一个征西将军去平叛,回朝后这个称呼就会被撤销这才是东汉常规的将军制度。

当然,三国时期,尤其是曹操把四征将军常态化后,四征,四镇将军就变成比四方将军还要高的常设将军衔。

但现在,刘备这个汉中王还是坚守东汉官制的,汉中王以下,最重要的将军衔,就是四方将军。

还是跟历史上一样,刘备封了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

顺带一提,四方将军中,只有黄忠没有假节的权利,其他三人,都有假节的权利。

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黄忠在定军山上阵斩夏侯渊,对汉中之战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基本可以说是刘备夺取汉中的最大功臣,因此在官职上,黄忠必须在四方将军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黄忠的资历,实在是没法跟另外三位比。

关羽,张飞,都是刘备的元从,还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本身更是战功赫赫,刘备放心的很。

马超虽然刘备不放心,但人家投靠过来的时候就是爵位和官职最高的,祖上又是名门,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社会地位高,给个假节也说得过去。

反正就在眼皮子底下,这个假节不假节的,意义不大。

因此啊,当张飞,关羽,马超这三个人中间,突兀的挤进来一个黄忠,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别扭。

别人不说,关羽就觉得非常的别扭。

尤其吧,关羽怎么看,都觉得这个黄忠的入选,充满了黑幕的味道。

张飞和自己不用说,刘备自己人,不管是功劳和资历都够了。

马超是刘备以下爵禄最高的人,就当是大哥要用来收买人心,吸引他人来投吧。

但这个黄忠.怎么看着都有点照顾荆州派出身的味道在里面啊。

别是大哥为了照顾荆州派的利益,强行抬高黄忠,把黄忠给抬上来的吧?!

关羽一想到这个可能,他的心里就开始别扭,而这一别扭嗯,还没正式开始别扭呢,就让张溪给掰开了,揉碎了,一点一点的把刘备这么做的原因,分析给关羽听。

人家黄忠可是凭真本事挤进这份名单的,斩杀夏侯渊对刘备占据汉中,可是有着至关重要地位的,更是为后面汉中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没有黄忠阵斩夏侯渊,就不存在刘备的这个汉中王。

关羽听完后,也不得不承认,黄忠确实有入选的理由。

而且,一个七旬老汉,居然玩阵斩,斩的还是夏侯渊这样的名将.关羽冷静下来想想,确实挺不可思议的。

就算夏侯渊是自己找死,但没点武力值,一般人给你机会,你也是做不到的。

黄忠欠缺的不过还是资历,并不是能力.关羽不爽尸位素餐的人,但并不代表关羽对谁都不服气。

就是一点.

「此番,却是委屈了子龙贤弟!」关羽私下里,跟张溪感叹道。

张溪一听这话才明白,合着二爷这是在替赵云鸣不平呐!

第三百五十五章 五虎将

关羽替赵云鸣不平,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赵云可是关羽的老兄弟了,当初刘备还在公孙瓒那边混的时候,关张两人就认识了赵云。

后来的二十多年征战生涯中,赵云从正式跟随刘备开始,除了回常山处理哥哥丧事的那几年不在刘备身边,其他时间一直跟随着刘备,几经挫折却从未放弃。

这是忠心,也是资历。

再论功绩,赵云早些年跟着刘备走背字,连刘备都没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就别说赵云了。

但刘备数度遇到危险,确实也是赵云一次次的保护着刘备脱离险境的。

这不是能力问题,是机遇问题,赵云就没有遇到好时候。

但是,在刘备平定荆南四郡后,赵云立刻就被刘备任命为代理桂阳太守,独当一面,入川时又接连平定了江阳,犍为二郡,对成都完成了战略包围。

这些都是镇守一方或者是独领一军的取胜的功绩。

这样的成绩,于公于私,四方将军应该有一个给赵云的。

但.实话实说,虽然张溪也这么想,但更多是交情和滤镜的因素,抛开这些因素来看,赵云没有入选四方将军才是合情合理的。

刘备进位汉中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夺取了汉中,因此,考量晋升与否的重要标准,其实还是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中,赵云虽然有接应黄忠突围,同时布下疑阵吓退曹兵的事迹,但这场战斗,本身是刘备方发起的劫粮行动,作战的目的并没有达到,算是一次失败的进攻。

这种情况下,哪怕刘备亲口夸「赵子龙一身是胆」,也没办法给赵云记功,毕竟是失败的战斗,只是经过赵云的努力,失败的结果并不严重而已。

至于入川时期的功绩,刘备已经奖赏过了,赵云从牙门将军升到翊军将军,就是对赵云在入川时期功绩的肯定,现在再贸然的升官,也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最后,也确实有刘备在政治层面的考虑,四方将军,不能都是刘备的自己人。

马超是用来吸引那些雍凉地区,对曹操不满的人才,这个大旗要树立起来,对以后攻略雍凉有好处。

黄忠本身立有大功,又必须要给荆州派树立起一个榜样,所以黄忠也入选了。

关张二人不用说,这俩入选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凭他们是刘备的义弟,同时也是刘备的元从就可以了。

更何况,关羽镇守荆州,水淹七军,张飞瓦口关暴打张郃,这两个人的功绩还没赏赐,因此不可能不入选。

这么一算,就只能委屈赵云了。

谁让赵云性格宽厚识大体呢,刘备算来算去,只好这么排定了四方将军的位置。

因此,关羽替赵云鸣不平,张溪倒也是可以理解.但其实并不是没有办法补救一下的。

咱不能因为人家赵云好说话,就这么欺负人,对吧?!

四方将军的位置只有四个,五个人不好分,而且是官制,不好改.但五虎大将不是有五个呢嘛。

严格说来,历史上并不存在「五虎将」的说法,倒是曹魏的「五子良将」有类似的记载。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卷十七》中记载:「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就是五子良将的最早说法。

陈寿的本意,是列举了曹魏除了诸夏侯曹外的外姓将领,把五个功劳最高的放在了一起,但因为陈寿算是差不多时代的人,把这五个人并列一传,还专门提到了「五子为先」,估计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确实有和五子良将类似的说法。

这多少也算是有据可查。

可好巧不巧的,陈寿在写《三国志.蜀书》的时候,也把五个人合为一传,就是「关张马黄赵」传虽然陈寿没有明说这五个人有「五虎」的称号,但架不住后世人的脑洞大开,觉得你曹魏都可以「五子为先」了,那蜀汉来个「五虎上将」,不是很正常嘛。

五虎上将的说法,就这么流传开了,再加上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直接给你来了个盖棺定论,五虎上将的说法就彻底流传开了。

可五虎上将的说法,终究只是演义虚构的,不被正史认可。

只是呢,现在不是有一条穿越狗在的嘛,这条穿越狗还在刘备集团内做事。

因此嘛,张溪就撺掇着关羽,既然觉得四方将军的封赏对赵云不公平,那咱们不如上表汉中王,弄个五虎将这样的荣誉称号出来。

这又不是什么具体官职,只是一种荣誉职称而已,不影响正常的官府运行.应该不会有人会反对吧?!

啥?!魏老匹夫?!

管那老匹夫干啥!张溪跟他关系很好吗?!

再说了,魏延嫉妒自己没有被封五虎将,那完全是罗贯中为了黑魏延而编出来的。

这老匹夫现在不管从功绩还是从地位上,都没法跟五虎大将比,能被刘备封为汉中太守独当一面,已经算是破格提拔了,他怎么可能会觉得自己有资格入选五虎将?!

张溪就这么撺掇着关羽,写了一封奏章,然后附上了自己的名字,向汉中王请表,说是为了鼓励军中士气,希望封出五个荣誉称号,合称「五虎将」。

当然,最终谁入选,还是要交给刘备来定夺的,这方面不管是关羽还是张溪,都没有那么缺心眼。

但这份表奏送到汉中,刘备看着就觉得有问题哈。

二弟镇守荆州,北据曹操,南退孙权,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难道是觉得区区一个前将军的位置,不能满足他对功名的渴望了?!

不然没事儿提出这个什么「五虎将」的荣誉称号干什么?!

刘备倒是不相信关羽会有异心,但他了解关羽,知道关羽一向好面子,而这次关羽在荆州干的也确实出色,打下并且守住襄樊,对刘备集团的影响力,完全不逊于又一个汉中之战。

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好像也确实有点封赏的低了。

但.刘备手上已经没有可以再封赏的官职了,卫将军,车骑将军,大将军这些比四方将军更高的职位,不是一个王爵可以封赏的,那必须是天子才能任命的。

而且吧,这份表奏,不仅仅是以关羽的名义送来的,附表的人还有张溪也就是说,张溪也是同意关羽这次上奏的请求的。

这就不能不让刘备重视了。

如果只是关羽的一时兴起,那刘备派人去解释一下自己的难处,以关羽对自己的尊崇态度,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但连张溪都联名上奏了,这就不得不让刘备多想一下.是不是荆州的大部分官员,对这次的封赏,都不是很满意。

确实,有一说一,刘备在进位汉中王后,对属下群臣的封赏,更多的是集中在益州出身的官僚上,毕竟能打赢汉中之战,这帮人是出了死力的。

虽然并没有真的到「男主战,女主运」的程度,但各种钱粮消耗都是益州提供,现在拿好处,肯定是得给他们大头。

比如说法正,作为刘备进攻汉中的谋主,又是主导了整个汉中之战的关键谋士,在刘备进位汉中王后,直接封他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而一同出征的庞统,坐镇后方筹备粮草的诸葛亮,依然还只是「军师将军」的头衔,官职没变。

顺带一提,张溪也依然是南郡太守,并没有升官,甚至因为现在的左将军是马超了,张溪的左将军司马官衔也顺带的撤销了。也就是说,刘备在进位汉中王后,出于巩固益州统治的因素,在这次封赏中,确实有些偏向益州本土派,而忽略了荆州派的利益。

尤其是荆州派也没闲着啊,在荆州不仅打下了襄樊,而且还挡住了江东的偷袭,两线作战居然都赢了,这么大的功劳,大家却没有赏赐,说不过去吧?!

所以呢,刘备接到了这封关羽和张溪联名的奏报后,思考了很久,决定把几个人都叫到汉中来,认真的讨论一下。

不仅仅是封赏的问题,还有发展路线的问题.现在的情况太好了,摆在刘备面前的选择也太多了,刘备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召集谋士们好好的商议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荆州方面,关羽是肯定不能动的,他不仅要镇守襄阳,防备北方曹操,同时还得兼顾南郡和荆南。

同样的道理,南郡的王基也不能动.倒是徐庶,暂时离开一下问题不大。

江东使者诸葛瑾,近日已经到了汉中,虽然刘备还在晾着他,但刘备不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还会偷袭荆南。

因此,只能把张溪和徐庶两个人叫到汉中来,询问一下具体情况。

首节 上一节 242/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