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218节

孙瑜气的,实在不想跟这个石苞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他留下了两千人给自己的副将谢旌,让他驻守郢县,然后又派人去通知江夏,加强对乌林粮道的防御,做完这些后,孙瑜才放心的北上,跟孙桓汇合,继续领兵进攻江陵。

可还没等孙瑜赶上大部队呢,他突然又接到了后方传来的消息。

石苞从郢县撤军后,并没有走远,而是继续东进,伏击了从乌林运往郢县的江东运粮队,烧毁了大批的粮草。

现在好了,孙瑜彻底明白石苞到底要干什么了。

这个石苞,就是瞄准了江东军的粮道来的。

如果有机会,他就进攻一下粮草囤积的据点郢县或者是乌林,如果没有机会,那么他就在野外设伏,伏击江东军的运粮队。

粮草囤积据点,孙瑜可以加强守备,但运粮队的守备.这个孙瑜实在是没有办法。

运粮队的主力主要是征发的民夫,有一部分辅兵负责保护,但战斗力肯定不如正兵的。

保护粮道,有条件的,可以派出轻骑兵来回巡逻保护,没有条件的,只能是多征调民夫和辅兵,或者抽调正兵护卫运粮队。

可孙瑜现在手头上的士卒本来就不够,再加上江东从江夏出兵,走的是陆路,粮草补给线实在是太长了,要想完全守护的话,根本不可能。

这是陆地,江东军在陆战上并不是占据绝对的优势,不像吕蒙的水路补给那样没有威胁。

来回衡量后,孙瑜决定,给孙桓传令,让孙桓率领主力大军前往进攻江陵,而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三千人在粮道上游弋,尽力保卫粮道。

毕竟,根据孙瑜的分析,石苞带领的士卒不会太多,估计也就几百人,撑死一千人。

这样呢,有个好处,就是移动迅速,不太容易被人堵住,但也有缺点,战斗力不够,只能伏击运粮队,攻城或者是跟自己的三千人硬刚,石苞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

再加上石苞是弃城而走的,他携带的粮草补给肯定有限,坚持不了太长的时间,可能也就是这么十天半个月的时间,石苞就必须往江陵撤退,自己只需要游弋上十天半个月,保护好这段时间的粮道补给就可以了。

因此,孙瑜做出判断后,再次转身杀回郢县,然后率领三千士卒,在郢县到乌林一段来回巡逻,寻找石苞的踪迹。

这一招似乎很有效,自从孙瑜率兵守卫粮道开始,石苞就一直不见踪影,这么持续了有四五天的时间。

孙瑜慢慢的放下心来。

四五天的时间,以一天行军四十到五十里算,现在孙桓应该已经率兵抵达江陵城,扎下营寨,跟吕蒙汇合了。

只要配合吕蒙都督攻下江陵,那么石苞这个小爬虫,也就没什么威胁了。

这个时候的石苞,确实有点进退两难。

三次不停的转进,再加上攻城和伏击,让他带领的一千郡兵也只剩下八百人左右了,并且将士疲惫,士气也不高。

这已经是他领兵有方,同时在军中颇有威望的结果了。

毕竟,就像孙瑜说的那样,他是弃城出战的,虽然提前在城外准备了一些粮草和军械补给,但时间长了,他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住士卒的士气和战斗力。

因此,当孙瑜领兵护卫粮道开始,石苞就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来偷袭粮道。而算算时间,孙桓的大军应该已经快到江陵城下了。

有一说一,石苞凭借不到一千的兵力,先有疑兵计拖延了时间,再通过骚扰粮道减缓江东军的进军速度,前后加起来起码给江陵城争取了十天的反应时间。

他能做到这么多,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但石苞并不满意。

确实,石苞兵少,能拖住十天的时间,已经算是合格的完成了任务.但有一说一,换个人来守卫郢县,拖十天的时间,也不是太困难。

如果当初在郢县死守,江东军虽然兵力占据绝对的优势,要想攻克郢县,怎么也得花个十天左右的时间。

自己相当于是做到了守城官该做的事情而已。

如果就这么返回江陵城,那自己最多也就是无功无过而已。

这不是石苞想要的。

所以,石苞决定,自己要搞一个大动静。

一直以来,石苞都是在郢县以东的范围活动,包括孙瑜,他巡视的重点,也是在郢县以东,通往乌林的大路上。

因此,石苞带着剩下的八百士卒,往郢县以西,孙桓率领的大军方向前进。

带上最后的粮食补给,更换好所有的军械,最后搞一把。

成了,大家一起退回江陵城,享受英雄的待遇。

不成,那他石苞就陪着大家一起死。

石苞不太懂什么阵前演讲,鼓舞士气,但他知道带着剩下的这些士兵,他必须身先士卒,才能有一战之力。

所以,在前往追击孙桓大军的时候,石苞永远是领兵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停下来休息的时候,石苞也永远是巡视完所有士卒情况,最后一个睡。

就这么一路上急行军,石苞带领八百士卒,终于赶上了孙桓率领的一万五千大军。

孙桓不是孙权,不会把自己的队伍变成一字长蛇阵,也不会对中军不设防备,因此石苞没办法学习张八百,复刻一个逍遥津之战。

但孙桓的军阵,并不是没有弱点。

那就是对后翼的保护不足。

大概是孙桓觉得身后有孙瑜率领的士卒在来回巡视保护,最近又没有听说石苞出没劫粮的消息,所以对后军比较放心吧。

石苞敏锐的发现了孙桓对后翼,尤其是后翼粮草辎重队伍的兵力保护不足。

石苞找到了自己的攻击重点,但并没有马上发动进攻。

因为这个时候,后翼虽然兵力不多,但负责建造营寨等设施的后勤营还是跟后军一起行动的。

这些人可能战斗力比较弱,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战斗力。

自己带的士卒太少了,只有八百人,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杀散这些后勤部队,稍微被拖延一下时间,那反倒是自己会陷入对方一万多大军的包围中。

哪怕能突围出来,也会死伤惨重的。

他在等,等天色慢慢变暗。

一万五千人跟他带领的八百人可不一样,这么多人休息必须是要安营扎寨的,而一旦安营扎寨,后翼的后勤队伍就要修建营寨,对后翼的粮草保护人数会变的更加的少。

而军队一旦开始安营扎寨,就意味着要过夜,这时候的防备,反而是最松懈的时候。

到了这时候,就是突袭的最佳良机了。

石苞冷静的等待着,终于让他等到了他想要的那一刻。

率领士卒们悄悄靠近,借着天色慢慢变黑,但还不到打火把的时候,依靠夜幕的掩护,第一时间发动突击。

这时候孙桓的后军大概有一千左右的士卒护卫,但这些士卒基本都是行军了一天了,就等着营寨搭建完毕后埋锅造饭,吃饭睡觉了。

基本都是三三两两的散坐在地上,防备相当的松懈。

石苞就趁着这个时间点,自己一马当先的冲出去,快速的突击,第一时间杀入这种散漫的军阵,撕开一个口子,直奔粮草囤积的地方。

石苞的突然袭击,自然造成了后军的一阵混乱,一时间难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石苞趁着这个时间,指挥士卒点燃孙桓军的粮草,能点多少点多少,只要敌军没有反应过来,派兵过来援助,那就赶紧的烧。

一旦敌军反应过来,那就立刻指挥士卒后撤,自己亲自断后,再次借助夜幕的掩护,往江陵城方向撤退。

等到孙桓听到后营骚动,赶紧率领中军来援的时候,石苞已经率军撤退了,孙桓连石苞的背影都没有看到。

而现在后军的粮草起火,孙桓也没有功夫让人去追击石苞了,而是赶紧的灭火抢救粮食,要是粮食烧没了,自己带着的一万五千人,恐怕就只能暂时先后撤,等到下一批粮草到了,才能再考虑进军江陵的事儿了。

说真的,孙桓是真的没想到,石苞居然这么大胆,只带着那么点人就敢来偷袭自己的大军,而且还被他偷袭成功了。

孙桓更加懊恼的是,这一次让石苞偷袭成功,粮草损失了近一半。

这还是因为石苞的军队没有携带硫磺和鱼膏,纯靠粮草自己燃烧,才能给自己抢救出一半的结果。

这下孙桓纠结了。

到底是应该继续进兵,还是先扎营固守,等待粮草补给。

距离江陵城已经很近了,不到一天就能兵临江陵城下,其实还剩下一半的粮草,足够支撑七八天呢,倒也不是无粮可用。

但问题是,一旦在江陵城下僵持,七八天的粮草储备可不保险,如果孙瑜不能及时押运粮草赶到的话,孙桓的军队可能会陷入缺粮的窘境。

当然,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缺粮了,可以跟吕蒙都督那边去借.但万一吕蒙都督那边的粮草也不富裕呢?!

毕竟不是几千人的粮草缺额,是上万的人粮草缺额。

孙桓实在是不敢大意,思虑再三后,决定在原地扎营,等待五天。

五天后,孙瑜应该就能把下一批补给的粮草运到了,虽然无法完全解决粮草缺额,但多少能缓解一下,同时也让士卒们看到希望,不至于因为缺粮而造成军心浮动。

到了那个时候再出发,那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将

吕蒙比孙桓要幸运的多,他不用担心自己的粮草补给线,因为吕蒙的补给线是走长江水道的。

本来呢,不打下公安,吕蒙的粮草补给线也是有可能被公安截断的风险的。

但吕蒙之所以敢围困公安不打,先行北上进攻江陵,就是因为公安的文聘兵少,且没有水军,自保也许不是问题,但出城进攻,绝对力不从心。

更何况,为了以防万一,吕蒙还安排了徐盛看住公安的文聘,这才放心的领兵北上进攻江陵。

江陵就在长江边上,江陵城西门,南门距离长江的距离都在五十里范围内,要是这么短的陆地补给线吕蒙都看不住,那他就不要领兵了。

可吕蒙也有吕蒙的麻烦。

虽然吕蒙率军顺利的渡过了长江,在北岸上岸,但是往江陵方向走的,却并不快。

因为邓艾率领五千矿工营矿工,时不时的出现在吕蒙军侧翼,威胁吕蒙军的进军安全。

自从攻打公安不克开始,吕蒙就知道,这次偷袭荆州,已经不能用偷袭来形容了,接下来进攻江陵,只能是强攻了。

如果吕蒙能顺利攻克公安,断绝武陵徐庶支援江陵的可能,而孙桓和孙瑜也能率军快速进军,两军汇合在江陵城下,那么吕蒙完全有信心能劝降王基。

毕竟在吕蒙看来,王基不过是一介书生,没有征战经验,同时也不是荆州本地人,甚至出仕刘备也没多久,犯不上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况下,为了刘备死战。

但现在的问题是,公安没有攻下,武陵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腾出手来,这种情况下你要奢望王基不战而降,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吕蒙改变了战略计划,在各地局势没有大变化之前,猛攻强攻江陵,给江陵制造足够的压力,这样说不定能逼降书生王基。

只要打下江陵,然后横扫江陵北部诸县,那么武陵和零陵的抵抗也不会持续太久。

至于襄阳这不是吕蒙一个人能解决的,得看北方的曹操有没有本事。

所以,吕蒙的战略,从前后夹击击破关羽,攻取荆襄,变成了现在的至少攻下南郡,从而逼降武陵和零陵,全据荆南。

而要攻下南郡,就必须尽快的赶到南郡郡治江陵,并且尽快的对江陵发动进攻。

可偏偏,这个时候在自己的侧翼,出现了一支五千人左右的军队.

这支军队的统帅者是谁?!

不明确。

战斗力如何?!

不知道。

目的是什么?!

更加不了解。

面对这样的情况,吕蒙怎么敢安心的进军。

毕竟人数不少啊,五千人呢。

要知道吕蒙一共带到江北才三万五千人左右,五千人威胁自己的侧翼,要是不解决掉,自己怎么也不会安心的。

首节 上一节 218/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