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181节

吕蒙这封信,看似不卑不亢,但实际上处处挠到了关羽的心头好。

二爷就吃这一套。

看到吕蒙说自己是军中出身,平日里被人看不起,关羽就想到了自己早年跟随刘备,也经常被一些世家大族们看不起,虎牢关那会儿,还差点被袁绍给轰出大营去。

看到吕蒙表达了对主公孙权的忠心和感激之情,关羽又想起了自己和大哥刘备之间的感情,这么多年如果不是大哥的信重,他关羽哪里可能镇守一方。

看到吕蒙表达要以自己为榜样,关羽更是开心的不得了。

连对方的将军都认可了自己的成绩,成了自己的「小迷弟」,哪里还有比这个更加让人骄傲的事儿?!

这封信,让二爷非常的开心,但也让张溪对吕蒙的警惕,提高了一层。

这个吕蒙,果然是擅长攻心的人,一封信就让关羽开心成这样,张溪真的能理解,为什么历史上这位能诱降郝普,士仁,糜芳,兵不血刃的袭取荆州了。

虽然经过了徐庶的开导,张溪已经想开了很多,但对于吕蒙这个人,张溪依然没有轻敌的意思,专门叮嘱费祎,加强对吕蒙的情报搜集,以及加强注意陆口方向的兵力调动,并且把优先级提到最高。

再然后.嗯,只能这样了,毕竟双方没正式翻脸呢。

过了正月之后,时间来到二月份,又到了安排春耕的时节了。

去年的秋收以后,张溪就要求各郡县的官吏,监督百姓把禾杆焚烧处理,冬天又下了好几场雪,理论上来说,应该不至于会再次闹蝗灾。

不过张溪依然不敢大意,还是把郡中掾史派到地方,继续监督地方深耕,防备蝗灾。

同时,张溪还特意给吕蒙写了一封信,让他好好管好长沙等地,别又给南郡招灾.这事儿其实不用张溪说明,吕蒙早就派人打听过去年张溪的一些防治飞蝗的措施,在长沙桂阳两郡给推广了。

去年的蝗灾,长沙郡的损失是最大的,到现在为止还要建业方面提供粮草来维持军队和百姓生活。

而江东的世家大族们,也不会在这个事情上跟吕蒙对着干,毕竟已经赔了一年的钱粮收入了,他们也不想再赔第二次。

倒是吕蒙还专门给张溪写了一封回信,这次跟关羽那一套不一样,吕蒙是感谢了张溪的提醒,同时希望张溪看在百姓生存不易的面上,虚心的向张溪请教治理地方的经验。

这要是换个人,可能就会觉得吕蒙这个人不仅谦虚好学,而且时刻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但张溪是谁啊,堂堂穿越者,还能不知道你吕蒙打的是什么主意?!

这是打算到处说好话的降低大家对他的戒心,然后好方便最后背刺那一下吧。

毕竟这货历史上就是这么干的。

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吕蒙背刺的那一下,都忽略了这货从几年前开始就不停的用间,收买人心,收买不了的人就拼命投其所好的降低警惕攻取荆州吕蒙可能只用了不到三个月,但准备的时间,这货可是花了好几年的。

这信,张溪连丢角落都觉得不保险,直接烧了了事。

但张溪这么干,最多也就是提醒自己不能放松警惕,但其他人,张溪总不能天天的跟着提醒说吕蒙不安好心吧。

最近可是连习珍都问张溪,是不是以前跟吕蒙有什么仇怨,怎么感觉张溪是在故意针对吕蒙你看,连张溪的辅官都这么想了,可想而知吕蒙这些攻心计的效果有多大。

张溪说多了反而没人听,索性暂时不说,默默的做好准备就是了。

到了三月底,春耕彻底结束,张溪就开始视察军营,巡视军中战备情况。

结果让张溪很满意,军中没有任何懈怠.毕竟这是关羽在抓的事儿,只是关羽的目的并不是防备吕蒙,而是心心念念的想要北上进攻襄阳。

嘛.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暂时没有办法的张溪,暂且放下这事儿,继续处理政务。

三月份春耕结束后,张溪最大的政务,大概就是发动徭役,让百姓帮忙修筑江陵城墙了。

而这事儿,根本不需要张溪出马,习珍都能处理的稳稳当当的。

日常公务,也有邓艾和赵累帮忙处理,倒是也轻轻松松。

因此,张溪答应了司马徽的邀请,出席了岳麓书院的开山仪式。

简单来说,就是司马徽邀请了荆州,汝南,洛阳,江东等地的大儒们,前来岳麓书院小住上个把月的,一起探讨学问。

因为司马徽的面子大啊,来的大儒都是各地顶尖的大儒,比如在洛阳闲置的原荆州大儒宋忠,江东被孙权流放的虞翻,汝南郑玄的弟子宋均等人。

连身在蜀地的许靖,也专门从成都赶来参加这次聚会。

许靖到来,一方面是他在成都闲着没事儿干,另一方面也是代表一下刘备对辖下出现这么一个书院的重视。

而随着许靖一起到来的,还有一大批蜀地大儒们的著作,准备放到岳麓书院的藏书阁内保存。

当然,很多都不是各大世家的传家之书,只是蜀地大儒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新写的一些东西,本来就是用来博取名声的玩意儿。

而许靖带了这么多的书过来,自然也引发了其他各地名士们对蜀地大儒文章著作的质疑。

以前是因为交通不便,书籍携带不利等因素,大家不见面,谁也不知道你到底在家关起门来写了些什么。

现在好了,蜀地的大儒们有了纸张,这东西比竹简要方便的多,承载信息量也大,可不就是使劲的写,万一大家觉得有道理,那不是白得的名声么。

所以嘛,蜀地的大儒们写了不少的文章著作,以前只是自己内心琢磨一下的东西,现在也都纷纷写了下来,然后托许靖给带到荆州来,显摆一下。

其他地方的大儒一开始没当回事,但看着许靖带来了三大车的著作,还都是纸质的,好奇之下都翻阅了一下.然后就开骂了。

这写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能来参加司马徽举办的文会的,有几个不是当世大儒,谁对先贤典籍没有自己的理解.凭啥你说的就是对的?!

文无第一这句话,放在现在的岳麓书院,简直是太合适不过了。

蜀地大儒身居偏地,果然这个文化水平就是不行,居然还敢让人带到荆州之地来现眼,还敢放进藏书阁必须批驳回去。

这帮大儒们一个个的来劲了,让许靖先住下,他们也暂时不走了,挨个的翻阅蜀地大儒的著作,看到不像话的就是一阵骂,看到有道理但不同意的也专门写文批驳,反正现在纸张便宜,随便写,写完了还要许靖回头再带回去。

张溪来参加所谓的开山典礼,见到的就是这么一群义愤填膺的老头子,以及一个忙前忙后,一脸无奈的年轻人。

没办法,全场的大儒们,就没有低于四十岁的,只有这么一个端茶倒水的家伙,看着跟张溪差不多大的样子。

再加上这帮大儒们慷慨激昂说的玩意儿,张溪十句里面听不懂两句,实在无聊之下,就跟这位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攀谈了起来。

然后吧,张溪觉得跟这人挺投缘的,就顺带问起了他的来历。

年轻人说自己早年游学汝南的时候,在汝南拜了宋均为师,这次是跟随宋均老师来荆州见见世面的他姓王,名基,字伯舆。

嗯,叫王基啊嗯?!王基?!!!

东莱王基?!

第二百七十三章 王基

东莱王基,曹魏后期的重臣,能文能武的全才。

说起来,张溪知道王基,还是因为暗耻的三国志系列.王基在后期,真的是一个很好用的武将。

而且这个王基很奇怪,随着暗耻三国志系列的版本更新,每出一个新的版本,他的数值就会往上跳一截,到最后这位的统率和政治能力直接接近九十.这可是一流武将的门槛啊。

张溪为此专门去翻了史料,这才知道,这位原来能力这么强,不仅能治理地方,还能领兵作战,是曹魏中后期不可多得的人才。

然后张溪就在岳麓书院里,发现了一个同样叫王基的东莱人。

当然,这年头同名同姓的比较多,最典型的就是马忠这个名字,魏蜀吴各有一个。

所以张溪就试探性的跟王基交谈,询问一下他的过去。

王基倒也没有想那么多,毕竟当时他也不知道张溪是南郡太守,只以为也是现场某个大儒的学生而已,所以就当是同学,也就说了。

王基是东莱人,他的父亲早亡,一直是叔父抚养他长大的。

十七岁的时候,王基其实就已经入仕了,只不过郡里让他当负责粮草的副官,他嫌弃这个工作太繁琐了,不是他喜欢干的活,所以他就辞官外出游学。

到了汝南这个地方,遇到了宋均,王基就拜在宋均门下学习,一直到现在。

王基其实也算是寒门出身,只是在胶东半岛这个地方,文化气氛浓厚,王基从小的文化基础打的就比较牢固。

而到了汝南呢,因为拜师宋均,而宋均又是郑玄的弟子,而郑玄又是北海高密县人,跟就在东莱郡隔壁所以嘛,王基也被人谣传是郑玄的弟子。

实际上并不是,王基是郑玄的再传弟子,原因很简单,时间对不上——王基十七岁去汝南游学的时候,郑玄都已经死了六年了。

搞清楚这些事情后,张溪就已经确定,这个王基,就是自己知道的那个王基。

既然这样,显然不能让这位再跑去曹魏那边当官了啊.必须得留下,给刘备服务。

当下张溪就亮明自己南郡太守的身份,诚恳的邀请王基出仕荆州,想当什么位置的官随便挑,他可以去疏通关系。

王基当时是懵逼的,但随后,王基也陷入了思考。

王基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如果继续蹉跎下去,天知道还有没有当官的机会。

但说实话,王基是东莱人,家人都在曹魏境内虽然在刘备这儿当官也不至于连累家人,但以后回家祭祖多不方便呐。

再一个,王基其实并不看好刘备,觉得现在天下最有希望统一的人,还得是曹魏,毕竟人家占据了大半江山,怎么看都是蒸蒸日上的时候。

所以嘛,王基就想着,怎么婉拒张溪为好。

毕竟是刚认识的人,而且人家以一郡太守之尊,亲自跟你交谈,一点没有架子不说,还热情的邀请你出仕,总不好生硬的拒绝。

因此,王基表示,如果张溪能说动刘备,让他当荆州別驾,那他就同意出仕刘备。

这在王基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荆州別驾可是一州的副手,是荆州牧最信重的人,一般必须是荆州牧的心腹来担任。

而现在荆州牧在刘备集团内是刘备亲自兼职的,刘备怎么可能让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人,担任这个职位呢。

再一个,张溪只是南郡太守,郡一级的主官,他怎么也没办法决定州一级的副手由谁担任吧?!

所以嘛,王基这就是以进为退,提出一个不可能的条件,让张溪知难而退。

而张溪表示.你等等啊,暂时在岳麓书院住下,我去问问。然后张溪就去问了。

先问关羽,你介不介意荆州多个別驾啊?!

要是别人问这个问题,关羽还得思考一下,毕竟別驾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关羽也不是名正言顺的荆州牧,他只是总督荆州而已,如果多个別驾,说不定会对自己有所掣肘。

但这个问题是张溪问的,关羽表示你自己看着办吧。

二爷虽然不太喜欢张溪的处世方式,但对张溪这个人还是很信任的,既然是张溪推荐的,那二爷相信对方肯定能胜任。

再说了,万一有掣肘,二爷也可以找张溪,让他负责解决。

张溪一听关羽没意见,立刻跑去找马良,问问他要不要当荆州別驾?!

马良表示我这个荆州治中从事兼职別驾已经很累了,你让我实领別驾,这是要累死我么?!

然后张溪又问,那我推荐个人来当別驾,你没有意见吧?!

马良闻言可高兴了还能有这种好事儿?!

那人在哪儿?!姓什么叫什么?!是不是荆州人士出身啊?!能力怎么样?!

马良一连问了四个问题,闹得张溪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索性张溪就拉着马良一起去了岳麓书院,见了王基,让这两人面对面的交谈。

王基更加诧异,没想到张溪只是去了几个时辰的功夫,就把荆州治中从事给拉来,让自己面谈了。

当然,硬要说的话,荆州治中从事也决定不了荆州別驾的职位.但人家既然来了,王基也不能敷衍应对。

不然人家传言出去,说王基不仅没有真本事,而且还不知礼义.以后王基还要不要当官了?!

所以,王基倒是没有敷衍马良,基本是马良问什么,他就认真答什么,全力的展示自己的才华。

因此,马良对王基的才能,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

这个人,能力是没问题的,考虑事情的有些方面,马良都啧啧称奇,很有预见性。

实务方面的经验虽然欠缺了一点,但只需要稍微磨砺一下,就能帮上自己大忙现在马良是真的缺人,也有心拉王基加入刘备集团了。

至于荆州別驾的这个位置,确实不是马良能决定的,但这个位置,张溪和关羽都能推荐,甚至到了刘备面前,也就是走个过场的事儿。

唯一让马良比较担心的,是王基并不是荆州人,他是东莱人。

首节 上一节 181/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