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88节

如今就大不相同了,就是李湛也在一番计算后决定让麾下众人们过上一个肥年,也好犒劳他们这些时日的辛苦。

因为之前的时候很少进行岁末赏赐,这次李湛定下赏赐的规格也是出人意料的高,几乎是一次填平了之前两年的空缺。

这么丰厚的赏赐更是让大臣们喜笑颜开,纷纷称赞李湛的仁德,虽然现在河西等地的羊肉价格已经被压得很低了。

可能多拿点钱买肉吃,谁又能拒绝呢?

这次会议就在一片祥和、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结束了,至于那些贪污腐败份子又有谁去关注呢?

更多的人只会唾弃一下他们,甚至会嘲笑他们短视,明明在李湛麾下机会多的不行,非要跑去贪钱财,又不是家里没钱,这不就是目光短浅吗?

时间荏苒,很快唐俭就离开了,本来他也不应该在这停留太久,只是来给李湛送信而已,待到年后已经算是拖了一段时间了。

等到唐俭离开,秦王府里悄无声息间又多了两个贵妇人,她们不是别人正是义成公主和萧皇后。

她们两人倒也没有额外的欣喜,只是很从容的和张红拂谈话,虽然双方之前的时候算不上有什么亲密关系,只是知道有对方这个人而已。

可如今既然女儿都是李湛的妻妾,关系上当然要更紧密一点了。

张红拂虽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在义成公主和萧皇后真的就这么落落大方的站在她面前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有些眩晕,态度不自觉的也变的拘谨了些。

这也并非是畏惧她们二者的身份,要说身份,大隋都灭了,公主皇后有什么用?

张红拂只是担心自己的‘好女婿’,这样重大的消息,一旦暴露,李二绝对不可能再姑息纵容他了。

越是对这样的消息背后的东西了解的多的人,越是会对义成公主和萧皇后这样出现在李湛府上感到震惊。

只是随着时日增加,慢慢的张红拂倒也习惯了和义成公主两人的相处,义成公主和萧皇后虽然是世家贵女,可经历隋末战乱,也没什么傲气。

张红拂虽然出身低了点,但嫁给李靖后,这种世家教育也没有落下,几人的相处倒也颇为愉快,时不时品个茶,赏个花,轻松又惬意。

三月间,李湛本来正在巡视下面的州县,却骤然得知一个天大的喜讯,李曼玉生了,还是一个小子。

大喜过望的李湛连巡视州郡的事都放下了,急匆匆赶回酒泉城的王府上,直觉自己的人生,至少在现阶段那是相当圆满的。

当然,这也只是阶段性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李湛想要上位,成为天子,可能还要一段时间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和平的接收大唐政权。

至少要让大唐上下的百官对他不反感,要不然就是李湛能攻进长安,这之间又要流多少人的血呢?

经过隋末战乱,人口本来就不多了。

就算李湛能从签到获得很多流民,可这些人大都是男子,没有女的,这么多光棍如何安置也是李湛的一个大难题。

不过现在对于李湛这个穿越者来说,真是一段幸福的时光。

李湛自己大权在握,在河西等地呼风唤雨,自己的妻子出身名门,对他也很是不错,双方相敬如宾,琴瑟和鸣。

如今更是连孩子都有了,而且就目前来看,未来这个孩子绝对不愁吃穿,甚至可能成为一国之君,男人在世追求的不就是权力、美色和子嗣的安稳吗?

如今,李湛已经全都有了,这怎么能不让他感到有些满足呢?

不过,李湛心里很清楚,要想保住现有的一切,他就不可能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一旦停下来,就什么都没有了。

消息传开之后,李湛的部下们也是一片欢腾。

之前的时候,李曼玉只是怀孕,到底是男是女不清楚。

如今确定是个男孩,李湛麾下众人的人心也就稳定了,李湛有了子嗣,这就意味着如今像是一个割据政权的李湛集团,后继有人。

如此一来,即便李湛未来争夺皇位失败,他们也能带着李湛的孩子往西边跑。

啊,不对。

这样想实在太不吉利了,明明是一件大喜事的,更何况现在的局势,李湛继承皇位的概率实在太大了。

按下这些不表,李湛麾下的这些郡县长官、各军将军、校尉们纷纷给李湛发来贺表,有些人甚至专门派了自己的子侄辈来给李湛道贺。

李湛回到酒泉城只是匆匆见了妻儿一面,就连忙摆起了一场大宴,和这些属下们好好的喝了一场。

经过这么一场难得的放纵,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李湛头疼欲裂,但待他起身后听到不远处自己孩子的哼唧声后,心里的满足是谁也想象不到的。

三妻四妾,儿女成群的日子好像真的不远了。

就这么躺在床上,李湛脑子里想着当时刚回秦王府的时候,看到自家婆娘手忙脚乱的想要抱孩子的那种尴尬,李湛就忍不住乐了起来。

李曼玉这婆娘,刀枪耍的一套一套的,可轮到她抱孩子的时候,那叫一个僵硬。

要不是张红拂在一边一直指点着,只怕李曼玉早就要委屈的哭出来了。

李湛想到这,有些没心没肺的笑了起来,他可比李曼玉强多了。

前世的时候,时不时抱抱自家侄子、外甥啥的,论经验那可比李曼玉丰富,当时她们还不愿意让自己抱,生怕把孩子伤着了。

最后不也在李湛熟练的抱娃技巧面前,惊讶的说不出话了?

收拾收拾自己,从床上爬起来后,李湛先是洗漱了一番,随后就没脸没皮的凑到自家宝贝儿面前,试图让孩子看看他。

只可惜,孩子只顾着吃奶,对他是不屑一顾啊。

自讨没趣的李湛蔫了吧唧的跑到练武场,活动了下筋骨,这才施施然的来到骠骑将军府办公。

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李湛现在就在这样一个状态,而且还是双喜临门。

之前和唐俭说的,双方合力进攻吐谷浑得到了李二的许可,消息传回来之后,李湛的心里更加振奋了。

接下来,就要帮自己儿子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了。

李湛快速的签发了军令,让徐达和程处默带兵出发,专门嘱托了程处默,让他们对段志玄的态度客气点,往后打交道的地方还多着呢。

程处默自然是拍着胸脯保证把这事办好,至于徐达,李湛实在没什么好嘱托的,作为一个大军团统帅,徐达不比段志玄等人差,甚至还比他强一些。

只是现在徐达的资历太浅,要不然李湛都想帮他争夺军事指挥权了。

不过,李湛也相信,徐达只这么和段志玄合作一次,就一定能被李二看在眼里,一个人的才华,是怎么都遮不住的。

只是半月,徐达就带着军队来到了吐谷浑地界上,和段志玄见了面,段志玄看着他面前的这些精锐,脸上露出惊容。

这些人可比他麾下的唐军精锐多了,只看甲胄就能看出来。

段志玄既为李湛的豪奢感到羡慕,也暗自提高了警惕。

他可是李二的一条忠狗,别看现在李湛和李二看似没了矛盾,但就段志玄对李二的了解,那种警惕是不可能放下的。

既然如此,看到了李湛手下的军队,段志玄自然是要警惕的。

只是,对着这样一支简直就是钱生生砸出来的军队,段志玄也明白李靖是怎么输的了。

要是李靖是勇战派,面对这样武装到牙齿的军队还可能赢,可偏偏李靖是兵技巧这类的人物,他们都是先庙算,到了战场按部就班执行自己的军略基本就能赢的人。

可一旦对上这样的双方差距太大的战局的时候,一百个李靖可能都没有一个项王顶用。

段志玄一脸亲切的接待了程处默,试图从程处默这知道李湛麾下这支军队的装备都是怎么来的,可程处默也是一问三不知。

对他来说,只要能让自己带着这样的军队打仗就行了,谁在乎他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程处默的内心深处未尝不是有意回避了这样一个问题。

说到底,他也很有自知之明,就目前的形势,指望李湛把家底全都透给自己完全不现实,既然如此,何必自己给自己添麻烦呢?

只要程处默不问,保持一种默契,对李湛,对他自己都是一件好事。

毕竟就是程处默自己也不能保证,如果自己知道了李湛封地上的各种秘密,在面对自己亲爹和那些叔伯们的追问的时候,不会一个不小心透露出来。

不单单是他,就是在秦王府身居高位的杜构也是一样的,都选择对这些比较难以理解的事,选择了不闻不问。

只是私底下,他们也都有所猜测,恐怕李湛是找到了规模巨大的铁矿了,肯定还修建了不小的炼铁作坊。

要不然哪来这么多甲胄?

单单看这一点,李湛手上只怕还有为数不少的匠人,还是会打铠甲的。

只是这些东西,想来李二他们等人现在心里都有数了,要不然实在解释不了李湛的兵器怎么来的。

另外一个关键,就在于李湛手上的粮食了。

他们其他人不是不知道河西四州和西域的具体情况,就是之前不了解,谁还不会翻史书啊!

可是就算翻遍史书,也只能发现以往汉朝在这片驻兵都是需要从长安提供粮食过去的。

这就更让他们想不到,李湛手上的粮食是从哪来的了,总不能是天上掉下来的?

有些聪明人只觉得,就凭这一点,李湛都能算天命所归了。

两汉四百年没办到的事,在李湛手上只是短短的两年时间就做到了,不要小看粮食自给自足这几个字。

当年汉朝不就是因为最后对西域的统治,开支大于收益,衡量之后因为国力不得不放弃的?

眼看从程处默嘴里问不出来什么,段志玄也有些失望,只是现在勉强也算是各为其主,他也没什么好指责程处默的。

转过头段志玄就决定给在酒泉的儿子发信,看看能不能从他那打听出来一些东西。

不过,段志玄也知道,这个希望很是渺茫。

自家儿子在李湛麾下只是一个基层,哪里可能知道这么要害的东西?

要是李湛的这些机密的东西,能被他儿子这么轻松就打听到了,李二也不至于现在都拿不到李湛治下的有效信息啊。

双方简单碰头之后,段志玄就开始做作战安排,别看之前的时候段志玄对徐达等人稍稍有些警惕,可一旦到了安排战事的时候,段志玄就像是把这些东西抛诸脑后了。

很是公平、冷静的开始讲解吐谷浑的地形,地图,还有作战计划,倒是看不出来有什么私心。

可能这也是一个优秀将帅所必备的吧。

正所谓将不可怒而兴兵,若是将领在作战的时候,不能保持冷静,是不可能在战场上活到段志玄这个时候的。

徐达只看到段志玄没有故意针对他们这些李湛手下的军将,就已经比较满意了,至于作战计划和军功?

战场上自然会见分晓。

不要看现在段志玄安排的很妥当,一旦到了战场上,唐军能不能跟上自家士卒们的效率可真的难说呢。

战争来临的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快,唐军的习惯就是做好准备,直接开干。

如今的大唐面对四夷那种心理优势是相当大的,除了对辽东的高句丽可能谨慎一点,毕竟隋炀帝这个败家子三征高句丽都没有打下来。

这里面固然有隋炀帝指挥失误的问题,但辽东苦寒的天气也不能不重视。

可吐谷浑有啥?

不过是个比突厥还要衰落的小国而已,地势上也没高到唐军受不了。

既然如此,何必还给他们准备时间呢?

虽然吐谷浑已经发现了唐军的一些小动作,可是现在他们的王城伏俟城里还在进行着权力的争夺,诸多王公贵族们没有一个重视边境上的这则消息。

结果呢,不过是骤然面对大唐的进攻,全然失了分寸。

他们也不是不想过反抗大唐的军队,可唐军此次前来,准备工作做的相当充分,更有徐达带领的士卒,人人身着甲胄,武器代差都至少有两代了。

面对这样的敌人,吐谷浑人绝望了,只能在坚持了不到两个月后就投降了,至此王国大地上,再也没有鲜卑人的政权了。

是的,鲜卑人。

吐谷浑的王室慕容氏也是鲜卑族的一员,只是和当初的北魏也好,后面的北周也好,关系都算不上多好。

就是现在长安城里的长孙皇后家,说起来也有鲜卑血脉,可谁会在乎这事呢?

在他们眼里,吐谷浑王室不定有七宗五姓的人来的更为亲近,毕竟相比较于吐谷浑的慕容氏,汉化已久的长孙氏和独孤氏都没把他们看成自家亲戚。

首节 上一节 88/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