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132节

长孙无忌的心中明了,大概是当初李承乾苦苦哀求,想要外放外州任职,结果被李湛和李二一同否了,被迫留在鸿胪寺后,跟长孙涣两人发牢骚了。

一想到李承乾的事,长孙无忌心里就更加难受了,有些人明明有不错的条件了,偏偏却不知道珍惜,总想要渴求更多。

说实话,要不是因为李承乾是皇子,恐怕连这个鸿胪寺少卿的位置都拿不到,可他却总是有些不知足,觉得这是委屈了自己,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片刻间,长孙无忌就把这些杂绪压下,怒声说道。

“你们那么想要外放外州,那你们说说你们口中的外州究竟是哪些州?民政事务,又到底有哪些?需要怎么来处理这些事情?”

“你们一个都说不出来,偏偏还在这一味地哀求,想要外放外州,是想等着自己犯错了,被陛下处置了才安心?”

“长安城内那些清贵的闲职留不住你们,偏偏要到外州,非要闹一个骨肉分离才满意?有你们兄长一人在半岛就足够了,现在你们也要这么做吗?”

“你们姑母为了你们的前途,专门低下身段和天子商议,让你们两个到昭文馆内当一个讲师,到时候等到太子出阁,你们就是太子的老师,这才是对你们更有利的路子,我和你姑姑都为你们废了这么大的心,你们怎么就是不能理解,非要找什么自己的路呢?”

长孙涣和长孙濬看到长孙无忌这般恼怒,心里也有一些怕,但还是咬了咬牙抗辩道。

“阿耶和姑姑的苦心谋划,我们两个小子当然知道,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正是因为你们的舔犊之情,才让我们兄弟两个看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别的不说,阿耶你觉得我们两个有那个学识,有那个资格当太子的老师吗?更不用说,现在太子年纪还小,想要出阁读书还要两三年时间。”

“我们倒是觉得,更应该让最下面的弟弟到时候和太子一同在昭文馆读书,也不用说让我们这样的人跑去当老师了。”

“同窗之情不是比师生之谊更为牢固?再者说了,现在家中的情况我们也不是不清楚,富贵我们已经享受了很多了,也到我们为家里做一点贡献的时候了。”

“兄长能如此,我们为何不能?姑母的谋划还是放到后面的弟弟们身上吧,甚至最好不要用,一旦用了,长孙家岂不是就没有更好的护身符了?”

“哈,这些亲长们的关爱对你们来说倒是一种负担了?我之前怎么还不知道,你们这么聪明?”

长孙涣和长孙濬眼看说不通长孙无忌,索性闭口不言,一副我们已经决定好了,你该怎么办,我们不管,外州反正是去定了的姿态。

长孙无忌气的眼前发黑,好不容易冷静下来,看着这两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心里就更加难受了。

长孙无忌最后也只能消沉的说道。

“你们兄弟既然这么有主见,那你们就去吧,到时候不要后悔就行,更不要因为政事处理不当,被陛下当做典型杀鸡儆猴,等到那时候,我定然是不会帮你们的。”

长孙涣和长孙濬一愣,有些难以置信,本来他们还以为还要和长孙无忌磨上好一段时间的,没想到长孙无忌居然就这么答应了,吃惊的问道。

“阿耶,你答应了?”

长孙无忌冷笑着说道。

“怎么,又想要反悔?”

“没有,没有,只是,只是……”

只是有些太难以置信了,这半句话被长孙涣两人咽到肚子里,脸上的表情不知道有多高兴,满心想着接下来到地方之后,能够大干一场的场景,就算比不上兄长,那至少也能把地方治理好吧?

看着两个蠢货儿子这样喜滋滋的乐呵,长孙无忌是真的担心到了地方,他们被地方上的官吏所蒙蔽,今时不同往日,以往的时候地方官吏可能没胆子欺骗长孙家的人,可现在就不好说了。

要是更滑头一点的,人家设一个局,让这两个傻乎乎的帮人顶了缸,承担了罪名,钱财被其他人贪污走了,都不是没有可能。

到时候,就算查出来,朝廷也照样会处置他们兄弟两个,连长孙家的名声都要被他们毁了。

想到这儿,长孙无忌还是冷静了一点,嘱咐了一声道。

“去之前,先从家里挑选几名机灵点的家人,到时候先由他们指点下你们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长孙无忌虽然不再担任什么官职了,但手上还是有一批能用的人的,若是就这么让他们经商有些浪费了。

这下也好,让他们当长孙涣两人的幕僚,顺便充当下自己的耳目,对长孙涣他们的行为至少要做到心里有数。

长孙涣和长孙濬自然想不到这一层,还对长孙无忌的这般安排很是满意,觉得长孙无忌也就是嘴上毒一点,实际上还是关爱他们这两个儿子的。

“谢谢阿耶,我们一定好好跟着叔父们学的。”

“另外,你们两个往后少和你表兄来往了。”

“啊?这是为什么?”

长孙涣两人很是疑惑,之前的时候就是李承乾几人最为艰难的时候,长孙无忌也没这么说过呀?

还专门热心牵线,让李承乾和李泰到了长孙冲所在的半岛之上,这怎么也看不出来是有意让他们疏远李承乾几人的态度呀。

怎么今天突然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是因为之前表兄和我们说外放外州的事吗?”

长孙无忌严厉的说道。

“不是,你们不要问那么多,只要记住少来往一点,过些时日早点到外州算了。”

长孙涣和长孙濬的心中一凛,听到长孙无忌这般警告了,他俩也不敢不当回事,虽然可能有些对不起李承乾,但父命难违啊!

只能说,长孙涣和长孙濬已经初步具备了从政的特质,双标。

过了一个月,长安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现在朝中大小官员大都已经收到了吐蕃赞布之子要来长安的消息了,而且人已经在路上了。

这样的消息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关于吐蕃的情况又成了长安坊间最关注的话题。

本来很多人都在称赞刚刚竣工的黄河大坝,可如今,吐蕃又是要和亲,又是把自家的嫡子送到长安为质,自然惹来坊间各类闲人的关注。

这期间更有不少以经营吐蕃货物的人,帮着壮壮声势,那些吐蕃贩卖来的虫草、皮毛等再次占据了长安市场的一大块份额。

只是作为一个帝王,李湛每次顶多也就是派些人到民间搜集一下民情作为参考,或者听听坊间百姓们对朝廷大政的议论。

这也算是李湛贴近百姓的一种手段了,除此以外,想要真正了解民间,就是李湛也只能通过他信任的大臣之口了。

本来李湛并不打算这么早处理和吐蕃相关的事务,双方来回扯皮都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出决断呢?

更何况,现在李湛更关注的是黄河大堤的情况,他最近有心再往洛阳巡幸,正好到大堤上看一看,这样一个消耗了大唐三年国力的大工程,总是需要得到一点重视。

只是在收集了民间的一些消息后,李湛猛然发现关于吐蕃的事情是不是得到的关注太多了?

甚至就连李曼玉都在不经意间问起过李湛,这是不是要准备挑选宗家女子远嫁吐蕃,到时候李湛准备挑谁。

李湛当时虽然笑语晏晏,但心里已经是一跳,这朝廷都没下的决断,怎么在民间已经有朝廷肯定要让宗家女子和亲的传言了?

特别是在搜集了民间关于吐蕃的传闻之后,李湛更是认定了一点,这次吐蕃的事传的这么广,背后定然有人推动。

现在的吐蕃又不是历史上那个常年和大唐打仗,双方知根知底的敌国,大唐百姓对一个本来就没什么存在感的国家,哪来的那么大的兴趣。

这就好比在后世的时候,百姓不会热衷于讨论那些小国家的政治一样,如今的吐蕃说的刻薄点,在大唐百姓的认知中就一些小国的地位。

这样的国家,凭什么得到民间百姓这么多的关注?

“李破,你去查查,关于吐蕃的事,哪些人在民间说的最多,他们都是在什么地方提起吐蕃和我大唐和亲的消息的。”

“遵命。”

李破面容沉肃,很是从容的接过了李湛的命令,他的心里明白,既然李湛要用到他了,这次的事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善了了。

要知道,现在李破负责的可是军情司,听起来他是做情报方面的工作,可私底下的脏活可一点都没少干。

只是一般情况下,李湛都不会让他把军情司的力量用在国内。

不过匆匆数日,李破就拿出了一厚沓卷宗,在深夜里来到皇宫,递交给李湛,李湛接过卷宗硬是看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早上,顶着一双黑眼圈的李湛,总算是找到这背后的黑手了,不是别人,正是李承乾。

这也要怪李承乾太缺少经验了,他让人散布谣言,都是用的自家府上的仆人,要是机警一点,说不定军情司还要多耗些时日才能找到他身上。

这次的这几天时间,其实主要是用来核实信息上了,不单是李湛,就是军情司的人一开始找到李承乾头上的时候,也有些难以置信。

要知道,一旦真的要让宗家女子去吐蕃和亲,那人选不是李渊的女儿就是李二的女儿,她们要么是李承乾的姑姑,要么是他的妹妹们,李承乾怎么舍得呢?

李湛抓到了李承乾的尾巴,心里也只能暗自感叹,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自己已经给了他机会了,可他还是能把事做成这样。

也无怪乎,在历史上的时候,李承乾掀起的政变不到两天就被平定了,眼高手低用在他身上,真是一点都没有用错。

这次吐蕃使者请求和亲的事,不管是李二还是李湛,都不可能答应的,到了这个时候,谁还不知道吐蕃国内的形势已经难以维系了。

要不然,前两年的时候,还天天和大唐打仗,甚至不惜杀掉那些叛逃大唐的吐蕃贵族们的家人,震慑国内其他贵族的吐蕃,怎么就这么轻易的把赞布儿子送到大唐来?

这时候让大唐宗家女子出去和亲,简直是把人往火坑里推。

更何况,就现在吐蕃国内的情况,哪里是一介女子嫁过去就能轻易摆平的?

这么一团乱麻的状况,就是把义成公主换过去,也压根没法捋顺呀。

吐蕃和突厥还不一样,突厥是和中原有长期交流的,也很清楚中原的实力,可吐蕃说直白点,现在就是一个暴发户,还是一个没见识的暴发户。

这样的国家,他们内部的那些土包子们,真的会认大唐公主?会觉得大唐公主不能轻动吗?

说实话,和亲这个手段虽然古老,但确实有用,李湛自己内心其实也并不怎么排斥。

但凡一个繁荣强大的政权,想要维系对周边小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各种灵活的手段都是要用上的,和亲自然也是其中一种。

像大明那样天天和草原上的蒙古打,其实到最后,也没打出来个什么名堂。

更直观的例子,就是后世的沙俄,只知道打仗,强行征服各地人民,结果就是沙俄成了‘民族的牢笼’,几乎大部分少数民族人民都想要从沙俄逃脱。

可这种手段的使用,也是看时机的,就以现在的吐蕃先不说实力值不值大唐外嫁一个公主。

要真的外嫁了公主,反而是可能让吐蕃重新团结在松赞干布周围,让吐蕃得到喘息的空间,这对大唐的地缘战略无疑是极为糟糕的。

李湛就是再怎么样,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派人和亲的。

能看到吐蕃分裂成一个个的小部族,李湛的心里才能安心呀,若是真的让吐蕃像历史上那样发展,大唐不又要迎来一个相当难缠的对手了?

眼下大唐需要做的事很简单,等着松赞干布去世,只要这样一个人杰去世了,在他手中强行统一起来的吐蕃自然可能就要分崩瓦解了。

就算一开始不会,只要大唐在其中起一点微不足道的作用,也能让它分裂。

所以,在吐蕃问题上,李湛一开始就没把和亲这个选项纳入考虑,这才有了之前第一次拒绝了吐蕃和亲的事。

当初都拒绝了,现在已经能看到吐蕃内乱的曙光了,李湛就更不可能答应了。

只是……李承乾既然掺和进来,这事儿他一时也不好直接动手了,只能先找上李二说一下,让李二的心里有个准备。

李二在宫中听到李湛叙述完整个事情,眼神微微有些痛苦,最后也只能叹了一口气,很是复杂的问道。

“你打算怎么处理承乾?”

“圈禁在京城就是了,我不会对他直接下手的,做事总是要留一些底线的。”

李二的脸色微微一红,他当初可就没有留一线,他大哥李建成的子嗣被他尽数铲除,只留了一个女儿。

“罢了,就依你说的做,他既然连做官的本事都没有,那就还是让他当一个闲散王爷,在长安好好住着吧。”

“只是……你还是要找一个过得去的理由的,不然面上终归不是太好看。”

“这我自然醒的,不会留下把柄的。”

李承乾自然不清楚李湛已经洞悉了他的所作所为,甚至已经制定好收拾他的策略了。

这段时间李承乾一直都很忙碌,当时他心里定下想要推动和亲事宜,掺和到唐蕃外交中来以后,没有理会当时长孙无忌的劝告,亲自在那各处布置,成功让长安城中有了很多希望双方和亲的声音。

眼看关于和亲的声音越来越大,李承乾的心里也生出了不少的满足感,这可是他亲自谋划的事,能做到这一步,不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了吗?

哼,不管是父皇还是舅舅,都觉得我眼高手低,眼下来看,分明是他们小瞧我了。

只是,接下来还有一件事,让李承乾心里极为难以决断,市面上的风声已经吹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需要去劝说自己的那几个姑姑了。

可李承乾和她们并不熟悉,这一步反而是比较难走的。

当初他和长孙无忌说的时候专门只从最冷酷的角度分析,抛开了一切人伦感情,看起来这事好像就应该做。

可生在世间,有几个人能逃脱的了人情、人伦的束缚?

首节 上一节 132/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