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诸侯纷纷被灭,董氏政权又突然倒戈,再不疯狂,他就真的没有机会疯狂了。
他王允,就算不能守住西凉这一亩三分地,向西发展也还是可以的吧?!
不能再屈服!
不再当孙子!
再也不让谁想欺负就欺负!
干!
第505章 大战一触即发
西凉的局势,瞬息万变。
董卓归顺大汉帝国。
王允要与大汉帝国死磕到底。
这是大汉帝国的一众高层都想不到的。
不过董卓的归顺,倒是让贾诩以武促统的作战计划完成了一半。
现如今的董氏王朝,一半掌控在大汉帝国的手中,一半掌控在那些不肯归顺的顽固分子的手中。
这时哪怕动武,也轻松了许多。
凉州十个郡,在董卓还没有归顺大汉帝国之前,凉州东南部的武都郡、陇西郡、汉阳郡、安定郡、北地郡,五个郡在大汉帝国的控制之下。
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五个郡则在董氏王朝的控制之下。
董卓归顺后,金城郡、武威郡在董卓近三十万大军的控制之下,控制权也顺利地转移到大汉帝国的手中。
尤其是金城郡,乃是董氏王朝的国都所在地,它的沦陷对王允他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事实上,有李儒在身边的董卓,一直都没有对王允这些被绑来西凉的人放下戒备之心。
毕竟,他们都曾经是大汉帝国的官员。
这种戒备,在王允把干女儿如花嫁给华雄后尤为突出。
开玩笑,自己麾下的兵马大元帅与文臣二号人物成了亲家,董卓与李儒能不警惕与忌惮吗?
也正是因为警惕与忌惮,在西羌诸部落大叛乱时,董卓、李儒他们便有效地借助战事悄然无声间完成了一个连王允老狐狸等人都察觉不到的大布局。
什么大布局?
那就是把与王允走的很近以及华雄的亲信部队从军中剥离开,然后借着西羌诸部落大叛乱担心西北靠近边疆一带的安全为由,把那些有可能临危倒戈他们的军队都派到西北去。
由此,金城郡以及靠近金城郡的武威郡,交由亲信部队驻守。
偏远的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则交由非亲信部队驻守。
这也是李儒、董卓为什么敢归降大汉帝国的地方,因为此时金城郡、武威郡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下。
谁敢不服?
不服也得憋着。
这也是王允他们比较难受的地方。
不知不觉间,董卓、李儒技高一筹,为他们布下现在这么尴尬的局。
他们想对董卓发动政变不可能,董卓也很难杀的了他们,因为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之后,他们的身边也埋伏下了大量的保卫力量。
董卓杀不了他们,他们也篡不了位。
僵持!
也不僵持!
就像现在,董卓、李儒他们可以不需要经过他们的同意,乃至不需要听他们说什么,就可以宣布归顺大汉帝国,谁也没能把他们怎么样。
在董卓、李儒开始表露出归顺大汉帝国的迹象时,王允他们则已经悄然离开了金城。
金城,到处都有他们的耳线,到处都有他王允的保卫力量,野心勃勃的王允,察觉到董卓、李儒的行动,便完全不给董卓、李儒俘虏他们的机会。
王允逃了。
金城郡往北就是张掖郡,张掖郡恰好在华雄的控制之下,他的好女婿华雄在那里悄然集结了至少十万兵力。
大战一触即发……
第506章 董卓归顺,女帝进京
再说到董卓。
他的归顺在大汉帝国的高层们看来,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从董卓战略大转移离开司隶开始,董卓就已经在向大汉帝国妥协。
能妥协一次,就能妥协两次、三次。
归顺,在大汉帝国很多高层们想来,也是迟早的事。
只不过,大家心里多少都有些猜疑,刘协真的能接受董卓的归顺吗?
他不该追究董卓杀入洛阳谋权篡位、祸乱宫闱,危害大汉的江山社稷吗?
董卓对大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杀他十次都不为过啊。
刘协到底是怎么想的?
无论大汉帝国的文臣武将还是董卓及其麾下的人,对刘协对他们的态度都很忐忑。
但很显然,自从那次妥协之后,刘协与董卓之间的矛盾似乎真的被化解了,尤其是董卓把外孙女董白送给刘协和亲,且自那以后董卓就一直刻意的避免与刘协再产生冲突。
到了后面,董氏王朝针对大汉帝国甚至还打起了感情牌,时不时就以董白为切入口,往天京帝宫送好东西。
经过几年的糖衣炮弹轰炸,此时的刘协还真的对董卓没有必杀的心理。
董卓老狗虽然祸乱宫闱,杀入洛阳后把洛阳皇宫里的后宫嫔妃都睡了一个遍,乃至何太后都被他拐到西凉去生了一个女儿。
但讲真的,刘协在心里对董卓还真的没有太大的仇恨。
主要是,他的灵魂来自二十一世纪,跟刘氏皇族的那些人,不亲。
当初何太后还要毒死他,他的好皇兄还想囚禁他在洛阳皇城。
最是无情帝王家。
他若是逃的慢,恐怕现在已经死得透透的了。
此外,刘协也很清楚,当初病入膏肓大厦将倾的大汉王朝,即便没有董卓跳出来,也有张卓、李卓…董卓跳出来,是大势所趋。
怪董卓不忠于大汉王朝吗?
在刘协看来,这只能说一半一半。
该怪董卓不忠。
但不更应该怪汉室腐败无能吗?
如果汉室强悍,能有董卓什么事?
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现在汉室。
董卓不忠于汉室,不是不忠于汉室,而是不愚忠于汉室。
而现在,继承大汉王朝正统的大汉帝国,出现了一位雄主,身为太上皇的董卓选择归顺大汉帝国,忠于刘协,在刘协看来,这是董卓的过人之处。
刘协欣赏的是忠臣,不是愚忠之臣。
再则下令攻打董氏王朝,刘协的目的是收复凉州,而不是消灭董卓,主要和次要还是要分清楚。
现如今董卓帮助大汉帝国加速收复凉州,这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李儒与贾诩的煮酒会谈,还讨论到女帝董则天嫁给汉天帝刘协一事。
董卓的外孙女和最小的女儿啊。
一个如今已在帝宫,一个正在来帝宫的路上。
大汉帝国真有必要杀了董卓这个糟老头?
在刘协看来,没这必要。
据贾诩这只老狐狸传回消息称,提出把女帝嫁给他和亲,或许说不能用和亲来形容,而是“送女帝进帝宫养着”,这是董卓主动提出来的。
对于这个与武则天的名字如此相近的传奇女帝,刘协心里多少都有些期待与她见上一面的…
第507章 偷袭敦煌、酒泉
“文和兄,接下来这场大战,你准备怎么打?”
董氏王朝以董卓这个太上皇为首的归顺派归顺大汉帝国后,董卓与女帝等人被护送往天京。
刘协这位雄主,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
董卓、女帝离开,一同归顺大汉帝国的二十多万大军和李儒却是并没有跟着一起离开。
他们留下来,与贾诩等人并肩作战。
尤其是,归顺后,情报传到天京,刘协没过多久就传来旨令,任命李儒为收复西凉之战的第二军师,协助贾诩,齐心协力收复西凉。
对于这个任命,李儒的心里说不感动那是假的,一归顺就委以重任啊。
他李儒不企望归顺后身份地位能够超越贾诩这只老狐狸,低贾诩一级半级,无疑是最理想,他最想要的。
从刘协对他的任命就可以看得出,刘协,满足了他心里的自我希望值。
事实上,与贾诩共事那么久,李儒也是知道他与贾诩到底谁比谁更牛的。
他是董卓的第一智囊不错,但贾诩呢?董卓的第二智囊。
第二就比第一差了吗?
显然不是。
李儒的心里十分清楚,他之所以成为董卓的第一智囊,不过是因为他是董卓的女婿而已,一个女婿半个儿,他与董卓是一家人,自然要比贾诩亲,比贾诩更能获得董卓的信任。
两人真在计谋上比拼起来,他李儒再怎么计谋无双,也是没有把握能够把贾诩比下去的。
至少有一点,就让他曾感到力不从心。
那就是贾诩被刘协命人绑到天京后,失去贾诩的董卓,从入主洛阳的风光无限,快速的转入战略大转移的狼狈逃亡。
董卓的快速败落,似乎也是从失去贾诩后开始的。
这也是李儒后来,后知后觉总结才幡然醒悟,没有贾诩这只低调的老狐狸,他真的有些力不从心。
这也是李儒不希望董氏王朝与大汉帝国死磕的原因之一。
他李儒,真的不想在战场上遇到贾诩这个毒士。
何况还有荀攸、荀谌、沮授、徐庶这些在大汉帝国的统一大业上都表现得惊才艳艳的谋士。
一个贾诩就已经够让他头大心虚的了,群殴那还能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