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88节

  接下来,房玄龄差点惊掉下巴。

  晋王竟然也有赏赐?一出手就是一万贯?

  李靖夫妇也很意外,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堂堂的晋王殿下,竟然会有赏钱与他们夫妇。

  他们何德何能,怎受得如此隆宠。

  于是夫妻俩出了堂屋,朝着大兴方向跪地叩拜,这是谢赏。

  夫妇俩还不知道,他们所跪之人在两个月后,就会成为大隋王朝的皇太子。

  吃过晚饭,李靖夫妇亲自将杨铭送至客房就寝,一应被褥用具全是新的,都是红拂女提起备好的。

  第二天一大早,在李靖和房玄龄的陪同下,杨铭赶往新王府的所在地。

  李靖是河东郡丞,按理说应该去衙门处理公务,但话又说回来,陪同杨铭也是公务。

  果然,虽然还是清晨,但街道上已经是商旅如织,县城从夜晚的寂静中走出,恢复白日间的繁华热闹。

  这里商队奇多,而且口音嘈杂,甚至有不少西域胡商。

  街道上飘散着骡马身上的骚臭味,从这方面也能看出河东贸易之发达。

  王府在河东县西北位置,按工部那帮人的说法,此地乃河东县风水最佳之地。

  负责修建河东王府的,是工部下设的将作监,少监宇文黎是工部尚书宇文恺的堂侄,担任河东王府的总工程师。

  他们这一大家子,特别擅长搞工程,土木工程,屯田水利都是专家。

  工部尚书宇文恺是大兴城、仁寿宫的总设计师,修长城,挖广通渠,盖粮仓,都是他干的。

  未来等到杨广继位之后,还会负责营造东都洛阳,他会将洛阳打造成不次于大兴城的壮丽恢弘。

  等到了地方一看,何止是院墙已经修好,内中院落也大体具备雏形,只欠雕梁画栋等细致活。

  府门外有石狮、灯柱、拴马桩、上马石,进门之后有影壁,上面雕刻着仁兽麒麟。

  进院之后,有前厅、中堂、后堂,共十六院,东西两侧还有重楼,一悬钟,一悬鼓。

  还有一座后园,内挖水池,岸边遍植新柳。

  不错不错,这就是自己未来的家,杨铭兴致勃勃的逐一游览,不肯错过任何一个地方。

  期间少监宇文黎得知消息后,赶忙追了过来,见礼道:

  “将作监宇文黎,见过殿下。”

  杨铭点了点头,抬手示意对方跟上,好为他介绍王府每一处角落。

  杨铭在王府整整呆了一天,期间只有在中午的时候,被太守窦庆死皮赖脸的请至家中,吃了一顿午饭。

  午饭的时候,杨铭还是没给他好脸色。

  什么叫摆正位置,我是郡王你是太守,我不给你好脸,就叫摆正位置。

  如果我和你谈笑风生,举杯对饮,这叫自降身份。

  当晚,杨铭还是住在李靖家里,而房玄龄也一直跟着,他是杨铭的属官,除了杨铭睡觉上厕所,他都得跟着。

  其实杨铭对他已经很不错了,还让他上桌吃饭,正常情况下,房玄龄哪有资格跟他同桌。

  不是杨铭不肯礼贤下士,实因受身份约束,他是郡王,有许多条条框框的礼节约束着他呢。

  就好比今日在王府,匠人们可以席地而坐,大口扒拉着碗里的饭,他能吗?

  他甚至都不能在人前,用水瓢喝水。

  本来河东之行,杨铭一开始的计划就是半个月,路上会耽搁十天左右,那么呆在河东县的日子,也就只有四五天。

  而他这次来的时候,特意让徐景去了一趟吏部,给李靖做了请假的备案。

  这样一来,李靖下个月就可以安心的返回老家成亲了。

  他这一成亲,至少得三个月,因为陇西太远。

  刚来的第一天,李靖还曾建议派人通知萧摩诃一声,但杨铭认为大可不必,人家剿匪正在兴头上呢,让他剿吧,给我练出一支战力不俗的王府部曲就行。

  练不出来的话,你就给我滚。

  第四天,杨铭向李靖透露自己会于翌日返程回京,还问他是否有需要帮忙解决的事情。

  其实李靖没什么事情,只不过就任河东这半年来,大哥李端曾先后三次来河东找他,前两次是探望,第三次除了问罪之外还有一件事。

  问罪,当然是因为红拂女了,大哥曾训斥他辱没门庭,竟然娶一个侍女为妻,但训斥归训斥,结果已经无法更改,因为这门亲事,是圣后在朝会上亲定的。

  剩下一件事,就是告知李靖,河东王身份尊崇,在京师门路极广,此番他随史万岁北拒突厥虽然大胜,但是功劳没捞到,还差一点获罪,幸亏杨铭从中斡旋,才得以受封仪同三司。

  大哥李端的意思,是希望李靖能够从军,以此获取勋爵。

  李端是长子,袭爵永康县公,李靖是次子,啥都没有,所以大哥才希望他能借助杨铭这颗大树,一旦哪里有战事,最好能随军出征,将来征战沙场获取勋爵,便可下荫子孙。

  这方面,李端完全是为自己的弟弟将来考虑。

  其实李靖想要进入军方系统,非常简单,两个舅舅韩僧寿、韩洪都有这个本事,但是他那两个舅舅的本事,终究不如杨铭这个郡王。

  所以大哥李端才会建议,让他走杨铭这条路子。

  李靖也实在,将大哥李端与他谈话的内容,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杨铭,就连傍上杨铭这颗大树,他也说了。

  杨铭听完之后,当然很高兴,因为李靖注定了,就是要走军伍路子,在地方别说当个郡丞,就是太守,那也是埋没人才。

  你的归属在战场,那里才是你的舞台。

  于是杨铭点头道:“大可放心,我这边会给你留意着,若有地方叛乱,我甚至可以举荐你为主将,若是北方战事,我也可以为你安排打点。”

  李靖听罢,起身揖手道:“李靖此生,全仰仗殿下了。”

  杨铭微笑不言。

  我这辈子,也得仰仗你啊......

第118章 两朝外戚

  这次的河东之行,让杨铭心里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感,他是第一次离开京师大兴,来到这样一个在大隋还算是比较繁华发达的郡城。

  和大兴相比,河东真的是一个非常穷的地方,也许正如杨丽华所说,如果杨铭一直待在大兴,会被逐渐腐蚀,对权力生出渴望。

  这是事实,住惯了大兴那样的地方,实在接受不了小县城。

  但命运如此,他是郡王,将来是亲王,必须就藩,京师不是他该呆的地方。

  正如蜀王杨秀,汉王杨谅,非征召不得入京,老三杨俊挂了,他们都不能回来看一眼。

  而李渊和房玄龄这样的人,却是一门心思想要从地方混进京城,

  当然,李渊心里也清楚,将来他还得外放出去,不过要等到他再往上爬一爬,等到够资格外放个刺史的时候,他自己就会想办法。

  翌日,杨铭返程离开,窦庆等人一直站在城门口,目送着杨铭的车队消失在视野。

  窦庆找人打听过,李靖之所以能够担任河东郡丞,就是杨铭跟吏部打的招呼,所以他一直以来对李靖还算不错,也没给他穿过小鞋。

  当下的他就更不敢了,因为他已经从大兴那边得到消息,晋王将来贵不可言。

  这个时候,除非脑袋被驴踢了,才会去得罪杨铭。

  “这几日辛劳药师了,走,去我府上喝一杯。”

  李靖当然不会拒绝,笑道:“窦公请。”

  太守府,窦庆与李靖相对而坐,令身边侍女为其斟酒,笑道:

  “药师与河东王殿下相交多久了?”

  李靖道:“算起来,也有近两年了。”

  两年不短了,人家深居皇宫,养在圣后膝下,都能与你有两年之交,可知关系不同寻常,

  于是窦庆试探道:“药师近段时间,可从京师风闻什么?”

  “京师?”李靖摇了摇头:“只是听说上一任的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刚刚过世。”

  他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窦抗又道:“晋王滞留京师已有半年,药师怎么看?”

  李靖闻言皱眉:“难道其中尚有内情?”

  窦庆捋须笑道:“藩王无征召不得入京,晋王虽因吊唁太子妃而来,后又领兵北上携大胜而返,但眼下实不该滞留京师这么久,再者说,蜀王汉王都没有入京吊唁,为什么偏偏只有晋王?”

  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啊,李靖实在是资格不够,所以事关上层的事情,他是没有消息来源的,

  不像窦庆,人家是外戚,哥哥窦抗,还给杨坚当过千牛备身。

  不过李靖也从对方试探的话语中,大概听出一些问题,晋王本是扬州总管,镇守大隋南方,都督四十四州诸军事,如此关键位置,确实应早早返回封地,长期滞留京师,事出反常,必有大事发生。

  他心里也好奇,于是小声道:“还请窦公解惑。”

  窦庆现在有心巴结杨铭,所以当然会对李靖这位杨铭眼里的红人主动示好,于是模棱两可的回答道:

  “河东这样的小地方,恐非河东王久居之地。”

  李靖一愣,随即在心中慢慢品味这句话,杨铭是郡王,河东乃富饶之地,怎么能说小地方呢?

  在大隋,比河东更好的藩地,属实不多。

  而窦庆方才又拿晋王滞留京师说事,难道......

  李靖虎躯一震,不可思议的看向窦庆。

  窦庆看得出,对方这是心领神会了,于是举杯道:“窦某日后说不得,还要向药师多多请教啊。”

  “不敢不敢,”李靖赶忙举杯,心中的震惊实是无以复加。

  常闻太子失宠于二圣,但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竟然会有这一天......

  太子可是嫡长啊,虽有过失,应不至于此。

  这么说,杨铭未来会是......

  .......

  杨铭这次返程,还是走蒲津渡,本来打算绕个远路往北去龙门渡瞧一瞧,但眼瞧着似乎要变天,所以最好还是趁早过了浮桥,免得水位一涨,就过不去了。

  蒲津渡和龙门渡,是山西入京的两大关口,当年李渊父子造反,如果打不下霍邑的宋老生,那么他们父子只能南下寻求出路,或与李密的瓦岗结盟攻打洛阳王世充,或者与河北窦建德结盟对付李密。

  总之,只要他们过不了这两个渡口,晋阳也是保不住的,因为突厥和刘武周会突袭晋阳。

  他们必须找人结盟,否则河东的屈突通看到他们南下,必会一路衔尾追杀。

  其实霍邑之战,宋老生只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不该被诱出城,只要不出城,背后一河之隔的龙门关,自会有援军解围,不需要多少,一两千人足矣。

  不要太看得起李渊父子,他们那会没多少兵,说他们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

  宋老生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轻敌,冒然出城。

  李渊父子真正起势,还是在进入关中之后,因为关中地区的主力都被屈突通和宋老生带走,以至于京兆空虚,使得李渊父子得以攻占大兴,反过来对付屈突通。

  屈突通虽然指着自己脖子说过“当为国家挨一刀”这句话,但他最后还是降了,李渊册封他为兵部尚书,李世民的行军元帅长史。

  雄踞关中地区,便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

  杨广昏庸无道是天时,占据京师是地利,李渊父子之所以能得天下,就是因为占据了关中地区。

  屈突通这小子,眼下还只是个车骑将军,至于宋老生,没听说过,回去以后可以找吏部打听打听。

首节 上一节 88/5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