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401节

  麦铁杖一直都觉得,自己如今的地位,与他所立功勋不匹配,所以他打三佛寨,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不要给皇帝丢人。

  他的本部有三万两千人。

  而三佛寨呢,也就七千人,算上其它五寨,满打满算一万五,而且在装备上还存在着极大的劣势。

  所以麦铁杖打三佛寨,打的非常顺利,只用了一天就拿下了,其它五寨降的降,跑的跑,就连从燕州山城赶来的高句丽援军,听说三佛寨这么快就丢了之后,掉屁股就走了。

  投降的四千高句丽士兵,麦铁杖本来是想杀光的,但是他手下的慰抚使高以贤不同意,我是慰抚使,你总得给我找点事做啊,四千人送进中原,也是四千奴婢呢,能卖点钱,给朝廷补补亏空。

  麦铁杖一想也是,于是只将高句丽主将纥石利以及二十余名将领,派人押送后方,交由皇帝处置。

  而他则令部下修筑被打烂的城寨,这里会成为拿下辽东之后,大军的储粮之地,而李靖则在勘察地形,打算补上三寨,使其成为真正的九曲黄河阵。

  报捷的军报一路沿着傍海道快马禀奏杨广,而收到消息的吐万绪部,已经可以开拔了。

  打下三佛寨,那么隋军渡河将不受任何困扰,麦铁杖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吐万绪的十五万大军,主攻辽东。

  辽东城墙高且固不说,单是外围,就有十六座山城,其中的五女山山城,也就是纥升骨城,是高句丽王朝的第一座都城,座落在五女山上,只是这里,就屯兵两万余。

  军帐内,吐万绪召集部将,安排最后的作战部署。

  “辽东城以西,有六座山城,此为犄角,必破之,以北的燕州山城、石台子山城,距离稍远,应阻截之,至于辽东以东的八座山城,以五女山最是难攻,为辽东后方倚仗,不能不打。”

  说罢,吐万绪看向韦云起道:“韦总管,本将令你部率先绕过辽东,主攻五女山,下古城、高俭地,务必使其不能支援辽东。”

  “末将领命!”韦云起道。

  吐万绪又道:“宇文总管过河之后,率部北上,于阴阳山一带扎寨,以阻截燕州城、石台子城南下之援军。”

  “末将领命!”宇文化及道。

  吐万绪继续:“史总管主攻岫岩娘娘城、安市城,我与阿史那大奈、屈突通,主攻正面,陛下的旨意,是四月二十之前,必须攻打辽东城,眼下已经是四月十一了,各位要算好日子,务必给我主力争取时间,各部携带半月军粮,明日一早出兵,五月五打不下辽东,我带着你们五人,一同领罪。”

  “是!”五路总管同声道。

  .......

  仍走在傍海道上的杨广,是非常滋润的,因为他这一次出来,依然带着他的宝贝观风行殿。

  一座行走的宫殿。

  前后压阵的,是王牌中的王牌,左右备身府的七万大军,这七万人,消耗着更多的口粮,却不用上前线。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皇城禁军,打不过边军的原因,因为你战场经验太少了,养尊处优像个吉祥物似的。

  但是大隋的禁军,还是很猛的,一来立国时间太短,还没有腐烂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再者,为了避免禁军战斗力不足,皇帝是有办法的,那就是禁军的构成,禁军是从所有军府里面,挑选那些膂力矫壮、擅骑射、很能打的那拨人。

  所以说,眼下打先锋的将士,只要在军中打出名气来,就有机会被左右备身府征召。

  观风行殿当中,皇帝皇后正与一干大臣们聊天,主角是冯盎。

  正所谓预先取之,必先予之,杨广现在对冯盎,非常热情,频频与其饮酒,让冯盎受宠若惊。

  作为冯盎好友的裴矩,自然也陪同在列,微笑道:

  “陛下偏爱明达,令人嫉妒,将来打下流求,明达可要好好管理那个地方,不负陛下信任。”

  冯盎想要流求的原因很简单,他怕杨广打他的主意,但如果有了流求,他就有一个安身惜命的地方。

  “是太子高瞻远瞩,臣不过是略尽绵力,等治理好了流求,便请陛下派重臣赴任。”

  他这句是在试探杨广,看看杨广对流求,到底有没有心思。

  怎么可能没有?你看看人家的年号,也知道人家这辈子想干嘛。

  杨广笑道:“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对岭南,都是怀柔的,你们几家一直都是世袭罔替,流求拿下之后,便划归岭南,归你节制,将来的你的子孙,也要帮朕好好管理这个地方。”

  说假话不带眨眼的,等到冯暄和周仲牟拿下流求,初期管理,肯定是费钱费力,杨广不会干,但是等你们把那里治理的差不多了,还不是一个借口,就能要回来?

  你跟朕抢饭吃,小心砸了你的碗。

  冯盎信了,终究是世居岭南,不知道中原之人心险恶。

  裴矩当然清楚,皇帝是在忽悠冯盎,他虽然是冯盎的朋友,但也不会提醒对方,甚至有机会了,还会出卖对方。

  什么时候出卖?对我有好处的时候,没好处的时候,那咱们就是好朋友。

  沈婺华,正在与萧皇后说着悄悄话,没有参与几人的聊天。

  但是杨广这时候却道:“宁长真这个人,明达怎么看?”

  此言一出,沈婺华顿时蹙眉,静静聆听下文。

  冯盎笑道:“远胜于我,只不过他对中原文化没什么兴趣,不愿离开岭南故土,若不然,陛下确实值得见一见此人。”

  “这就是固步自封了,”杨约在一旁道:“我中原文化,传承千年,博大精深,学得少许便可受用终身,宁长真为一方豪酋,无此见识,端的可悲,反观明达,与朝廷亲近,仰慕中原,这才是正道。”

  “惭愧惭愧,”冯盎笑道。

  杨广笑道:“所以啊,应是明达远胜宁长真,此人窝居岭南,不往京师朝见于朕,朕深为不喜,若明达愿取西瓯部族,朕会全力支持你。”

  冯盎一愣,赶忙道:“西瓯部族世代为宁氏马首是瞻,臣没有那个本事,也没有那个心思。”

  “陛下在岭南,独爱明达一人,”裴矩在一旁道:

  “也只有你,能让陛下放心,你没有这个心思,但是宁长真就未必了,只看此人不出岭南,便知存独霸一方之心,明达还是太实诚,虽无害人意,但应存提防之心,陛下今日能与你说这些话,可见是真心看重你。”

  “陛下肺腑交心之言,臣受宠若惊,”冯盎脸现苦色:“只是岭南情形复杂,各部族杂居,几位帅酋根基牢固,又极为排外,非长久不能改变,钦州八郡之地界,唯有宁氏,可以帮陛下镇抚地方。”

  他知道皇帝在打岭南的主意,所以他不能不帮着宁长真说话,没了宁长真,下一个不就是他吗?

  “好了好了,明达不必介怀,方才不过是朕临时起意之言,不做准的,”杨广笑容收敛,沉声道:“朕那个太子,派人去了岭南,与宁长真借粮,朕,深以为耻。”

  冯盎一愣,怔怔无言。

  完犊子了,宁长真不招惹朝廷,但是朝廷要招惹他。

  太子跟地方官员,那能叫借粮吗?不能用借这个字啊,以他对宁长真的了解,这粮食恐怕不会借。

  沈鹜华身边的侍女,有萧皇后的人,所以对方给宁长真写信的事情,杨广知道了,况且送信的又是崔谓,杨约也知道这件事,也汇报给了杨广。

  所以杨广很生气,一方面,是觉得儿子屈尊了,丢人,但是儿子是在想办法给朝廷筹粮,所以他能理解。

  另一方面,是他已经猜到,宁长真会将太子的脸面扔在地上。

  你让一个女人去借粮,他敢借吗?

  你怎么会觉得,女人能办成这件事呢?荒谬。

  观风行殿,一时间气氛诡异。

  沈鹜华叹息一声,主动开口道:“是我的过错,不怨太子。”

  “当然怨他!”杨广阴沉道:“九州四方,皆为我大隋国土,身为太子,跟一个下臣借粮,古今奇事,他不要脸,朕还要这个脸呢。”

  裴矩和杨约,面无表情,他们俩都是顶级聪明的人,听话要听音,心知皇帝是在借题发挥,明着是骂太子,实际上是骂宁长真。

  或者说,已经提前准备给宁长真罗织罪名了。

  什么罪名?不尊太子呗。

  冯盎也是心惊胆战,他和宁长真是唇亡齿寒,对方要是倒了,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于是他打算密信宁长真,你特么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个粮食如数给我凑上来,你特么想死,别拉上我。

  这时候,杨约笑道:“太子殚精竭虑,为陛下分忧,可谓至孝,宁长真若是不识抬举,钦州那个地方,说不得需要换个人了。”

  冯盎一愣,小心翼翼的打量着皇帝的表情。

  杨广嘴角一勾,淡淡道:“朕这次就看看,岭南到底有没有将朕的儿子,放在眼里。”

  冯盎脸色苍白,垂下头去。

  这不是指桑骂槐吗?我也是岭南的啊?

第502章 黜陟讨捕大使

  大军用兵,论功行赏要及时,尤其是打第一拨的,这是做给后面人看的,意思是你们瞧见了,赏赐是真真实实的,你们也要好好干,朝廷不会亏待你们。

  麦铁杖部攻下了敌军沿岸的六座军寨,俘虏四千人以及敌军主将纥石利,自身阵亡者,只有区区的八百人。

  这是大胜。

  杨广收到军报之后,大喜,直接拨出赏钱十万贯、布帛四千余匹,用来犒赏前方将士。

  至于怎么赏赐麦铁杖,在众多大臣的挑拨下,杨广破天荒的,封爵了。

  卢龙县公。

  自打杨广继位之后,就没有封过爵,各大家族眼睛都望出了血。

  大家都希望,此番征讨高句丽,能混个爵位,至于赏赐,他们是不在乎的。

  所以打头炮的麦铁杖,必须去开这个头,只要麦铁杖能封爵,剩下各路兵马就也有机会。

  大家千辛万苦跟你跑这个地方来,图啥?图的就是爵位。

  而杨广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加封麦铁杖,也是给后面的人以希望,说白点就是画大饼。

  至于敌将纥石利以及那四千俘虏,自然要押送回去,好让大隋百姓都知道,大隋的第一战,已然大获全胜,四千俘虏的结局,自然是卖为奴婢,而纥石利就是个游街示众的,作用是安抚人心。

  卢龙县公,食邑五百户,当麦铁杖在前线收到册封之后,痛哭流涕,朝着杨广行殿所在方向,跪拜谢恩。

  这一招比啥都管用,没爵位的想着封爵,有爵位的想着再升一等,像李靖这样的人,也振奋了,他做为家中次子,爵位是被大哥李端袭了,他这辈子想混个爵位,就看这次的高句丽了。

  建功立业,就在当下。

  何稠和李春也没有闲着,眼下的两座浮桥,这是紧急搭设,用来抢滩登陆的,他们后续还得再建浮桥,毕竟屁股后头算上负责保障后勤的民夫,还有两百多万人,两座桥怎么够?

  于是他们和邓暠商议,打算再造六座浮桥。

  邓暠自打投降大隋,就一直在辽东这屁点大的地方做官,一个南方人肯定扛不住北方的苦寒,所以他也一直在想办法托关系,看看能不能调动一下。

  这里距离渤海郡不远,所以他通过中间人,结识了高熲的儿子高盛道,本以为傍上独孤公这颗大树,今后有机会调回中原,结果高熲回老家了。

  不过高熲回到渤海的第一时间,就给邓暠写了封信,安排他应该如何如何。

  邓暠也很卖力,听从高熲的安排,在当地买通了一些粟末人、靺鞨人、高句丽人、扶余人,将半个高句丽的山城位置,用一年的时间,打探的清清楚楚,绘制了一幅非常详尽的高句丽地图。

  这是大功劳。

  没有人知道,这是高熲在背后安排的,所以这份功劳自然要算在邓暠头上。

  前线如此顺遂,邓暠居功至伟,所以李靖和吐万绪的请功奏疏,也给杨广送过去了。

  邓暠被拜为正议大夫,领河西三郡太守。

  “张须陀,是个将才,眼下山东六郡民变,只有他一个人在募兵追剿,当委以重任,”杨约现在,已经看上张须陀了,有意提拔对方。

  因为他觉得,玄感手底下,实在没有这种人材,而张须陀今后多半是太子的人,玄感如果能早早交好对方,将来不失为一大助力。

  怀远镇,杨约和玄敢住进了一座临时修建的院落当中,

  杨玄感点了点头:“粮食是我给的,他欠我一个人情。”

  杨约瞪大眼睛,瞠目结舌道:“你敢跟太子抢人情?谁让你给的粮?”

  杨玄感微一错愕,赶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粮食终归是我出的吧?太子占大头,我占个小头还不行吗?”

  杨约笑了笑:“你可得利用好这个小头,这几天前面打了胜仗,陛下心情很好,所以山东的事情,没有人提,不过明日我会提出来,奏请封张须陀为山东道六郡黜陟讨捕大使,使持节,专责平叛一事,你在旁边帮我推一推。”

首节 上一节 401/5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