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嬴政不想多说话,许莫负便安安静静的站着,这一刻,只有风缓缓吹来,一月的阳光有些温暖。
一刻钟后。
嬴政突然开口,语气很凝重,以至于气氛骤然紧张:“在陇西郡,武成侯通用连坐,一次性杀了七万八千多人。”
“其中不乏大秦官吏……”
“七万八千多?”
许莫负俏脸微凝,娇躯颤抖,她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场景,她从未见过七万人聚集在一起。
“陛下,如此疯狂的杀戮,会不会引起老世族以及天下人的反弹?”
许莫负可是清楚,在大秦帝国各处,暗中蛰伏的反秦力量不再少数,一旦激起他们的反抗,必将会是巨大的灾难。
毕竟在陈县,她曾深入的了解过反秦势力,到底有多么的庞大。
“不会,王翦在陇西郡一场杀戮,反而让天下人为之蛰伏,不光是土地改革推进顺畅,天下反秦势力也偃旗息鼓。”
嬴政冷笑一声,语气之中有些莫名的嘲讽:“也许,朕之前太过仁慈了,要不然,巍巍大秦,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杀戮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
第250章 关中土地改革提前结束!
“……”
许莫负没有在言语,她清楚有些事情,嬴政比她更了解,为王多年,又为帝许久,这个天下,没有人比嬴政更懂得执掌这个国家。
她只不过是一介女流!
此刻唯一能做的便是陪着嬴政,安安静静的,在这一刻,她掌握的天星相术,已经无用。
这一刻,风乍起。
吹过发梢,咸阳宫的内侍正在洒水清扫,淡淡的水雾飘过来,朦朦胧胧将许莫负笼罩在其中。
雾中有仙子临凡。
这一幕,同一副极美的画卷。
……
长案之上,铜管安然,封口处的泥封完好,嬴政将铜管握在手里,仿佛铜管之上,在这一刻依旧弥漫着血腥味。
这一铜管,带着来自陇西郡狄道的煞气与血腥。
咔!
左手微一用力,将铜管一侧拧开,将其中卷在一起的帛书取了出来,在长案上铺开,目光迅速跃过。
帛书之上的记载,与黑冰台送来的消息,出入不大。
将陇西郡发生的事,叙述了一遍,其中有一些部分被着重强化,有一部分被删减,但将事情说的一清二楚。
坐在长案后,嬴政将这一份奏报,前前后后看了两遍,在其上,王翦也提出了解决其他郡县的方法。
这是重点!
也是黑冰台奏报之上缺少的,这也是嬴政愣是将一份大体上都清楚的奏报看了两遍的真正原因。
只是看完之后,嬴政沉默了。
不可否认,王翦的这个方案很好,在经历过了陇西郡的恐怖杀戮,必然会让关中各大郡县官吏,老世族,地方豪强为之所动。
但,这未免太过便宜他们!
而且陇西郡的很多人,岂不是白死了,甚至于真正的罪魁祸首,会被刻意隐藏,这样的事情,老世族做的出。
毕竟人活一生,求存本就是第一,趋利避害,才是人的天性。
这一刻,嬴政不是不清楚,王翦的做法才是符合大秦帝国最大的利益的,但是,这样的恶例不能开。
一念至此,嬴政走出书房,对着廊下的赵高:“修书王翦,他的方案太过优柔寡断,既然已经杀了七万人,朕就不介意多杀七万。”
“这一次,凡是自查而出,经过大秦军事法庭核查没有遗漏,可以不通用连坐。”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离去,他心里清楚,这一道诏令,又会有无数人死去,但在这一道诏令中,又挽救了不少。
有时候,这个世界便是如此的,佛魔一念之间,善良与邪恶从来都在一个人的两面。
……
一晃半个月过去,一月已经结束,二月踩着一月的尾巴到了。
这半个月,大秦帝国之中并没有发生太大的事情,至少没有影响到嬴政需要他裁决的大事。
这半个月,是嬴政登基为王以来,过的最舒心的日子。
而且,宫中多了一个许莫负,自然也是让嬴政的生活少了一份孤寂,变得与正常人一般,不至于除了看各地的条文便是翻看大秦帝国的各大情报组织送来的奏报。
日子变得枯燥乏味,自然也就度日如年。
其实嬴政清楚,还有一个原因,也许是最大的原因,那便是的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曾经那一副病恹恹,没有活力的躯体,早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让他可以享受人间乐事!
自然是不在伤春悲秋,感慨人间悲事了。
........
“臣李斯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李斯走进书房,对着嬴政肃然一躬:“臣督促关中各郡推行土地改革,现在已经走完各大郡县,在启耕大典之前完成,特来向陛下交差!”
“臣毕元,臣郑国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当李斯开口之后,郑国与毕元等人也是连忙开口,道。
“诸位爱卿免礼!”
看着一张张黑乎乎的脸,嬴政有些莞尔,这一次的土地改革,让众人风尘仆仆,付出了很多。
特别是曾经在咸阳之中,养尊处优,养的白白胖胖的,在这一刻,已经瘦了的脱形了。
“诸位爱卿,此行辛苦了,不要站着了,坐!”
“诺。”
虽然换了新的朝服,但是也难掩神态之中的风霜以及狼狈,用一句风尘仆仆,都不足形容。
毕竟在寒冬季节行走在茫茫田地之间,经历的风霜,就算是农人也很少经历,在冬季他们都在家中,而不是在田地之上。
但是,李斯等人别无选择。
........
这一刻,赵高很有眼力劲儿的给每一个人上了一盅热米酒,以及一些吃食,方才退下去。
他清楚,李斯到来,肯定与嬴政有很多的话要说,促膝相谈,在这个时候,他必须要侍奉妥当,然后早一点离开。
特别是他执掌着罗网,这对于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桎梏。
因为执掌罗网,注定他不能参与国事,在这一方面,在嬴政的眼中极为的在意,除了姚贾执掌对外战争司,没有办法,否则不管是黑衣卫还是大秦之盾,都一样。
唯一的真正的例外,便是黑冰台。
但是,黑冰台的权利,这些年不断地被分化,而顿弱甘之如饴,这便是黑冰台这些年,依旧是掌握在顿弱的手中的原因。
当然了,这一切也与大秦帝国内的局势息息相关。
“陛下,关中土地改革结束,就算是往常的亩产量,今年一年,关中的粮食增加,将会是去年的一倍以上。”
“甚至于更多,只不过,臣未曾试种过,不敢保证!”
“嗯!”
点了点头,嬴政对于李斯话中有所保留的成分,并不意外,毕竟种地这本就是靠天吃饭的买卖,风险太大,根本不受人为的控制。
“这一点,你不清楚,但是朕相信治粟内史应该在心中有一个大致的估算,郑国你觉得李斯这个核算,有多少的可能?”
治粟内史官署,本就是吃这一碗饭的,在这一方面,自然是非常的专业,要不然,也不会治粟内史多年不变。
闻言,郑国微微一笑:“陛下,若是举国上下皆推行土地改革,臣以后虽然忙碌一点,但是心中踏实。”
第251章 谋定韩地,然后辐射三晋!
“陛下,若是举国上下皆推行土地改革,臣以后虽然忙碌一点,但是心中踏实!”
........
虽然郑国没有明言,但这一句话,却让嬴政等人心中一震,几乎肉眼可见的,书房之中的气氛变得炽烈起来。
很显然,在大秦帝国之中,粮食常年都是一个影响国泰民安的大问题。
在这个时代,大秦帝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为:粟、小米、小麦、黍、水稻、小豆和菽大豆。
而大秦本土的粮食作物以粟、麦为主,因为粟不需要太多的灌溉,适合秦岭以北的旱地。如果有一定的灌溉条件,粟、麦的产量会大幅提高,但大秦直到战国快结束时才修完郑国渠,关中方才成为了天然的粮仓。
虽然水稻产量最高,但只适合秦岭以南的降水充沛的地区,例如巴蜀、汉中。以及楚地。
降水越充沛,可以种植水稻等亩产更高的作物,单位亩产才能大幅提高。
但是大秦本土地处西北,降雨量不如中原和江南充沛,也没有很好的灌溉条件,大部分是旱地。
而且这种土地长期耕种,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的养分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亩产减少,变成产量极低的贫田。
这种土地退化的问题,必须通过轮耕的方式来解决。
嬴政记得很清楚,授田时,上田面积一百亩,中田面积两百亩,下田面积三百亩。上田不用轮耕,中田要种一年休一年,下田要种一年休两年。
正是因为各种原因,大秦帝国的粮食产量并不多,只能勉强的保持个平衡,一旦出现饥荒之年,南方的粮食运不过来,这种微妙的平衡将会被彻底打破。
这一刻,郑国虽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数字,确实让嬴政心中瞬间澎湃了,在大秦帝国这样一个依靠农业的国家,纯粹的便是靠天吃饭。
风险太大了。
毕竟嬴政短期之内的规划,就需要很多的粮食,不管是对外用兵,还是大秦帝国内部的工程都将会一一启动。
大秦承平三年,养肥了世家大族,但是却让朝廷的底蕴亏空了一部分。
“陛下,臣在关中进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估算过一次,若是丰收之年,自然会多两倍有余。
只是种地这事儿,全靠老天爷说话,就算是最勤劳的农人,辛苦耕耘,也架不住上天一场暴雨,一场旱情。
不管如何,土地改革只会对大秦帝国带来勃勃生机,一旦粮食充足,国人百姓的生活一富裕,我大秦帝国的人口将会增加。”
……
短短几句话间,郑国便为嬴政描绘出了一个巨大的蓝图,让心平气和,心境早已成为平湖的嬴政情绪为之起伏。
他们君臣之间,太过于了解对方了,清楚的知道对方想要什么。所以,这一刻郑国直接投其所好,将嬴政最在乎的一方面提了出来。
毕竟,不论是大秦帝国真正意义上进入盛世,亦或者对外用兵,都需要青壮,需要兵源。
而这一切,都需要庞大的人口作为底蕴,而如今大秦帝国的人口虽然庞大,却不足以支撑一个伟大的帝国。
“将这一次统计出来的各郡县人口,土地,以及贫瘠程度,富裕情况的数据录入帝宫之中。
作为一份底卷,也是将来为政的核验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