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不可能亡 第133节

一念至此,王翦狠狠地喝了一口米酒,道:“陛下,臣知晓了。”

虽然口中虽然说,但是王翦心中却一点也不想这样做,因为他心中自有不忿,他要为大秦锐士出这一口气。

要不然,心气不顺。

只不过,在嬴政面前他自然是不能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在这个时候,蒙恬突然开口,道:“陛下,土地改革在春耕之前能完成么?”

“完不成!”

闻言,嬴政也是神色暗淡,他心里清楚蒙恬心中念念不忘的事情,但是土地改革一日不完成,那件事就不能提上日程。

一念至此,对着蒙恬,道:“根据李斯与王绾的估算,在春耕之前,关中只怕是完不成,国府官署终究是人手不多,但是这件事又不能假手于其他的官署。”

...........

第228章 嬴政欲养蛊!

土地改革一事,嬴政确立的是百年不变,所以,第一次土地改革,必须要严格,不能有丝毫的疏漏。

这也是李斯虽苦,却一直没有朝着嬴政申请下令郡县各级官署参与的原因。

当地郡县各大官署之中,或多或少与当地老世族,新士族,地方豪强等有所牵扯,人心向亲,不向理。

一旦掺杂感情,就会出现不公平。

所以,只有中央官署在这一件事情上,才能基本上保证公平公正,慢一点没关系,但是不能出现违法乱纪之事。

这是土地改革的前提!

嬴政心里也期望能够提前完成,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李斯与王绾都这样说,必然是经过详细的计算。

他怀疑李斯的人品,但是嬴政不怀疑李斯的能力。

……

“蒙卿,只怕是今年一整年,土地改革都完成不了,关外诸郡的土地改革推行必将会更加艰难。”

嬴政轻笑,有些事其实根本不需要说,明眼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来,只不过蒙恬远在九原,对于咸阳之中发生的事情,多少有些不了解。

毕竟蒙恬得到的消息,多为军中战事,而且匈奴最近频繁犯境,蒙恬没有精力顾忌这些。

这一刻,嬴政开口解释:“所以,在土地改革尚未结束之前,北伐不能开启,九原之地,乃重中之重。”

“陛下,入冬以来,匈奴人不断挑衅我九原大军,三军将士心头均憋着怒火,再这样下去,对于军心与战意都是一种损伤。”

蒙恬坚毅的脸上浮现一抹凝重,对于嬴政他没有半点隐瞒,更何况这是北地重事,关系到大秦帝国的安稳。

他必须要如实的告诉嬴政,唯有如此,朝廷对于北地战事的判断才不会出现偏差。

“中原不能安,如何能够兴兵于外,一旦中原发生祸乱,敌寇必将会兴兵而来,如此一来,朝廷的压力太大。”

“朝廷好不容易开始消化兼并六国的成果,一旦内外交困,战争大起,必然会导致朝廷举措功亏一篑。”

说到这里,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蒙恬,道:“朕不管你用如何的手段,拖住匈奴,朝廷方面没有准备好,不能爆发绝对性的大战。”

“蒙恬,你只需要记住一点,此去九原,尽量摸清楚匈奴的情况,一旦战争爆发,绝不是小打小闹。”

“朕在之前所言,皆心里话,战争不爆发则已,一旦战争爆发,将会是灭国之战,大秦帝国将会倾国之力,彻底灭了匈奴。”

闻言,蒙恬心下一动,他一直以来,嬴政只想将匈奴逐出九原等地,对于嬴政之前的一系列言辞,都没有当真。

毕竟与匈奴这样的民族,进行一场灭国之战,到底有多么的艰难,他比嬴政更清楚,也更了解。

大秦锐士,天下无双。

但是,匈奴的精锐骑兵也不逞多让,他在九原之外,见识过头曼率领的匈奴精锐,那是一支地狱魔鬼之师。

一念至此,蒙恬点了点头:“陛下放心便是,臣一定会摸清楚匈奴的虚实,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嗯。”

放下手中的酒盅,嬴政沉吟了半响,方才对着蒙恬与王翦,语气幽幽,道:“蒙恬,武成侯,你们觉得扶苏怎么样?”

“公子为人仁,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蒙恬与王翦对视一眼,朝着嬴政一拱手,道。

他们都清楚嬴政话中的意思,也清楚大秦帝国目下的处境,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回答方才如此谨慎。

涉及大秦帝国太子之位,没有人敢轻易决定。

“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嬴政呢喃一声,随及苦笑:“如果扶苏是一个武将,这都是优点。”

“但是,他是朕的长子,而太子便是帝国的半君,大秦帝国未来的二世皇帝,这些便是实打实的缺点。”

“更何况,扶苏让儒家的夫子教坏了,不能掌控儒家,反而被儒家培养成了儒家的斗士。”

“朕放逐扶苏,就是打算让他经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希望他能够成长!”

说到这里,嬴政看着蒙恬,道:“三年之后,朕欲让扶苏北上入九原军中,在蒙卿帐下担任武将。”

“你给朕狠狠的操练,希望能够让扶苏有所改变吧!”

“这一次你北上九原,将宫中成年皇子全部带到九原军中,改名换姓之后,让他们进入军中。”

“从普通士卒做起,你不准给他们特权与优待,朕希望多年以后,有人能够承载这巍巍帝国!”

“陛下,诸位公子全部入军中,而与匈奴之争太过于凶险,稍有不慎就会……”蒙恬脸上浮现出担忧,他心里清楚,北地军中的伤残的程度。

其他人也就算了,对于大秦皇子,这太过于凶残了。

“不经历风雨,他们如何能够成长,作为大秦皇子,这是他们的宿命,谁也逃不过去!”

“生来锦衣玉食,如今也到了报答帝国的时候了!”

嬴政目光炯炯,这件事心中想过无数次,对于皇位的继承,他不能拘束,必须要培养出来一个承载帝国命运的强者。

若是将闾等人死在了沙场,那也只能证明时运不济。

储君!

只有强者才能担任。

全部送到战场上,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参与夺嫡。

作为皇帝,必须要为大秦帝国考虑,父子之情虽有,但是在家国天下面前,不值一提。

“陛下,公子扶苏如今被放逐,一旦成年皇子入军中,若是被敌军得到消息,这很危险……”

虽然清楚嬴政的想法,但是蒙恬心中依旧有些凝重,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是嬴姓一脉本来就薄弱。

一旦皇子入军,不光是匈奴人,还有六国遗族必然会群起而攻之。

风险太大了!

哪怕是蒙恬,都觉的心惊肉跳,而且以嬴政的想法,让直接入九原大军,这可是战争不断的凶险之地。

心中念头闪烁,蒙恬沉声,道:“臣请陛下收回成命,诸位皇子有夫子教导,必然会成为一时俊杰。”

……

第229章 赐婚蒙恬,许负求见!

培养皇子,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旦出现意外,未来势必会清算,蒙恬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从未想过要做太子师,夺嫡本就是诡秘波折,更何况这样一个巍巍帝国。

蒙恬不想冒风险。

更何况这样的风险,他冒不起。

看着让肃然而躬,想要自己收回成命的蒙恬,嬴政也是微微一愣,但是他在瞬间就清楚了蒙恬的担忧,不由得苦笑,道。

“蒙恬,除了你那里,朕将他们放在何处,都得不到历练,普天之下,他们也就能听你与武成候的话,其他人话根本起不到作用,但是武成候坐镇蓝田大营,几乎没有战争,待在蓝田大营,不经历生死之间的磨炼,根本不能成长。”

见到嬴政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这个时候,蒙恬不由的将王贲与任嚣给买了:“陛下,还有大秦楼船士与南征大军,大秦面临战事的地方,绝不止北地军之中!”

听到蒙恬之言,王翦心中暗骂一声:“端的不为人子!”

蒙恬这是要拉着王贲与任嚣一起死,王翦思考了半响,没有插手,他心里清楚,这件事主要还是要嬴政做出决定,而且只怕是任嚣与王贲都逃不了。

“在大秦楼船士之中,朕会让君度成年之后前往,让他跟着王贲见一下世面,然后看了一眼有没有可能成为大秦的皇太孙!”

闻言,两个人都沉默了。

这件事太让人惊讶了,他们都没有想到,嬴政竟然有这样的想法,不培养皇子,而是培养皇子之子,而且他们对于扶苏的长子嬴君度也曾有所了解。

能够让嬴政亲自赐名,这便是一种殊荣。

而且朝野之上隐隐流传,嬴君度年少聪慧,大有始皇帝之像。

不过这一刻,王翦与蒙恬都没有怎么反对,毕竟嬴君度是扶苏的长子,若是嬴君度足够出色,反而让嬴姓皇室更加的安定。

在这个时代,嫡长子继承制度还是很有市场的。

“陛下,小公子如今才年七岁,就算是十三岁入军中,也需要六七年的时间,而皇子入军,这七年之间早已经战功赫赫........”

沉吟了片刻,蒙恬说出了嬴政这一策略的缺点,权势这东西是会上瘾的,这样一来,嬴君度想要站稳脚跟太难了。

“他需要学习,而且年纪太小,更何况有朕在!”

有些话,嬴政没有说,但是蒙恬与王翦都懂,他们自然是清楚,以始皇帝的威望,强推一个人上去,不是难事。

一念至此,蒙恬点了点头,道:“臣遵诏!”

“嗯!”

........

“两位爱卿下去准备吧,朕在咸阳静候两位爱卿的好消息!”嬴政挥了挥手,示意两个人退下去。

“诺。”

见到王翦与蒙恬离去,嬴政沉吟了片刻,对着门口的赵高,道:“让将闾,嬴高等成年的皇子前来书房,一个时辰之后。”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离去,这一刻,他心中的那一丝野望彻底熄灭了,他心里清楚,相比于现在的胡亥,嬴君度更加的适合大秦帝国。

虽然胡亥已经十一岁了,但是和七岁的嬴君度想必之间的差距太明显了,若是储君之位要在皇子之中选,胡亥也许还有一点优势,但是很明显,嬴政将嬴君度也算在了其中。

皇太孙!

也是储位的一种。

一旦嬴君度被封皇太孙,到时候他的身份与地位立即就会凌驾于诸皇子之上,甚至于长公子扶苏都不能比。

若是大秦帝国一直不立太子,那么皇太孙便是储君。

也就是大秦帝国的半君。

而且最重要的是,赵高清楚连续好几次的太医署官署对于始皇帝的身体进行过检查,始皇帝健康无比,身上的各种病症全部消失,身体机能达到了一个人的巅峰。

这意味着始皇帝最少也能够镇压大秦帝国二十年,到时候嬴君度将会达到二十七岁,正是一个人的黄金年纪,其他人如何能够与其争锋。

而年纪最大的扶苏,都已经达到了五十,几乎算是丧失了继承皇位的可能。

可若是二十年不止,将会意味着始皇帝会淘汰很多的皇子,一念至此,赵高就清楚,嬴政心中的想法,十有仈Jiǔ还是嬴君度,亦或者新生的皇子。

蒙恬等人的担忧,是因为他们对于始皇帝的身体状况不了解。所以才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忧,当他们知道了始皇帝身体的状况,就会发现,是皇帝的政策从来都走得很稳。

首节 上一节 133/3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