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真没想当神仙 第243节

而马知县就在外面引导着那些被占用了地的百姓们进来领钱。

那些百姓们一个个的拿着地契,这些都是他们平常种庄稼的地。

现在小青直接以每亩地一百两的价格进行收购,他们岂有不卖的道理?

普通百姓家家户户也都有至少两三亩地在种,穷一点的可能只有几分,但那样也能拿几十两了。

更何况小青还答应他们,到时候还会为他们提供工作。

这一二百两的银子他们就是种地种到死也赚不了那么多。

而且又有着马知县在一旁游说,所以他们也都答应卖了。

当然对于这些百姓们来说还有一个诉求,那便是如果自己以后死了,小青还得让他们的儿子或者是女儿来接班。

也就是子承父业,顶岗制。

当然若是那些子女们不愿意来工作的话就另说。

小青对于这个提议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们现在根本就不怕人多,而是怕人不够用。

还没有等到自己说呢,这些百姓们就率先提出来了。

小青发现了沈长青的到来,当即站起身:“诸位,这便是长青观的沈道长,此番来这里建厂投资也是沈道长的决策,还请大家相信从今天起大家的生活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众人听小青说着,目光看着沈长青也渐渐的开始崇拜了起来,神色之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随后沈长青又走过去说了两句,然后就代替小青开始为大家发钱。

直到把所有的钱发完之后,人们也就散了,只不过在散之前沈长青又告诉他们,等到时候工厂开始建造的时候,欢迎他们一起过来参观。

其实这话不用沈长青说他们也会来的。

毕竟人这一辈子又有几次机会能够见到真正的神迹呢?

第四百一十三章 吃瓜群众

这些百姓们什么时候见过占了你的地还要给拆迁费的,而且一给还是这么多?

一亩地一百两银子,他们有一些家里地相对来说多一些的,甚至拿到了两三百两,这让他们想都不敢想,如果说种地只是为了谋生,那有了这两三百两还种个毛的地呀。

就像是一个人在某单位有着正式的编制,他如果不从这家公司辞职,哪怕就是以后退了休也会一直有钱,但不管什么时候就只有两千,足够他自己吃喝,可现在来了一个人告诉你,你别干了,我给你六十万。

六十万也就是他将近二十五年的工资,恐怕只有少数人不会换,大多数的人都会欣然接受这个交易。

毕竟有了这些钱,也就可以干一些别的事情。

更何况人活着也不仅仅是只有种地这么一条路,还可以去给那些老爷家里种地嘛,反正也都是有工钱的,再加上这些钱足够家里人吃喝了。

而且你把这地卖给烤鸭厂,他们到时候甚至还会为你解决工作问题,而且不光是为你解决,如果你以后不想干了,让你儿子顶上,那也完全可以。

每一个人的合同上都写的明明白白,所以不存在任何期满或者是诈骗。

这些银子哗啦啦的给出去,纵使马知县就在一旁看着也非常的眼热,他倒不是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可问题是他以前见过的那些银子不是属于他的呀,而这些白花花的白银可都是要分给老百姓们的。

不过马知县想了想,这沈长青对这些百姓们都尚且如此慷慨,如果自己也能够积极配合沈长青的一应举动和措施以后,自己岂不是也能赚到这么多?

到时候还能拿这些钱给儿子买更多的书,然后像自己一样考取功名。

来到这里看了以后,小青将现在他们所有地的测量数据标在纸上面,画了一张图,而沈长青这一次过来拿着图纸便是要根据现有的面积和地形稍作修改的。

都说画图不如卖臭豆腐,沈长青现在是深有体会,这画图也太累了,而且需要不停的修修改改,完善其中的细节。地形倒是不怎么需要考虑,因为到时候古槐在搞建造的时候会解决这一点。

因此接下来的几天,沈长青又在郫县这边住了下来,每天主要做的事情便是修改图纸。

古槐每天也依旧对着沈长青之前送给他的那一张字进行着修炼。

经过上一次在成都府以一刻钟的功夫完成长青观分观的内外建设之后,他似乎每天都能够感觉到好像一直有人在引导着自己。

这便是香火之力吗?沈道长他们说香火之力这种东西必须得是百姓们对其虔诚信仰才会出现。而且信仰的人越多,这香火之力便越浓厚。

自己以前都没有这个东西,因为那个时候可能除了田家的人并没有人来对自己进行叩拜和祈求。

现在田家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没了,所以自然也没有人能够为他解答这个问题。

其中包括沈长青也无法为他解答。

因为沈长青觉得自己体内是有着丰盛的香火之力存在的,可是沈长青一直以来都不知道要怎么去用,也不知道怎么看这些。

因此古槐也就任劳任怨的跟在沈长青的身边,包括这一次过来建造厂子也是。

要拉材料的车和沈长青他们来的时候坐的马车可不一样,上一次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这一次距离不会太远,时间应该也都差不多。

而且这一次的马车数量远远比上一次要多的多,上次还不过只是盖一个道观而已,虽然在成都府,也属于是叫伟大的建筑了,但想要和这新的烤鸭厂比一比,那可就是小巫见大巫。

远远的看去,几千辆马车就这样浩浩荡荡地排列着,几乎占满了所有能占的地方,场面甚是壮观!

而这一天也是他们开工的日子!

百姓们听闻这里终于要动土开工了,一个个的早早便忙完了手上的活儿,甚至还有一些人带的水和干粮就过来了。

他们也都听说了沈道长之前在成都府仅花了一刻钟的时间便将占地十亩的长青关建造的美仑美奂,可现在沈长青在郫县圈的地方足足有一百多亩……

所以他们就打算一直在这里看着。

什么时候建造完了,什么时候再回去,除非建造的时间过于长了。

当然对于这些好奇心深重的百姓们,沈长青也没有收他们的门票。

这一次花了足足一个多时辰的时间,那些马车们才把这所有的物料都放了下来。

随后沈长青便把古槐放在空地之上,古槐这段时间一直都跟在沈长青的身边,因此对于这图纸非常熟悉了。

只见古槐一落地整个树干便开始疯长,这一次他要建造的可是一百多亩地。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的烤鸭厂无非就是占地面积大一点,结构稍微复杂一点,而且要盖的建筑多一点。

可如果真正说起来的话,其实也没什么难度,反正图纸都已经刻在脑子里了。

而且这一次古槐长得比上次还要高好几倍。

就在他停止生长的那一刻,古槐的根便开始飞快的动了起来,一根根无比粗壮黝黑的根茎在地面上如同地龙一样翻滚着不断的将地面挖开,然后在里面做好基础以及预埋的柱子等等。

全力施为之下,这一次土地的面积虽然大了十几倍,但对于古槐来说仅仅是十分钟的时间就全部建造完毕,做好了回填工作。

顺便还把土地也平整了一番,该留的水渠也都留下了,紧接着古槐又开始建造地面上的建筑。

各个建筑以极快的速度拔地而起,由于古槐妖族的身份,所以就如同上次一样,混凝土根本不需要等到它自然风干,一个口诀便能够抽出里面的水分,使其凝固下来。

又用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古槐便已经将这里的建筑基本完工了,主要是他在搞这些东西的时候,完全可以一心多用,控制每一条触须分别去做什么,让那些建筑都同时开工。

第四百一十四章 拓展业务

当然为了百姓们有个良好的观感,沈长青还特意叮嘱古槐尽可能的从远处开始建造。

先远后进,先里后外,最后再把围墙搞起来。

古槐表示怎么样都无所谓,反正他完全按照图纸施工,至于先起哪一栋建筑,后起哪一栋建筑都是一样的。

当整座烤鸭厂建造完毕之后,古槐把一块木牌放在沈长青的面前,沈长青这边也早已准备好了笔墨。

将狼毫大笔占满了墨水之后,沈长青提笔便写上了“郫县烤鸭厂”五个大字。

挥毫遒劲,入木三分!

每天都坚持练习的沈长青,现在对于写字可谓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原来这就是神迹啊,太震撼了!”

“我一辈子能见到这么一次天家手段,死而无憾了!”

“是啊,原先我把地卖掉还有些舍不得,可现在看到沈道长指挥他手下的树神仅仅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建起了一座如此宏伟,富丽堂皇的烤鸭厂,现在我觉得不亏!”

“听闻沈道长在成都府还有一家道观,等什么时候得闲了我一定要去好好拜一拜,这沈道长简直就是神了!”

百姓们纷纷面露崇敬之色,刚才的震撼让他们现在都久久不能平静。

而且许多人突然想起来,沈道长买了自己的地以后,还承诺给自己等人到时候安排工作。

那到时候岂不是就要去这里面为沈道长干活了?

光是站在外面看一看里面的那些房子,个个都至少有两丈那么高,再高一点的甚至三丈的都有。

每天都能够在这里面出入,他们甚至觉得有些光荣。

而那些工人也在这一天入住了进来,这些主要都是原本在泾阳县的时候空余出来的劳动力,留在那边也是浪费,所以沈长青就一股脑的全部都带了过来。

让那些泾河水族的烤鸭师傅们自己入住,然后把所有烤鸭的设备安置好,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毕竟以前一直就是干这个的。

而沈长青则是和小青来到了办公室里面,因为在经过成都府那些酒楼明目张胆的售卖抄袭自己的烤鸭的时候,沈长青就觉得这次过来如果只做烤鸭生意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别人已经提前占据了市场,自己如果想要再杀进去,那就必须要用一些特别的方法,可是烤鸭这种东西就算你打着长安城的名号进行入驻,但是价钱肯定不能比长安城卖的更贵,否则那就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对于成都府的百姓们来说,那样也会让他们感觉自己买的为什么要比别人买的贵?

所以只能够按照和长安城一样的价格,也就是和那些酒楼一样的价格来进行售卖,可如此一来自己就毫无竞争优势。

烤鸭的做法无非也就是那样,只要认真琢磨钻研的话,谁都能够烤制出来。

而且成都府这边的酒楼肯定更加熟悉当地百姓们的饮食习惯。

就像是北京的烤鸭和南京的烤鸭,味道肯定是不一样的。

因此沈长青就打算另辟蹊径。

烤鸭的生意依然要做,但是现在已经不能仅仅只做烤鸭了,还要朝着周边衍生而去。

在来之前沈长青就想好了几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做熟食,也就是做卤鸭肉。

如此一来便可以将一只鸭子拆分开来,然后把每一个部位拿出去分别售卖。

这样一来卖出去的单价甚至比一只整鸭的价格还要高。

可是对于一些家庭条件较为拮据的百姓们来说,这反而是便宜了,因为一只烤鸭卖三百文钱他们不一定能买得起,但是一只烤鸭腿卖八十文,他们咬一咬牙,总还是能够尝得起的。

而且鸭腿买不起的话还有鸭脚、鸭脖子这些更便宜的。

如果这样做的话,人们就可以不仅仅是养鸭子,鸡和鹅也都可以这样做,大大的增加了原料的使用范围。

而且沈长青也不怕他们会把自己的这种方法抄走,因为就算他们把这种模式抄走,也不可能做到像自己一样好吃,因为有很多调料,现在只有自己能够做得出来。

并且成本价格也比他们要便宜的多。

比如生抽、老抽、味精、料酒等等等等……

沈长青可是掌握着二十一世纪先进技术的。

再加上烤鸭厂的那些泾河水族根本不是常人,因此对于沈长青所提出的一些在后世只能用科技完成的方法,他们用法术也能够做到。

现阶段就让他们先用法术来智取,等到时机成熟了再通过科学的方法大批量研制。

这便是沈长青提出的第一个应对措施。

而第二个应对措施便是沈长青决定,开展新业务进入服装行业。

现在已经是十月了,已经有许多的北方地区开始下雪了,哪怕就是在成都府许多人们也都已经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鉴于这些烤鸭厂在开设之后原料浪费的问题,沈长青决定把这些鸭子的绒毛做成羽绒服。

只是沈长青对于如何制作羽绒服一窍不通,虽然他也知道是要把鸭绒塞入两层衣服的中间,但是普通的布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把鸭绒放到普通的布中间,那估计用不了几天毛就全部都跑光了。

更别说长久使用了,沈长青总不能卖一件羽绒服出去,然后还要让那些消费者们进行二次消费吧。

比如里面的绒毛跑光了来自己这里续绒毛什么的。

首节 上一节 243/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