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之大帝刘宏 第605节

可是,就在距离子时尚有半个时辰的时候,那些表演之人,却全都不约而同的退了出去。

众人见状,不由微微一怔,全都一脸疑惑的望向天子。

刘宏随即站起身来,笑着说道:“在今年的宴会上,朕为诸卿准备了一个新鲜的节目!”

“新鲜的节目?”

听到这话,百官微微一怔,互相对视一眼,全都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

只有曹嵩、袁逢等少数几个人,一脸得色,笑而不语的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刘宏也没有卖关子,将目光望向了三所学院的博士、讲师和学员身上。

“近年来,我大汉的国政日渐好转,国富民殷,其中自然离不开诸卿的共同努力,但也少不得工、农、医三所学院研究出来的种种成果,诸卿以为然否?”

听得这话,百官也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如今随着三所学院的越加壮大,研究出来的许多好东西,也确实让人明显的享受到了实在好处。

农学院的研究出来的高产粮食,使得官仓充盈,各地饥荒鲜有发生。

工学院研究出来的各种器械,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收入。

医学院研究的各种药物和医疗手段,破解了各种病害,使人身体越发强健。

这种种改变,众人也全都看在眼里,不可否认。

刘宏随即说道:“自古以来,有功必赏,方能长久,诸卿兢兢业业,为国操劳,朕不会亏待。

而这些科研人员,朕自然也不能吝啬。”

“因此,在这除夕之夜,朕要论功行赏,让这些付出辛勤之人,能够得到他们应有的名利和地位!”

“陛下圣明!!”

听得这话,众人也纷纷起身,口称圣明。

对于百官来说,自己操劳政务,获得了官位和皇家商行的分利,那些科研人员获得一些名誉和地位,也没什么不可。

毕竟,那些科研人员研究出了好东西,首先获利的便是朝廷与皇家商行,完全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

刘宏见状,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众人做下,然后冲着一旁的张让打了一个手势。

张让会意,赶忙向着后殿走去。

不多时,张让便又走了过来,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二十多个手捧托盘的宫女。

在那些托盘之中,分别摆放着一道诏书和一枚精美的勋章。

随后,张让拿起一卷诏书展开,大声念道:

“今有墨阳侯墨殇,携研造司众人,研制曲辕犁、造纸术、玻璃及各种强弩、利器……”

诏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墨殇加入研造司后,研制出来的种种成果与贡献。

最后,张让大声道:“墨阳侯之劳,功比开疆,今特赐一等帝国勋章一枚,以示嘉奖!”

随着张让话落,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近两年,随着军功爵制的推行和完善,对于那些立功之人的封赏,出去相应的爵位、官制以外,还多了一个勋章制度。

根据各种功劳的不同,勋章的等级也是有所不同。

就拿刘宏之前颁发给曹操等人的海军勋章来说,在勋章制度当中,也只是处于第二梯次而已,并非遥不可及。

但是眼前这个一等帝国勋章,无疑是大汉规格最高、最珍贵、最稀有的奖章。

能够获得这个勋章,就说明获得了大汉国内最顶级的荣誉。

这种荣誉,放在史书当中,那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存在。

想到这里,众人看向墨殇的目光,满是艳羡。

墨殇也是激动的站起身来,亦步亦趋的到了刘宏面前,躬身行礼。

“臣,拜谢陛下天恩!”

“爱卿免礼!!”

刘宏一脸笑意的将墨殇扶起身来:“这都是爱卿应得的!”

说着,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下,刘宏取来那枚一等帝国勋章,亲手佩戴在了墨殇的胸口处。

低头看了看胸口金光熠熠的勋章,墨殇随即朗声道:

“谢陛下恩赏,臣定会恭身前行,为大汉再立新功!”

刘宏笑着点了点头:“好!!”

待墨殇回到座位之后,张让再次拿起另一份诏书,大声念道:“今有,户部尚书曹嵩,携农学院诸多学者,日夜钻研,改农具、育良种,使每亩产量由两石升至四石,功不可没,特赐一等帝国勋章一枚!!”

被点到名字的曹嵩,也乐呵呵的站起身来,快步来到了刘宏面前,躬身行礼。

“臣拜谢陛下天恩!!”

刘宏笑着点了点头:“曹爱卿日夜辛苦,携众人,使我大汉百姓,免于饥苦,这是你应得的!”

说着,刘宏拿起勋章,佩戴在了曹嵩的胸口。

随后,依照各自的研究成果与贡献。

刘宏又先后为研制出了混凝土的袁逢。研制出了麻醉药、外伤药与外科手术的华佗。研制出了治疗伤寒症及多种瘟疫的张仲景。精研内科,降低幼儿夭折的董乾……等人,颁发了一枚一等帝国勋章。

随后,刘宏又为研造司、工、农、医三所学院的博士、学员们,各自颁发了一枚不同规格的勋章。

那些获得了勋章的人,倍感荣誉的同时,也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与前进的动力。

时至子时,随着最后一枚勋章颁发完毕,殿外传来阵阵清亮的钟声。

建宁七年,到了!!

第900章 宇文部来使

在接下来的几日,除夕夜,天子为一众学者颁发勋章一事,也通过大汉日报,传到了四方。

无数百姓、学子捧着报纸,看着那些学者们做出的各种贡献以及获得的殊荣,敬仰的同时,也满是羡慕。

之前,人们只知道三所学院好,能学到技术,得到重用。

可是今日通过大汉日报铺天盖地的宣传,人们也才真正意识到参与到科研之中的种种好处。

尤其是获得了一等帝国勋章的那几个人,注定是要入载史册,名传万世的。

这一刻,许多人的思想,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变。

时刻关注着民间动静的刘宏,在发现这一情况之后,也倍感欣慰。

如今的大汉,终于开辟出了另一种形式上的百家争鸣。

随后,刘宏下发了建宁七年的第一份诏书,并昭告天下。

诏书上言:无论是谁,只要你发明研究的东西有利于国民,都能得到相应的财富、荣誉和爵位的奖励;

在研究发明的过程之中,若是经费不足,也可以到朝廷和官府申请评估,待评估通过之后,朝廷官府拿钱助你研究。

这道诏书一出,无论是正在研究的,还是想要研究的人们,都沸腾了。

一条新的上升通道,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只要能够研究出好东西,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名誉、财富、地位,三者兼得。

原本许多学员,都是为了能够当官,才加入的三所学院,如今也转而开始沉下心来,参与到了各种研究与发明创造之中。

就连民间的许多工匠和手艺人,也在闲暇之余,绞尽脑汁的想着弄出一种能够改变自身命运的发明创造。

经过与朝臣商议之后,朝廷也在六部之外,新设了一个科研部,由三太学、研造司以及三所学院的博士学员们任职,专门负责管理、统筹帝国的科研创造。

大汉的科研事业,也通过这次事情,走上了正轨。

过了元月五日之后,结束休沐的官员们,也全都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开始对建宁七年的事务进行规划与统筹。

如今,草原的情况,已经传回了朝廷,匈奴西迁、慕容部覆灭,宇文部、乌桓人元气大伤,檀石槐一家独大。

所有人都知道,未来几年,大汉的重心,将会从内地,开始转向草原、西域与东羌、西羌。

“哎~,自从开始当官之后,咱们好像就没闲在过!”

户部官署内,一名中年官员统算着账册的同时,不由摇头叹息一声。

旁边的一名同僚笑声道:“这样也挺好,以前是想做事儿却做不成,如今有做不完的事儿,心里倒也蛮充实的!”

“唔~,这倒也是!!”

中年官员,也是笑呵呵的附和了一句。

如今的这些官员,除去通过考核新提拔的之外,剩余的大多人,都是经过几次清洗之后,留下的实干之人。

眼看着如今的大汉,在众人共同努力的建设下,越发强盛起来,那种满足感与成就感,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德阳殿。

刘宏也将曹操、刘备、袁绍、戏志才、田丰、孙坚、沮授等年轻人,召集到了宫中,商议着针对西域和草原的事情。

在刘宏御座后方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全新的帝国舆图。

这幅舆图,除去大汉原有故土之外,往年新开拓的居延、承德、张北、辽州、南蛮以及邪马台国,也全都纳入了大汉的版图之中。

除上述地方之外,北方长城一带的草原,西域的鄯善、小宛、高昌以及东羌、西羌等地,也贴上了一面汉旗的标志。

对这些地方的标注,也预示着,大汉将来的下一步动作。

刘宏拿起一根指挥棒,起身来到了舆图下方,指向了宇文部的所在地。

“自去年与乌桓决战之后,如今的宇文部,可谓是元气大伤,乌桓人也没了任何威胁,那檀石槐定会抓准机会,趁机吞并宇文部。”

“如今大汉虽然不惧檀石槐,但是任由其统一鲜卑,也难免会给大汉造成一些麻烦。

对此情况,诸卿可有何见解?”

听到天子的问话,众人相视一眼,戏志才起身向着刘宏躬身一礼。

“陛下,前不久上党那边传来消息,说宇文部派出的和谈使团,已经离开上党,向着大汉而来。

臣以为,不妨借着此次和谈,由大汉抽调一支队伍,前往宇文部,帮助他们一同抵抗檀石槐!”

刘宏点了点头:“那该抽调哪支队伍呢?拖律的红绦军吗?”

戏志才笑着点了点头:“不错,除去拖律的红绦军之外,渔阳附属营的两万南乌桓士兵,也可以一并派过去!”

“有了这两支队伍的加入,足以保证宇文部的安全,同样也可以使红绦军在内部,完成对宇文部的瓦解!”

“嗯,不错!”

刘宏点了点头,随即扭头看向曹操等人。

“至于此次的领军之人,就由孟德、玄德和文台来负责,另外把云长和翼德也一同带上。”

“诺!!”

三人起身答应了一声。

刘宏点了点头,随即看向一旁的袁绍。

首节 上一节 605/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