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之大帝刘宏 第598节

可是,自从辽西煤矿被发现之后,许多牧民纷纷逃离此处,前去挖煤换取食物,直到南乌桓人并入大汉,进入辽州开始种地之后,这处草场也就空了出来。

经过迁移,慕容部的二十多万牧民,也全都来到了这里,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到达张北草场之后,拖律与陈清等人,一边安排建立营寨的同时,一边派人向承德与辽州传信。

至此,由辽西至代郡以北的草原,彻底失去了威胁。

压力,一下子转到了并州与河西走廊一带。

建宁六年,十一月九日。

依照往年惯例,今日乃是大汉一年一度的国祭日。

无数百姓、学子,分别前往忠烈祠、英烈祠、青山烈士陵园等地,进行瞻仰、祭拜。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此次祭拜仪式,是由首辅陈蕃,率领文武百官主持完成,天子并未参加。

这不禁让许多希望瞻仰天子容颜的人们,感到有些失望。

未央宫。

刘宏正神色紧张的坐在一张椅子上,在他的身旁,太后窦妙、圣母董氏,同样也是一脸关切的模样。

未央宫内,也是安静之极。

整个大汉,能够让这母子三人同时感到紧张的事情并不多,但眼下,却刚好有一件正在发生。

只见,在刘宏、窦妙、董氏三人的前方,皇后宋玥也同样是神色紧张的躺在床榻上。

一位来自医学院的女医师,正坐在床边。

只见这位女医师的右手搭在宋玥的手腕上,双目微闭、神色之间甚为凝重。

今日清晨,在宋玥的伺候下,刘宏刚刚穿好衣物,准备前去参加祭祀之时,宋玥突然感觉不适,开始头晕干呕起来。

皇后突然如此表现,让刘宏心疼不已,赶忙命人去传御医。

宫内伺候的宫女见状,也急忙去长乐宫通知了窦妙与董氏二人。

听完宫女的描述,窦妙与董氏相视一眼,旋即神色大喜,急忙带人来到了未央宫。

看着匆匆赶来,一脸喜色的两位母亲,刘宏这才后知后觉的想到了宋玥怀孕的可能。

顿时欢喜的不能自持,急忙派人通知了百官,由首辅陈蕃领衔百官前去参加祭祀,自己则是留在了宫中。

不过,因为事情尚不确定,刘宏并未告诉百官皇后可能怀孕的事情,只是对外说,是皇后身体不不适,天子要留在宫中陪同。

听到这个消息,百官虽然诧异,但也没有过多的表现。

在百官看来,天子一向稳重,绝非那种不分轻重之人。

因此,许多心思机敏之人,也很快就猜到了一些端倪。

留在百官各怀心事,忙着祭祀的时候,未央宫内,那名女医者经过反复的确认之后,也是一脸喜色的放开了宋玥的手腕,起身向着刘宏、窦妙、董氏三人欠身一礼。

“恭喜陛下、太后、圣母,皇后已经怀有身孕,距今已两月有余!”

一听这话,刘宏、窦妙、董氏三人,顿时喜笑颜开。

窦妙看向医者问道:“可知,皇后怀的是皇子还是皇女?”

“回太后的话,据皇后的脉象来看,定是皇子无疑!”女医者也是一脸肯定的回道。

这位女医者名叫董媛,乃是医学院博士,董乾的妹妹,自幼跟在董乾身边,其医术,比起她的哥哥也是不遑多让。

她确定的脉象,自然不会有错。

“哈哈~,好啊,好,朕要有儿子了!”

得到确认之后,刘宏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随后,刘宏也快步来到了床榻前,然后抓起了宋玥的小手,一脸深情的望着自己的妻子。

“皇后,现在感觉可好?”

“陛下,妾身一切都好!”

躺在床榻上的宋玥,也是一脸欣喜的望着刘宏。

周围人见状,也很是识趣的退了出去。

窦妙与董氏离开未央宫之后,也急忙安排人准备了丰厚的赏赐,给宋玥的娘家送了过去。

很快,皇后怀孕的消息便传了出去。

正在青山烈士陵园祭拜的陈蕃与文武百官,得知这一消息,也是兴奋不已。

天子正值青年,皇后又怀有皇子,这无不说明,天佑大汉,国运昌隆。

百官与现场的学子、百姓也忍不住欢呼起来。

一时间,原本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可是众人却没有觉得丝毫不妥。

或许,这也是烈士们希望看到的吧……

烈士们的慷慨赴死死,不就是为了让活着的人,过的更好,更开心吗?

祭祀完成之后,百官与无数百姓,纷纷齐聚南宫广场,为天子道贺。

得知消息的刘宏,也来到了南宫的城楼上。

望着广场上,密密麻麻的人们,刘宏也是笑逐颜开,随即郎声道:

“今日,皇后有孕,大汉国本稳固!

朕决定,大汉全境,免农税三年,并大赦天下!”

跟在刘宏身旁的护卫们,也是扯着嗓子将天子的话,传了出去。

“天子万岁!!”

百姓们以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回应着天子。

第890章 背负使命而来

对于天子免除大汉三年农税一事,百官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随着大汉经济的繁荣,朝廷的主要收入,已经由土地开始转向了商税、工厂与贸易。

不收农税,也就是少收些粮食罢了,朝廷有足够的钱去采购。

百官们最在意的是,未来的皇子。

尤其是那些正当壮年的官员,已经开始琢磨着,要不要再练一个小号了。

毕竟,这位未来的皇子,可是妥妥的嫡长子,地位稳固。

自己的孩子若是能与皇子一同成长,定能近水楼台,更近一步。

再有幸运的,若是生个女儿,嫁过去的话,岂不是能够像宋家那样,一飞冲天了?

是夜,那些官员们回到家中,一反常态的将各自的小妾们推到了一旁,拉着自己的夫人,开始了未来的谋划。

对于百官们的心思,刘宏没有去管,也懒得去管。

未央宫内。

刘宏侧卧在床榻上,耳朵贴在宋玥的小肚子上,仔细的聆听着,嘴角还噙着一丝幸福的笑容。

自己两世为人,经历了太多太多,孤独是自己的朋友、寂寞是自己的影子。

如今上有两个疼爱自己的母亲,下有一个贤惠懂事的妻子,马上又即将拥有自己的儿子。

这一切的一切,刘宏很知足。

宋玥则是一脸幸福的看着自己的丈夫。

“陛下,听到什么了吗?”

看着久久不曾起身的刘宏,宋玥也不由调笑了一句。

刘宏抬起头笑了笑,“当然听到了,他在跟朕说,让朕给他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然后他再率领大汉子民,将大汉的荣光传播到每一块土地上!”

宋玥闻言,不由捂嘴轻笑:“真的假的,陛下莫不是在说笑吧?孩子还在肚子里呢,怎么可能会说话。”

“当然是真的!!”

刘宏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正色道:“会不会说话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将来就是要那么做。

朕也会用尽毕生之力,给他打下一个无法想象的基业,然后交到他的手上,再由他来实现朕的理想……

因为,他是带着这个使命,来到这个世上的。”

“陛下……”

望着神情严肃的丈夫,宋玥一时间竟有些痴了。

“好了皇后,时间不早了,歇息吧!”

刘宏笑了笑,然后将宋玥揽入怀中,缓缓躺了下去。

睡梦中,他好像看到了大汉,在自己父子的经营下,屹立世界之巅,永世不倒的辉煌景象。

虽然这是一个梦,但也是刘宏此生的愿景。

第二日一早,洗漱过后,刘宏来到了德阳殿,开始处理政务。

如今随着内阁与六部的日趋成熟,需要自己亲手处理的事情,大多都是一些来自边关和探事司的奏报。

首先映入刘宏眼帘的,便是拖律与陈清的奏报。

奏报上面,拖律向刘宏详细的介绍了他们在草原上的经历,以及目前的状况,并询问对于红绦军未来的规划。

看完奏报之后,刘宏也开始沉思起来。

红绦军是一支纯由鲜卑牧民组成的队伍,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膨胀,无非就是因为生活所迫。

如果短时间内指望他们去击败檀石槐,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随后,刘宏对拖律奏报进行了批复,要求将红绦军的人数裁撤至两万人,进行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鲜卑士兵的思想教育。

批复完成之后,刘宏又向礼部和吏部下发一条命令,要求两部开始安排人手,前往张北草场设立官府和学堂,对归附的鲜卑牧民,进行管理,并教授他们学习汉字与大汉的文化。

按照刘宏的设想,未来的大汉,将会是一个以汉人为主的多民族帝国。

人种、肤色或许会有差异,但是文化、生活和思想方面,必须要达到一致。

因为只有文化,才能真正做到流传万世,只要文明还在,无论王朝是否更替,大汉的精神就永远不会消失。

处理完拖律的奏报之后,刘宏又拿起了皇甫嵩的一封奏报。

奏报之中,除去收拢安置北乌桓送来的女人之外,也提及了幽辽防线的事情。

如今慕容部已经覆灭,北乌桓经历一番血战之后,也是元气大伤,人口已经不足八万,随时可以将其吞并。

草原东部已经再无威胁,幽州与辽州的数座军镇,已经形同虚设。

依照皇甫嵩的建议,辽州驻军,应该依托幽辽防线,前往张北草场以西,设立新的军镇。

而渔阳营与守卫幽州长城的军队,也应迁往代郡驻防,构架新的防线,并逐步蚕食草原势力。

首节 上一节 598/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