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71节

关羽其人,字云长,河东解良人,蜀汉五虎将之一,昭烈皇帝刘备之结义兄弟。

汉末时,羽因看不惯豪强欺压百姓,杀了豪强,亡命涿郡,与张飞从刘备起兵。

刘备得徐州后,使关羽行太守事。建安五年,曹操东进,击破刘备,关羽及刘备妻妾被俘,张辽以刘备妻妾相要挟,关羽就范,遂随曹操于官渡迎击袁绍军,刺袁绍大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因功封汉寿亭侯。

不久,羽过五关斩六将,辞归刘备,后随刘备依附荆州牧刘表。

建安十三年,曹操入荆州,刘备率众南逃,关羽与之共至夏口。及曹操败于赤壁,刘备收江南诸郡,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

刘备西定益州,使关羽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年,关羽尽逐孙权所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建安二十四年,拜为前将军,围攻曹操将征南将军曹仁于樊城,时值汉水泛滥,左将军于禁所督七军皆被淹没,又斩将军庞德,自许昌以南往往遥应,羽威震华夏。

后曹操派平寇将军徐晃往救,而吴背信弃义,乘机袭取江陵,关羽遂败走麦城,与子关平同为吴军俘杀。追谥壮缪侯。

其人好《左传》,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以忠义见称于后世。

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曹操亦多次祭拜,及至后朝,多有褒封,为历代君王所喜。

无他,只因其忠义也。

“终于写到关羽了,咱倒是要瞧瞧,他们打算怎么安排。”朱元璋抚掌大笑,迫不及待翻到下一页。

——何以关公凡人之躯能成神?乃机缘巧合也,亦乃感动上天之故。诸凡人若恪守规矩,秉持忠义,忠君事国,孝顺父母,齐家治国,未尝不可同列仙班。

初遇皇爷之时,关羽显现,元兵大惊,溃败千里,皇爷得以脱身,元兵遂追击,皆被关羽所斩。

因其神功盖世,不愿显露他人面前,故而除皇爷与元兵外,他人皆不得见。

事后,皇爷问关羽曰:何故长存千年?

关羽答曰:只因千年之前,过五关斩六将之时,误入一黑洞,来至后世,从一人口中始知未来荆州之败,麦城之陨,某起初不屑听之,回返之后,依旧我行我素,后果然败于吕蒙之手,人头分离,终悔之晚矣,乃认定该人为恩人也。吾虽身死,然心中一口怨气不散,不知何故竟魂魄离体,化作英灵,又得神仙指点,千年之后有人主出,辅佐之有大功德,可位列仙班,故而于长江边苦等千年,终等到人主降世。

皇爷问曰:吾是人主?

关羽答曰:正是,天下必将在您手中再造乾坤,扫清寰宇,三十余年后,当建大明,分封文武,百姓安居乐业,重塑汉家脊梁,若如此,则某死而无憾,某之兄长昭烈皇帝亦遗愿足矣。

皇爷曰:不敢负昭烈皇帝之望。

自此之后,皇爷乃在关羽教导之下学文学武,时人只当皇爷天赋异禀,殊不知纵然有生而知之者,亦需后天刻苦学习,否则必成伤仲永之憾。

只因旁人看不见关羽英灵,因而只当皇爷是在自学,而关羽亦无露面邀功之意。千年苦等,骄傲如昔日关羽者,亦已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后数十年,皇爷南征北战,关羽皆从旁策应,虽不显露人前,实则居功至伟,多有参谋出策,乃有今日之大明江山。

如徐达、汤和、常遇春等,因关羽不愿露面,终不得见,唯有马皇后及太子、太孙略有耳闻。

时至洪武十年腊月初八日,皇爷秉烛达旦批阅奏折,忽然一阵清风起,武英殿中出现一黑洞,皇爷忽然想起关羽之话语,于是并不惊慌,反而撤去护卫。

“腊月初八出现黑洞?那不就是今天?所以书中的关羽其实一开始是被咱提点过,所以才来报恩?”朱元璋的脑袋转的还是很快的,很快就大概猜到了后续:“这种写法倒是新奇,但怎么感觉好像哪里有点不对?”

继续往下看。

——是夜,武英殿中寂静无声,忽然,黑洞之中走出一人一马,其人身高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郝然正是那关羽。

而他身下坐骑,正是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赤兔马也。

皇爷大惊,问曰:先生怎成了这般模样?

原来,皇爷过往数十年所见之关羽,乃是关羽死后千年所化英灵,而黑洞之中走出之关羽,乃是千年之前、汉末三国正过五关斩六将之关羽也,因此关羽认不得皇爷,只依稀觉察皇爷身上带有皇者之气,威风凛凛,还要胜过大汉献帝、曹操、刘备等人。

二人一番交谈,皇爷乃知关羽正在过五关斩六将途中,因误入黑洞方才到此。

皇爷恍然大悟,曰:吾幼时关羽英灵之所以会来辅佐,全因今日于他有恩。

于是,皇爷命人拿来钱粮交付关羽,相助其一路护送刘皇叔妻小远行,并一再叮嘱关羽虚心纳谏,切莫好高骛远,更要提防东吴,如此方可避免败走麦城。

关羽面上答应,实则心中倨傲,不屑听从,皇爷稍加思索,已知关羽听不进话,叹息道:回去之后,若关羽无麦城之败,必不视吾为恩人,则吾难以建立大明,天下亦无有洪武十年之年号,则吾无法与之相遇。但看他之神色,恐还会踏上老路,因而视吾为恩人,等候千年报恩,真乃时也命也。

关羽走后,关羽英灵出现,皇爷问曰:汝可见到另一个关羽乎?吾便是你当年说过之恩人?

关羽英灵点头曰:正是。

皇爷又问曰:此关羽回去之后,是否又会败走麦城,而后苦等千年,再来报恩?

关羽英灵曰:其千年之后所报恩者,非今日之陛下,正如微臣千年之前所受恩者,亦非今日之陛下。

皇爷皱眉曰:玄之又玄,难以明了,莫非世间有无数时间、无数世界、无数个你我,诸多时间、世界交叉往复,乃有今日之玄妙?

关羽大笑三声,终是言明。

原来世事虽玄妙,却无无数时间无数世界,若否,孙儿回到过去杀了其幼年阿翁,则其父不会降世,则其亦不会降世,则其无法回到过去,则其不能杀其阿翁,则其父会降世,则其亦会降世,则其可回到过去杀阿翁……如此循环往复,没有始终,不符天理。

皇爷又问:汝千年前见过今日之吾,故回去后苦等千年,报恩于吾,而今日之吾亦见到千年前之关羽,此岂非无数时间、无数世界、无数你我之明证?

关羽曰:世界只有一个,同一人也只能处于一个时间,微臣千年前确实见过今日之陛下,那时微臣原本之世界没有微臣,微臣亦不在该段时间之内,那时陛下身旁亦没有微臣英灵,后微臣化作英灵,时间匆匆如流水,千年时间,并未见过世上还有第二个关羽,方才那个关羽乃是微臣幻化而成,实为全了这段因果,解答皇上数十年心中疑惑而已。

皇爷曰:数十年来,吾确实疑惑汝之恩人是谁,天上神仙众多,为何会由汝守护于吾?今时今日,吾方知汝之恩人是吾,这真是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大千世界,果然无奇不有。

朱元璋拿着书稿看了一遍又一遍,掰着手指头捋了又捋,这才终于搞明白这段宋濂想了好些天才勉强解释通的东西:“就是说,世界就好像一条河,时间就好像河里的水,人就像漂在河上的船,世界永远是那个世界,时间也只能往下流,不能逆流,上游的船按理说也不可能追上下游的船,但船还是有可能因为某些东西的影响而快速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

“所以千年前的关羽能见到洪武十年的咱,然后受恩,等候千年,这就相当于上流的船突然来到了下游,又回到了上游,然后终于又漂到了下游,跟咱这艘船再次发生了碰撞,然后我们就一起继续往下游去了,此时上游没了他这艘船,也就不会再有另一艘一模一样的船过来。”

“那么问题就来了,上游的船为何能在那个时间段突然来到下游?咱能不能因为它也穿梭时间,去往汉末,见识下那个各方英雄层出不穷的时代?”

“又或是通过它去往大明建国二百多年后,看一下那个时候咱的大明成了什么样子?”

“嘿嘿,有了咱制定的各种政策,想来大明不会像其它朝代那样快速灭亡,估计二百多年后的大明会比今天还繁荣吧。”

第120章 此去泉台招旧部

总的来说,朱元璋对这个闲篇是满意的,该提的提了,该隐瞒的也隐瞒了,关羽横跨千年来报恩的戏码也足够精彩,兼具神话韵味的同时,还能启人深思,妥妥的好文章。

朱元璋甚至已经可以看到这个闲篇刊印出去、随即就会涌现出许多相似文章的那天了。什么进入黑洞,然后回到晋朝,阻止五胡乱华,什么回到宋朝,搭救岳飞,迎回宋钦宗宋徽宗等等。

“但凡还有一个人心中有遗憾,觉得过去某些事情一旦改变就截然不同,这类型的话本就绝对不会消亡!”

捏了捏剩下还没看的书稿,估算了一下字数,朱元璋有心放下睡觉,可心中实在好奇话本后面是如何展开,最终决定任性一把,继续看。

——关羽英灵过往从来都是如云似雾,飘飘荡荡,没有实体,但凡有道门缝,他便能钻进去,亦或者墙上有一小孔,他亦能穿墙而过,种种神奇,不足为外人道。

正因如此,皇爷推测过去数十年关羽正是靠着这些能耐探听敌方情报,从而让我方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然而,此次见过的黑洞中出来的关羽却是实体,还有那赤兔宝马,活灵活现,实在不似变化而成。

皇爷心中疑惑,也不遮掩,直接发问。

关羽答曰:辅佐皇上近四十年,微臣业已功德圆满,故而玉皇大帝派下太白金星前来传旨,封微臣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乃五岳之首,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微臣神力大涨,故而神通多了些,区区幻化之术,不值一提。

皇爷心生好奇,又问关羽还会何仙术,关羽曰:微臣还可点石成金,一口仙气吐出,可让凡人多活三百六十载,诸如此类,林林总总,难以细数。

皇爷心向往之,有心寻仙访友,关羽曰:圣天子泽被苍生,庇护万民,人神共仰,原不必似微臣这般成仙了道,亦不必似道佛之流炼丹打坐,时日一到,自有仙缘,届时飞升天界,位列仙班,除玉帝王母及少数神仙,其他诸多神仙见了皇爷,还得下跪参拜哩。

皇爷问曰:这是为何?

关羽曰:岂不闻上古之时,商纣无道,致使民不聊生,于是女娲娘娘降下法旨,着三清共商封神榜,助周灭商,那时的周天子姬发虽只是凡人之身,但位列人皇尊位,统辖九州,便是三教神仙见了,也需抱拳行礼,皇爷继往开来,乃是中土皇帝,虽无人皇之名,实有人皇之实,有朝一日一统四方,广纳藩属之地,一统上古九州,人皇共主之名亦落实也。

皇爷又问:为何玉帝王母及少数神仙除外?

关羽曰:玉帝乃是天庭之主,民间称之为老天爷,皇上乃是天子,岂有老天爷向天子行礼之礼?王母又称西王母,亦是上古大神,另有太乙救苦天尊、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北极紫薇大帝等,位份尚在人皇之上。

皇爷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吾记下了。

闲聊一段后,天色渐晚,于是关羽告辞离开,皇爷自是入睡不提。

“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紫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娘娘嘛,也不知这世上是否真的有神仙,写的倒是挺像回事儿的。算了,不管了,就像这书上说的,若是真有神仙,就凭咱的功劳,到了天庭那也得是个大大的神仙。”朱元璋嘿嘿一笑,继续往下看。

——后数月,关羽不曾露面,皇爷心中疑惑,亦不免担心,然无处找寻,只得静静等候。

忽一日,关羽回归,见其面色疲惫,皇爷大感惊奇,暗道:神仙也会疲累?

关羽苦笑,曰:人中得道之人,可为神仙,此为善因结善果,失道之人,则入十八层地狱,受尽各种刑罚,此为恶因结恶果。微臣忝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掌管十八层地狱本是分内之事,然世间恶人太多,死后化作厉鬼,不肯投胎,亦不肯入十八层地狱,须得派阴兵捉拿,凡此种种,事无巨细都得由臣盖章签字,因而疲惫。

皇爷曰:原来如此,吾为大明皇帝,事务亦是繁忙,感同身受也。

皇爷又问及地狱所在之地,愿为相助,关羽言称天庭在天界,天界在九天之上,凡人难以到达。地狱则在幽冥界中,位于九幽之下,凡人亦难到达。

皇爷问曰:天界之主为玉帝,但不知幽冥界之主又是哪方神仙?

关羽曰:幽冥界乃四帝之一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所化,无边无际,浩浩荡荡,单论疆土,不在天界、人间之下,因此后土娘娘为幽冥界之主。

关羽曰:幽冥界中亦有法度及城池、道路、居所等,死去之人畜渡过苦海、奈何桥等地,喝过孟婆汤,便可以前往轮回。轮回之所有六道轮回,生前为善者入上三道,来生可享荣华富贵,生前为恶者入下三道,来生变猪变狗,为恶者入轮回之前还需受十八层地狱之苦,罪行重者,多受刑罚,罪行轻者,少受刑罚,个中之法,与人间断案、刑罚等类似。

关羽曰:为管理亡魂,幽冥界中亦有公差,名曰阴差,亦有兵马,名曰阴兵,众宫殿、官衙、道路等皆有所设,微臣于幽冥界中亦有官衙、居所。

皇爷曰:如此看来,此生为善,来世必有厚报,此生为恶,来世亦有恶报,在世之人,须得恪尽职守,忠君事国,莫要胡作非为才对。

关羽曰:此言大善。

皇爷问曰:将军何故回返?

关羽答曰:月前有一恶鬼,名曰焰嚣,此獠在幽灵界骷髅山中占山为王,扯起大旗,短短时日,麾下竟然聚集了三万恶鬼,微臣麾下阴差阴兵虽多,却不能擅动,遑论想剿灭此獠非得数万兵马不可,微臣新近上任,寸功未立,不便向后土娘娘或天庭求援,因此前来应天求助,望皇爷派兵入幽冥。

皇爷不解,曰:凡间士兵如何入得幽冥?

“是啊,之前不是说九幽之地一般人去不了吗?这书要是这么写,那可就前后矛盾了。”朱元璋看的都紧张了,忍不住替书里的自己思索起来。

又一次捏了捏所剩不多的书稿,被内容吸引的朱元璋决定再看一会儿。

就……一会儿。

第121章 旌旗十万斩焰嚣

——皇爷不解,问:凡间士兵如何入得幽冥?

关羽曰:皇爷有所不知,能入上三道轮回之鬼魂,亦有不肯投胎者,在幽冥界中,便有这样一帮鬼魂,他等皆为大明战死之将士,以开平王常遇春为首,人数多达五万,因其平日里从不胡作非为,只是日日演练战阵,如同生前一般,我等便也不好多管,随他们去了。若能调动他们相助,则焰嚣大军弹指可灭,但这世上只有皇爷能调动他们,故而微臣前来请旨。

皇爷闻听开平王常遇春之名,眼眶通红,心中思念不已,问曰:开平王尚未投胎?

关羽曰:据闻开平王及麾下五万将士放心不下大明与皇爷,故而不肯消除记忆去投胎,一众鬼兵鬼差敬仰其忠义,故而对投胎一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今已近十年。若是他等前往投胎,以他等前世之功德,来生必投胎于大富大贵之家,众生享受荣华富贵,儿女成群。

皇爷大为感动,大声呼曰:开平王常遇春真乃国士也,有此大将,有此强军,吾高枕无忧也。

皇爷遂询问开平春及将士近况,关羽一一说明,称其一切都好,皇爷方才安心满意。

沉思片刻,皇爷随即书信一封,盖上皇帝玺印,交由关羽收好。

关羽便要离开,皇爷又赠诗一首:

大将生来胆气豪,手握青龙偃月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焰嚣。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

“厉害了七牛,这一看就是你的手笔。”朱元璋本就是心性疏阔之人,看书看的是热血沸腾,见到这首诗后,哪里还忍得住,直接拍起了巴掌。

转念一想,朱元璋嘿嘿笑了笑:“不,这明明就是咱的诗句,书上都写着呢。”

朱元璋:(*^▽^*)

擦了擦眼角流出的眼泪,朱元璋继续看书——关羽大为感动,磕头离去,来至幽冥界‘大都督府’。

原来开平王常遇春常念生前军旅生涯,于是将死后居所亦建造成了大明官衙形势,并将其命名为大都督府,诸多士兵则以大都督府为中军,分散扎营,营帐连绵数里。又因没得皇爷旨意,故而常遇春不敢以大都督自居,仍让麾下称呼其为征虏副将军。

听闻关羽来访,常遇春不敢托大,连忙出来迎候,两位神将初次见面便惺惺相惜,若不是着急剿灭焰嚣,关羽非要与常遇春大说三天不可。

言谈之间,关羽提到焰嚣及其麾下大军,常遇春皱眉不语,关羽邀请常遇春率军协同出征,常遇春虽然意动,却不敢答应,言称生是皇爷之将军,死亦是皇爷之鬼将,麾下儿郎亦然,无有皇爷调令,不敢擅自调兵。

关羽心中大为敬佩,不再遮掩,径直拿出皇爷手书。

首节 上一节 71/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