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67节

黄月英愣住了,以至于都忘了哭泣。

“你要当我爹?”

“放心,我会给你满满的父爱。”朱七牛憨厚一笑,还装模作样的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子,仿佛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几十岁。

黄月英:(oへo╬)“你……讨厌。”

朱七牛有些搞不懂黄月英为啥生气。你爹没时间陪你,所以你难过,那我来当你爹,陪你,这不正好吗?

这就跟你饿了我给你吃的似得,有问题吗?没有问题。

吃过早饭,放下碗,朱七牛索性拉着她去找先生评理了。

先生是大儒,懂得可多了,他一定能说服黄月英。

宋濂听完朱七牛的话,脑子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你说你要当她爹?因为她爹没空陪她?”

朱七牛‘嗯嗯’了两声:“先生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吧?”

黄月英也巴巴看着宋濂。她已经认出来了,这位就是当初来大河村送牌坊宣读旨意的大官,既然他能当大官,肯定很厉害,不可能连纲常伦理都搞不明白。

却不料宋濂一开口,直接……。

“嗯,这个嘛,如果七牛你只是想陪她,也未必就要当她爹,大河村李先生不是说你的这个小朋友也很聪明吗?反正我教你一个是教,多教一个也是教,日后你俩就一起来跟我念书吧。”

朱七牛拍了下巴掌:“好啊,以后我又能跟小姐姐当同窗了。”

黄月英也有些雀跃:“哼,谁要跟你当同窗,我是冲着先生的面子。”

跟在黄月英身后的梅姨心里一笑,小小姐又开始傲娇了呢。

也不知道是谁昨天故意不让我把布匹和胭脂水粉带上,就为了多来找这小子一次。

现在可好,以后你俩整天都能待一起了。

也不枉费夫人把家搬过来的一片苦心!

又在朱家玩儿了会,黄月英便跟梅姨一起回去了。

宋濂在教朱七牛读书的消息、早已通过之前来朱家拜访的人传开,黄育才也收到了消息,并给黄王氏写信告知过此事,让她找个机会巴结一下宋濂,黄王氏不屑为之。

因此,当黄月英把朱家有个先生要教自己读书的事一说,黄王氏立刻断定那人就是宋濂。

黄王氏虽然厌恶黄育才这个喜新厌旧、喜欢攀附的家伙,这一刻也不禁有些佩服黄育才。

毕竟若不是他耳目众多,提前告知宋濂身份,黄王氏大抵是不会同意黄月英去朱家听讲的。

她把黄月英看的极重,可不会随便就让什么人教她。

提前知道了宋濂的身份,可就不同了。

那可是宋濂!

被皇帝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当今大明文坛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宋濂!

想了想,黄王氏道:“既然如此,梅花你明天送小小姐过去,记得带上束脩,多准备点,不要省钱,这位先生可不简单。”

“是。”

“你再跟他说一声,就说黄家老太爷和月英的爹都在京城,我一个妇道人家不宜抛头露面,就不亲自过去见他了,等月英的爷爷或父亲回返溧水,再亲自登门拜谢。”

“是。”

……

打从这天开始,朱七牛和黄月英便一起承欢于宋濂膝下了,每日跟他学习一小段时间,剩下的时间则要么一起玩耍,要么抄书、看书,要么背书、练字,每天都是欢声笑语。

有时候两个孩子兴致来了,还会去臭豆腐铺子帮忙收钱、记账,又或者跟着梅姨去逛街买东西。

如此这般,时间过得自然是极快的。

这一晃,已是十一月底了,距离朱七牛从京城回来已有三个月。

三个月不够孩子长大,也不够攒钱买房子,但如果娶个媳妇儿,绝对是够了,晚上再努点力的话,也能让媳妇儿怀上新生命。

对于三国演义这样一本抄写历时超过半年的书来说,也足够完本了。

事实是,十月初三国演义就完本了。

十月末时,就连溧水县各大书铺也都有了三国演义的全套书,售价高达三两银子。

第113章 相思一夜窗前梦

十一月底已经距离过年没剩几天了,朱家臭豆腐铺的生意却依然火爆。

朱四虎和赵兰也就没有停业歇息的打算,反而是准备一直开下去,直到没人来为止。

大河村老家嘛,就不特意回去住了,正月的时候抽半天时间去拜个年也就是了,或者把老家的爹娘、兄嫂、侄子侄女都接来溧水县城过个年也行。

随着年关临近,天气越发寒冷,说滴水成冰有点夸张,但哈口气就能形成白雾。

赵兰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提前就给家里人做好了棉袄,都是用睡觉前的时间一针一线缝起来的,宋濂那份也没落下。

穿上棉袄后,七牛八牛兄妹两个就跟年画里的娃娃似得,唇红齿白,憨里憨气,平白胖了三圈,若是一不注意摔在地上,半天都滚不起来。

黄月英也是同样,只不过她家做棉袄用的是好缎子,还用貂皮做了围脖,富贵气十足。

可相较于太孙朱雄英的衣着,黄月英她娘亲手缝制的袄子也不够看。

应天府皇宫,武英殿。

当朱雄英踏入其中,立刻有宫女太监上前替他宽衣解带,然后将他那做工精细的袄子收起,等着他出门时再穿。

脱去袄子,朱雄英就只穿着两层衣服了,瞬间感觉整个人都轻了不少,原地跳了几下,大感畅快。

武英殿中自是烧着火炭的,把整个殿内的温度都给升了起来,不然宫女太监也不敢随意脱去太孙保暖的袄子。

听到门口‘蹬蹬蹬’的跺脚声,正在批阅奏折的朱元璋头都没抬就猜到是谁来了:“雄英,快过来,地方上昨天送了些贡品,味道不错,你来尝尝。”

“是什么呀皇爷爷。”一听有吃的,朱雄英巴巴跑了过去。

“是柿饼,这玩意可是好东西,又甜又顶饿,咱小时候想吃都吃不到呢。”

“哦。”

从皇爷爷手里接过深红如玉的柿饼,朱雄英咬了一口,露出甜甜的笑容:“是蛮好吃的。”

朱元璋也跟着高兴起来:“乖孙儿,喜欢就多吃两个。”

“嗯,谢谢皇爷爷。”

伸手摸了摸朱雄英的头,朱元璋笑的褶子都挤到了一堆:“谢啥呀,咱可是你爷爷。”

朱雄英眯着眼睛点了点头,‘miamiamia’吃完一个柿饼,突然惆怅起来:“这柿饼真好吃,我记得以前七牛说过他也爱吃柿饼,不知道他吃的柿饼跟我吃的哪个更甜更好吃。”

朱元璋哈哈一笑:“这还用说吗?一般的柿饼哪儿能跟贡品比?只有最好的东西,才能送到宫里来当贡品。”

朱雄英‘哦’了一声,不说话了。

朱元璋见状,微微皱眉,咱孙儿肯定又在想朱七牛那个小没良心的。

瞥了眼一旁的太监,朱元璋故意问:“朱七牛最近有来信吗?”

其实朱七牛来没来信,他比谁都清楚,太监哪次不是第一时间送来的?

尤其是他之前追更三国演义的时候,哪个太监敢耽误,分分钟就得挨打。

可朱雄英不知道啊,他还以为朱七牛真有可能来信呢,目光灼灼的也看向了那个太监。

被皇帝和太孙这么盯着,这个太监顿时像是被架在了火上烤的鱼,那叫一个难受,冷汗‘唰’的就上来了。

脑海中快速思索了一下,太监应道:“回皇上的话,朱七牛近期并没有再写信过来,可能是因为三国演义已经写完,他不知道写什么好吧。”

朱元璋嘟囔道:“咱看啦,他是之前被吓到了,所以不敢跟咱多通信。”

太监不敢搭茬,转而说:“微臣倒是觉得可以去信催一催他,以解太孙思念之苦。”

“怎么催?”朱元璋问道。

“皇上看完三国演义后,不是对关羽、诸葛亮、赵云、刘备、刘諶等人的死十分遗憾吗?不如去信一封,让朱七牛给他们重新写个结局。”

朱元璋摇摇头:“三国演义虽然是在编故事,故事里的人却都确有其人,最终结局又都早定,岂能随意更改?难不成让刘备一统三国,再续大汉雄风,做一个汉光武那样的皇帝?”

“那就另外写个闲篇,不入正文之中也就是了,纯当消遣。”

“什么意思?”

“比如关羽,可以让朱七牛写皇上梦中遇到了他,与他坐而论道,或是写关羽在天有灵,降落凡尘,参拜皇上,全了这段时隔一千多年的君臣之情,岂不美哉?若将这个闲篇一起刊印卖出去,能挣钱不说,还能加深百官和百姓对皇上的敬仰,试想一下,亘古一人、忠义无双的关二爷都对皇上您敬仰有加,天下岂有人敢不敬仰皇上?”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还真就起了兴致:“这样不好吧,咱又不是神仙,关二爷也不是神仙,我们真能相遇不成?这种虚假的敬仰不会惹人笑话吗?”

话虽如此,但就连朱雄英都看出来了,其实皇帝已经有些心动,只不过不好意思说而已。

太监心领神会:“皇上容秉,其实……这世间若真有神仙,前元时岂会坐视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艰难求存?在微臣看来,世上的神仙多是人们假想出来,以讹传讹而已,就算真有神仙,其本事嘛,恐怕……也就那样,而皇上则不同了,您在前元时起兵,以匡扶天下为己任,爱民如子,继往开来,结束乱世,重造我汉族男儿脊梁,论功绩论胸怀论能力,都要超过那些虚无缥缈的神仙。”

朱元璋沉思不语。

太监看了他一眼,继续说着:“神仙虽然不存在,可世间又少不了神仙,好比百姓家中有人重病,性命垂危,其家人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唯有求神拜佛,方得心安,否则他们又能怎么办呢?人力有时尽,天命不可违,总好过为了救人铤而走险、胡乱吃药的好,没准病人真就挺过来了呢?而像是鬼鬼怪怪、十八层地狱之说,大概也都是假的,但却能让一部分百姓不敢害人,修今生,盼来世,这何尝不是佛道之流千年不灭的原因?”

有些惊奇的看着这太监,朱元璋笑了笑:“你倒是聪慧,连这一点都能看透,那你倒是说说,此事该如何运作。”

第114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

太监心中一喜,太好了,在宫中这么多年,皇上终于高看我一眼了,从今日起,我就要飞黄腾达了!

谨慎的组织了一下词句,太监这才缓缓说:“据微臣所知,唐朝时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因治理雷州有方,使得当地各族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史书记载,其人有‘立我边疆,宁找黎庶’之汗马功劳。

后文玉辞世,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下令于雷州城西六里锋为陈文玉立庙,并特降诏敕,大加褒奖,一褒‘养晦数十年,恶事非君’;二奖,‘受父母邦,德政彰明’。

后经过历朝历代百姓之赞扬、传颂,陈文玉已然成了人们口中的雷神,又称雷王、雷祖,雷神庙中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

“你的意思是让咱也这么搞?”朱元璋问道。

“是的,皇上,在三国演义之前,各种有关三国的故事就已经流传许多年,广为人知了,三国演义出来后,将各种民间故事汇总归流,开一代汉末话本之总流,从此天下或无人再可超越,顶多是拾漏补缺而已。在此基础上,皇上若想造神,简直轻而易举,如同反掌观纹。”

“哦?继续说。”

“只需稍加引导,您便可将关二爷造成神,则百姓多信奉他,学习他的忠义和武勇,您若将诸葛亮造成神,则百姓亦多信奉他,学习他的忠义和智谋。

朱七牛写的闲篇再一放出去,谁又会怀疑关二爷、诸葛亮是否真的与您会面过?

百姓对他们的信服,也就会转变成对您的信服,此法正合儒家天人感应之说啊。”

朱元璋重重点头:“好主意,好主意啊,没想到你这个家伙还蛮聪明,懂得这么多,对人性的理解也如此透彻。”

太监不敢托大,连忙抱拳:“皇上谬赞了,微臣懂得并不多,只是一心侍奉君王,故而绞尽脑汁想出了这个办法而已。”

“听你谈吐不凡,读过书?”

“微臣原是读过书的,但在前元时实在走投无路,几乎就要饿死,于是自行阉割,进入宫中当了太监,这才保住了一条命,后皇上御极四方,改朝换代,微臣便如同前元诸多官员、百姓一样成了皇上的臣属。”

“原来如此。”

朱元璋忽然不接着说了,反而又跟朱雄英聊了起来。

聊了好一会儿,朱元璋跟朱雄英约定待会儿再一起去皇后那里吃饭,便将朱雄英打发走了。

小小朱一走,老朱浑身顿时散发出了杀气,一指刚才那太监。

“来人啦,那他给咱推出去砍了。”

首节 上一节 67/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