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37节

朱七牛有些不太想去。

实在是之前被鸿胪寺给搞怕了,生怕觐见皇后又是一堆繁琐礼仪。

但还不等他多说什么,朱雄英便直接拉着他上了东宫马车。

马车一路行驶,很快就来到了皇后这里。

下车后,朱七牛四下瞄了一眼,没瞧见那些冷着脸的鸿胪寺官员,当即松了口气。

宫女入内通报后,很快又出来了。

“两位请进吧,几位贵人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朱雄英咧嘴一笑,拉着朱七牛就进了坤宁宫。

走进大殿一瞧,两个身穿红色衣服的男人正跟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说笑着。

不知为何,朱七牛隐隐觉得眼前一幕有些眼熟。

随即想起,自家没分家之前的氛围也是这样。

那个时候,爷爷朱象也常跟儿子儿媳们一起逗奶奶开心,尤其是爷爷车轱辘式的废话连篇,奶奶每次都很乐意听。

想到这些,朱七牛忽然就有些想回老家了。

“哟,咱的大孙子来了。”见朱雄英跑了进来,朱元璋咧开大嘴笑了起来:“快,过来让咱抱抱。”

朱雄英一头扎进了朱元璋怀里,还伸手揪了揪他的胡子,甜甜的喊道:“皇爷爷。”

朱元璋乐呵呵的应了一声,抓起胡子在朱雄英脸上轻轻刷了起来,逗得朱雄英咯咯直笑。

朱七牛见状,更是想念爷爷奶奶了。

以前在大河村时,爷爷朱象也经常这么逗自己。

想着想着,朱七牛嘴巴一瘪,无声的掉起了眼泪。

朱元璋和朱标并没注意到他的变化,马皇后却在不经意间看见了。

朝着朱七牛招了招手,马皇后慈祥的笑着:“你就是朱七牛吧,过来我这里。”

朱七牛上前行了一礼:“见过皇后。”

“哎,不用这么客气,你还是个小孩子嘛。”马皇后将朱七牛抱起,放在了自己膝盖上:“是不是想爷爷奶奶了?”

朱七牛点了点头,用袖子擦了擦眼泪:“皇后娘娘,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马皇后拍了下一旁的朱元璋:“你到底是怎么安排的,人家孩子都想爷爷奶奶了。”

朱元璋愣了下,看了看跟自己孙子一般大、眼圈通红的朱七牛,莫名的有些心疼:“那个……咱当然有安排了。”

眼珠转了转,朱元璋问道:“朱七牛,你认识咱吗?”

朱七牛摇了摇头。

昨晚的中秋晚宴开始后,朱七牛等孩子都是在奉天殿外行的礼,没见过皇帝。

后来被召进殿内,一来朱七牛不敢抬头到处瞄,二来又实在困了,哪儿可能知道朱元璋长啥样?

朱元璋笑了笑,又指了指一旁的朱标:“那他呢?”

朱七牛继续摇头。

昨晚的奉天殿那么多人,朱七牛更不可能注意到朱标长啥样了。

“这就对了,标儿啊,你是怎么搞的,人家都住进你家里了,也算是你的客人,你就没出面招待招待,说一说留他住几天的事儿?今天要不是你母后问起,咱还不知道你办事这么毛躁。”朱元璋话音一转,直接责怪起来。

朱标心里直呼好家伙,他一个四岁孩子,我一个临朝太子,你让我亲自招待他?

父皇这是要祸水东引啊!

你有这心思,拿去对付朝臣好不好?我可是你亲儿子。

朱标自然觉得冤屈,可对上朱元璋警告的眼神,明智的没敢反驳:“是,儿臣失责,请父皇处罚。”

马皇后哪里看不出朱元璋这是在坑儿子,没好气的打断道:“行了行了,你俩别在这儿唱双簧了,我不爱听。”

朱元璋:o(* ̄︶ ̄*)o

第62章 老农肯信尤民意

马皇后随手从桌上拿起两块点心递给朱雄英和朱七牛,问道:“雄英,七牛,你们今天一天都在做什么?”

朱雄英接过点心咬了一口,眉飞色舞的回答起来。

“我一大早起床后,听说家里来了个跟我一般大的玩伴,就去七牛的院子里等他了,可他一直睡到快吃午饭才起来,我就自己在院子里玩了会儿。等他起来了,我们一起去母亲那里吃了午饭,然后我们就去书房抄书练字了,再然后我们就被宫女请到了皇奶奶这里。”

“这样啊,那你们还挺乖的。”马皇后摸了摸朱雄英的头,眼里满是慈爱。

朱标对朱七牛道:“七牛,你不要害怕,我是雄英的父亲,而这位是雄英的祖父,我们是大明的皇帝和太子,这次我们留你在京城小住几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欣赏你喜欢你而已,等你不想住了,我即刻安排人送你回溧水。”

朱七牛‘哦’了一声,随即反应过来,连忙又冲着朱元璋和朱标行了一礼。

“见过皇上,见过太子殿下。”

朱元璋摆了摆手:“免礼。你们两个肚子一定饿了,咱们开饭吧。”

朱雄英揉了揉小肚子:“我们早就饿了。”

“行,那就开饭。让人上菜吧。”马皇后说道。

宫女太监立刻开始上菜。

朱元璋和马皇后一人抱着一个孩子来到偏殿,朱标这么大了,当然不可能让父母抱,自己屁颠屁颠就跟了上来。

落座之后,朱七牛打量了一下餐桌。

桌上共有四菜一汤,主食则是窝窝头。

四菜分别是——酸豇豆炒肉末、黄瓜炒鸡蛋、胡萝卜炒肉、小葱拌豆腐。

汤就更家常了,乃是菠菜虾米汤。

让朱七牛眼前一亮的是,皇后这儿的饭菜都是用大盆大盘装,量都特别大,就连窝窝头也比一般的大,倒是跟大河村老朱家的风格有些神似。

马皇后分别给朱雄英、朱七牛夹了菜,然后才给朱标夹了口菜。

至于朱元璋,虽然他一直眼巴巴看着,但马皇后并未理他。

朱元璋:……

“快尝尝吧,这些都是我亲自做的。”马皇后笑吟吟看着两个孩子,一脸期待。

朱雄英拿起筷子:“皇奶奶做的饭菜最好吃了,比母亲那里的大厨做的还好吃。”

朱元璋嘿嘿笑道:“那是啊,那些大厨就知道研究菜肴怎么好看,怎么精致,搞了半天,就搞出来一小碟子,跟喂猫似得,哪有这大鱼大肉来的香。乖孙我跟你说,民间老百姓的饭菜差不多就是这样了,端着大碗大口吃,多舒服啊,你要是也喜欢,就跟咱一样大口大口的吃,别剩下。”

朱雄英‘嗯’了一下,端起一个大碗‘miamiamia’吃了起来,还真就有几分豪迈之气,看的朱元璋十分欣喜。

朱七牛也有些馋了,便也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仔细一尝,嘿,还真不赖,比老家常年负责饭食的大伯母的厨艺还好。

朱七牛不禁加快了进食速度。

马皇后心满意足:“看来我的厨艺还过得去,两个小家伙都爱吃哩。”

朱七牛笑了笑:“皇后娘娘的厨艺真好,比我大伯母的厨艺还好,我们家以前逢年过节时也会买点肉,做些肉食吃吃,我记得去年中秋时,我家好像吃的就是这样的四菜一汤。”

朱雄英问道:“你家也这么吃?你家几口人啦,吃饭的时候热不热闹?”

朱七牛有些得意的回答:“以前我家吃饭的时候可热闹了,因为我家有爷爷奶奶和二爷爷,我爹还有兄弟四个,他们四个人还每个人都有一个媳妇儿和两个孩子,加起来就是……十九个人。”

“哇,那是人蛮多的。”

朱元璋作为农民出身,最喜欢看的就是阖家欢乐,子孙成群:“你爷爷是个有福的,这么大一帮儿孙,都快赶上咱了。”

在这方面,朱元璋可谓是个中魁首,儿子女儿加起来足有几十个,孙子孙女也有好几个,对此,朱元璋一向十分自豪。

朱七牛附和道:“我们村的人都很羡慕我们家人多,不论是吵架打架,还是下河摸鱼,上山打猎,我们总是比别人家占便宜。”

朱元璋哈哈大笑:“对,没错,就是要人多,兄弟姐妹人一多,别人就不敢欺负咱们。标儿,你听见七牛说的话了吗?”

朱标会意:“儿臣听清楚了,以后定然更加关爱诸位兄弟姐妹和子侄,让他们全都安安稳稳的长大,终身不受人欺负。”

“好,有你这样的大哥,是他们的福气啊。”

朱元璋的笑容逐渐收敛了起来,眼神中闪过一丝追忆,脑海中不禁回忆起当年饿死的爹娘和兄弟姐妹。

马皇后可太清楚朱元璋的性格了,连忙岔开话题:“七牛,你们家中秋节的时候才能吃这样一顿饭吗?那你们平时都是吃的啥?”

朱七牛如实说道:“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我们才吃的上肉,一年能吃个几次吧。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吃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偶尔也去挖挖野菜吃,另外就是自己也养了几只鸡,但鸡蛋多数都拿去卖了,然后用卖的钱换盐巴。哦,对了,还有桃子、李子之类的,到季节了也能吃不少,我奶奶总担心赶上荒年,没粮食吃,所以总爱把粮食攒起来,然后把豇豆、黄瓜之类的晒成干,留到以后。”

马皇后是过过苦日子的:“嗯,看得出来,你奶奶持家有道啊。在丰年的时候多积攒一些粮食、干菜,一旦遇到荒年,多少还能靠着积攒的粮食干菜应付一下,那你们平时吃得饱吗?”

“当然吃得饱,我家以前有这么多人种田,每年的粮食都不老少,我二爷爷还经常上山挖药卖,再加上我三叔有时候会去打猎,我娘还偶尔做豆腐卖,很多时候一天都是三顿饭。”

朱元璋对这个话题也挺感兴趣,顾不上伤感,插嘴问道:“你家人多,又都勤快,吃饱饭估计没啥问题,顶多就是吃不吃的好而已,那你们村里人呢?有没有人饿死过?”

马皇后看了朱元璋一眼,心中有些感动,这么多年过去,重八你已经尊贵无极,以天下为产业,可心里还是装着百姓啊。

朱七牛没想那么多,继续回答着:“我听说村里很多人家里都是一天两顿,比我们家少一顿,估计他们还是会饿吧,至于有没有人饿死……人真的能饿死吗?”

朱元璋挠了挠头:“这个嘛……先不说这个了,你们村儿对朝廷的评价是怎样的?”

第63章 我若发时都吓杀

朱七牛还真知道这个。

过去应天府这一带是前元压迫的重灾区,溧水县作为应天府下辖的州县之一,自然也没能幸免,后来大明建立,大家的日子总算是安稳了下来,大河村许多人都对皇爷十分感激,动不动就说前元如何如何,如今皇爷治下如何如何,朱七牛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大家都说皇爷是个好皇帝,轻徭薄赋,还经常免税,与民休息,老百姓的日子都好过了很多。”几乎想都没想,朱七牛便回答起来。

一听这话,朱元璋乐的嘴咧了起来,发出了一连串大笑声。

对于朱七牛的话,朱元璋并不会怀疑他是为了拍马屁,毕竟孩子还小,压根就不懂事,肯定是有啥说啥。

所以从他嘴里出来的夸赞,那才是真的夸赞,比起文武百官和各地方官的华丽赞誉文章来的踏实多了。

“好好好,咱就是要老百姓日子好过!”

之后,朱元璋和马皇后一边吃饭,一边又陆续问了朱七牛一些别的,比如他家里养了几只鸡,大河村私塾先生教了多少学生,村长平时有没有借着朝廷的名义打秋风等等。

这些问题,有的朱七牛能回答,有的他也很迷糊,回答不上来,甚至压根听不懂问题的意思。

但不管皇帝皇后问什么,朱七牛都会很老实的回答,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皇帝皇后是苦过来的人,生活经验丰富,通过朱七牛的只字片语,大概也了解到了大河村的情况。

朱七牛甚至还跟他们讲起了李茂丢羊、最后却在傻山锅里找到的故事。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听的朱元璋老怀念了。

“如果可以,咱当初也多想像大河村的百姓一样安稳生活啊。就算村里有些见不得别人好的邻居,有些偷奸耍滑的家伙,可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可惜啊,前元不给咱和咱爹娘这样的机会,活生生饿死了他们。”放下碗筷,朱元璋有些感慨的说着。

马皇后伸手握住了朱元璋粗糙的大手。

“重八,你已经很努力了,最起码你治下的百姓已经过上这样的生活了。就像你说的,虽然大河村有傻山这样的蛮子,有李茂这样的坏水,有三个大爷这样的小人,可到底百姓们免于战乱之苦,一天少说也有两顿饭,还能安家、耕田、生儿育女。公公婆婆和兄弟姐妹们若是在天有灵,指不定怎么为你自豪呢。”

朱元璋点点头:“你说得对,正因为咱是苦过来的,所以才不能让咱的百姓跟前元的百姓一样过活,咱得趁着咱还活着,尽快把大明的毒瘤都给除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欣慰的看着朱标,朱元璋继续说着:“而且咱还有一个好太子,就算咱哪天不在了,他也能管理好这个国家,不让百姓受欺负。”

首节 上一节 37/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