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349节

一一翻看过朱七牛的新诗词,太上皇朱元璋摸了摸胡子,将诗词又放回了桌上。

“这小牛犊子的诗作倒是越写越好,越写越多,这官儿嘛,也是越当越高,越当越多,完全超乎了咱十来年前的预计啊。”

“等他这个蚕食计划再一完成,真就是毫无进封之路了,难不成给他封王吗?还真是叫人又爱又忌惮啦!”

一旁的毛镶闭嘴不敢说话,尽管他能活命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朱七牛在洪武十六年作词作曲的那首歌。

直到太上皇喊了毛镶的名字,毛镶这才敢开口:“太上皇有何吩咐?”

“朱七牛此次任务非同小可,必须格外防范,免得这小子起异心,皇帝在他身边安排锦衣卫了吗?”

“安排的有。”

“那你呢?”

“也安排的有。”

“再增加几个,务必把他给咱看紧了,若有任何异动,速速来报。”

“是。”

……

武英殿。

同样是帝王,同样是看了朱七牛的诗词,皇帝朱标的反应却跟太上皇朱元璋完全不同。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这小子莫不是已经做好做完这件事就走上断头台的打算?”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非得强出头呢?”

“明明都已经意识到有功高震主的嫌疑,都已经半功成身退了,浮云居都住了那么久,见到大军从辽东撤退后,还是忍不住想再一次为大明尽心尽力吗?”

“好孩子,好孩子!”

“朕何其有幸,有你这样的臣子啊!”

“来人。”朱标忽然大声喊道。

门外走进来两个太监:“皇上有何吩咐?”

“传朕口谕,冠军侯朱七牛品行高洁,洁白如玉,文采出众,朕心甚慰,着赏赐精美玉器十件。”

“是。”

挥退太监,朱标来至在了一旁挂在墙上的大明疆域图旁。

静静看了好一会儿,朱标突然又喃喃道:“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七牛这样的忠臣,必须得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才能对得起他这一路的颠簸!”

“就算是蚕食计划完美成功后,父皇开始忌惮他,要杀他,朕也得顶住,决不能让他再像九岁那年一样好心得不到好报!”

……

朱七牛要参加的宴席,却还不只是梁国公蓝玉的进爵宴,还有海西侯纳哈出的乔迁宴。

纳哈出在京城安家的宅子是太上皇赐下的,位于城北,属于当初朱七牛和太上皇合建城北后的自留房之一,占地不小,用料也很不错。

得了宅子后,纳哈出找人稍加清扫、打理,又花钱装饰了一番,立时就是一处上好的宅院。

同样是宴席,相较于蓝玉那边的,纳哈出这边的可就寒酸多了,宾客连十桌都不到,除纳哈出一脉的勋贵官员和本就是元蒙出身的其他官员外,就只有朱七牛、蓝玉、常茂、张冰洋等人出席。

纳哈出心知自己不能太跳,其他官儿也看不上他,索性连请帖都没给那些官儿发。

人少却也有人少的好处,最起码一个大厅就坐下了,大家互相攀谈、劝酒,反倒比较热闹。

聊着聊着,众人便难免聊到了下一次北伐上。

“冠军侯,还要多谢你点我的将啊,给了我这个立功恕罪的机会,你放心,等到了草原上,我一定尽心竭力辅助你完成大业,把草原尽快并入大明。

我跟草原许多部落的首领和前元的官员都很相熟,到时候就由我来跟他们联络,尽量多劝降一些,减少我军没必要的损耗吧。”提起酒壶给朱七牛倒了杯酒,纳哈出诚恳举杯道。

朱七牛举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海西侯能这样想,我想太上皇和皇帝都会很高兴的。

这也是我点你的将的主要原因,你在草原上人头熟,此次随军出征,无需纵马驰骋,更无须杀敌报国,只要带好路,能劝降的劝降,便已是大功一件。”

“下官明白,一定听凭冠军侯指挥。”

第187章 说者无心,听者有心

“冠军侯,话说这都快十一月了,咱们赶路去关外还需要一段时间,你不是想明年再出发吧?”蓝玉插话问道。

朱七牛道:“具体什么时候出发,等我的军令便是。”

“你莫不是在等朱棣那小子吧?他不来,我们就不走?他算哪根葱啊。”

“这是秘密,梁国公就别多问了。”

“好吧。”

“眼下草原那边已经冷得不行,明年再出发也不是不行吧?”常茂怕蓝玉祸从口出,马上为朱七牛编织起了恰当的理由。

蓝玉哼哼了两句,没再拉踩朱棣。

朱七牛道:“天气因素当然很重要,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行吧,那末将等就安心等候军令了。”

“不说这个了,喝酒,来。”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桌上已是一片狼藉,众人也都吃饱喝足了。

纳哈出让人把桌子收拾了一下,将众人请去了偏厅喝茶。

自有丫鬟麻溜的上了茶水、点心、瓜果等。

纳哈出迫不及待拿起一个桃子啃了一口,汁水四溢,一边说道:“大家不要客气哈,只管吃,这里的水果都是侯府玻璃暖房里摘的,可新鲜了。”

常茂笑道:“海西侯果然第一时间让人搭了玻璃暖房吗?不愧是沙场老将,做事动作够快的。”

纳哈出又啃了口桃子:“主要是我太喜欢吃桃子了,可惜等我们北伐之后就吃不到这玩意儿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朱七牛闻言,陷入了沉思。

是啊,草原苦寒,想吃水果可没那么容易,全靠后勤补给,除非先把第一座城建造起来,在里面打造一片玻璃暖房。

又或者,把水果弄成自热米饭那样的方便携带和食用的储备军粮。

比如罐头?

“貌似值得一试。”朱七牛喃喃笑道。

“什么值得一试?”纳哈出问道。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哈哈。”

“行,那我到时候等着看。”

……

从海西侯府出来,朱七牛跟蓝玉、常茂等分开,独自骑着开疆又一次来到了自家工业区。

随着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发酵,朱家工业区的业务进一步拓展到了更广远的地区,交易越发频繁。

朱七牛一过来,便瞧见数不清的人正在忙碌着,有的在生产,有的在运货,有的在装车,有的在打扫,乱中有序。

朱七牛不免有些感慨。

今天朱四虎也在厂里。因为有一大批货将要在今天运去火车站,再经由运货火车分发下去。

找到父亲后,朱七牛第一时间问道:“爹,咱家工业区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工人了?”

“连同扫地的、做饭的这些伙计都算上,差不多两千人了,再算上各地的分厂、分铺和专门跑业务的伙计,刚刚好超过万人。”

“嚯,这么多人了?你们开了几个分厂了?”

“眼镜厂、玻璃厂、麻将厂、玻璃球厂、玻璃台历厂、千里眼厂……大大小小上百个厂了。”

“都在哪些地方?”

“总厂都在京城这边,分厂嘛,五湖四海都有,其中几个大的分别都在十几个省的省城周边,东瀛那边暂时还没开过去,主要是路途太远了,不好管理。”

朱七牛恍然。

不知不觉间我家的产业已经这么大了吗?

恐怕当得起大明第一商家了吧?

“爹,那这些产品的价格?”

朱四虎道:“价格一直在逐月下降,尤其是那些玻璃装饰品,现在的价格连以前的三成都不到。”

朱七牛这便放心了。肯让利就好,那还不至于太遭人嫉恨,甚至还会受人赞扬。

“这么算的话,平均一个厂子里不就有上百个工人?”朱七牛又问道。

“是啊,小点的厂子几十人,稍大点的几百人,拉平的话,最起码一个厂子也有七八十个工人外加十几个厨子、扫地的、车夫之类的伙计。”

“大部分工人以前都是农民吧?”

“是,他们给咱们做工,可比种田划算多了。”

“这么多农民从农业里脱产了,各地官府就没管管?”

“还好吧,现在各地的新城陆续都完工了,有的手脚快的地方连农场、林场都搞了几个,在那些农机的帮助下,种田容易多了,各地对人工的需求虽然大,但没有最开始那么大,反倒是很多农民开始变得无事可做,咱家厂子招收他们,让他们挣钱,各地官府感谢还来不及呢。”

“大明还不至于人多到闲闲没事儿干吧?不是还要修水库修路吗?再不济,也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街上的清洁工之类的。”朱七牛疑惑道。

这个朱四虎就不清楚了:“谁知道呢,可能是户籍的关系吧,没那么多工程的地方的人比较闲?而有工程的地方的人又不够用?

不过我听说现在很多地方招人都对学问有要求,卡的很死,所以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不像过去那么好找活计了。

比如客栈的小二,不会读写几个字,人家掌柜都不带要的,很多匠人带徒弟现在也是,动不动就拿鸡兔同笼之类的问题考教,不像过去那样随便了,说是会珠算有利于学手艺。”

朱七牛听的是哭笑不得:“所以是随着教育的逐步普及,相关要求也跟着提高了吗?以前基本都是文盲的时候,那些事儿不也还是有人做吗?”

“不清楚呢。”

“这就是内卷的由来吗?真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啊。”

朱四虎:(O_o)??

“罢了,这事儿我也说不上是好是坏,先这样吧。不过爹,咱们家招人时没有那么多要求吧?”

“没有,都是些手上的活儿,识不识字又有什么关系。”

“行吧。我这次来主要是想代表农部定一批玻璃瓶。”

“玻璃瓶?啥样儿的?”

“一般家里用的茶壶大小,普通玻璃就行,不需要特别加工,唯一的比较精确的要求就是瓶口要圆,外口沿要带三圈像盘山路一样一层层往上的突起的线,我管这种形状叫做螺纹,咱们的厂子生产起来有难度吗?”

首节 上一节 349/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