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232节

十五年前的这天,大明正式开国,从此之后,汉人站起来了,再不是其它种族的奴隶,再不是被人豢养着玩儿的牲畜。

这样一个日子,是伟大的,是值得纪念的。

于是乎,当天晚上,皇帝及一帮勋贵、大臣再次来到了大明第一歌剧院。

这次充当迎宾的依旧是忠义伯朱七牛。

将诸位勋贵请进去后,朱七牛拍了拍手,歌剧院的侧门立刻又放出了一大帮人。

这些人不是除夕晚宴时的那帮百姓,但也都是百姓。

跟普通百姓不同的是,这帮百姓里有相当一部分缺胳膊少腿,或是走路一瘸一瘸的,或是脸上带着刀疤,一看就都不是善茬儿。

朱元璋站在窗口打量了一下这些人,不由得皱了皱眉:“这小牛犊子都是从哪儿找的人?这些怕不都是些淘换下来的老兵吧?”

常茂在朱元璋身旁看了眼下面的人,直接认出好几个熟人:“回皇上的话,这些确实都是老兵,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家父生前的兵,他们中许多被编入了军户,有一部分则因为伤残过重,开国前后陆续被编成了普通户籍,就住在城北,另外一些微臣不认识,但估计也都是其他大将手下的兵吧。”

一听是这情况,朱元璋释然了:“除夕晚宴,举国欢庆,所以找一帮百姓来参与,如今是开国纪念晚宴,找一帮百战老兵来共襄盛举也是理所当然,咱以前咋就没想到过这些呢,真是汗颜啦。”

“皇上不必自责,大明如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老兵虽然伤残了,但日子还是过得下去的。”

朱元璋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当初朱七牛招募张冰洋之前、宋濂都知道推荐他去找太子打听并招募几个老兵来用,可见老兵的现状不是什么秘密,老兵们过得好不好,又如何瞒得过手底下锦衣卫密探无数的皇帝?

他也不是没想过给他们拨一些钱,让他们好好安度晚年,无奈大明老兵太多,而钱财太少,根本就不够分。

“以前咱是没有办法,但过几年就不同了,大明将更加富裕,咱手里的钱也会增多,到时候就可以考虑好好安置一下这些老兵了。”朱元璋暗暗想道。

第243章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因为每年的开国纪念晚宴的参与人数都会少很多、且不会把勋贵官员的夫人请来的关系,今晚的包间空了许多。

朱七牛索性让丫鬟和伙计将百姓也都请进了包间里,包间坐不下了,就在大厅里摆桌子。

观众陆续就位,丫鬟伙计们开始上菜,就连百姓的桌上也都摆满了各种吃的。

所不同的是,百姓的桌上肉菜比较少,多是些豆腐、干菜之类的。

倒不是朱七牛不舍得花钱,主要是听说他打算让百姓跟官员们吃一样的宴席后,赵兰劝住了他,说百姓平时节省惯了,没钱买那些好鱼好肉,若是陡然让他们吃这么一顿,肯定管不住嘴,而猛然吃了这么多大鱼大肉后,容易吃出问题,要是宴席一过,一些年纪大的人就被这些大鱼大肉送走了,那反而不美。

饭菜上了桌,大家陆续开始动筷子,真就跟一般的赴宴一样。

少顷,大家都吃饱了,也没见舞台上开始表演,朱元璋喊来一个太监:“你去问问怎么回事儿。”

太监出去后,很快又回来了:“回皇上的话,忠义伯说不用着急,先把肚子吃饱,免得待会儿光顾着哭了,没心思吃饭。”

一听这话,朱元璋和众人立刻想起除夕那晚大家抱头痛哭的事儿了,当下也不再急着看表演了,继续推杯换盏说话。

又过了一炷香,两道灯光忽然打向了舞台上。

朱元璋等人立刻全神贯注看向舞台。

“可算是要开始了。”

“我等的花都要谢了。”

“不知道今天忠义伯会怎么安排,可别让我哭太多次才好。”

“是极是极,除夕那晚回去后,我的眼睛肿了三天,都没好意思出门。”

舞台之上,迎着灯光,朱七牛和黄月英并肩走出。

“大家吃好喝好了没?”朱七牛拿着铜喇叭笑问道。

众人齐声说‘吃好喝好了’。

朱七牛点头:“吃饱喝好就好,本次开国纪念晚宴由大明洪武皇帝亲自下旨督办,让诸位百姓一起来观看表演则是太孙的意思,大家懂得呀。”

众人立刻明白了,纷纷感谢起了皇帝和太孙。

七楼包间里更是马屁如潮,听的朱元璋眉开眼笑。

等众人安静下来,黄月英举起铜喇叭问道:“伯爷,上次的除夕晚宴,你定下的主题乃是‘民富’,不知道这次你定的又是何主题?”

朱七牛道:“与民富相匹配的,当然就是国强了,国强则民富,民富则国强,正如阴阳一般,互相依偎,互相成就,浑然一体。”

“原来如此,那伯爷觉得什么样的国家才算是强大?”

“如果单说国强的话,最重要的当然是武力了,正所谓‘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若是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强大的武力,那就是再富有,再有文化,再有道德,也只是待宰的羔羊,就好像晋朝、宋朝等朝代一样。”

黄月英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那您认为强大的武力的基础是什么?”

“一是运筹帷幄的统帅,二是勇猛无敌的将领,三是听从指挥的士兵,四是充足顺畅的后勤,有此四点,想输都难。”

七楼包间,朱元璋不置可否的看向宋濂:“宋爱卿,你一个文坛泰斗,居然教出个动不动就要干仗的兵家来,这还真是有趣的很。”

宋濂笑了笑,同样不置可否:“七牛秉性如此,跟学什么无关,他那个一年到头不出门的道家师父陈通微、又何尝想得到他会这么好战?”

常茂道:“皇上,臣倒是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的,七牛他脑袋聪明,若是肯学兵法,必然能成为一代名将。他的身体底子也不错,这大冷天的,我们都穿的棉袄,独独他穿着薄衫,若是他肯练武,将来到战场上冲锋陷阵也不错。”

朱元璋点了点头:“是这样没错,将来再看吧,若他长大后还热衷于干仗,咱就把他丢进军营操练操练。”

李文忠笑道:“忠义伯那两句话还真提气,臣觉得可以在练兵的时候多对士兵们念一念。”

朱元璋对这个外甥可是疼爱得紧,闻言马上回应道:“是啊,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把对外之事阐述的淋漓尽致啊!”

“上位说的是啊。”

“皇上英明。”

……

舞台之上,朱七牛跟黄月英也没闲着,‘巴拉巴拉’一阵后,把话题引到了第一个表演的节目上。

“伯爷觉得那些默默无名的士兵也很重要吗?”黄月英问道。

“当然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因为有数都数不清的普通士兵悍不畏死的冲锋,我大明开国前、开国后才能拿下一场场胜利。他们就像是这京城城墙的砖块,每一块都不起眼,但每一块都不可或缺,是他们保卫和成就了我们所有人。”

“那在这个纪念开国的日子里,我们是不是要用一个表演来感谢他们的默默付出和牺牲呢?”

“是的,接下来,请听这首《祖国不会忘记我》。”

话音落下,朱七牛和黄月英走下台去。

随后舞台上便迎来了一批身着盔甲的现役士兵。

他们当然不是朱七牛能调得动的,但有朱雄英帮忙,朱标直接大方的批了几十个听从他的命令行事,用来表演足够了。

士兵们上台,‘噌’的拔出佩剑,一边演练统一的剑法,一边用浑厚的声音唱了起来。

与此同时,伴奏响起。

“在茫茫的人海里

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

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海洋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认识我

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

融进祖国的江河

山知道我

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

唱着唱着,这些热血上头的年轻士兵逐渐开始哽咽了,以至于泣不成声。

而在台下和包间里,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为退伍的老兵们更是全都默默流泪起来,心中无比自豪,自豪自己曾为大明拼过命,又无比难受,想起了曾经一个锅里搅马勺的战友。

第244章 万里长城永不倒

老兵们哭了,为将为帅者又何尝能忍住眼泪?

更上层的包间里,朱元璋等将帅听着歌儿,想着战死的同袍、部下,也都个个泪流满面。

“好个朱七牛啊,太会勾人眼泪了。”

“是啊,没错,当年战死的许多人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可若不是他们,也没有今日之大明。”

“好兄弟,好兄弟们啦,下一辈子咱们还要一起干仗!”

“三国演义闲篇不是说了吗?开平神王常遇春正带着他们在地府继续征战、训练呢,他们只是换了种方式活着而已!”

“……。”

少倾,一曲唱罢,朱元璋擦了擦眼泪,粗着嗓子嚷嚷道:“咱决定了,等打下倭奴国,大明有钱了,立刻对过去那些死去的、伤残的、退伍的将士进行更好的追封和安置,咱绝不让他们的血白流!咱会永远记得他们。”

众勋贵大臣齐声道:“皇上英明。”

舞台上,朱七牛跟黄月英再次走了出来,一边走朱七牛一边说道:“千山璀璨香浓郁,尽是英雄魂化成,大明能有今日之繁盛,诸多战死、伤残之同袍皆居功甚伟,在这个纪念开国的日子里,望他们中死了的能够安息,活着的安居乐业,希望他们都能放心,大明必将越来越好,再创辉煌。”

黄月英动情的说道:“是啊,他们的所有拼搏,都是为了自己和后人能够好好活着,吃一口饱饭而已,只有大明越来越好,才对得起他们的付出和牺牲。”

朱七牛朝着七楼最中间的包间拱了拱手:“皇爷,微臣有个小小的请求。”

朱元璋道:“你说。”

“大明开国之前我遇难同胞、同袍不计其数,他们的名字大多无人知晓,他们的功绩却与世长存,不如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感恩纪念他们,让他们与世长存吧。”

“什么方式?”

“大明歌剧院地处两条街道交汇之处,不如就将这两条街道分别命名为人民路和英雄路吧?”

朱元璋激动的拍了下桌子:“好,好名字,就这么办,应天府稍即办理,不得有误。”

黄育才高声应道:“是。”

众百姓哪儿能想到自己和自己的同类居然会有如此殊荣,感动的再次哭了一场,一边哭一边向皇帝道谢,害得老朱也跟着红了眼眶。

待众人平静下来,朱七牛举起喇叭又说道:“说起为了大明奋战牺牲的人,其实还有一批人很特殊。”

黄月英问道:“哦?哪里特殊?”

“他们的名字原是有记录的,但却不能对外公布,就算是封赏,也不能堂而皇之,就算是大明开国后,这类人也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这我就不解了,大明还有这种人?”

“有。”

“比如说呢?”

首节 上一节 232/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