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225节

朱元璋拍了拍巴掌:“行,雄英这小子也是越来越有性格了,不愧是咱孙儿,就让咱好好听听他要唱什么吧。”

众人纷纷附和,抓紧了机会拍马屁,朱元璋听的十分受用。

在众人的喧闹声中,身着一身干练黑色长袍的朱雄英登场了。

让人好奇的是,他也是坐着船出来的,并且这船后面还有许多艘船。

这些船就不是人抬着了,而是底下垫了圆木头,被人在后面推着往前滚。

在船上,还有其他一些人,他们穿着不一,有拿着锄头的农民,有身着盔甲的士兵,有拿着算盘的商人,有拿着锤子的工匠……甚至有拿着锅子铲子的厨子。

随着朱雄英开始演唱歌曲,大家放下了手里的东西,从船上拿起了船桨,一下一下的划动着。

“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

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耶,弱不禁风雨

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耐岁寒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

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

同舟嘛共济海让路

号子嘛一喊浪靠边……。”

听着这歌,全场上下老震撼了。

你加我,我加你吗?要真能这样就好了!老百姓们如此想到。

官员们则是目露思索,有的眼神纯粹,有的透着贼光。

作为权利最高者的朱元璋,却跟同样享受权利的官员们不同,反而露出了和老百姓一样的淳朴笑容,眼中闪动着希望。

“要真能这样就好了!”

众人正感叹呢,歌曲进入了中间部分。

朱雄英继续唱着,船上的其他人也跟着唱了起来,先是几个人跟唱,后来是十几人跟唱,再后来就成了几十人跟唱。

大家撕心裂肺的吼着,声音大却不杂乱,所有声音合在一起,那叫一个石破惊天、宛若惊雷!

眼皮子浅的人最受不了这种感动了,纷纷红了眼圈。

朱元璋、百官中志向未灭者、百姓纷纷盯着最前方的朱雄英,心中有着说不出的豪情与期盼!

大明的未来一定会更好吧?

第230章 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

除夕晚宴的演出正式结束,在众人的掌声欢送下,朱雄英跟众人就要下台,朱七牛跟黄月英却将朱雄英拦了下来。

“太孙殿下请先不要急着走。”朱七牛道。

朱雄英接过朱七牛递过来的铜喇叭,很配合的问:“忠义伯还有什么事吗?”

“请问太孙殿下对于演唱这样一首歌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首先,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写的很好,很振奋人心,也很有道理,大明建国不过才十五年,百废待兴不至于,但属实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发展,作为大明太孙,我很希望大家能够团结一心,共渡难关,共同发展,继续让我炎黄血脉流传于世,继续让我华夏江山屹立于世界之巅,只有如此,我们每个人才能过得更好,国家会更加强大,百姓会更加富足。”

“好,感谢太孙的精彩回答。在这里呢,我听说太孙和伯爷还给大家准备了新年礼物是吗?”黄月英适时照词说道。

朱七牛点头:“是啊,众所周知,一个建筑若是长久不用、不住人的话,就会坏掉,这大明第一歌剧院想来也逃不过这个定律。

所以呢,我们决定以后每天晚上都会有一场这样的表演,大家无论是何身份,买票就可以进入。

至于表演的节目呢,不一定还是今天的了,大家敬请期待。

宵禁之后的住宿问题,大家也无需担心,只要花钱,我们就会给安排房间住。

事实上,歌剧院只有三个方向是围着舞台的,而舞台背后这面墙的另一边,就是住宿的地方,那里面还有食堂、图书馆、澡堂等等,绝对保证大家宾至如归,比住一般的客栈还要舒服。

除此之外,第一歌剧院在白天的时候也可以租出去给大明全体百姓办宴会,只要给钱,不管你是婚宴、寿宴、周岁宴还是喜丧宴,只要给的起钱,除七楼独属于皇室、不予开放外,其余楼层及大厅全都可以租下来。”

闻言,早就知道消息的百官反应平静,倒是百姓中有人脸上带着激动。

这么多百姓里,难道都是穷人?

未见得。

他们中有的是家庭条件不错,但地位不够,所以刻意穿的普通的人。

对于大明第一歌剧院这样彰显身份的地方,他们可太喜欢了,一听以后能经常过来消遣,还能住宿,租下来办酒席,他们都恨不得当场扔出一袋银子预定了。

朱七牛淡笑着留意所有人的反应,心里暗暗偷笑。

朱雄英又说道:“有鉴于诸位爱卿平日里为国操劳,十分辛苦,本宫也有一份新年礼物给你们,即特许你们在宴会结束后各领一张卡。

只要持有这张卡,以后你们每七天可以来歌剧院免费观看节目并住宿一晚,期间吃喝全免,至于其它时间嘛,那就得花钱了。”

闻言,朱元璋这个老抠儿第一时间不爽了,小声嘀咕道:“好小子,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啊,这么多人,每七天就能免费一次,这得少赚多少钱啦。”

但他并未出声反对或制止,一来朱七牛早就跟他打过招呼了,会适当让大家尝点甜头,方便将来卖房,二来这是太孙说出口的话,为了孙儿的威信着想,他也不能多言。

众官员可就没想这么多了,一听有这种好事儿,还是太孙定下的好事儿,不花钱且无危险,大家都高兴的跟娶了新媳妇儿似得,纷纷赞扬起来。

“太孙敞亮啊。”

“不愧是雄姿英气的太孙殿下,臣等愧领了。”

“太孙殿下人品端方,体恤下属,是我等的福气啊。”

“太孙放心,微臣保证每七天只来一次,决不多待,毕竟微臣没那么多钱啊。”

“……。”

朱雄英笑着点了点头:“好,诸位爱卿到时候自便吧,但本宫也要事先言明,一卡一人,若是带多了人,还是得你们自己补齐款项。另外就是不许在歌剧院里耍威风,更不许欺负其他客人,一旦被本宫知道你们违法乱纪,定不轻饶。”

“是。”

“我等知晓。”

“谨遵太孙谕令。”

朱七牛假装为难的样子:“太孙,你这么大方的吗?事先咋都不跟我商量一下?这得少赚多少钱啦。”

朱雄英反问道:“你不是把这个楼送给我们皇室了吗?赚钱与否,跟你没关系吧?放心,该你的那份功劳,本宫心里有数。”

众大臣原本还因为朱七牛的质问而提起了一口气,见太孙这么硬这么顶,心立刻又放进了肚子里。

朱七牛勉强笑了笑:“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出钱的又不止我一个。”

“哦?还有谁?”

“还有礼部、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皇上不是让我主办除夕晚宴和开国纪念晚宴嘛,我就把朝廷调给这四个衙门的钱都给调过来了,都用来给这栋楼买木材了。”

朱七牛此时突然提起这四个衙门,可把四个衙门的官员给惊了一下,一时竟搞不明白朱七牛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难不成是要给我们上眼药?

还是要把功劳让一些给我们?

朱雄英很配合的问道:“如此说来,这四个衙门也是有些功劳的喽?可是这钱本就是朝廷的钱,也就是我皇爷爷的钱,总不能因此赏他们加官进爵吧?”

朱七牛道:“加官进爵是有点夸张了,但有这大明第一歌剧院在,微臣的其它地皮和房子可就都值钱了,将来我把它们卖掉,想来能收回本钱,还能有赢利。

皇室和大明也因此受惠了不是吗?

四个衙门也就算是立了一功,不如就拿钱财给他们当奖励吧。”

一听这话,原本那些因为朱七牛拿走一千两银子而心生不满的官员统统眼睛一亮。

这要是真给钱了,那可比费劲巴拉的谋取一些公钱来的妙,不用提心吊胆,更不用怕被皇帝剥皮实草。

他们却是不知,两个小小朱就是在唱双簧而已,实际上早就都通过气了。

假装思索了片刻,朱雄英道:“若以利益驱动官员,则官员必张口闭口都是钱啊、利啊,未免不妥。

这样吧,忠义伯你派人采买一些豕肉、腊鱼、布匹之类的年货,送给他们,就当是本宫代皇爷爷给他们一些过年资助吧。”

“殿下英明。”

四个衙门的人一瞧变卦了,不怒反笑,连忙纷纷下楼,来到大厅,毕恭毕敬的朝着太孙行礼道谢。

毕竟钱财是好,可他们一开始没弄着,眼下已是腊月三十,马上就是正月初一,现买过年的年货也来不及啊。若是直接领着一堆年货回去,那可就省事多了。

再看向为自己等人请功的朱七牛时,各部官员可就顺眼多了。

朱秉文伯爷也是个厚道人啊!

李善长:o(*≧▽≦)ツ┏━┓

第231章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很显然,如果朱七牛当初听了张冰洋的,把从礼部两个司拿的钱还回去,那些官还是会想方设法的截留一部分,并且觉得那是他们该得的利益,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在他们穷的都买不起年货的当下,朱七牛和朱雄英又赏了他们一批年货,情况可就又不同了。

兴许这些年货的价值远没有他们贪的钱多,但他们还是在绝望之中抓住了曙光,从而觉得朱七牛是个好人,更对朱雄英感恩戴德。

这种事情,皇帝朱元璋可太熟悉了。他也几乎每天都在用这种法子平衡朝堂,收服人心。

“朱七牛这小子可以呀,刚接手宴会之事时,一上来就把问题搞出来了,末了却又把事情办妥了,没得罪人,反而拉拢了一批人。嗯,有宰辅之姿。”提起酒杯给李善长倒了杯酒,朱元璋顺势说道。

李善长微微一怔,生怕皇帝猜忌自己惦记丞相之位,连忙表态:“自胡惟庸之后,大明已经许久没有丞相了,可一切运转如常,甚至政务办的比之前还要顺畅,可见丞相要不要没什么要紧,忠义伯这是生错时代了,估计这辈子顶头了也就是个六部尚书。”

朱元璋哈哈一笑:“没有足够高的官职,但可以有爵位和其它荣誉嘛,什么荣禄大夫,光禄大夫,左右柱国,金银珠宝,都是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啊。“

李善长淡淡一笑:“皇上言之有理,忠义伯是个有福的。”

朱元璋忽然脸色一变:“说起来,咱倒是一直挺好奇,善长你为何会突然举荐朱七牛主办两场宴会?他就是个九岁的孩子啊,你就确定他能办好?”

李善长继续淡然笑着,一点都不带犹豫的:“事已至此,老臣就不隐瞒了。

实际上是老臣收到消息,往年每逢大宴,有些官员便会趁机上下其手,老臣有心调查,铲除毒瘤,又恐打草惊蛇,故而举荐九岁的忠义伯前去主持。

则那些家伙必然轻视于他,做事愈发不加遮掩,老臣便可以趁机查明他们的罪证。

而忠义伯年纪还轻,就算跟他们同流合污也情有可原,事后教导一番也就是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爱卿老成谋国,真是咱的大忠臣啊。”

“老臣愧不敢当。”

不轻不重的拍了拍李善长的肩膀,朱元璋重新走到窗边,正好赶上朱七牛宣布晚宴结束,招呼一楼的百姓有序离开。

“咱们也准备走吧。”朱元璋道。

太子等人纷纷附和。

李善长故意落在最后,来到窗边看了眼台上的朱七牛,神色复杂。

……

百姓前脚离开,后脚皇帝就带着他的官员们下来了。

朱七牛跟朱雄英迎了上去。

首节 上一节 225/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