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183节

“听说不少百姓因为我要被杀头而觉得皇帝做的很过分,翻脸不认人,但我倒是觉得理所当然,谁叫我无凭无据就打了朱棣呢。”

“这嘛……不会真有人觉得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的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应该是个道德圣人,儿子被打了都不该生气吧?不会吧不会吧?”

朱七牛又将白幡靠在了桌子上,随着微风轻拂,白幡飘飘扬扬,倒也吸引眼球。

不久之后,上早香的人陆续来了,不免看上那白幡几眼。

待看清上面的字,有人好奇的问道:“小道长,这是老庙祝要摆摊看诊吗?”

朱七牛摇头:“不是我师父看诊,是我看诊,没看我在这儿坐着吗?”

“你?”

“啊。”

“你这么小,也能看病?”

“那是,我可是跟着戴思恭神医学了大半年。”

问的人笑了笑,只当这小道士是在吹牛皮,不再多问,转身进庙去了。

之后陆陆续续又来了不少香客,有的人径直入庙,有的人则好奇的跟朱七牛搭搭话,待问明他就是大夫后,几乎没有人在他的摊位前驻足。

第155章 但愿世上人无病

几乎没有人在朱七牛的摊位前驻足的意思是、大部分人都选择略过或问了就走,只有极少数人选择让他看诊。

这些愿意让他看诊的人大概可以分作三类,一类是实在太穷了,看不起病,而二神庙连长街宴都舍得摆,他们便下意识觉得朱七牛可能是免费看病。

第二类是抱着好玩儿的心思,想看看朱七牛的医术到底有几斤几两。

第三类则更加纯粹,是关帝庙的虔诚信徒。既然朱七牛是庙里的道士,他说自己能看病,这些信徒便信了。

终于来病人了,朱七牛还是有些小高兴的。

“这位老奶奶……啊,不,这位居士,请坐。”看着第一个主动要求看病的老奶奶,朱七牛笑得跟花似的,生怕对方跑了。

老奶奶约莫五六十岁,走路都颤颤巍巍的,穿的破破烂烂,脸色卡白,一看就是平日里吃穿住都很差的那种穷人。

她‘哎’了一声,在朱七牛对面坐下了:“小道长,你们这里看病多少钱一次啊,老妇人……没什么钱。”

朱七牛还真没想过收钱不收钱的问题,经过老妇人的提醒,这才开始思索。

“既然是攒功德……那还收什么钱啊,那不就成了生意吗?”

想罢,朱七牛小手一挥:“我这里看病通通免费。”

“那药材呢?”老妇人又问道。

朱七牛挠了挠头:“这个嘛……。”

就在朱七牛为难时,陈通微走了出来,接话道:“药材同样免费。那边街角处就有一个药铺,你们拿了药方后去那里抓药,不要给钱,让老板记账就好,以后每月我会去跟他结账一次。”

老妇人高兴的就要给二人跪下:“多谢你们,多谢你们。”

陈通微连忙阻挠:“这位居士,关帝庙用来付账的钱也是别的信徒捐赠的,可不是我自己掏腰包,你大可不必如此大礼。”

“话是这么说,但要不是你们关帝庙灵验无比,大家也不能捐这么多钱。”

“那都是关老爷的福泽,我等道士不敢居功。”

陈通微扶着老妇人坐下,又对朱七牛道:“玄文,开的药方记得写好剂量,一式两份,月末时我好跟药铺老板算账。”

“知道了,师父。”

朱七牛将面前的笔墨纸砚放在一旁,将脉枕摆了过来:“居士,请把手放上来。”

老妇人听话的把手放了上来,朱七牛把了把脉,又看了看老妇人的脸色,问道:“你平时是不是经常咳嗽,嗓子疼,口渴,身体莫名发热?”

老妇人神色一喜:“确实如此,小道长看的这么准吗?”

朱七牛点点头:“你这是外感风热,用辛凉解表之药即可,我给你开三副桑菊饮,你回去后用水二杯去煮,只剩一杯药汁时倒出,饮下即可,一副药早上煮一次,黄昏煮一次,一副药喝两次,三副药喝完也就好了。”

一边说着,朱七牛一边松开了老妇人的手,拿过纸笔开始写药方。

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桔梗二钱、甘草八分、韦根二钱。

同一个药方,朱七牛写了两份,一份交给了老妇人,一份递给了陈通微。

陈通微接过后,看了眼老妇人的面庞,微微点头:“去拿药吧。”

老妇人连连道谢,起身就要离开,陈通微想了想,又喊住了她,并喊来另一个小道士,让对方去拿了些米面和鸡蛋过来。

“这些也送你了,你的身体就算喝药喝好了,也还是很虚弱,关键还是得吃饭吃饱才行,以后若是家里没吃的了,来关帝庙或神王庙,我们自会接济的。”

老妇人接过米面,感动的泪流满面:“谢谢道长,谢谢道长。”

旁的香客在一旁全程目睹,大受感触,于是一些家境还算殷实的人家,也都在随后捐赠了一些钱财或物品给关帝庙。

有的身体不太好的人,则来到了朱七牛的小摊前,也想试试看。

朱七牛重新拿回那张药方,顺嘴问道:“师父你还懂看病?”

“为何这么问?”

“因为你好像看得懂我的药方。”

“哈,你也说了医道不分家,我作为一个苦修数十年的道士,懂点医术不是很正常嘛。”

“说的也是。”

朱七牛将药方放好,又开始给第二个香客看病。

“嗯……你的脉搏有点快,这是数脉的表象,说明你邪热亢盛,气血运行过快,再加上你的脉搏跳动有力,此乃实热之症。”

“我给你开三副白虎汤,你回去之后,加水一斗,煮到米熟,去除渣滓,将汤水放温,一次喝一升,一天喝三次。”

这次看病的是个壮年男人,听完朱七牛的话,他十分莫名其妙:“煮到米熟?什么米?小道长你在教我做饭吗?”

朱七牛摇头:“非也,我说的米是粳米,白虎汤的第四味药,另外三味药分别是石膏、知母和甘草。”

话说完,朱七牛的药方也写完了,将其递给壮汉,叮嘱道:“粳米一般人家里就有,你不用去药店买,但你可别搞错了,最后用成了籼米或糯米,那就闹出笑话了。”

壮汉尴尬的笑了笑,接过药方,道了声谢:“我就不去你们说的那家药房买药了,我自己会掏钱买的。”

朱七牛‘哦’了一声,将第二张药方的备份放在了另一边,免得跟第一张药方的备份弄混。

又医治了一个病人后,朱七牛的医术更加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又有更多病人围了过来。

朱七牛见这样乱糟糟的,便效仿戴思恭看病时那样让大家沿着街边排队,免得挡路。

似这般一看、一把、一问、一写、一叮咛,朱七牛竟愣是忙到了中午,这才算是看完了全部排队的病人。

数了数备份用的药方,竟足足有五十多张,不可谓不迅速。

朱七牛自己都有点惊奇了,没想到自己竟然也能看病这么快,竟有几分戴思恭的风范了。

朱七牛看病时,陈通微全程在一旁看着、听着,但从没有多嘴。

因为朱七牛的断症都是对的,开的药嘛,有些在剂量上还不够精准合适,但无伤大雅,他也就不多话了,由得朱七牛自己去慢慢体悟。

中午了,该开饭了,于是朱七牛收了白幡,回到庙里,端碗干饭。

第156章 何妨架上药生尘

朱七牛他们在干饭,皇宫里的朱元璋也在干饭。

但老朱不是一个人在干饭,而是拉着儿子和戴思恭一起干饭。

之所以喊上戴思恭,还是为了皇后、太子和太孙的身体。

老朱当然可以直接下令让戴思恭每日亲自给皇后、太子和太孙看诊,但时间一长,老朱怕戴思恭懈怠,也怕别的什么人从戴思恭这里下手搞事情,所以才拉着太子一起请戴思恭吃饭,给他这份恩宠,好换取他的更加效忠。

此为帝王心术。

开饭前,老朱假装不经意的提起了以后每日由戴思恭亲自给皇后、太子、太孙请脉的要求,却并未将星象预示告诉戴思恭。

戴思恭虽然疑惑皇帝为何这么关心他们三人,但也明智的没有多问,十分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老朱喜笑颜开,于是爽快让人开宴了,拉着戴思恭的手坐下吃饭。

席间,马皇后为了感谢戴思恭为了皇室健康劳心劳力,还特意让人送来一盘由她亲手做的酸菜炖鱼,把戴思恭给感动的泪流满面。

三人正吃着呢,锦衣卫送来了密信。

朱元璋接过一瞧,嘴角当即勾勒起了一抹笑容:“这个关帝庙的庙祝倒也是个高人,竟然让朱七牛以太孙的名义在庙门口摆摊,免费给百姓看病施药,这份人情咱记下了,日后若有机会,咱一定给他封赏。”

听到朱七牛的名字,戴思恭神色一动,又马上低头继续吃饭了,就像没听见似得。

之前朱七牛遭难,戴思恭倒是也想跟皇帝求情,可那是殴打皇子的罪名,戴思恭深知皇帝最在乎亲人,绝不可能因为有人求情就放过朱七牛,搞不好还会迁怒于求情的人,为了自家老小的性命,戴思恭最终选择了按兵不动,心中因此有些愧疚。

后来又听说朱七牛被免了死刑,只是被派发到了关帝庙出家,戴思恭心里才好受了些,庆幸这位医学天才没有陨落。

戴思恭不想接这茬,皇帝却偏偏要让他接茬。

将密信递给戴思恭,朱元璋道:“戴爱卿,你也看看吧。”

戴思恭连连摆手:“微臣不敢。”

“无妨,你看看吧。”

戴思恭这才敢接过密信,粗略扫了几眼后,马上翻页,生怕看到不该看的。

密信最后,是一份朱七牛开出来的药方,戴思恭仔细瞧了瞧:“这是白虎汤,功用是清热生津,想来这位病人有内热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密信上是这么说的,看来朱七牛的医术真的练出来了,怕是不比一般的郎中差。”

戴思恭笑了笑,又看了左下角,只见那里的医家署名竟然是……朱雄英!

“皇上,这署名是?”

朱元璋道:“他是代替太孙去出家,看病积攒功德这种事,自然也得落在太孙身上,算这小子上道,要是他写自己的名字,咱非得让人去打他板子不可。”

“原来如此。”

朱标一直在旁边听着,听到这话后终于忍不住开口了:“看病积攒功德这种事,就连咱们都没想到,七牛却知道署雄英的名,真是用心良苦,雄英这两天也一直嚷嚷着要去看看他,父皇,这……。”

朱元璋道:“以后再看吧,不急在这几天。”

“是。”

重新端起碗筷,朱元璋大大扒了一口饭,忽然想到了什么,一边嚼一边说道:“既然朱七牛是代替太孙出家,该有的排场也不能少,不然就太糊弄了,不说一切吃穿用度照搬太孙的标准,怎么也不能太寒酸了。”

朱标问道:“父皇的意思是?”

“将关帝庙旁边的宅子买下来,改成药堂,赐给朱七牛……不,赐给出家的太孙,免得刮风下雨看不了病。届时药堂里一切需要的药材都由皇家提供,免费发放给百姓,省的朱七牛每次都得抄两份药方。”

“是。”

“这件事由标儿你去做,不要经过三省六部,需要的钱都由咱来出,务必把药堂的环境弄好,一切装饰、摆件等都挑好的来,最好是前店后院的那种,朱七牛以后就住在药堂后面,记得把后院的墙跟隔壁的关帝庙打通。”

“知道了。”

“还有,还有,咱的大孙雄英今年八岁了,也是时候刻几个太孙之宝了,挑一个小的送去给朱七牛,以后药方上就不必署名了,直接盖章,这样才更有效应嘛。”

“父皇英明。”

……

下午时,皇帝的旨意便下来了,赏赐给太孙‘朱七牛’老多东西。

首节 上一节 183/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