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175节

朱七牛上车后,都不用戴思恭特意下令,他的车夫便将马车赶动了。

不一会儿,马车停在了皇宫门口,朱七牛跟戴思恭下车,改为步行。

第140章 爵以酬功,职以任能

朱七牛跟戴思恭结伴来到了武英殿外求见皇帝。

门外伺候的太监连忙进去禀报。

一听七牛终于来了,朱雄英高兴的迎了出去。

“七牛你可算回来了。”

朱七牛咧嘴笑着:“太孙殿下,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

“我好得很。七牛,你咋这么长时间就给我写了三封信啊,我们还是不是朋友了?”

“啊?我只给你写了三封信吗?忘了,我记得我明明写了很多信才对。”

额……大部分都是写给月英小姐姐的。

“那个……抱歉了太孙殿下,下次吧,下次一定。”

朱雄英也不怪罪:“好啊,下次你可要记得多给我写信,走,进去见皇爷爷。”

朱七牛没敢真走,看了眼通报的太监,太监点了点头,这才迈步进入武英殿中。

朱元璋正在批阅奏折,听见声音,放下毛笔,扫视着戴思恭和朱七牛,微微惊奇:“七牛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朱七牛笑道:“回皇上的话,我只是略瘦,略瘦而已。”

“这可不是略瘦,你都要瘦脱相了,好在你此行医术精进不少,咱心甚慰。”

朱七牛他们这一行人一走就是大半年,皇帝岂能放心?

事实是,朱七牛他们的队伍里就有锦衣卫密探,他几乎每隔三天就会给皇帝汇报行程、经历。

朱七牛跟戴思恭逐渐发现了他,但并未声张,只当不知道。

因此,对于皇帝知道朱七牛医术长进了不少的事儿,朱七牛跟戴思恭都并未觉得惊奇。

况且他们虽然是出远门,但还是在应天府周边,戴思恭神医的大名和朱七牛小大夫的名声早就传到京城来了,就算皇帝不派锦衣卫卧底,听说过朱七牛的医术程度也不稀奇。

朱元璋又道:“戴爱卿,此次你外出公干,历时数月,治愈的百姓不下万人,劳苦功高啊,咱有时候真是羡慕你,有一手好医术,顷刻间就能救人性命,甭管好人坏人,谁都尊敬你。”

戴思恭谦虚抱拳:“皇上抬举老臣了,老臣只有这点微末医术,唯有竭尽全力,不白领朝廷的俸禄而已,实在担不起皇上这么重的赞誉。”

“你真是太谦虚了,咱打算赐你飞鱼服一件做奖赏,另赐白银五百两,珠宝玉器十件,并准你休沐十日,你待会儿就回去好好含饴弄孙吧,十日后再去太医院当值。”

戴思恭心知皇帝一向小气,如今肯拿出这么多东西当奖赏,必是真心实意,便也不推辞,欣然领受。

老朱又一次看向了朱七牛。

朱七牛神色一喜,难道皇帝也要赐我一件飞鱼服和那么多金银珠宝?又或者准我休沐十日?

可是我没有子孙,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没法含饴弄孙。

不过如果真有假日的话,我可以去找黄月英小姐姐玩,也是一样的。

在朱七牛的暗暗期待下,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朱七牛,你此次公差办的也不错,听说也救了不少人,获得了不少百姓的感激,咱按理也该给你一些奖赏,便把你的官阶再提一品,让你做个翰林院侍讲学士。”

朱七牛愣了一下:“升官?从五品?”

“怎么,你不满意?一些小州的知州可也才从五品而已,就连你们太医院的头儿,也才正五品。”

朱七牛连忙笑着谢恩,生怕老朱翻脸。

唉,升官就升官吧,虽然俸禄根本没升多少,最起码听起来比六品要好。

唯一麻烦的就是升官之后,现在的官服就穿不了了,又得花钱重新做官服了。

朱元璋笑了笑:“好了,你们都回吧,咱要批阅奏折了。”

“是。”

离开武英殿,戴思恭跟朱雄英和朱七牛说了一声,便晃晃悠悠回家去了。

朱七牛则被朱雄英拉去了春和宫。

拜见过太子妃后,两个娃儿凑在一起玩儿了起来。

到了下午,雪下的更大了,两个娃儿就没去外面玩儿了,和朱允炆、朱允熥凑在一起烤火闲聊。

他们三个都对朱七牛这次出公差的见闻很感兴趣,于是朱七牛跟他们讲了许多,尤其着重讲了下老百姓的艰苦和穷困。

然而,除了朱雄英听的兴致勃勃,发誓将来要帮助皇爷爷和父王治理天下,让百姓免于穷困外,另外两个皇孙都有些无动于衷。

但朱允炆还是很乐意跟朱七牛聊天的,因为他喜欢读书,喜欢写字念诗,而朱七牛作为状元,自然受他青睐。

只可惜朱七牛虽然也爱读书,但读书只是其中一个喜好,不可能一头钻进去就拔不出来,所以二人注定成不了最好的朋友。

朱允熥则是连读书的事也不喜欢,整天就想着吃喝玩儿,倒是像极了朱七牛的四个堂哥。

一直待到在春和宫吃完晚饭,朱七牛这才被太子妃安排人送出了宫。

马上朱七牛就九岁了,个头都快赶上一些长得矮的成年人了,太子妃为了避嫌,再让他留宿显然是不合适的。

之后两天,朱七牛没去点卯,反而跑去了黄月英家里玩儿,还去拜访了宋濂一次。

黄月英自是欢迎他去,宋先生也很欢迎。

而当朱七牛跟宋先生讲起皇帝只给自己提了一品官阶时,宋先生照例很快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并毫不保留的指点起了朱七牛。

“七牛啊,皇帝之所以只给你提官儿,而不给你其它奖赏,乃是用心深远啊。”

“什么意思?”

“你想啊,钱财也好,官服也好,真的有意义吗?对你来说很缺吗?戴思恭则不同,他有一大家子要养,年纪也大了,不想往上爬,钱财、荣誉便是最适合他的。”

“先生的意思是我要往上爬,官位对我来说比较重要?”

“这是当然了,皇帝只要找到理由就这样一品一品把你往上提,日后太子接班,同样这样做,等太孙再接班时,你怕是已经官居一二品,名满天下,故旧众多了,到时候有了你的支持,太孙的天下将坐得更稳。”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以后也追求多多升官吧,以后好帮助雄英。”

第141章 人生何处不留恨

随着年节逐渐接近,京城的街道越发热闹起来,哪哪儿都是人。

各种灯笼、对联、门神的买卖卖的那叫一个好。

卖冰糖葫芦等小吃的小摊贩的生意亦是火爆,便是平日里再节省的父母,到了这个时节下也能忍痛让孩子尝尝味儿。

为了迎接新年,郑国公府又一次开始了派发门神的善举。

派发的是什么门神呢?

左门神,关圣帝君关二爷。

右门神,开平神王常遇春。

郑国公府愿意发,大家自然愿意领。毕竟不要钱嘛,能省一点是一点喽。

而要说到京城最热闹的地方嘛,莫过于两处。

其中一处乃是二神庙所在的街道。

另一处则是状元街。

好家伙,逛街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人挤人啦。

时不时就能听见小孩子被挤哭的声音。

有的人脾气暴躁,被挤到了,张口就是谩骂,一个搞不好还会发展成打架,就……挺好看的。

看这情形,可想而知明年状元街周边的房价又要涨了。

实在是这一块太热闹,开店做生意太赚钱了。

朱四虎跟赵兰可太乐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了。

他俩之前在这附近买了不少宅子,之后一套都没卖过,全部租了出去,一年光是租金就不老少钱。

而且只要这宅子还在自家手里,那就是一箱箱银子啊,随时都能变现,简直不要太赚!

便是在这样喜气洋洋的氛围下,朱七牛做噩梦了!

这一天乃是洪武十四年腊月二十九。

之所以做噩梦,是因为他跟往常一样睡着后来到了梦中书房。

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他这次没有去看医书,而是想找点乐子,看点其它东西。

于是乎,他一不注意便翻到了一套名叫《明实录》的书。

起初他只是想随便翻翻,可当他无意中翻到其中一页时,他惊得冷汗都下来了。

只见这一页写的是——大明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第四子也。母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樉,次晋恭王,次上,次周定王橚。

上初生,光气五色满室,照映宫闼,经日不散,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比长,聦明睿智,仁孝友悌,出于天性。勤学好问,书一览辄记,终身弗忘,五经子史,皆该贯而旁通,天文地志、百家之书得其要领。日从明儒讲论,无厌倦意,虚己纳善,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这两段话简单来说就是,大明太宗文皇帝朱棣是高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跟他一母同胞的还有四个兄弟,其人哪哪儿都好,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

看到这样的记载,朱七牛岂能不惊讶。

“怎有这种可能?”

“当今皇帝朱元璋气血充沛,看样子再活个十几年不成问题,到时候不说太子了,就是太孙雄英也二十多岁了,作为第四子的燕王朱棣,怎么可能成为大明第二任皇帝?”

“难不成日后太子会出事?然后皇爷就把皇位给了朱棣?”

朱七牛想到这个可能,直接气笑了。

“不,绝不可能如此,就算太子出事了,以皇帝的性格,也会传位于太孙朱雄英,不可能给朱棣,除非太孙也出事了,可那不是还有朱允炆和朱允熥吗?怎么轮也轮不到朱棣吧?”

“就算说太子出事,皇帝也只打算在儿子里面挑太子,那也得是秦王优先,其次是晋王,朱棣没理由会继位啊。”

“总不能是太子这一脉全没了,秦王和晋王也死在了皇爷前面吧?这也太扯了。”

想着想着,朱七牛越发心神不宁,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紧张,一着急,他忽然就醒了过来,退出了梦中书房。

猛地从床上坐起,朱七牛下意识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结果汗水直接就把袖子都给打湿了。

再看枕头上,更是湿了一片。

“太惊悚了,就算是之前无意中翻到的一本鬼故事话本,都不及这本明实录来的吓人。”

“难不成雄英他们兄弟几个都会夭折?太子和秦王、晋王也都会英年早逝?”

“这书也不像是乱编的啊,倒是有点史记的味道。”

朱七牛把打湿的枕头放到一旁,又拿了个新枕头过来,接着把打湿的衣服脱了下来,顺手用衣服把脑袋和头发都给擦干了,往床上一趟,想要继续入睡,仔细再看看明实录。

结果……。

……

眼瞅着都要天亮了,朱七牛却还是怎么都睡不着,破天荒的失眠了。

首节 上一节 175/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