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930节

  当然,前提是确实能找到火车秘方。

  比起帖木儿的军队,北元显然在情报上更有优势,他们有许多暗中潜伏在大明的细作,这些细作甚至有些已经居于大明朝廷高位。

  不管是哪个前朝的覆灭,总会有一些忠于前朝的文人。

  更别说蒙元这么大放的朝廷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的时候,下边的文人官员很少,读书人基本上都是蒙元的遗留,因此只能请他们来当官。

  其中有些为蒙元殉国,有些为了权力投靠,当得到北元旧主招揽的消息,这些人还是很容易变节的。

  部分真正的效忠了大明,部分心里还盼着蒙元归来,哪怕是他们吃着大明的官粮。

  ……

  大明,京师。

  周海澜是刑部主事。

  退衙后却没有回家,反而是脱了官服去了外城。

  外城人多沸腾,他熟练的穿过大街小巷,而后来到一处坊间店铺糕点铺子。

  “客观,请问要看些什么。”

  “三两桂花糕,一两绿豆糕,三两栗子饼,要你们大师傅现做的。”

  “客官,我们这都是现做的,要不您请去里面问问大师傅?”

  “好,我得亲眼看着,上次你们就拿学徒的忽悠我。”

  “好嘞,您请。”

  周海澜并没有左顾右盼,而是骂骂咧咧的直接走了进去。

  店小二面色如常,继续吆喝起来:“新鲜的糕点,新鲜的糕点哟。”

  远处,一名便装锦衣卫在册子上写到:洪武三十二年九月初三,刑部主事周海澜退衙后于三香斋买糕点若干。

  在大明,正五品上的官员,都会有锦衣卫暗中跟随记录每日点滴。

  刑部主事是正六品,理论上说不会有专门的锦衣卫跟踪。

  不过最近几年北元也成立了情报机构,在对大明渗透的时候被察觉,因此现在只要稍微有可能的,都会给派遣上跟踪的锦衣卫。

  周海澜的父亲原本是蒙元高官,后来投靠了大明,周海澜本人是门荫入仕,自然是处于嫌疑的范围内。

  这边进了糕点铺子的周海澜,熟悉到了后厨。

  看到正在做糕点的大师傅,他皱眉道:“为何如此紧急的联系我,你要知道,现在锦衣卫看管多严,要是让人知道了,我必定人头不保。”

  大师傅手里还拿着擀面杖,闻言笑着说道:“周主事莫急,我这也是没办法,上头催着厉害啊。”

  “大明火车,听说百官都去坐了,周主事也去了吧。”

  “上头给了话,要想尽一切办法,必须拿到火车的秘方,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周海澜闻言差点惊呼出声,而后捂住自己的嘴巴,才小声道:“疯了吧,火车的秘密,尽皆全在科研司,那是太孙殿下直属的地方,我不过是刑部主事,又不管辖工部事宜。”

  “别说去拿秘方,我连科研司的大门都进不去,谈何拿取。”

  大师傅慢悠悠的说道:“周主事莫急,你现在自然是在刑部,但如果你去了工部呢?”

  周海澜皱眉道:“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们还能让我调任到工部去?”

  大师傅继续道:“再有三日,吏部的调任文书就会过来,届时周主事将会平调到工部营缮清吏司,那可是接触科研司的好衙门。”

  “到时候周主事再去科研司拿秘方,这不就轻而易举了。”

  周海澜眼睛瞪大:“尔等在吏部竟有如此通天手段。”

  大师傅只是笑道:“这些事,周主事就莫要打听了,知晓多了,对您可没好处。”

  周海澜此刻,有觉得很强的神秘感。

  仿若对方的势力,已经渗透大明朝廷的各个衙门。

  “这次给多少钱,如若是败露了,又该如何。”周主事眼神中闪过迟疑,而后沉声问道。

  大师傅道:“黄金五千两,若是败露,自有门路送你去草原,参议中书事给你留着。”

  周海澜微微点头。

  参议中书事在北元是正四品,看似只是升了两品,但参议中书事是掌控实权,和他现在的刑部主事也好,户部主事也罢,完全不同。

  “五千两,有些少了吧。”

  “诶,周主事体谅,现在大明管控得厉害,钱财方面有些紧啊,若是去了北元,亦或是等到入主中原哪日,周主事自当有泼天富贵。”

  “行吧,五千两就五千两,不要现成的黄金,给我全部换成宝钞。”

  “没问题。”

  一番交谈过后,周主事拿着新鲜出炉的糕点,这才从糕点铺子离开。

  大师傅嘴角翘起。

  上头给了两万经费,加上先前另外的费用,合周海澜这里也没到一万,直接到手一半多。

  外边锦衣卫看着周海澜提着糕点出来,也没太当回事。

  只是随口对同僚道:“他还挺讲究。”

  同僚没在意的回道:“刑部嘛,都这个德性。”

第764章 :全面战争的来临

  自从邸报上将火车的消息传出去后,科研司就引来了巨大的关注。

  尤其是其他国家的使臣,还有很多大商人,都不约而同的打起了火车的主意。

  因为这个东西,实在是太有用,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非常的重要。

  而那些海商之所以也上头,是因为如果他们搞到了火车的秘方,那么绝对能够卖出一个滔天的价格。

  对于很多国家,除了财富之外,甚至愿意拿高官厚禄,世袭贵族来换取。

  是以许多人都打起了火车的主意。

  皇宫中。

  宋忠正在汇报。

  “殿下,自从火车在邸报上刊登之后,许多细作开始想要打科研司的主意,单单本月就已经抓捕了二十七名细作,其中二十人为他国,七人为我大明人,现已经关押入天牢审讯。”

  “据交代,其中四人并不知接头人是谁,只是为了钱财如此,有人愿意出宝钞五十万来换取火车秘方,这让整个江湖,黑市,都发生了巨大的震动,许多人跃跃欲试。”

  “还有三人是我大明工部官员,他们为北元效力。”

  朱英闻言,笑着说道:“真是看不起科研司呀,就拿出五十万宝钞。”

  “朝廷每月给科研司拨款,几乎都没有下于过千万,这五十万连两日都不够用。”

  “这满朝文武里啊,还是有那么一些老鼠屎,吃着咱大明的官粮,还想着蒙元,对于这些人,一定要严厉惩治,罪加一等。”

  宋忠连忙道:“属下明白,此等奸妄小人当真不当人子,不思圣恩,心向异族,为我汉人之耻也。”

  朱英点点头,随即似笑非笑的说道:“锦衣卫的事情,办得还可以,不过我怎么听说,有人弹劾你公报私仇,将一些对头也抓了起来。”

  “这弹劾书,都快要放到爷爷的书案上了。”

  宋忠一惊,连忙跪地道:“请太孙明察,臣绝对没有行公报私仇之事,每个抓捕之人锦衣卫都是该抓之人。”

  朱英道:“先斩后奏,确实为皇权特许,我在外头听到有人传言,说什么我锦衣卫抓人不需要证据,可有此事?”

  宋忠后背的冷汗直冒,只是略微的迟疑后,便道:“回禀殿下,确有此事,是臣失职,管教不利,才导致有些下属满口大话,请殿下降罪。”

  朱英平静道:“以后锦衣卫抓人,还是要讲究些证据的,没有证据就肆意妄为,这可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本来锦衣卫的名头就臭了,你再这么搞,群臣反响激烈,到时候吃亏的你们自己。”

  锦衣卫是把刀,朱元璋和朱英就是持刀人。

  偶尔还是要敲打敲打,否则这把刀就会偏移持刀人的意志。

  “臣谨遵太孙教诲。”宋忠心下终于是松了口气,赶忙磕头谢恩。

  对于锦衣卫来说,尤其是像宋忠这样的镇抚使,手中权势滔天,但是他们所有的权势都来源于皇权特许。

  不管是陛下还是太孙,只需要一句话,或者哪天看不顺眼了,就能轻易的取走他们的所有。

  锦衣卫的名头在外可谓是人神共愤,如果皇权不庇护他们了,那就如同丧家之犬一般。

  不过也是因为这样的机制和情况,锦衣卫不管是多么嚣张跋扈,但他们对皇权是忠心耿耿。

  “交给你一个差事,这件事我必须要有信得过的人才可以去办。”朱英说道。

  宋忠磕首:“请太孙吩咐。”

  朱英道:“科研司造出了一批新的火枪,这些枪跟普通的火绳枪完全不同,而是燧发枪。”

  “吐蕃那边的情报还没有过来,不过依照现在北元的情况,魏国公那边肯定是不好受的。”

  “先前借北元十万铁骑,现在反而成了敌人,一旦情况有变,魏国公危矣。”

  “前些日子,我传令旨于九边,调两万骑去往西域,对在那边劫掠的帖木儿骑兵进行围剿。”

  “我需要你带着科研司最新研制出的燧发枪,秘密前往西域,将这些燧发枪交给九边汉骑。”

  宋忠闻言,没有丝毫迟疑道:“臣必定完成殿下交代之事。”

  朱英看着宋忠这视死如归的摸样,笑着说道:“没那么夸张,我已经传递驿站给了消息,你只需要秘密前行即可。”

  听着这话,宋忠才知道并非是殿下要惩戒,而是确有要事。

  如果是要求八百里加急的话,宋忠这一趟可谓是丢了半条命。

  毕竟他可没有蒙古人那般在马背上睡觉的本事。

  当即,宋忠磕首:“谢殿下隆恩。”

  朱英点点头:“去吧,明日一早出发。”

  “谨遵令旨。”

  现在的科研司,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发展。

  这归功于黄观,他挂着詹士的名头,实际上一直在干工部的事情。

  要知道詹士府的主要职责,主要就是帮助储君出谋划。

  不过现在朱英也不需要这些,他很少去对政务进行太大的干涉,除了大的方向外,基本上政务都是让各部尚书自行解决,出了事情才会进行追究责任。

  这让群臣们现在也很无奈,如此下放权力,还真是历朝历代罕见。

  一般只有昏君才会这么做。

  可现在的大明如此富裕强盛,谁能说出半点多话来。

  朱英一直想要搞出真正的燧发枪来,如果能弄出来,才是真正的沙场利器。

首节 上一节 930/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