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639节

  大量的工作让户部这个油水衙门都已经没有心思搞什么贪污了。

  加班已然成了一种常态,可谓是大明版本的九九六。

  便也导致了许多户部官员有一种想出去的心态。

  朱英听完两人的讲述后,点头回道:“两位尚书说的这些事情,本宫也是有所耳闻,随着咱们大明的发展,各地衙门在于术算之道人才的需求之上,正在不断的升高。”

  “本宫可以这样说,在未来更远之后,有关于术算的人才,只会是越来越多,术算一道,本就是各行各业都无法离开的。”

  “不管是本宫,还是两位尚书,每天都是在这京师里,一年到头又能有几次机会,可以去其他地方进行一个考察。”

  “那么准确来说,想要随时知晓下边的情况,那就只能是通过一些术算统筹,进行一个推衍。”

  “本宫已经禀告了爷爷,将会在不久之后进行一个昭告,于科举现在典籍之中,加入术算部分进行一个考核。”

  “当然,现在加入,对于目前缺少的术算人才远水解不了近渴,本宫仔细想过,如今术算一道上,使用最多的是什么人?”

  “左思右想后发现,真正长久使用术算之道的人才,并非是在于户部,也非是在于朝廷,而是在于账房。”

  “不拘一格降人才,本宫觉得,可以进行一个临时性的考核,准许吏员,甚至是普通百姓,其以工代赈的方式,暂且替代原本需要的官职要求。”

  “詹尚书,你负责统管吏部,觉得本宫的这个提议如何。”

  以工代赈,一般是指对于灾荒流民的救济。

  而朱英这里提到的意思,就是以非官身代替官员所做之事。

  詹徽一下子愣住了。

  他完全没有想到太孙殿下竟然会提出这么一个解决办法出来。

  只是仔细一琢磨,却又觉得似乎可行性比较高。

  民间人才在当今的年代还算是比较多的,术算一道的发展不在于庙堂,反倒是在于民间。

  真算起来,便是户部这边很多新任的官员,在没有接触到术算之道的情况下,很多都是找一些民间的账房老师傅来进行一个学习。

  现在太孙殿下的意思,是要对这一部分进行一个取消,直接让那些没有经过科举的人才,担任官职。

  其实在此之前,朝廷这边一直都有举荐入仕途的方式,不过从去年年初开始,举荐一道经过太孙殿下的阻拦,虽说没有一个明确的废止,但目前可谓是完全的停止了举孝廉的路子。

  现在这个以工代赈,倒是和先前的举孝廉有些类似。

  心中思索一番后,詹徽问道:“启禀殿下,臣心中尚且对此有几个疑惑。”

  朱英道;“但凡有什么想问的,说吧。”

  詹徽作揖后问道:“这以工代赈上来的,是否也跟其他官员一般进入官籍。”

  “他们的俸禄等各方面,是否也按照原先的职位进行一个发放。”

  朱英道;“以工代赈的官员,在没有特大功绩的情况下,便就限制在正六品吧,也算是给那些通过科举上来的一个公平。”

  “俸禄方面照实发放,也同样入官籍,不过在官籍上面可以进行一个写明,是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进入。”

  “可还有什么疑问?”

  詹徽摇头道;“臣已然清楚,谢太孙殿下解惑。”

  朱英点头道:“此法的进行,也算是目前一个折中的法子,等往后咱们大明的人才多了起来,自然就无须过于需要了。”

  “所以对于官学这块,还是要多多进行一个扶持,现在大明的情况大家都是能看到的,往后需要读书人的地方会越来越多,而相对而言在实干上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科举的改革,迫在眉睫,你们这边暂时也要把压力顶住,好好的进行一个把控管辖,不要整出什么乱子来。”

  “这关于人才的选拔,向来都是属于吏部的事情,这次便由詹尚书牵头,具体的一些方案和措施,就有劳詹尚书多辛苦准备,到时候召集各衙门需要人员进行一个讨论研究。”

  “会议本宫就不过去了,到时候由郭忠这边安排宦官过去进行一个记录。”

  朱英现在权力下方,基本上就是提出一个方向,然后具体的施行就让下边的大臣们来做,哪怕是尚书级别这等开会事宜,也没有什么参与的意思。

  直接让宦官当记录官用。

  到时候简单看一下便就行了。

  就这等方式来说,可谓是极为省心,而大臣们这边也相对来说更加放得开一点。

  “臣谨遵太孙殿下令旨。”

  “老奴谨遵太孙殿下令旨。”

  詹徽和郭忠两人,立即作揖回道。

  处理完这边的事情,朱英看向户部尚书赵勉说道:“最近户部的工作,本宫是看在眼里,确实是比较辛苦。”

  “这边等詹尚书的安排好后,人员上进行一个补充,想来就要轻松许多。”

  “关于人员吸纳这块,户部本身也可以进行一个招聘,内部举行考核,但凡是能有这方面的人才,自然也可以先行吸收进来。”

  “这新进之人,可以先工作着,待遇方面就按照原本官员俸禄的一半进行安排吧。”

  “等通过吏部的考核之后,再按照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入职。”

  “还有就是关于户部工作这块,不仅仅是要想着怎么去赚钱,还要明白怎么去花钱,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最近本宫有听说许多关于弹劾你的事情,这些赵尚书不用过于在乎,只要你把户部给管理好了,自然就是有着功劳。”

  “当然,若是真的干了违法乱纪之事,那本宫也不会说庇护于你。”

  目前弹劾的工作,除开一些比较的官员,朱英基本上是不过问的。

  天天弹劾来弹劾去的,朱英哪里有这么多的时间,一些情况基本上早就已经让大理寺负责去了。

第551章 :大明商人在海外的地位

  未来,是大航海时代的未来。

  这一点上,朱英心里自然是非常清楚。

  将来的方向也非常的明确,自然就是由大明来引导整个大航海时代。

  尤其是对于水师这边的开支,目前的投入军饷正在不断的加大之中。

  想要开启大航海,船队肯定是不能少的。

  现在回去安南省亲的陈慕月,便就算是一次试探性的开端。

  ……

  “那边就是占城了吧。”

  陈慕月站在甲板上,看着海面上若隐若现的陆地,对旁边的水军统帅金开山问道。

  经历过一个多月的航行,现在的陈慕月在女太医的调理下,已然是逐渐的适应了这种海上的颠簸。

  目前的状况算是恢复得不错,其他方面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金开山闻言,恭敬作揖道;“回禀娘娘,前方海面并非是占城所属,当为安南所属。”

  说完之后,金开山就有些后悔,自然哪壶不开提哪壶,怎么就能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呢。

  这话一出,味道就有些不对了。

  好像是自己定下航线,故意要绕远一般。

  不过陈慕月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她心中非常的清楚自己这趟回安南省亲的关键,不过能够回来一趟,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纵观古今,这恐怕都是历史上的头一遭,便就此事,即可记载于史册之上。

  金开山小心的看了看月妃娘娘的神情,见其没有什么异样,这才是放下心来。

  他当然能够猜到月妃知晓了此事,但猜到归猜到,同样也是一个忌讳。

  按照现在月妃的情况,皇后是没可能的,但是当贵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自己看似品级很高,但在太孙殿下那里,恐怕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这一趟差事在金开山开来,是一个福祸相依的事情。

  在和月妃保持距离的同时,如果能够得到月妃的好感,同时让此行圆满完成,那可就是大功一件了。

  回头后升职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娘娘,外边风大,往后两日即可抵达占城了,不然您还是回到里头歇息一下吧。”

  “昨日停靠琼州,那边送上来不少珍奇水果,娘娘可多多品尝一些,这些在咱们大明京师,也算是极为难得的。”

  过了许久,大约有一炷香的时间了,金开山小心翼翼的说道。

  陈慕月轻笑道:“金将军恐怕是忘记了我先前待在哪里吧,我自小安南长大,这琼州的水果,安南自然也是有的。”

  “即便是一些比较少见的,在安南王宫里也常见得很。”

  这话一出,金开山当即就有些尴尬了起来。

  却是把这一茬给忘记了。

  “行了,你也不用费力的讨好我,太孙殿下那边,最为看重的是忠君爱国的将士,只要你能够顺利的完成这一趟航行,功劳自然会有一份。”

  “等抵达了占城,到时候聪明着点,嚣张着点,动静也要闹得大一点,这样才算是对得起太孙殿下对你的期望。”

  “不要总是想着走什么歪路子,可是明白。”

  陈慕月自小就是安南长公主,在王宫这样的氛围下长大,对于一些敲打极为熟稔。

  金开山闻言后,面色一顿,连忙抱拳作揖:“是卑职糊涂了,多谢娘娘开导,必定不会让太孙殿下失望。”

  陈慕月没有再说,只是转头再次看向安南那边的海岸线,眼神中带着几抹复杂。

  两日后。

  占城沿海码头。

  这里大量的占人聚集,整个码头都已经被完全的封锁起来。

  码头边上的船只,也因此而停了下来。

  “这么大的排场,是谁要过来了吗,少爷你看,那不是占城王吗。”

  “竟然是连占王都亲自出面了,这恐怕真的是要来一个大人物吧。”

  “就是把咱们的船只都给清开了,上边的货物都还没有上完呢。”

  一个仆从对着旁边衣着华丽的少年说道。

  少年正是江南世家的陈齐之。

  当初江南造船厂的大船出发,陈齐之便就随着一路南下。

  和陈慕月这边不同,虽然是先行出发,但商船是要做买卖的,一路买也一路卖。

  先是在大明的境内进行一番采购和集散,包括琼州,那等流放之地,也是可以囤积到许多珍稀药材。

  前边的福建,琉球等地,都是商船的目前。

  这才于昨日下午抵达占城。

  正巧是碰到了。

  “你懂什么,京师邸报忘记了,咱们大明的太孙侧妃,月妃娘娘,便就是在这段世家回安南省亲。”

首节 上一节 639/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