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410节

  “咱们大孙可有出息了,真就跟当年你说的那样,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比咱都还要优秀呢。”

  “等大孙把一切都掌控起来,咱就下来陪你。”

  屋子里,唯有朱元璋在,说完这些心里话,他才缓步离开。

  一行人,很快便去了孝陵东侧。

  那里,便是太子朱标所在。

  太子朱标,号称古今王朝有史以来,最稳之太子,没有之一。

  诸王臣服,无有二心。

  若是说朱标不死,朱棣哪有什么谋反的可能。

  长兄如父,在这些藩王弟弟中,朱标的威仪,有时候甚至比朱元璋都要来得高些。

  这也是朱元璋,几乎灌注了所有心血培养出来的接班人。

  有着最为豪华的文臣武将辅佐。

  也即是说,倘若朱标还在的话,蓝玉淮西一系武将,亦是要服服帖帖。

  比现在的朱英,更加的服帖。

  蓝玉和朱标的关系,更为亲密。

  从一开始,蓝玉便就是以朱标心腹的地位存在着。

  这也是为什么蓝玉于朱标在世的时候,可以在大明这般辉煌,哪怕是少许出言不逊,朱元璋也只是一笑而过。

  就算是犯了大罪,朱元璋也没有下掉蓝玉凉国公的爵位,顶多是将‘梁’改成‘凉’,以示训诫。

  后世有戏言,倘若是朱标谋反,怕朱元璋会直接准备退位诏书,甚至为儿子披上龙袍。

  若是兵力不够,还会亲自派兵支援。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戏言。

  戏言的表达,正是朱元璋对于朱标浓烈的爱护。

  也体会出朱元璋的期待。

  像是朱标的班底,全部都是由开国元勋兼任。

  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都曾任命为东宫辅佐。

  这样做朱元璋可谓是煞费苦心,意在儿子朱标提前跟开国元勋们建立起亲密的私人关系,为其以后登基铺路。

  其实对于太子而言,或者说在皇帝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对于太子的权力,是有些限制的。

  因为这些人严格来说不是太子党,而是朱元璋的老部下。

  当然朱元璋也知道这样做不太合适,所以特意义正言辞的解释了一番:

  “咱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咱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

  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调府僚导之,嫌隙易生。

  又所以特置宾客、谕德等官者,欲辅成太子德性,且选名儒为之,职此故也。”

  造反这戏言,也就后世说说。

  真要在现世大明,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儿子造老子的反,哪有什么其乐融融的景象。

  不过对于朱标的逝世,朱元璋唯一能够依偎的,也就只剩下大孙了。

  东陵这边,朱元璋的手紧握大孙,一直没有松过。

第371章 :来自文人的反抗

  文臣们也没闲着。

  严格来说,这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因为大量的锦衣卫,都去了孝陵,京师对于百官的监察自然要松懈许多。

  文臣,他们最初的身份,就是文人。

  每一个文臣,从来就没有脱离过文人的圈子。

  虽然正旦才过初三,但实际上很多灯谜早已经开始了。

  接着文人聚会的名义,很多宗族之间,开始聚集在一起。

  “太孙殿下如何敢与天下文人作对,难道他就不知道,这天下的治理,只有我们才你能做吗。”

  “没有文人的帮衬,这天下要烂成什么样子,税赋谁来收?百姓谁来治理?”

  一个名不经传的老头,喝下一杯酒,打开了话题。

  这老头在大明或许名声不显,但在地方上,可是族长级别的人物。

  宗族的族长,尤其是大姓,哪怕是正五品的官员都要忌惮许多,谁知道后面有什么错综复杂的关系。

  某后院中,大概有二十多人。

  前院更是有歌舞丝竹之声传来,很是沸腾热闹。

  能到这后院来的,每一个简单人物。

  像这样的聚首,一般很难,只有过年才会有这样的盛况。

  而正五品往上的官员,是不会参加这样的文人的聚会的。

  这并不是因为身份,而是一种保护的安排。

  能够在京师抵达正五品往上的官职,其中可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的,更多是大量的人脉资源的堆积。

  像是现在的吏部尚书詹徽,仕途可谓是一帆顺水,平步青云。

  看似是朱元璋的提携和爱护,但暗中,多少詹家族人,付出了巨大心血。

  稍微一点点的瑕疵,都会有人自愿背锅。

  涨名声的好事,定会落在詹徽头上,坏事就一点关系没有。

  还有宗族花费大量钱财,帮忙宣传名声。

  加上詹徽本身的能力,才会升得如此之快。

  而作为吏部尚书,给予宗族的反馈,自然是非常之大的。

  这就是人情往来。

  纵观古今,谁也不能避免。

  詹徽只是一个代表,其他的或许没有詹徽这般高的官职,但每一个,都用了大量的宗族资源。

  能够爬到高位,不能让他们有任何的闪失。

  所以这样的聚会,不能有超过五品官职往上的官员参与。

  就算出事,也牵扯不到他们的身上。

  大明如今的连坐,族灭,也是基于此。

  现在大家讨论的问题,便就是因为刘三吾那封广泛传开的书信。

  那封书信,极为清晰的点明了现在的局势,这才让多数有身份地位的文人,开始商讨对策。

  把握的时日,也是皇室孝陵祭奠的这天。

  “太孙殿下,这是要挖大家的根,此事坚决不能进行下去。”

  另一文人,坦言开口道。

  一名看上去有些干瘦的老头,此刻站了出来。

  看到这老头,场面上顿时就安静了许多。

  因为他是江南郑家代表人。

  虽不是族长,但也是族老级别。

  江南郑家是什么概念?

  那是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御赐的‘江南第一家’。

  “一门尚义,九世同居”。

  郑氏家族从南宋开始同居,到明初已经几百年没有分家,几千人同财共食,和睦相处。

  当时,郑氏义门的孝义闻名天下,为了表彰义门代代相传的孝义家风,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亲赐“江南第一家”予以旌表。

  郑氏从南宋开始不论风云如何变幻,不论是战争乱世还是太平盛世,他们总是始终如一,家族的日子还是过得有条不紊。

  不论谁当权,他们都按照自己的规则,治理好家族事务,处理好跟邻里关系。

  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起着忠节义孝的表率作用。所以在宋元明三朝都受到朝廷的旌表。

  这是一个,从南宋就开始存在的世家。

  可以说是仅存的千年世家了,在江南,甚至说整个文人圈子里,那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蒙元清洗下,还能存活的大世家,其中生存之道,极为精深。

  可在遇到这个学堂问题的时候,他们还是参与了进来。

  在很多人眼中,看似不以为意的学堂问题,实则是一场千年未有之大变,如科举的出现,将会彻底的改变社会阶层。

  有眼光的人,总是不差的。

  所以他们还阻止。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是洪武年间,换了任何一个年代,哪怕是朱棣永乐期间,都没有完成的可能。

  也只有洪武大帝朱元璋,才会让这些家族之人,这般忌惮。

  因为一旦朱元璋铁了心的贯彻下去,没有人可以阻止,没有人胆敢阻止。

  陛下那人,那是真的敢杀啊!

  遍数天下读书人,约莫不过百万之数,这其中甚至包括没有任何功名在身的。

  依照陛下那脾性。

  真要来一场文武之变。

  怕是屠个三十万读书人,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这就是朱元璋的威慑力。

  无人不怕,无人不惧。

  “郑老,此事还许你来说个章程,咱们这些人一盘散沙,琢磨了许久,也没个良策。”

  一富态老头,作揖恭敬说道。

首节 上一节 410/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