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朱英便就一直都陪在老爷子的身边。
“月清拜见陛下,殿下。”
“直说吧,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叶月清得到允许后,便就开始讲述目前学堂的问题。
原来在今日上午,也就是朱英和朱元璋一同早朝的时候,群英商会这边,大量已经招聘好的老师,纷纷以各种理由,提出辞职。
什么身体不舒服的,老家有事情的,最近想干点别的事的。
更有甚者,说是准备婚事,怕耽误了。
反正就是以各种理由,不做这个事情了。
三十六所学堂,每一个学堂,大致有十五名老师,这些是在学堂开办前,都已经找好的。
能够担任老师的,自然不只是能识字,自然要对经义方面,有能达到阅读理解的程度。
这也是最为简单的需求。
就这样的需求,就得需要五百多老师,且这还是因为在京师,读书人比较多,招聘起来,相对要容易许多。
很多甚至有着童生,秀才的功名。
但是现在,基本上目前已经有八成往上的,全部都选择了辞职。
“这背后是个什么情况,大致查出来了吗。”
朱英没有意外,文人能够动用的手段,无非就是这些了。
叶月清道:“回禀殿下,经过调查后发现,这些自行辞退的人,大多都在前夜,或是跟好友,或是跟其老师有过接触。”
朱英点点头,话到了这份上,算是已经特别清楚了。
“好大的胆子,真敢这般做,看来这些文人,心里头的坏主意可真是不少。”
朱元璋冷哼一声,语气不善的说道。
倒也没再说直接抓人的事情,他想看看大孙这边,该是要如何处置。
“现在还有多少老师选择留下。”朱英问道。
“不到百人,约莫九十余人。”叶月清回道。
听到这话,朱英在心里头算了一下道:“那些已经离开的,就不用管了,回头好好算一下,按照每所学堂三名老师的标准,进行安排。”
“同时,留下来的老师,给他们的工钱翻倍,那些已经离开的,再不录用。”
说完后,朱英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把那些离开之人的户籍,送到吏部去,吏部那边,应当是知道怎么安排。”
这番话一出,相当于是直接将那些离开之人的后路全部断了。
或者对于那些人来说,求学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相当于进了大明官府的黑名单。
而有了朱英这番话,这些人连后续参加科举的资格,大致也是没有了。
朱英冷笑一声。
老虎不发威,真当是病猫了不成。
他自入宫以来,很少对人有什么脾气之类,可这并不代表朱英本身,是个良善之辈。
真要是良善之辈,他也不可能活到现在这个时候。
跟其他人的猜测差不多,现在的朱英收敛了之前的野性,包括一些后世的节操,再次返回到了身上。
是因为他是太孙,是储君,在名声上,多少需要讲究一点。
可现在,别人都已经直接强压过来了,一点动作都没有,那还叫啥。
这个太孙之位,越当越怂了?
话音落下,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好大孙,便就该当如此。”
“这些家伙,还以为暗地里做事好,人不知鬼不觉,大孙这般做,往后看谁还敢轻易行事。”
朱英这个做法,相当于蛇打七寸。
读书人读书,求学。
说得好听一点,那就一展心中抱负。
直白一点嘛,就是当官。
现在官路断了,谁还会去寒窗苦读?
甚至于那些背后怂恿之人,也不敢站出来包庇,这岂不是不打自招,找死了。
对于这些人的后果,朱英没有半分怜悯。
现在整个京师,谁不知道这群英商会,是他朱英所开,是这大明太孙所开。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在最初招聘的时候,可谓是人群汹涌,现在稍微有点问题,第一想法就是跑路?
这样的文人,要来何用。
若是国难当头,第一批投降的,可不就是他们了。
对于这种有着很强汉奸潜力的,朱英觉得,还是回乡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吧。
省得往后还要祸害百姓。
第362章 :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
“真当我等没有法子吗,这般来看其如何。”
“太孙殿下这次,若是过于狠了,这岂不是要挖咱们的根吗。”
“我已经传信族里了,各位也都传信了吧,必然不能让其在其他地方如此。”
“可这般针对,若惹龙颜大怒,我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等之间,生死何惧,况且常言道,法不责众,陛下他……额……”
翰林院中,大肆讨论,这里算是一个关键的点,毕竟翰林院可谓是文人顶尖场所。
只是最后那名说话的官员,兴头上说到陛下的时候,就卡壳了。
因为按照陛下的性格,哪有什么法不责众,直接便是九族连诛,干净利落,迟疑都不带的。
本来义愤填膺的大家,被这么一说,气氛变得有些僵硬起来。
不善的目光投去。
这家伙不是陛下的卧底吧?
翰林院张信道:“事已至此,消息也已经放出去了,方才已经有信传来,目前群英商会招的那些老师们,八成都已经辞了。”
“看来大家还是能明白个中厉害,即便陛下有心责罚,想来也不可能随意杀戮,总得讲究个缘由。”
“咱们若是能抱成团,这京师的文人,百官,总不能全杀了吧,那这大明谁来治理。”
“最后靠的,还不是咱们这些读书人。”
张信这话,顿时引起了大家的认同感。
皇帝一人,不存在治理天下,而是治理百官,若是百官都没了,那谈何治理天下。
恰逢此时,一老者慢步走来。
有人看到,立即作揖道:“白先生安好。”
闻言,众人望去,正是翰林院大学士白信蹈。
“白先生安好”……
众人作揖。
张信行礼过后,看了看独自过来的白信蹈,不由疑惑问道:“白先生,怎得三吾先生没有过来,莫非是身体不适?”
翰林院大堂里十多人,也有些疑惑。
刘三吾,作为目前的文人之首,这样的事情自然有很大的带头作用,而方才白信蹈便就是去请三吾先生了。
白信蹈闻言,摇头道:“三吾先生说,他年事已大,这番事情,就不多做折腾了。”
此话一出,顿时众人目光失望。
刘三吾几乎是翰林院的精神领袖,他不参与,众人觉得有些索然无味,好似缺了激情。
最主要的是,隐约有人心中开始担忧。
是不是刘三吾刘翰林,知晓了什么内幕不成,所以才和此事避开。
“三吾先生在这等关头,竟如此……唔……”
一人有些气愤的说道,不过马上被同僚好友捂住嘴巴。
在翰林院里说自家老大的坏话,这等行为,还想在文人圈子里混嘛。
那人被捂了嘴巴后,也一下子明白过来,立即不再出声。
张信看着有些失落的众人,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
他现在算是年轻一代的带头人,像是白信蹈,刘三吾,年纪都已经很大了,这些压在他头上的,只需要多熬几年,就能熬出头来。
这次的行动,或者说想法,也是张信提出,而后组织策划。
其中的目的很简单,像是张信这样的文人,更为在乎是自己在文人圈子里的地位,这种地位无形,可非常的讲究。
像是刘三吾,当年朱元璋都要好好请过来。
文人圈子的影响力,比奉天殿官员都要大上很多,哪怕是几位尚书,掌控实权,见得刘三吾,都得恭恭敬敬行礼叫一声先生。
究其原因,人都有退休的时候,而且尚书的职位,经常换来换去。
要是在文人圈子里不行了,后路怕就是断了。
这年头,所有的民心,或者说舆论,都掌控在文人的笔杆子下,谁若是和整体文人闹翻了,名声一臭,什么东西都没了。
相反,只要名声好,科举什么无所谓,照样可以当官。
张信这么热心办这个事情,求的就是这个。
只是现在刘三吾不出面,张信就感觉有一点孤掌难鸣的味道。
稍稍停顿一下后,张信眼光一亮道:“诸位莫急,想来三吾先生此举,大有深意。”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张信。
张信也不迟疑,直言道:“三吾先生何等地位,若是亲自前来参与,其中影响过大,翰林院将会成为众矢之的,引发锦衣卫重视监察。”
“这般咱们后续,做什么事情都须畏手畏脚,难以施展。”
“反观现在,三吾先生避开,便就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咱们有些事情,也好安排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