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31节

  毕竟他过继的儿子,在数年前也不幸病逝了。

  宦官虽然丧失了生育的能力,还是家族还在,一般混得比较好的官宦,都会选择从家族里找个合适的孩子过继。

  便也是血脉至亲,宦官们在对待自己的继子,往往视作亲生儿子。

  走着,走着,朱元璋走到了一处宫殿附近。

  “刘和,咱这是走到了哪里呀。”

  皇宫很大,回过神来的朱元璋不由问道。

  刘和抬头看了看,道:“回禀陛下,这是到了坤宁宫附近了。”

  听到‘坤宁宫’这个词,朱元璋忍不住一个哆嗦。

  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曾经马皇后的居所。

  虽然理论上来说,朱元璋是居住在乾清宫,可基本上三天两头的,都睡在坤宁宫里。

  可是自从马皇后驾崩后,朱元璋就很少过来了。

  不过来,是因为每次过来,朱元璋都有一种极为心痛的感觉。

  这里承载了他太多美好的回忆。

  便是在马皇后驾崩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新的皇后。

  这坤宁宫,也就一直空置着。

  朱元璋此刻的有些犹豫,脚步往坤宁宫的方向轻轻的递了一步。

  下一刻却又收了回来。

  他想去看看,又不敢去。

  如此来回几次,半晌,朱元璋微微一声叹息,终究是朝着坤宁宫走了进去。

  刘和连忙帮忙打开坤宁宫的侧门。

  哪怕这里无人居住,但还是有不少宫女太监值守着。

  点点的灯光,也能让人将周围看清。

  “拜见陛下。”里面的宫女太监,看到圣上驾临,连忙拜见。

  “都出去吧,咱想一个人静静。”朱元璋摆摆手,对着周围的宫女太监吩咐道。

  很快,宫女太监们便从另一个侧门,鱼贯而出。

  整个坤宁宫里,只剩下朱元璋还有刘和。

  “刘和,你也退下吧。”朱元璋再次说道。

  “陛下,容老奴在身边伺候着吧。”

  刘和迟疑了一下,还是恭敬的说道。

  这夜深了,光线不太好,陛下的年岁,如今也不小了,若是有什么闪失的地方,可就不太好了。

  作为太监,朱元璋便是刘和的唯一依靠。他的忠诚,当然是不容质疑的。

  “老了,咱老了哟,人啊,还是得服老才行。”

  朱元璋闻言,感叹着说道,便也没再让刘和退下。

  走到前方的台阶,刘和连忙上搀扶,朱元璋也避开,便是这般走入了坤宁宫的院子里。

  匆匆十年过去,物是人非。

  朱元璋颤颤巍巍的走到一个秋千的旁边,伸手抚摸着。

  脑海中,十多年前的景象,犹如昨日一般历历在目。

  “我不要爷爷陪我玩,我要奶奶陪我坐秋千。”

  “好好好,奶奶陪你玩。”

  “爷爷去哪了呢,怎么还不回来睡觉呀。”

  “你不是嫌爷爷胡子扎你么,怎么还要爷爷陪你一起睡呢。”

  “唔……爷爷肚子圆滚滚,可以当枕头呀。”

  “哈,爷爷来了哦。”

  “爷爷,为什么奶奶说你是皇帝啊,你明明就是爷爷啊。”

  “爷爷既是皇帝,也是咱大孙的爷爷呀。”

  “呜呜呜,爷爷就是爷爷,不是皇帝,不是,呜呜……”

  “好好好,爷爷不是皇帝,爷爷就是咱大孙爷爷,啥也不是。”

  “嘻嘻……”

  曾经的一幕幕,和大妹子,大孙子的生活场景,在朱元璋的脑海中不断的闪现。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早已经是老泪纵横。

  “大妹子,你看到了吗,咱们的大孙呐,他没死呢,没死,他回来了。”

  “大妹子,你不该走的呀,你就这般走了,咱大孙子回宫后,要是看不见你了,他会哭的呢。”

  “他要是哭了,谁来哄呢,咱不会,咱不会啊。”

  朱元璋哽咽着,用哀求的语气,不断的述说着。

  他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和他最爱的大妹子,大孙子,再荡一次秋千。

  良久,朱元璋拖着沉重的脚步,朝着坤宁宫里走了进去。

  刘和紧随其后不敢打扰。

  走到寝宫里,朱元璋看着铺好的龙床,怔怔的望了许久。

  最后他换换的解开衣裳,脱掉鞋袜,朝着床上走去。

  安静的躺在床上,朱元璋闭上眼睛,仿佛闻到了曾经大妹子身上的味道。

  还有大孙子身上的奶香味。

  两行清泪从滚落,朱元璋却不肯睁开眼睛去擦拭。

  他怕睁开了眼睛,那熟悉的味道,便就会消失殆尽。

  现在的朱元璋,就像是一个无助的孩子般,紧紧的搂住被子,就像是抱住大妹子一般。

  大孙的稚嫩的声音,似乎再次从耳边响起。

  这一刻的朱元璋,完全的沉醉在以往的记忆中。

  良久,安静的侍立在一旁的刘和,听到了陛下的呼噜声。

  这才缓缓退下,小心翼翼的关上房门,唤来值守的太监。

  “希望今夜,陛下能做个好梦。”

第38章 :对策

  次日。

  随着退朝的声音响起。

  早朝结束。

  燕王朱棣面色沉重的回到了府邸中。

  作为藩王,虽然在京的时候也需要早朝,但也没其他的事情做。

  比起下朝后还要继续工作的大臣们,相对而言要轻松许多。

  “殿下,朝中何事发生,让殿下心情如此不愉。”

  回到府邸,朱棣唤来姚广孝,然后屏退四周,显然有要事相谈。

  姚广孝见此,便开口问道。

  朱棣闻言,冷哼了一声,随后解释道。

  “今日早朝,父皇突然宣布,为解决灾荒,同时加快修建大哥的陵寝,从灾民中征调三千人去孝陵,实行以工代赈。”

  听到这话,姚广孝心中微微琢磨,说道:“陛下之举,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朱棣点点头,肯定道:“这是自然,大哥的陵寝,早前就有上千工匠在修建,大体上都已经完成,只剩下一些精雕的细活。”

  “这些个民夫,哪里能干这等事情,粗手粗脚的,别说修建,毁坏还差不多。”

  “父皇怎么可能连这些都不懂,显然这三千民夫,并非是为了修建大哥陵寝而去,当有其他目的。”

  姚广孝有些疑惑的说道:“三千人如此之多,难不成有其他用意,便是……”

  犹豫了下,姚广孝才说道:“便是为了挖墓,也不至于要如此多的人手吧。”

  姚广孝并未直言朱元璋要挖开朱雄英的坟墓,查看尸骨的情况。

  但朱棣自然是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意思。

  “大师有所不知,便是十年前,本王那大侄子下葬后的第二夜,突发地龙翻滚。”

  “恰好就是在本王大侄子的陵墓那块,这也导致整个陵墓完全的塌陷了下去。”

  “当时父皇也派人挖掘过,只是塌陷得太深,动的地方过多,父皇怕坏了祖陵的风水,便就停止了。”

  “现在朱英出现了,以父皇的性子,无论如何都会挖开来一探究竟。”

  朱棣沉声说道,曾经的宫廷秘闻,也这般讲述了出来。

  姚广孝顿时就明白了,为什么朱棣的心情不好了。

  显然这要是真的挖出来了,到时候尸骨在那里好生生的摆着。

  那么现在活着的朱英,便就是假的无疑。

  朱棣所有的安排,便直接作废了。

  一旦朱允炆被册封为了皇太孙,那可就万事皆休,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现在的朱棣,虽然很想当皇帝,但心中可没有造反的想法。

  哪怕朱允炆真的当了皇帝,朱棣也不会,或者说不敢造反。

  就凭他手里那点兵马,造反岂不是找死么。

  后来是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不造反是死,造反也是死,这才舍生一博。

  在诸多因素下,朱棣最终侥幸成功。

  纵观古今,藩王造反的很多,但唯一真正的成功的,也就只有朱棣一人。

  这跟运气,实力,军事天赋,还有朱允炆将一手烂牌打得稀烂,全都有不可忽视的关系。

首节 上一节 31/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