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251节

  “提高将士的地位,在孙儿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不仅仅如此,在大明往后,哪怕户部再是紧张,也不能克扣将士们的军饷。”

  “就现在的军中,孙儿已经发现有部分将领开始存在吃兵血的存在,必须要严厉的打击这等情况。”

  “唯有兵强马壮,才能护我大明无忧,也唯有将士们中忠诚爱国,才能使我大明长盛久治。”

  朱英的一番话,直接就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去了。

  承认前元的正统地位,是当下大明的需要,朱元璋更多的是对于前宋的认可。

  所谓明,便就是日月重开大宋天。

  大宋的亡国,是因为经济吗?

  读过历史典籍的朱元璋深刻明白,是因为文贵武贱。

  所以朱元璋虽然收归兵权,但对于军户们还是非常好的。

  “关于有军中将领喝兵血的情况,这件事咱会让锦衣卫严查,大孙说的有道理,咱大明是靠将士们拼杀出来的,只有将士们的拥护,才能保证咱大明安危。”

  朱元璋的语气中带着丝丝震怒,克扣将士军饷,这是他所不能忍受的。

  锦衣卫严查看似简单一句,但动用到锦衣卫,绝对会在军中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但凡涉及到贪污这块,朱元璋可没有丝毫情面可将。

  朱英点出这句后,没有再多谈。

  以老爷子的性格,这件事肯定不会轻松过去,或者说在老爷子这里,就没有能够轻松过去的事情。

  路要一步步走,现在的朱英,已经在心中有了很完善的计划。

  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明将士的认可。

  而不仅仅只是以蓝玉为首的淮西武将集团。

  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改革,提升大明将士的地位,完善将士们的保障。

  仅仅这两条,就足够朱英得到将士们的崇拜了。

  朱元璋之所以这般支持,也是看出了朱英的想法,待朱英的存在公之于众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孙,就是下一个自己。

  或者,甚至在军中的威望,超过自己。

  因为大孙目前的改革,朱元璋非常明白,是所有大明将士最为需要的。

  ……

  老兵退役安置的问题,对于整个大明影响巨大。

  尤其是大明百万将士。

  目前已经开始在审查第一批名单,这些人将会作为最初治安署,治安厅,治安司的第一批成员。

  现如今,已经有不少老兵开始在找关系了。

  京师凉国公府,自从老兵退役的章程传开,这里可谓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络绎不绝的武将上门,只为求取安置名额。

  最为明显的就是,大明各地将领回京述职的报告,在五军都督府非常的频繁。

  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想要和凉国公见面。

  都是多年的拼杀战场,哪个将领没几个极为信任袍泽兄弟呢。

  自己往后的生活不用担心,但是弟兄们就不一样了,现在有了机会,哪里可以放过,稍微清醒点的将军都知道,这可是关乎到弟兄们对于自己的爱戴。

  “大哥,这杯酒老弟先干了,此事可千万不能忘了老弟呀,你也是知道,咱们那一批老兄弟,有好多都是断了手脚,如今在家,连种田都不能。”

  “我有一次去看过,过得那真叫一个苦,家里的子女们也不孝顺,这次有了机会,某听说便是已经不在军中的老兵,也是有机会的。”

  “我跟军中的弟兄们商量过,咱们不是京师,名额肯定不能多,所以就想把机会,让给那些归家的弟兄们。”

  说话的是蓝玉的直属部下许亮,也算是多年的老兄弟,曾经是蓝玉的亲卫。

  所以在称呼上并非是大将军,而是以大哥相称。

  否则也没资格,出现在蓝玉的酒宴上了。

  许亮作为蓝玉核心成员,历史上在蓝玉案中,也是被诛连至死。

  在场众人,听到许亮这话,突然心中就有些羞愧起来。

  因为在此之前,大多数的将军,勋贵,都是为现任军中的将士求职,而像许亮这样为已经解甲归田,身有残疾的老兵求职的,还是第一人。

  蓝玉也是个性情中人,听到这话,端起桌面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许亮兄弟,某没有看错你,是真正为弟兄们着想的。这次的事情你放心,某必定为你安排足额的名额。”

  “不过你也要知道,虽说那些归家的老兄弟很需要,但是作为咱大明新成立的衙门,也不能尽数选择老兄弟们。”

  “在这点上,大家也不用担心,既然是军里的老兄弟当职,那么到了地方上,咱们那些老兄弟们,定然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

  蓝玉的话让众人纷纷点头,军队的袍泽之情可比同窗之情要来得更为直接一点。

  况且军人可没文人那么多弯弯绕绕。

  得到在场众多将军,指挥使的认可,蓝玉举起酒杯说道:“虽目前殿下的身份还未公布,但是在殿下的眼中,对于咱们这些丘八,是真正的认可,真正的在乎。”

  “这般往后,弟兄们在战场上,也能奋战力效死,无后顾之忧。”

  “弟兄们还不知道殿下的存在,但是咱们可不能让殿下对咱们的好被埋没了,诸位回去后,可直接跟弟兄们将清楚,弟兄们的后路是谁提出安置的。”

  “来,今日,让我等为长孙殿下贺!”

  蓝玉端着酒杯站起来,举杯遥对皇宫方向。

  “为长孙殿下贺!!!”

  众人高举酒杯齐声呐喊道。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到了八月下旬。

  而在这个时候,孝陵那边太子陵寝,已经到了修建的尾声。

  这也就意味着,太子殿下的灵柩,到了葬入陵寝的时候。

  仁智殿内,

  朱元璋领着朱英,两人在太子朱标的灵柩面前。

  朱英一身素服跪在蒲团上,朱元璋则是老泪纵横的站着。

  终于到了这一天,年迈的朱元璋,要眼睁睁的送自己最为疼爱的儿子入土。

  如同当年,送大妹子一般。

第242章 :咱大孙还好生生的活着!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人这一辈子,会死上三次。

  第一次是断气的时候。

  第二次是下葬的时候。

  第三次是最后一个人把你忘记的时候。

  当然,对于老朱家来说,尤其是朱标,第三次是不存在的,他会一直留在史书记载上,被后人所熟知。

  这也是为什么,特别多的人,在乎青史留名,想尽办法,绞尽脑汁,都要在史书上留下浓厚的一笔,且要爱惜羽毛,维持好名声。

  而对于在乎的人来说,经历的,将是两次悲痛。

  死亡的时候,下葬的时候。

  朱元璋身子在轻轻的颤抖,自从朱英出现后,巨大的惊喜,冲淡了悲伤。

  让朱元璋很多时候,都下意识的忽略了朱标的死亡。

  加上大孙和儿子这般相像的长相,不可否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一种替代的感觉。

  即是大孙,又是大儿。

  这才是朱元璋近段时间的心中写照。

  然而,时至今日,今日下午,当有人禀告说,陵寝已经修建完成后时。

  朱元璋这才如梦初醒。

  我的大儿,他走了啊!

  “咱还记得,你出生的时候,爹正在打京师,就是现在这个地。”

  “战况不是很好,打了很多次,都打不进去,大军的军心有些动摇了,将士们也是疲惫不堪。”

  “当时咱的大恩人去世了,军中很是混乱,多人各怀心思,那个时候,你在娘胎里,咱就想着,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

  “爹怎么也得为你,拼出个锦绣前程来。”

  “爹还记得,那一天帐中议事,你出生的消息传了过来,当时爹就拿着那份传信,一路奔跑到点将台上。”

  “那个时候,爹浑身都是劲,拿着那大鼓锤,狠狠的敲在战鼓之上,召集所有的将士。”

  “爹要告诉所有将士们,咱有儿子了!!!咱老朱家,有后了!!!”

  “数万将士,听着爹在台上的大声宣布,全部都沸腾了起来,也就是从那一刻起,爹决定,一定要为你打下一片偌大的天地。”

  在这个时候,朱元璋的脸上,是带着笑的,思绪好像回到了三十七年的那一刻。

  不过紧接着,面色开始变得肃杀起来。

  “在爹的面前,还有几块拦路石,在那个时候,爹也想明白了,于是设下计策,将其铲除,自此后,恩公的部将,尽数为爹所掌。”

  “自从标儿你降生以来,老天爷都在帮着爹。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歼灭方国珍,爹如何都想不到,咱一个放牛娃出生的,也能坐到皇帝这个位置。”

  “然而,在爹的心中,有一件最遗憾的事情。”

  “自你出生后,爹这些年里,都是南征北战,很难回家一次,好不容易建立大明,开国之初事务繁忙。”

  “当爹再转过头来看向你的时候,你已经长大了,长得跟爹这般高大了。”

  “爹当年,多么想陪着你长大,每每到进军时刻,打了一天的仗后,在床榻上,爹想到你,就感觉浑身都充满了斗志。”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脸上再次堆满了笑意,好像又回到了当年怀念儿子的时候。

  不过眼神看到灵柩,很快就回过神来。

  “咱的儿啊,你已经走了啊,你就这么走了啊!你怎么这么狠心,就把爹给抛弃了呢,爹今年都六十四了,古稀之年。”

  “半截身子都埋到土里的人了,你怎么就狠心,就这么丢下爹不管了呢。”

  “你娘走的那天,拉着爹的手,跟咱说了很多很多,其中大半的话,都是在交代爹如何待你,不得像从前那般训斥你。”

  “大妹子的话,咱能不听嘛,后来你想要如何,咱也开始让着你。”

  “你总是怪咱,说咱心太狠,杀了那么多人。把跟着咱打大明的老兄弟,都给杀光了。”

  “可是你要知道,咱都是为了你,你什么性子,咱还能不了解嘛。做事狠不下心肠,就会被人欺负到头上去。”

首节 上一节 251/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