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205节

  那是朝廷中,甚至大多数内陆官员,从未见到过的场景。

  或许在蒙元统治时期,草原边疆的情况要好上许多,毕竟都属于游牧民族,归于元朝统治。

  元后,大明立国以来,北方边疆的情况,就从来没有好过。

  每一年,北方边疆的村落,都会遭受到来自草原的劫掠。

  大明天灾不断,草原就一片和平了?

  实则草原上有游牧民族的生存,可比大明百姓们,还要来得难得多。

  游牧的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低效的,基础如此,也就承载不了大量的人口。

  大明一亩地,每年大约有三百多斤粮食的产量,一个步兵每年需要的口粮,平均在千斤左右,三亩地就能养活。

  但对于牧民来说,草原上放养一头羊,便需要二十亩草场,一个五口之家,需要三四百头羊才能生存下去,也就说至少需要六七千亩地。

  从历史上看,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依附于农耕文明,通过贸易,劫掠才能获取中原王朝的金属制品,生活用具,乃至于生存所必须的食盐。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游牧民族很善战,战斗力非常强。

  实则这是一种错觉。

  在绝多大数时间,穿着兽皮粗糙缝制衣服的游牧民族,在正面是不可能刚过农耕文明的。

  无论是军备,动员规模,还是组织形式,远远无法和中原文明相比。

  草原上多数士兵所用的武器,都是木质甚至兽骨为主。一口铁锅在草原上都是稀罕物,唯有贵族才有。

  这样的差距相差太大了,可以说是全方面碾压。

  边疆劫掠,那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会集结起半军半民的队伍,南下进入中原边疆打秋风。

  对于那些有重兵把守的大城,可没有敢去的,都是对一些小村落,或者小镇进行劫掠。

  能在边疆呆着的小村,也不是善岔子,都会进行反击。

  一些人口少,小的草原部族,指不定就全灭在这些村镇之中。

  中原民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民族。

  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游牧民族入侵,也是建立在中原王朝内乱的基础上趁虚而入。

  晋朝先有八王之乱,中原累年战争人口凋零后,才有‘五胡乱华’。

  实则那个事情的五胡,已经不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了。

  算是半农耕半游牧民族,汉化的程度非常高。

  然后就是蒙元。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很强吧,那可是踏平了个半个亚欧大陆。

  西夏,这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小国,在中原文明上不过一个割据政权,唐朝的夏国公,封的定难节度使。

  就是这么一个割据小国,成吉思汗打了三次才打下来,若不是旁边的金国拒绝出兵援助西夏,成吉思汗还就真不能打下来。

  也就碰上金国当时的完颜永济这么一个读书少的半文盲,才导致西夏被迫向蒙古乞和,驻蒙伐金。

  后期的蒙金战争,更是打了长达二十四年,成吉思汗死后七年,蒙古才一举攻破金国,更别提去打南宋,一统中原了。

  即便是忽必烈入主中原,也是因为南宋在失去了燕山屏障,还有农业发达的京津地区,辽,金,蒙古先后继承了对北方的控制,才能是越打越强。

  自北宋灭亡到大明建立。

  北方可是有二百四十年的时间,都是处于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

  足足两百四十年,算是二十年为一代人,已然是繁衍了十二代人。

  个中差异,已然是相差极大。

  这也是当时南北汉人的矛盾由来,在当时南方汉人的眼里,北方汉人都已经不能称为汉人了。

  是朱元璋,将南北汉人,在经过二百四十年后,再次合并过来。

  不过,现在的草原和以前区别很大。

  蒙古帝国在占据了如此多大的地盘后,武器军备上已然是不落后了,这对于大明来说,威胁和曾经就完全不一样了。

  且草原对于农耕文明的大明,真没太多意义,种不了粮食,一马平川又难守,大军入草原,很容易就被拖死。

  就算是第三次满清入主中原,大明也不是被满前灭亡,灭亡明朝的是李自成,满清是趁着中原大乱无主捡了个大漏。

  纵观历史,更多时候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称臣纳贡,稍有抬头,那就是派兵打击。

  像汉朝对匈奴,唐朝对突厥,回鹘,柔然,高句丽。

  现在大明对草原,也是这个路数。

  只不过记载史书的文人,对咱们被人打了,那就大呼小叫,大书特书。

  咱们打别人往往一笔带过,便就是哪哪不服王化,某某平之。

  之所以这般,多数朝代除了开国时期,多数都是文重武轻。

  文人和武人天然矛盾,文人自然不可能去歌颂武人。

  这般看来,朱英似乎也没太大必要,建轨道针对草原。

  这个就看目标了。

  首先是草原的大量战马。

  古代,信息传播速度,便是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程度。

  信息传播得越快,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强度就越高。

  海上贸易诚然会让大明整体变得富裕起来,但实际上掌控的力度,反而会因此减少。

  因为海上的航行,往往是大半年,乃至于数年一个轮回。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意味着海上贸易,朝廷对其的限制能力,将会变得非常的小。

  很容易就会造成地方富而中央弱的情况。

  曾经,不将草原纳入中原版图,是因为没有利益。

  现在就不同了,大量的骏马可以维持轨道,草原上的一片平原,对于轨道的铺设更是要容易许多。

  番薯等高产作物的种植,也能让中原有富足的粮食,去供养草原上的百姓。

  人口,版图的增多,意味着大明的强盛,以草原为起点,再来征伐一次欧亚大陆。

  有着农耕文明在后背助阵,加上草原骑兵,火器。

  将曾经蒙古巅峰时期的版图,全部纳入到大明中来,将不会只是想想,而是切实可行。

  所以,在沉默不知多久后,朱英原本有些微微低着的头,缓缓抬起。

  一如之前,平静的眼神看着老爷子,声音坚定的说道:“爷爷,轨道的事情,孙儿想做。”

  嘭!

  朱元璋一巴掌狠狠的拍在桌面上,整个桌子都震动起来,菜溅得四处都是。

第204章 :现在就得把名分定下来

  回到坤宁宫后,朱英才发现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

  从马拉火车的想法出现,然后和老爷子进行交谈,这中间的时间,总共不到小半个时辰。

  朱英根本没有进行一个完整的思考,定下适合大明的方案,就直接述说起来。

  沉下心思后,朱英细细的琢磨一番,大致的方案就有了想法。

  轨道马车必须要开始定下方案,老爷子若是不同意,只能自己先派人开始收集轨道的勘察数据。

  木轨只能作为过渡,不可能大面积使用,山多,河流多的地方,显然也不能多用。

  主要还是在靠近草原的平原地带。

  且要让老爷子,包括大明所有的勋贵,看到轨道所带来的利益,且炼铁工业的出现,才能够大面积的铺设来开。

  轨道个中关键,便是速度。

  从京师到北平的直线距离,大约是一千公里,两千里地,实际上绕路肯定要更远一些,至少也是绕上两三百里地了。

  古代大军的行进速度取决于最慢的辎重速度,约莫在日行四十里地到五十里地左右。

  这也就是意味着,日行五十里地计算,军队从京师出发,抵达北平,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这是最小的估值了,实际上加上整顿军备,还有天气因素的影响,能在两个月内抵达北平就算是不错没耽误。

  大明如今马车的速度,每日大概可以行进越两百里地的样子,实际上当然要更少一些,一百多里地应是正常平均速度。

  假设铺设出从京师直达的北平的木轨,那么将会出现一个怎样的情况?

  首先是马,自然不可能是几匹马,至少都是十二匹马甚至更多,这样才有足够的动力源。

  在马夫的驾驶下,这些马会一直沿着木轨的方向奔跑。

  且这种行进,是昼夜不断的。

  一直不停马肯定是吃不消,这个时候保持马的动力,只需要在路过驿站的时候进行马匹的更换便可以继续。

  这个过程,就像是六百里,八百里加急一般,马夫也需要跟着替换接力进行。

  但这有一个好处,木轨的痕迹,哪怕是在夜间都可以一直行驶,不至于迷路,即使可能会慢上一些。

  多车轮的使用,也会让马跑起来更加的省力,拉动更多的载重。

  这意味着轨道带动的车厢,每天的行进路程可以达到三百多里地。

  从京师到北平的两千多里路程,从原本的两个月的时间,缩短为七八天左右的时间。

  这些通过马拉火车抵达北平的将士,精力充沛,简单休整后就能投入战斗,而且完全不用担心后勤的问题。

  只需要携带少许的干粮,后续的粮食马上就能转运过来。

  不间断的运输,如同流水线一般,随时都能将军队调集过去。

  军事上如此,这么一条木轨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加的超乎想象。

  这和大运河实际没啥区别。

  非战时期可以起到沟通南北的作用,对于解决目前大明南北汉人尖锐的矛盾关系,有着显著的效果。

  定都南京的朝廷,和北面的地域问题将会得到改善,朝廷对于北方地域的掌控力,也会随之增强。

  当然,假设这么长一条的轨道,木轨肯定不行,只能是铁轨才可以,不然木轨产生的庞大养护费用难以估量。

  即使是铁轨,也不可能向后世那般,一条轨道从头到尾直通到底。

  可以理解为后世公交车站的概念。

  若遇河流,自然就是下车搭船,若遇大山,便就步行爬山。

  靠现在的人力去挖一条隧道,那完全就是异想天开了。

首节 上一节 205/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