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110节

  “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流传出风声,除了最近的孝陵传言。”

  “这般看来,说明陛下对于现在这个虞王殿下的身份,也是捉摸不透的,甚至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怀疑。”

  黄子澄一边说,一边仔细的在心中思考,说到后面,他已经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朱允炆原本有些黯淡的目光,随着黄子澄的不断分析,开始变得越发的明亮起来。

  看到朱允炆的精神,明显变得有些振奋。

  朱允炆补充说道:“殿下,无论现在的虞王殿下是真是假,殿下都是目前最有利的竞争者,毕竟殿下已经被陛下宣布为了太孙,这就已经占据了优势。”

  “况且这一切,都只是我们的猜测,说不准陛下或许有其他的事情呢。”

  到最后,黄子澄却是幽幽的说道:“况且,哪怕是真的虞王殿下又如何,已经薨逝十年了,真的都应该变成假的了。”

  朱允炆听到这里,不由跟着念道:“对呀,即便是真的,到了现在都该是假的,一定是有人欺瞒了皇爷爷,用我大哥的身份,来诓骗皇爷爷。”

  “不仅仅如此,甚至于想要谋夺我大明江山。”

  说完这些后,朱允炆再次恢复了所有状态,甚至有些温和尔雅的对着黄子澄拱手作揖道:

  “谢先生教我,如若不然,我当是已经陷入魔怔之中。”

  黄子澄连忙托着朱允炆的双手,说道:“臣惶恐,为殿下谋划,都是臣应尽职责,日后还请殿下切不可如此。”

  朱允炆顺势起身,有些感叹的说道:“没想到,我那大哥,竟是还能复活,简直是不可思议。”

  虽然黄子澄说有其他的可能,但朱允炆并非愚笨之人,相反,他还是极为聪慧的。

  不然也不会受到朱元璋的重视和喜爱。

  当缓了过来后,朱允炆就意识到,不管是真还是假,以皇爷爷目前的动作来看,确实是有这么一个大哥出现。

  想到这里,朱允炆对黄子澄说道:“先生,与其放任不管,还不如直面而上,明日早朝后,我便去找皇爷爷,问明真相。”

  “这……殿下,这是否太过于急躁了。”黄子澄有些迟疑的问道。

  但是这个时候的朱允炆,在经历了刚才的近乎崩溃后,就好像突然开窍了一般。

  摇头说道:“先生不懂,现在皇爷爷既然还没有将大哥送入宫中,就像先生所言,对大哥的身份,还是存在着猜疑。”

  “我等不能坐以待毙,困守皇宫坐等,因为一旦皇爷爷将大哥召入宫中,那就说明局势已定,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再有任何的机会。”

  “唯有先发制人,我先从皇爷爷那里探寻,确认是不是跟大哥有关。而后便是想尽办法,接近大哥。”

  “大哥如若是假,定然是有破绽可言。我便有机会伺机而动,甚至将这一切禀告皇爷爷得知。”

  “如若真是大哥,没有半分虚假。凭借我的身份,哪有什么资格和大哥争夺皇位,不如早些退出,或许还能得到大哥看重,皇爷爷欣赏。”

  “寻个好的藩地,老老实实做个富贵亲王,也未尝不可。”

  说到后面,朱允炆自嘲的一笑,语气中充满着坦然。

  这一番话,说得黄子澄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还是他所认识的允炆殿下嘛,这般格局,这般话语,简直不要太过于震撼。

  自古以来,为了皇位争夺不休的兄弟残杀,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目前,黄子澄只是和朱允炆讨论出一个假设的可能。

  在面对皇位的诱惑中,朱允炆却能说出这般大义炳然的话语。

  这是只有真正的贤明之君,才能讲述出来。

  “殿下高风亮节,让臣心中愧疚,臣愿誓死效忠殿下,无论如何,只要殿下不嫌弃臣,臣都愿意跟随在殿下身边。”

  黄子澄眼神中流露出激动。

  当即后退一步,跪地俯身,长揖而拜。

  而这个时候的朱允炆,眼神却有些怪异,余光扫过宫殿外的某个窗户,看到角落的阴影消失,嘴角微微上翘。

  这才前面上前将黄子澄扶起道:“先生的心思,允炆心中自然明白。只要先生不离,允炆定然不弃。”

  “殿下!”

  黄子澄轻呼一声,身子都有些颤抖起来。

  ……

  “允炆当真是如此说的?可是无人教他。”

  从坤宁宫到了乾清宫后,没多久刘和就将刚才在春和殿里发生的一切,全部如实的汇报给了陛下。

  虽然这样的话语,刘和知道对于朱允炆来说,很是有力,但作为司礼监掌印,刘和另外还负责宫中耳目。

  不管是怎样的情况,他都不能有任何的私心。

  况且有些东西,并非是他想隐瞒就能瞒住的,一旦他将此事瞒下来,保不准他下面的太监,就会直接跟陛下禀告。

  盯着他这个位置的人,可不要太多。多少太监,都盼着他出错呢。

  之前不久,刘和就收到消息,某某小太监,有些鬼鬼祟祟,偷偷对外汇报陛下的消息。

  发现后,刘和顺手就来了一波反侦察,直接锁定到春和殿里。

  便自然而然的偷听一波。

  “陛下,确是如此。”刘和回禀道。

  朱元璋点点头,颇有些感叹:“倒是一个知事理,懂孝顺的好孙儿。没想到允炆这个孩子,还有如此心态,真让咱有些刮目相看。”

  “这般看来,倒是咱让他有些受委屈了,便是日后让大孙给他封一个好地方就藩吧。”

第122章 :批阅奏章的小技巧

  大明皇宫,谨身殿。

  “都送过去了吗。”

  “回禀陛下,都送过去了,想必现在应该到了。”

  ……

  “东家,东家。”

  朱英顿时睁开眼睛,虽然在京师悠闲的日子已经呆了许久,但十年以来,刻在骨子里的警觉,已经形成了本能。

  “张伯,可是有什么事情发生。”

  朱英看了看外面,天还未亮,张伯正站在自己的床边,于是沉声问道。

  虽然有些疑惑,目前京师对他来说,还有什么危险可言。

  “东家,外面来了几位锦衣卫。”张伯有些无奈的说道。

  对于东家的身份,张伯自然是有所了解,像是老爷子过来的排场,几乎都说明了一切。

  今日天还未破晓,大门就有人敲门,张伯连忙过去查看。

  原来是数位锦衣卫到访,说是要见东家。

  “锦衣卫,他们来做什么。”朱英下意识的问道。

  “东家,我也不知,说是见了你才能说。不过我看他们好像是带了个大木箱子,应当是送什么东西吧。”

  张伯回忆了一下,然后说道。

  “送什么?老爷子这么早给我送什么东西。”

  朱英有些郁闷,不过他也没赖床的习惯,起身更衣,便朝着外面走去。

  院子里,三名锦衣卫正在恭候。

  “朱公子。”

  看到朱英过来,连忙抱拳作揖。

  锦衣卫送完东西后,就直接离开了。

  朱英也没急着打开箱子,先是拿到书房后,这才打开。

  “好家伙。”

  朱英打开箱子后,看着里面叠放的大几十本奏章,瞬间就懵逼了。

  这是几个意思,让我清早起来批阅奏章?

  看了看还未亮的天色,一片漆黑,现在应该是凌晨五点吧。

  ……

  朱元璋在谨身殿,听到刘和的回答,整个人都不由笑出声来。

  “咱这个大孙,过于备懒。从今天起呀,也该是为咱分担一部分事情了。”

  “要学着适应嘛,这要是日后当了皇帝,就像是大孙自个说的,连着几个月不上朝咋办?”

  “早些开始熟悉,才是好事。”

  朱元璋笑着说道,而后对刘和再次吩咐道:“刘和。”

  “臣在。”

  “日后殿阁那边送来的奏疏,就不忙着先送到咱这里,往大孙那边送过去,等大孙批阅完,再来送给咱看。”

  “臣遵旨。”

  朱元璋交代完后,就拿起一本史记开始看起来,看的正是秦朝的史记。

  朱元璋是头一次当皇帝,还是自己打下来的江上。

  之前也没经验,也不存在哪个人过来教他怎样去当皇帝。

  打仗和治理国家,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朱元璋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自从大明建国以来,朱元璋看得最多的便是曾经朝代的一些规章制度,还有条陈。

  在朱元璋的书案旁边,还放有白纸,当看到精妙的地方,他还会用白纸记起。

  去除槽粕,取其精华,大明的制度就是这般来的。

  尤其是上一次聊到倭国的事情,所以朱元璋让太监整理了比较跟倭国有关的书籍,开始去了解倭国的一些情况。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既然决定了倭国,那就要做好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曾经夺取天下每次打仗前,朱元璋也会尽力去收集对手的信息,然后心中琢磨对策。

  就在朱元璋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

  刘和过来禀告:“陛下,允炆殿下求见。”

  被打断的时候,朱元璋微微皱眉,不过听到朱允炆求见,有些奇怪,道:“让他进来。”

  谨身殿门口的朱允炆,得到太监通传,连忙进入。

  哪怕他现在被定位太孙,身为皇孙,想要和皇爷爷见面,也是需要得到准许才行。

首节 上一节 110/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