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
李易对这次测试结果很是满意,主要是终于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火药秘密。
这对他来说,无异于打开了另一个宝藏。
第238章 李秀宁登基,高丽急报至
整个九月上旬,李易可谓忙的飞起。
稽税寺、火器监两头跑不说,空闲下来还要写劝长公主登基的奏章。
三劝三辞,三次奏章内容还不能一样。
为此李易是绞尽脑汁。
好在随着这一套流程走完,第四次群臣力劝后,登基祭祀大典的时间终于敲定,就定在九月十五。
时间一天天临近,很快就到了十四日晚。李易跟着孔颖达恶补各种祭祀礼仪,今晚他们一个主祭、一个赞者都不会有时间睡觉。
李易跪坐听着,只觉一个头两个大:“这么多步骤,到时万一错了怕是整个中原都要笑话我。”
孔颖达面无表情:“长公主钦点了国公来主持,国公怎可懈怠。况且老夫身为赞者,每一步该做什么,我都会告之你,你用心记着,便不会出错。”
这话说的,李易无言以对。
这老孔身为孔圣人之后,对周礼自然是再熟悉不过,可他一个连村子祭祀礼都没参加过的人,现在要给李秀宁主持登基,这真是赶鸭子上架。
看着李易一脸郁闷的表情,孔颖达其实比李易还无奈。
他虽然算不上什么儒门领袖,但也是大唐有数的儒家大学士,祭祀这种事居然要给李易打下手,在他看来这其实就是长公主有意抑制儒门的信号。
这事他干着急都没用,反而更得兢兢业业,不能再落下什么把柄。
是以孔颖达比李易更不希望明日的大典出现问题,一个晚上都抓着他不放,颇有在国子监监督皇室勋贵子弟上课学习的执拗劲。
直到卯时一刻,洛阳城鼓声大躁。重鼓足足响了九声,比七声上朝鼓还多出两回。
很快百官从城中各坊动身,齐聚文德宫外。
随着长公主在中书令武住⒛谖澜军上官婉儿的陪同下出了宫门,祭礼乐典便跟着奏响。
銮驾出发,前往北郊祭坛。
到了祭坛,李易也就忙起来了。
主要是充当工具人,焚香的时候给李秀宁点香,再献上五牲、玉器、帛布,随后以主祭的身份带天赐肉脯一条给李秀宁,以作丰收之意。
等一套流程走完,天色已完全放亮。
紧接着,銮驾回宫。
文武百官以及观礼的诸国使臣全都留在太极宫外,而李秀宁则先回文德宫。
等太阳差不多爬上山腰,巳时二刻太极宫门才缓缓开启。
“新君继位,百官觐见!”
随着仁桃簧公鸭嗓传遍宫门,以李易为首的洛阳文武悉数上前。五品以上的入殿,余下的全都在殿外列队站着。
此时此刻,李秀宁身穿龙袍端坐于大殿之上。
群臣入殿后,齐声道:“臣等,拜见陛下!”
“平身。”
李秀宁的声音清脆,脸上却带有一抹振奋潮红。
自己现在,真的成为大唐天子了!
“谢陛下。”
嘴角吐出三字,站在百官前列的李易也是颇有些感慨。
三个月前他才动了要推李秀宁上位的心思,没想这么快就能实现。
不容易啊!
………
“边关急报,边关急报。”
就在诸国使臣觐见大唐新天子并送上贺礼之际,一匹兵驿快马从洛阳北门飞奔而至。
快马入城后直奔皇城兵部,在兵部府衙前翻身下马,口干舌燥的驿卒连忙递出背后的竹筒:“河北道辽州急报,还请速呈尚书。”
兵部守门小卒不敢耽搁,连忙把驿卒请进去,很快就有书吏从驿卒手中接过信报。
书吏原本是按照程序将信报和内容先行登记在册,只是在摊开信报的下一刻,整个人就‘噌’的一下从桌案边站了起来。
出大事了!
只见这份来自辽州信报上写着,倭国侵占高丽全境,高丽王携臣子过鸭绿江避难,如今被辽州刺史暂时安置在江北泊醭牵疑有倭国兵马于大江对岸驻军。
书吏都来不及誊抄,便打算先将信报送去给尚书和侍郎,可他才走出屋子,又想到今日乃新君登基之日,朝会怕是中午都不见得能散。
当下只得抱着信报,在兵部府衙门口驻足。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看到一支马队从远处驶来。为首者赫然是不久前顶替罗艺,成为新一任兵部尚书的屈突通。
书吏赶忙上前:“尚书,有辽州急报。”
“拿来。”
屈突通下马开口,等他看到信报内容后却又立刻翻身上马:“你们先回府衙,我得回一趟宫中。”
说罢,立刻打马原路返回。
直奔文德宫。
眼下虽说李秀宁已登基称帝,可北宫尚未建成,她也不会干出把太上皇李渊赶出太极宫的事,所以除了上朝会借用太极殿外,眼下处理政务依旧是回文德宫。
文德宫前殿,屈突通匆匆走来:“老臣有急事禀告陛下。”
李秀宁也是刚换下那一身龙袍,换上平日穿的常服,当下抬手:“老国公请起,何事如此匆忙?”
“高丽挡不住了。”
屈突通只说了一句,就把手中急报递出。
李秀宁接过看完,虽然不像屈突通这么焦急,但双眉也是拧成了‘井’字形,略微思索片刻后说道:“请武住⒗罹浮⒙奘啃拧⒗钜姿娜死创艘槭拢再将辽东王、胶东王一并请来,就言我有事相商。”
说完之后,李秀宁又宽慰道:“老国公不必太担心,倭国与高丽一战,我时有关注,接纳高丽王渡河避难便是我下的令,一时半会倭国怕是不会打过江。”
屈突通摇头:“老臣只是担心,陛下刚登基,边境就出了乱子,只怕”
“没什么可怕的,我十六岁出逃洛阳城,领武住⒙砣宝一同起兵征战,万军厮杀都闯过来了,岂会在乎那些流言蜚语?”
李秀宁打断了屈突通的担忧,又将信报看了一遍,随后笑道:“信上不是说,高丽已派出使臣赶往洛阳?既然还能求援,就说明倭国和高丽之间未必已分胜负。”
连一国君主都逃出国了,还能没分胜负?
屈突通很是不理解,但看李秀宁这么笃定,也只能在一旁等待。
等大伙到齐了,再想个万全对策。
第239章 不出兵,还能打仗?
因为稽税寺和李秀宁所在文德殿只有一墙之隔,所以接到通传后,李易是最早赶到的。
朝身为天子的李秀宁行了拜礼,又和屈突通颔首示意,李易很是自来熟的在一旁落座:“陛下让臣等来,不知所为何事?”
李秀宁递出信报:“看看这个。”
“这是?”
李易看了两眼,笑道:“高丽王李V运气不错啊,真给他逃出来了。”
屈突通说道:“他是逃出来了,可也给我们大唐带来了麻烦。既然辽州发现江对岸有倭国兵马,倭国恐怕是要杀过江来的。”
李易颔首表示认同:“别看倭国只有那弹丸之地,论国土面积还不如我们大唐河北道,但倭人向来有与实力不匹配的野心,眼下挟大胜之势,恐怕连中原各国都未必放在眼里。”
屈突通皱眉道:“那这一战,怕是没法幸免。”
他担心的就是这个,虽说大唐这几个月来连战连捷,又收了大宋的岁币,还收了草原上的牛马,可一个国家哪能一年四季都打仗?
何况只是为了区区藩属国。
李秀宁这时看向李易,开口道:“秋收之后,北边马上就要种植小麦,眼下北面各州都不适合调动府兵展开大战,你早在月前就提醒我注意高丽战局,眼下可有解决良策?”
“办法自然是有。”
李易稍稍点头,刚要说话就察觉后方有人入殿。
略微侧头,只见武住⒗罹浮⒙奘啃湃人一齐走了进来。
“臣等,拜见陛下。”
三人入内行礼,李易当即把信报传了过去。
等三人挨个看完,殿外又有人来了。
已经很久不过问朝政的李建成、李世民哥俩面色如常步入殿内,一同给李秀宁行礼:“见过陛下。”
“大哥,二弟,你们坐。”
李秀宁平静点头,示意两兄弟入座后说道:“今天找你们来,是因为高丽和倭国之战又生出了变故,如今高丽王败退至我大唐辽州,倭国随时都可能攻过鸭绿江。”
“什么?”
“竟有此事?”
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均是一愣,但李建成很快就收敛了表情:“高丽与倭国的邦交事宜,陛下与大臣决断即可,我和二弟并无其他异议。”
“大哥身为辽东王,难道不在乎治下百姓的死活?”李秀宁蹙眉反问一句,随后看向李二:“世民,依你之见呢?”
最近一直深居简出的李世民,听到长姐的询问,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还是摇头:“是和是打,大姐决断便是。若不愿和倭国厮杀,可将高丽王驱逐过江。”
李秀宁依旧盯着自家二弟,脸上只差写上‘不信’二字:“这是你的真心话?”
在长姐的视线威逼下,李世民不禁低头。
见他这般表情,一直没开口的李靖忽然说道:“陛下,臣以为此战必须打。”
李秀宁问道:“为何?”
李靖当即解释:“倭国是个弹丸岛国,物产贫瘠的很,高丽和倭岛比起来,其实也没好多少,倭国打下高丽其实未必能够受益。可倭国如今举半国之力攻高丽,目的何在?不过是想吞占高丽,进而杀向我中原大地。倭国攻高丽的原因是想要我大唐国土,只此一点,大唐与倭国便无回旋余地。”
李靖一番解释,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同。李易更是轻轻抚掌,这位李药师在战略上的眼光,放眼大唐可以说无出其右。
李秀宁听着这话,却是不着痕迹的看了眼李易。
对于高丽和倭国,当初两人也是讨论过不少。李易当初所说,和今日李靖所提到的,不说如出一辙,只能说一模一样。
罗士信此时抱拳道:“陛下,臣愿率军去辽州,将倭人杀退。”
和李靖比,罗士信没那么强的战略眼光。
但他也有他的强项。
那就是敢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