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 第122节

这里巧儿本应该唤邵柠夫人,可在家里,邵柠一听夫人就总觉得自己像是上了岁数一样,所以要求巧儿在家里唤小姐,出门才许唤夫人。

“夫人有喜了?”

陈云甫先是一怔,而后大喜过望,扔下巧儿快步跑进内宅,推门就看到了一脸娇羞喜色的邵柠。

“夫人......”

迎上陈云甫激动得眼神,邵柠点了点头:“太医确定了,妾确实已怀上了身孕。”

陈云甫顿时一把搂起后者的腰肢,开心的原地转起。

“哈哈哈哈,好!好!”

什么叫天降喜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降喜事。

对陈云甫来说,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邵柠为他怀上孩子更值得开心的事了。

这条好消息,胜过一切。

“我的奋斗、我的努力将更具有意义!”

“相公,你也不怕挤着孩子。”邵柠虽然也很高兴,但还是拍了陈云甫一下,嗔怪道:“巧儿还在这呢,你可是堂堂吴中侯,总得注意点仪态。”

“什么狗屁仪态,我媳妇有喜,还不允许我开心一下了?”

嘴里嘟囔着,陈云甫还是将邵柠放了下来,面向站在门边的巧儿轻咳一声道:“那个,去管事那里

领二百、一百两银子,均给府里所有人。”

“哪有你那么小气的。”

邵柠心里最清楚陈云甫的小气,故而娇嗔一句,对巧儿言道:“别听侯爷的,就取二百两。”

巧儿弱弱的看了陈云甫一眼。

自家这位侯爷哪都好,就是这小气劲让人都无法理解。

你可是大明县侯、堂堂九卿。

哪有一谈到钱就恨不得把银子镶肾上的。

“咳,家里的事夫人说的算。”陈云甫挥了挥手,就是脸上的表情显示出他此刻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

巧儿这才欢天喜地的离开。

“侯爷钱了、侯爷钱了!”

“这妮子!”

陈云甫气的咬牙,而后就被邵柠掐住了耳朵。

“相公,难道这钱的你还心疼不成?”

“疼疼疼。”

“嗯?”

“不是,夫人你听我解释,我说你掐的我耳朵疼,钱不心疼。”

“真不心疼?”邵柠眯起眼睛,呵气如兰吹在陈云甫脸上:“可妾看你的表情,似乎说的很违心啊。”

“哪能啊,我那是想到了、嗯、想到了一些别的事。”

陈云甫讨好一笑,趁着邵柠手上的力道一松,赶忙伸手拿开,扶着后者落座。

“娘子,你现在有了身孕可不能轻易生气,气大伤身,对胎儿也不好,你说是不。”

说着话,陈云甫还殷勤的为邵柠捏起肩来:“你看为夫伺候的力道还到位不。”

“得了吧你。”邵柠拿开陈云甫的手:“你可是堂堂吴中侯,哪能让你伺候我这位‘贱内’,这要是让外人看到了,岂不折辱了面子。”

“我在夫人您这哪有什么面子啊。”陈云甫嘿嘿一笑:“你现在可是咱们家最大的功臣。”

说罢又赶忙上手。

邵柠被伺候美了,满意的骄哼一声。

“这还差不多。”

两口子正搁这你侬我侬呢,玲儿在门外呼了一声。

“侯爷,董伦大学士来了,说太子爷有事找您。”

“咳,知道了。”

陈云甫收回手,轻咳一声让自己的声音重复威严,而后给到邵柠一个告罪的眼神。

“去吧去吧,天天找,也不知道谁才是你媳妇。”

“瞧你这话说的,当然是你了。”陈云甫捏了一下邵柠的小鼻子:“太子爷的醋你也吃。”

“晚上又不在家吃了?”

“这不是给家里省点粮食吗。”

陈云甫一脸肉疼的说道:“我这可是刚撒出去二百两现白银。”

“陈云甫!”

“俺去也。”陈云甫一见邵柠又要飙,当下脚底抹油就跑了出去,身后,邵柠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可自打嫁给陈云甫后,邵柠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任何改变。

婚前什么样、婚后还是什么样。

陈云甫的尊重和保护,让邵柠很感动。

只是有时候陈云甫口中总会蹦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词。

邵柠每次问清楚后都会闹一个大红脸。

也不知道堂堂县侯,都从哪里学的这风化不堪的淫词浪调。

“你不在家吃,我也不在家吃。”

邵柠找来巧儿:“走,跟本小姐回家。”

“又回娘家吗。”

“对,回娘家!”

邵柠强调道:“这次是给我娘和我爹报喜去的。”

“小姐。”

巧儿跟在邵柠屁股后面,小声念叨了一句:“每次侯爷被太子爷找去您都回娘家,确定不是为了去蹭饭的吗。”

哪有这样的啊,两口子天天跑别人家蹭饭。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第一百六十三章 迁都的考量

“云甫、云甫?”

朱标伸手在陈云甫面前晃了几下,诧异的问道:“你这是咋了,聊两句就走一次神,想什么呢?”

后者恍然惊醒,口中告罪不迭,可脸上的喜色任谁都能看的出来。

“可是近来有什么喜事。”

“还得是太子殿下目光如炬。”陈云甫说道:“今日,贱内请下了喜脉。”

朱标闻之亦笑,道了贺:“是吗,怪不得咱今日看你魂不守舍的,既如此,那便早些回府陪夫人吧,咱就不留你了。”

“没事没事,臣这心已经定下来了,太子殿下找臣定是有要事相商,还是先把正事说了吧。”

朱标打趣道:“不是为了留下来蹭饭?”

“怎么会,臣是那样的人吗。”

俩人之间打趣了几句,朱标开始将话题引入正事上。

“前几日孤入宫,父皇和孤说他想要离开金陵,还问孤觉得北平如何。”

朱元璋要迁都?

陈云甫心头一跳,不过没有急着表意见,而是听着朱标继续说道。

“父皇说,凡以金陵为都之朝,国运皆不久长,所以他想要离开金陵迁营新都,这番话当年青田先生刘伯温也说过。”

朱标把话头引开,随后问陈云甫道:“这事父皇也在犹豫,同我说也只是随口一言,你呢,有什么想法。”

他这么说是担心陈云甫太过重视导致不敢随意妄言,想让后者畅所欲言。

陈云甫思忖一阵,苦笑道:“殿下别怪臣装糊涂,迁都之事可也有理、不可也有理。”

“那你倒把两种理都说出来,咱们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定都金陵,中枢坐于江南两淮,方便朝廷取赋,江南乃国朝财税重地,与北方的权比已经达到八二甚之,离开金陵,无暇实时监管,日后很可能使江南财税流失,须知天高皇帝远,中央一旦搬走,那这地方什么牛鬼蛇神都该蹦出来了。

另外,河北贫弊,北方近三十年来战祸不断,民生凋敝而困塞,二十年内恐难恢复元气,若是迁都往北,日后中廷一共供需都需从南方调运,故而不利日后预用。

而迁都北方的好处则在于治化。

北地失之胡手已逾五百载,北地之民风向胡而不向汉,自禹王治洪划分九州,燕云之地何曾像今朝这般远离中夏如此久巨。

尤其眼下朝廷刚刚覆灭北元、围绕我中原王朝持续两千年的草原之祸堪堪平定,可草原之广袤甚于中原,不消几十年又会重新冒出新的草原政权。

朝廷稍稍疏于防控,边患即刻复起。

所以臣才说,迁都一事可也有理、不可也有理。”

说罢,陈云甫拱了下手:“其中权衡之度,还是俯听陛下圣裁的好。”

对于朱标说的这事,陈云甫虽然有些意外,倒也不甚惊讶,历史上老朱确实多次考虑过迁都的事,不仅考虑了金陵和北平,也让朱标去看过西安,可以说中国古代几大著名的古都,朱元璋都在脑子里考虑过。

谁能想到朱标看完西安后就病亡,朱元璋一边守着孩子的灵柩虎视群臣,一边还得想着哪些人可以活、哪些人必须死。

就这样,硬生生凭着一口气让自己撑到杀到天下一片顺民的朱元璋把江山留给了朱允炆,哪里还有时间去迁都。

现在是洪武十九年,朱元璋会把迁都这事提上日程倒也不意外。

“南北都有理,那还没有其他什么备选的?”

朱标沉吟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说西安或者洛阳

?你觉得怎么样?”

“陕甘的情况和北平差不多,移都陕甘也好方便治理黄患,遏制水土流失的严重情况,确保关中沃土,确也有利,但三秦之地山隘众多、政令不够通达,水系也比不上江南达,移都陕西,就要重新疏浚西北河道和扩修路政,劳民伤财。”

“洛阳倒是不错,人多地袤,且这些年也没怎么经历过战乱的波及,地缘又居于天下之中,集六省通渠,可谓是站尽了地利,可洛阳就属于是过于平衡,处处都有优势处处也都是劣势,中庸之选吧。”

对朱标随后提出的西安及洛阳,陈云甫也都各自给出自己个人的看法,中规中矩,不影响朱标自身的判断。

现在朱标一共提出了四个城市,除却眼下的金陵,便是北平、西安和洛阳。

全都是中国有史以来被历朝历代选为都次数较多的几个城市。

是因为中国没有比这些城市更好、更合适的城市了吗,也不完全,主要是选旧都的好处可以省却极大一部分钱。

首节 上一节 122/2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