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也有些头疼,他没想到自家老爹的决心居然如此之大,一个贪腐的官员都没打算放过。
“你有没有告诉他们,每间牢房都多关几个人?”
朱棣又问道。
“就是这样才坚持了三天,不然一天就装满了,到现在那几个布政使和参政都还在闹,要求符合身份的待遇!”
张武哭笑不得的解释道。
“坐个牢房还要求待遇?真亏他们想的出来!”朱能在一旁鄙夷道。
“呵呵……这些人,官本位的思想那已经是深入到骨子里了,我建议以后行刑的时候也按照官位高低来排序!”
诸亮笑嘻嘻的说道。
“排序?请品级高的大人先死?”
朱棣的话,逗的所有人都狂笑起来。
第121章 砍人头的盛会
“不过,这牢房问题还是得解决才行!”
等大家笑完了,朱棣又说道。
“我倒是有个主意!”这时,郭铭插话了。
“郭佥事,有什么建议,快说!”
见难得开口的郭铭居然说话了,朱棣也有些好奇。
“太仆寺不是有马场吗?拾掇拾掇,那地方可是宽敞得很!”
听了郭铭的建议,所有人都拍案叫绝。
“郭佥事,此事就由你负责吧,尽快落实下来,要人要钱都找诸亮!”
朱棣很耿直的就把任务交给了郭铭。
郭铭虽然是郭英的儿子,但最近一系列事情都办的很符合朱棣的心意,比另一个指挥佥事何福可是贴心多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犯官被押赴京师,整个朝堂人心惶惶,基本没人办正事了。
朱元璋一声令下,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个衙门奉旨组成了“空印案”审讯机构。
这个审讯机构从成立那天起就开始没日没夜的审讯,然后给犯官定罪。
三个衙门一共抽调了上百名各级官员,分成五处连轴转,每日都要提审上百人。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大朝会前的半个月,终于才暂时落下了帷幕。
整个“空印案”,涉案官员达到了惊人的数千人之多,仅仅是供词都需要几个人抬。
皇宫,奉天殿。
朱元璋使唤着几个太监,一边看着判罚结果,一边对照供词,越看眉毛拧的越紧。
“这些你都看过了?”朱元璋抬头看向朱棣。
“没有!儿臣不耐烦看,而且审案又不归儿臣的锦衣卫操心!”
朱棣回答的很自然,还理直气壮。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然后又转头看向朱标。
“太子都看过了吧?”
朱标点头,嘴里还有些发苦,这些东西他整整看了一天才勉强看完。
“说说你的看法?你觉得如此判罚合适吗?”朱元璋问道。
“儿臣觉得……是不是判罚过重了些?”
朱标的语气有些小心翼翼,他知道自家老爹一向对贪腐案特别憎恨。
“说说理由!”朱元璋没有表态,而是让朱标说说理由。
“儿臣觉得,这案子牵涉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按三司的判罚来执行,光是斩立决就超过了一百,似乎有些骇人听闻了!”
朱标倒不是同情这些犯官,而是觉得一次性杀这么多人影响太大了。
朱元璋不置可否,却再次看向朱棣。
“老四觉得判罚重吗?”
“儿臣的意见啊……我觉得总体来说判罚略轻了一些!”
朱棣说的是他的真实想法,他是真觉得轻了。
“这看法和咱一样!轻了,太轻了!完全就起不到警醒后人的作用!”
朱元璋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然后陷入了沉思。
一时间,整座大殿内都只有他敲打桌面发出的声音。
“咱决定了!全都杀了吧!也算给全天下的官儿们都提个醒了!”
朱元璋的话音一落,朱标就被惊呆了,张口结舌的看着朱元璋,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而朱棣的表现就明显要好多了,他之前就猜测到了朱元璋这一次绝对会下狠手。
不仅仅说是警醒后人,还是正式和抱成团的文官团体发出了宣言。
这天下是我老朱家的,而不是你们这群文人的,只要敢贪腐,咱就敢杀人!
“父皇……这使不得啊,这一共可是数千颗人头,而且几乎九成都是读书人啊?”
朱标的语气都变得有些颤抖了,他不敢想象数千颗读书人的人头落下,史书会如何评价自己的父皇。
屠夫?刽子手?残暴不仁?
“咱知道你在担心啥,无需顾虑那些所谓身后名!”朱元璋的态度很坚决。
朱标见自己说不动朱元璋,便朝着朱棣狂使眼色,希望他也能劝劝朱元璋。
可惜朱棣偏偏假装看不见他的提醒,搭着眼皮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朱标没办法,只得继续试图劝说朱元璋,却被朱元璋直接打断了。
“太子啊!该下狠手的时候,千万别顾虑,一旦你有了顾虑,就被人有了胁迫你的机会……”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劝诫太子朱标。
一听这话,朱标也就只能住口了,但心里却是十分不舒服。
于是,就在朱元璋的金口玉言的安排下,京师里举行了一场规模冠绝古今的砍头盛会!
就在大朝会之前的一周,“空印案”的所有犯官,被分批送到了菜市口执行了斩立决。
由于一次要杀的人实在太多,刽子手都不够用,直接征召了附近府县所有的在册刽子手。
而且每个刽子手还额外配发了五柄材质非同一般的大砍刀,用于替换。
从早晨天色微亮开始,一批批的犯官被押赴刑场,基本不会耽误时间,只要送到就斩。
刀落,头掉,血溅……
一批又一批,到了下午,这斩首盛会不得不暂停,因为刽子手全部累趴下了,人数都还没杀够一半。
而此时,整个菜市口附近的地上,已经积累了一层厚达寸许,无比粘稠的血液,散发的血腥味全城都能闻到。
入夜,胡惟庸的丞相府。
往日不管白天黑夜都是门庭若市的丞相府,自从两个月前,胡惟庸下令不再接待拜访者之后,就逐渐变得冷清起来。
而这时,却有一顶小轿,悄悄停在了丞相府的侧门。
这年头,坐轿子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待遇,朱元璋规定了,非三品以上文官,不得乘轿……
从轿子里钻出一人,赫然正是如今都察院一把手,左都御史涂节。
他快步走向侧门,轻轻敲打着门环。
“吱嘎”一声,侧门开启,涂节的身影就消失在丞相府里。
涂节轻车熟路,一路疾行,很快就到了位于中间院落的书房。
“好了!人都到齐了,现在都说说,我们该如何应对此次危机吧?”
胡惟庸的语气依旧显得慢条斯理的,大儒范儿十足。
“据我所知,目前似乎并没有人招供出了有京官!”
右佥都御史练子宁的脸色很不好看。
他说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等这批犯官被斩后,就不会有后面的事了。
第122章 胡惟庸心中最大的秘密
“练大人是如何知道这没有人招供出京官的?”
问这话的是太仆侍丞李存义。
在朝堂上,李存义的存在感并不强,但在胡惟庸这个小团体中,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首先他是开国丞相李善长的亲弟弟,而且还和胡惟庸是儿女亲家。
见是他发问,练子宁便解释了一句。
“三司会审的所有供词我都看过了,我可以保证没有出现任何与在任京官有关的内容……”
“不过,户部杂官那里还需要处理,毕竟他们知道的虽然不多,但始终是个隐患!”
“练大人说的对,我们得尽快把那些杂官解决了,他们现在应该关押在太仆寺的马场吧?”
涂节也说话了,他一开口就是要杀人灭口。
“不可!此时动手一定会被锦衣卫抓住把柄的,反正这些杂官所知也有限,暂时放一放也没有问题!”
出言反对的是刑部郎中商暠,他一向都反对杀人灭口这种方式。
涂节不忿商暠反对他的意见,马上开始引经据典,大谈何谓“斩草除根”!
而商暠年纪不大,城府也算不太深,立刻就和涂节争论了起来!
胡惟庸看着斗鸡一样的两人,使劲揉了揉眉头,心中却是对自己的这些心腹失望不已。
耍嘴皮子一个比一个厉害,一到干正事的时候就全部歇菜了。
比如之前那个马贯,本来自己觉得是个人才,结果去搞个栽赃陷害,没把瞿应行扳倒却把自己给葬送了!
最近一段时间,胡惟庸觉得风声似乎越来越紧,他总觉得朱元璋已经听到了某些传言。
原本他的计划是徐徐图之,再拖个十年八年的时间,等到朱元璋老了,精气神也没现在那么足了。
那时候再发动,一切就会顺理成章,十拿九稳了。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则牵涉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一个甚至连当事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太子朱标时日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