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迎娶燕王妃 第32节

朱棣也很大方,当即就抽出一张盖着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大印的空白告身,填上了达巴拉干的名字。

于是,达巴拉干就立刻摇身一变,成为了还并不存在的福余卫的指挥同知。

这种空白告身朱棣手中还有好几份,都是当时去凤阳募兵时候朱元璋给他特批的,不过,只能任命指挥使以下的官职。

而这些天,除了等待阿札失里的消息,朱棣也没有闲着。

经过甄别,他收编了三万的王庭精锐,编成了六个卫,分别命名为镇朔前中后三卫和东胜卫,平元卫以及白山卫。

当然,现在这些卫所都还是子虚乌有并不存在的地方,还得等朱棣请旨之后才能正式纳入朝廷编制。

霍去病暂时以武镶卫指挥使的身份兼领其余六卫,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将军居然统领七个卫所,这在大明朝绝对是独一份了。

同时,经过灭王庭一战,赵云的燕王中卫,正式被朱棣升级成了骑兵建制,而赵云也终于如愿以偿的再度成为了骑兵统领。

现在,就只剩下了张武和朱能所部还是骑马步兵,这也让他两非常不爽,每日都在操练士卒的骑术,以求早日也能变成骑兵。

北平府通州城。

由于傅友德带走了几乎整个北平府的军队,所以防备就显得特别严,原本每日都开启的城门变成了每两日开城门一个时辰。

由于正午时分的太阳光十分刺眼,所以城头上的守城士卒都躲到了城楼里,反正城门也是关着的,站不站在城墙上都一样。

几个士卒正有一搭没一搭的在聊着天。

“没想到啊,傅侯爷那么厉害的人,居然也败了,据说还是惨败……”士卒甲说。

“没办法……傅侯爷也是急着想给徐大将军解围……据说灰山被现在围的像铁桶一般!”士卒乙说道。

另外一个士卒正准备接话,却突然竖起了耳朵。

“咦?好像有马蹄声!”

几个士卒急忙手忙脚乱的跑出城楼,正好看到十一名风尘仆仆的骑兵,都是明军打扮,但却是奢侈的一人三马,正在在城门前叫门。

“城外的弟兄,你们是哪支军队的?进城有何贵干呐?可有通关文书?”一个老卒扯着嗓子朝城下大喊。

城外为首的骑兵小旗军官却没有急着回话,而是掏出一块折叠好的红布抖开,然后装在了一支旗杆上。

他骑在马上,抬手一抖,旗帜就展开了,上面用粗大的字体写了两排大字。

“北伐军漠北大捷!”

“燕王生擒北元皇帝和太子!”

可惜,城楼上的士卒都不识字,几个人面面相觑却是没有人认识那上面的文字。

但是紧接着,城外的骑兵就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十一个人齐声高呼旗帜上的文字。

“大捷?燕王生擒北元皇帝?”城楼上的士卒顿时愣住了。

“快快,开城门……别愣着,这是露布报捷!大捷阿!”

老卒最先反应了过来,这可是露布报捷啊,当兵十几年他都没遇到过一次。

几个士卒手忙脚乱的下楼推开了城门,十一骑,带着几十匹空马如迅狂风一般冲进通州城。

随着骑兵报捷的声音响起,整个通州城都沸腾,无数百姓走出家门,呐喊着发泄自己的喜悦。

作为刚刚被纳哈出的大军围困过的通州,百姓们对这个捷报的感受更加直接和雀跃。

第058章 胡惟庸的祸心

十一名骑士没有在城中逗留,直接穿城而出,直奔北平而去。

北平乃是燕王的封地,肯定是要重点照顾的,报捷的骑士特意在北平城内绕了好几圈,以确保更多的人听到捷报。

南京,太和殿,大朝会。

昨日北伐军战报进京,导致朱元璋一夜未眠,所以今日坐在龙椅上就显得有些神思不属。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王景弘的尖细声音刚刚落下,大殿中就有一人出列了。

“臣御史中丞涂节有事启奏!”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却是懒得说话。

“臣弹劾颍川侯傅友德先是纵敌脱身,后又丧师辱国,臣以为应当将削其爵位,缉拿回京交由司法办!”

涂节的话震惊了整座大殿的文武百官,连朱元璋的脸色都变了变。

不得不说,这涂节选了个好时候发难,抓住了傅友德因为希望为徐达解围,冒险用兵而导致大败的节点。

“陛下!不可!”曹国公李文忠出列。

“涂中丞,你虽然没有带过兵,但总听过胜败乃兵家常事吧?而且一次偶尔的失败也并不能代表什么!”

“哼!”涂节冷哼一声。

“下官是没有带过兵,但下官也知道,凡为将者,必须随时保持理智客观与清醒,如果做不到那就是在拿江山社稷在开玩笑!”

涂节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李文忠一下哑了口,说实话,这颍川侯傅友德这次确实是犯了昏。

他集合了四万大军,赴灰山解围。

按理说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就应该停留在包围圈外,不时给敌方制造压力,而不是硬着头皮去想要打破包围圈。

龙椅上的朱元璋面无表情,但心中却是知道,傅友德只不过是听命行事,而真正出了昏招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太子朱标……

太子朱标得知自家两个弟弟在灰山被围住了后,就变得每日茶饭不思,却想不出什么办法。

然后突然有一天,就有人告诉他,造成现在这局面的原因就在于颍川侯傅友德“无胆”,不敢用兵。

北元二十多万人的包围圈,总有兵力薄弱之处,只要攻其一处,再加上包围圈里徐达大将军的配合,灰山之围就可以马上解开了。

太子朱标一听,似乎真有些道理。

于是,他私下写了一封亲笔信给了颍川侯傅友德,当然,他肯定也不会无脑的要求傅友德必须怎样怎样。

他只是在信中以一个兄长的身份拜托傅友德,一定尽可能保证他两个弟弟的安全,顺便说了说自己听来的建议……

而这事,朱元璋事先却是不知道的。

等傅友德收到太子朱标的亲笔信顿时就犯难了,在他看来,朱标的意思肯定也是朱元璋的意思。

虽然傅友德心里并不赞同,但由于他性子比较偏软,纠结了一天后,终于还是选择了强行用兵。

结果被伏击,惨败于北元国公脱火赤之手,如果不是张玉留下的一万精骑,连他都差点死于战阵。

事后清点,四万大军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了不到两万,无奈只能退军百里,等待朝廷旨意。

这战报一入京,满朝哗然,把朱元璋都差点气出病来,本想下旨严办傅友德,但太子却找到朱元璋,坦诚的说了前因后果。

此时,大殿上又几名文官跳出来弹劾傅友德,几乎就没有四品以下的,清一色的都是身着绯袍的高官。

兵部侍郎王志,工部尚书单安仁……

这一次,武臣反对的声音就小了很多,因为这事傅友德他确实有错。

坐在龙椅上,大殿上的争吵朱元璋却没有听进耳朵里,这件事给他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失败这么简单。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儿子似乎真的长大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在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

太子朱标是如此,那其他儿子呢?也会是如此想法吗?比如说朱棣?

一想到朱棣,朱元璋这心火又开始忽忽的往上冒,朱棣已经快一个半月音信全无了,这让朱元璋既担心他的安危,又对他的行为感到十分的生气。

看着朱元璋始终没有表态,大殿上的争吵终于慢慢平息了下来。

“传旨!北伐军副将颍川侯傅友德贻误军机,劳师无功,令其革职留任戴罪立功,待班师回朝后再议其罪!此旨意明发天下!”

朱元璋最后对此一锤定音,虽然他心中对朱标此次的行为也十分不满,但想着这也算是朱标第一次主动参与国事,还是多少要为他留下一点面子的。

不然,一旦把傅友德委屈很了,太子朱标可就要彻底坐蜡了。

见朱元璋发话了,所有的大臣也都偃旗息鼓退回各自的位置。

“如今北伐战事受挫,诸位卿家有功夫还是议议这事该如何收场吧!”

朱元璋脸沉似水,语调中隐隐还有着一丝嘲讽。

果然,一到需要提出具体解决办法的时候,整个文官队列就都陷入了沉默。

“丞相,你来说说,现在该如何应对啊?”朱元璋看向了站在文官首位的胡惟庸,直接点名了。

胡惟庸慢吞吞的站出来,然后说道“以微臣所见,山西和陕西的兵马已经不宜再动,而其他地方的兵马恐怕也是远水难救近火……”

说到这,胡惟庸特意停顿了一下,又才继续开口。

“为今之计,唯有尽快联系上燕王殿下,让他与颍川侯合兵一处,以燕王殿下孤身就能逼降数万敌军的本事,一定可以为北伐军解围……”

胡惟庸说完这话,便返回了自己的位置。

朱元璋听完,忍不住动了动眉毛。

胡惟庸这话,表面上听起来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大大的捧了一把朱棣,但实际上却是包藏了祸心。

朱元璋一听就知道,胡惟庸对燕王的恶意,简直已经是连掩饰都已经不愿意了。

可是,他却是想不通,自家老四到底是为何会将这胡惟庸得罪得如此之狠呢?

朱元璋完全理不出头绪。

第059章 百官震惊,燕王威名四射

还没等朱元璋表态,胡惟庸的急先锋,御史中丞涂节就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

“微臣附议!”

“微臣也附议!”

……

连续跳出来五六个文官,纷纷附和胡惟庸的意见,反而是正该说话的武官群体却保持了缄默。

这就是要捧杀老四啊!朱元璋在心中暗叹,不过,他却并没打算否定胡惟庸的意见。

在他看来,捧杀也好,贬低也罢,其实都不重要,反正此次北伐已经注定是失败了,不管朱棣最后表现得如何,都已经无法影响这个大局了。

说实话,朱元璋的内心是不甘的,小时候的苦难,让他格外的要强,此次北伐的失败对他的打击远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好!那就……”朱元璋正准备同意胡惟庸的意见,却突然被皇宫外传进来的,如同山崩海啸一般的巨大声浪给打断了。

由于隔的太远,听不清声音的内容,朱元璋脸色大变,如此巨大的声音,定然是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但朱元璋事先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王景弘!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朱元璋还能保持着镇静,可朝堂上的百官却乱成了一锅粥。

“可是有民乱发生了?”

“快调兵护驾!”

“如此巨大的声音,肯定是民乱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

“肃静!朝堂之上!成何体统!”曹国公李文忠一声历喝,将其他声音给压了下去。

首节 上一节 32/3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