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236节

随后,武曌在万象神宫举行祭祀典礼,不顾皇太子为亚献的礼制,避开了李旦,改由武承嗣为亚献,梁王武三思为终献。

公元693年,武曌的宠婢韦团儿引诱李旦不成,怀恨报复,诬告太子妃刘氏、德妃窦氏用巫蛊诅咒武曌。

皇室之中,沾了其他东西不一定死,但要是沾上巫蛊……嘿嘿,黄泉路上有君名!

太子妃刘氏、德妃窦氏没了,死得悄无声息,李旦知道这件事,但他丝毫不敢提,在武曌面前一副寻常模样,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死了俩妃子还没对李旦造成啥影响,韦团儿心有不甘,还想加害李旦,结果很快被告发下狱处死。

你以为李旦时来运转了?不不不,好戏还在后面。

巫蛊案发不久,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下谒见李旦,很快被人告发,两人宣布凉凉。

武曌借此机会公然剥夺了李旦接见公卿百官的权力。

随后,李旦又被诬告谋反,武曌即命来俊臣审查,这酷吏对东宫属官刑讯逼供,让他们招供李旦谋反的“事实”。

乐工安金藏怒了,要证据?要你大爷!这猛人当众剖腹,以此表明李旦没有谋反。

武曌见此深受感动,不再怀疑李旦,命来俊臣停止审理,李旦因此幸免于难。

李旦又一次保住了小命,来俊臣就惨了,发现搞不了李旦后,这货把目光放在了太平公主身上,于是凉了,估计坟都有不起。

公元698年,武曌在狄仁杰、王方庆等人的劝谏下,准备归政李氏,于是命人暗中前往房州,接回李显。

于此间,李旦数度称病不朝,同时上表请求改立李显为皇太子,于是同年9月,李显复为皇太子。

公元699年,李旦复封相王,同时终于将姓名改了回来,武轮之名彻底成为历史!

同年,武曌为了调解武氏、李氏两族的矛盾,在明堂盟誓,要两族和睦共处。

某种意义上,武曌成功了,诛杀二张后,李氏当权,武氏依旧活跃在朝堂上,若非武三思作死,他那一系不一定会死。

公元705年,五王发动神龙政变,李旦率南衙禁军,捕获韦承庆、崔神庆等张氏党羽,因功拜为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以宰相身份参预国政,同时加号安国相王。

当然,作为保命小能手,李旦深知人怕出名猪怕壮的道理,因而很快辞去太尉及知政事之职。

李显欲立李旦为皇太弟,依旧被他拒绝。

(李旦:当王爷不香吗?皇帝,那是阎君才对!)

(李隆基:你不要的你给我啊,我要,我要当皇帝!)

现实就是这样,往往你越不想做的事,生活就非要逼着你去做。

公元710年,李显突然噶了,韦氏立李重茂为帝,临朝称制,欲为武曌第二,准备杀李旦及太平公主这两位帝位绊脚石。

李旦对此漠然视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的事他真的不知道吗?不可能,他只是不想掺和而已,对他来说,皇位什么的都是浮云,小命才是最重要的。

当李隆基、太平公主联手密谋政变时,李旦在睡大觉,两人抢占玄武门,杀尽韦氏一族时,李旦还在睡大觉。

于是,当两人率军来到身前,请他和皇帝李重茂一起安抚民心时,他内心是拒绝的……

(李旦:喂喂喂,不要开玩笑噻!你们玩你们的,我就想做个咸鱼!)

当然,李旦的身体很诚实,毕竟要是不答应的话,难保相王李旦不会身死于乱军之中!

安抚民心李旦去了,召集百官他也做了,但当两人想让他当皇帝时,李旦终于硬气了一把!

(李旦:皇帝?狗都不当,你们爱找谁找谁,别找额!)

李隆基傻了,太平公主懵了,长子李成器也觉得不可思议,啥时候李旦这么硬气了?

没办法,只能劝了,几人轮番上阵,劝了好久好久,李旦终于“开心”的接受即将再次当皇帝的事实。

公元710年7月25日,李旦在太极殿登基,第二次即位为帝,宣布大赦天下,改元景云。

同时,晋封临淄王李隆基为平王,且因为李隆基政变功高,嫡长子李成器又坚决推辞。

以: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为由,终于将李隆基推上太子之位!

至此,华夏五千年历史上,唯一庙号为玄的皇帝李隆基正式登台亮相!

新一轮政变也即将爆发,太平公主、太子李隆基即将展开对权力的最终争夺!

嗯,这次终于不在玄武门打卡了,恭喜!

李世民:……你再骂!(怒`Д?怒)

朱棣:哈哈哈哈哈(?ω?)hiahiahia

第362章 旦旦没了!

书接前文!

唐隆政变后,李旦第二次登基称帝,是为唐睿宗,与此同时,历史上唯一一位以玄为庙号的皇帝也正式登场。

李旦即位之初,火速提拔姚崇、宋璟为相,革除弊政,整肃朝纲,拨乱反正,朝野呈现一片振兴气象,史称“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李世民:这么一看,这孙子比他哥强上不少啊!

嗯,时长一年,睿宗李旦不过三分钟热度!

李世民:……当我没说!

李旦并没达成中兴,毕竟两次在位时间都太短,第一次还他喵的是傀儡一个。

这第二次稍好一些,但权力依旧没有集中在他手里,而是由他和李隆基、太平公主三者分权。

尤其李隆基,这位掌握着大唐最为精锐的军队,万骑禁军!

李旦不想当皇帝,但他更不想当了皇帝后莫名其妙就没了,所以,争权是必要的。

李隆基是他儿子这没错,但唐朝父慈子孝的戏码难道少了?前有太宗李世民,后有肃宗李亨,哪个“不孝”?

李旦即位后,首先为李显一朝的冤案平反,比如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等五王,造反的太子李重俊,禁军将领李多祚。

其次裁减冗官,李显当政时,韦后、安乐公主专擅朝政,公然卖官鬻爵,靠花钱步入朝堂的人多达数千。

这数字想想就可怕,毕竟这是官,不是吏,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李旦全给罢免了,想当官?要么科举要么凭家世,买官的都滚。

嗯,钱不退!不仅不退钱,或许还要罚款。

想想买官的都是些什么人?不说全部吧,至少大多数都是想靠官位捞一笔,花钱买了官,难道不要回本吗?

李旦显然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把这些被称为斜封官的家伙全罢免了……第二年又全召回来了,就很迷!

再次是整顿禁军,比如握在李隆基手里的万骑,李旦将万骑将士全部外放为官,同时增设飞骑,以取代万骑的核心地位。

这是削减李隆基的权势,当然,父子并未成仇,因为李旦同时还削了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义、岐王李隆范、薛王李隆业的兵权,保证李隆基的超然地位。

这意思很明确,就差拿个大喇叭对李隆基高喊:儿子,儿子,我是你爸爸!你要乖乖的,爹当够了就让你了!

(李隆基:……爹啊,您可知皇帝之上还有个位置?)

(李渊:这题我会!)

(李世民:这个我熟!)

削了儿子的权力后,李旦又开始清算韦氏余党以及消除武氏影响。

韦氏且不说,皇太后的位置都没坐热乎就想当女皇,败得不冤。

至于武氏,前面说过,神龙政变后武曌虽然丢了权力,但武氏一族并没有遭到清算。

著名的武三思在李显当政时可是活跃得一匹,跟韦后打得火热,要不是李重俊造反时把他砍了,这位指不定还要闹腾到什么时候呢?

李旦复位后,追废韦后为庶人,贬了韦氏党羽,对于武曌,好吧,这是他老娘,废是不敢废的,不仅不能废,每年还得祭祀一下。

至于武三思,嘿嘿,开棺戮尸,跟清朝多尔衮一个待遇!

除了以上这些外,李旦跟李显就没啥两样了,政治上,干啥事都得先问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意见,他俩不点头的事情,李旦坚决不碰。

军事上,一场冷陉之战,唐军两万八千将士被奚族酋长李大酺率骑八千打得全军覆没,实在没什么能称道的。

外交上,听信鄯州都督杨矩的建议,将河西九曲之地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赠予吐蕃,养虎为患了属于是。

对了,唐朝赫赫有名的节度使也是他确立的,虽然在他当政时节度使的权力并没有后面那样夸张。

在然后就是大肆拆毁民居,征发数万民夫,给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修道观……话说唐朝公主咋都喜欢往道观跑?

赵匡胤:嗤,懂得都懂!

朱厚照:有块自己的小天地,那还不是想干啥干啥!(o?罒`o)嘿嘿?

雍正:论玩这块,大唐首屈一指!

言归正传!

由于朝堂上太平公主、李旦、李隆基三分权势,李旦是皇帝不必多说,但另外两位,为了权力可是互相看不顺眼。

彼时太平公主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势,很想更换太子,奈何李旦,嗯,别的都答应,但换太子……李旦表示我想多活几年。

太平公主无奈,于是广布流言,宣称李隆基非嫡长子,没有被立为太子的资格!

流言是早上散布的,辟谣的时间是中午,李旦亲自出马,表示太子非李隆基莫属。

(太平公主:我至亲至爱的哥哥,您不是说不管这些事吗?

李旦:其他可以不管,易储不行!话说你俩消停点不行吗?熬个几年,等我驾崩了,你俩随便争!

太平公主+李隆基:不行!)

公元711年,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争斗逐渐公开化,李旦为了避免被误伤,主动提出要将皇位传给李隆基。

文武百官那个无语啊!陛下,那皇位是烫屁股还是咋滴?退位?不行,您给坐好咯!

李旦:……我真的不想当了!

无奈的李旦选择将所有政务抛给李隆基,自己则牢牢握着军权、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

到公元712年8月时,恰逢慧星出现,李旦借机禅位李隆基,退位称太上皇,当然,手中仍旧掌握着很大权力。

李隆基那个皇帝只能自称予,朕这个称呼依旧是李旦专用。

公元713年7月,李隆基再不能忍受只有皇帝名分而没有皇帝所有权力的现实,嗯,还有太平公主时不时的招惹!

于是,政变再次爆发,李隆基率羽林军抢先一步袭杀窦怀贞、萧至忠这些太平公主的心腹人物,紧接着赐死太平公主。

等李旦听说政变时,太平公主的魂都跑远了!

见此,李.保命小能手.旦火速下诏宣布窦怀贞等人的罪状,同时正式还政李隆基,自己退居后宫颐养天年。

公元716年7月,李旦在百福殿病逝,终年55岁,庙号睿宗,葬于桥陵!

回顾其一生,前有李治、武曌这对帝王父母,后有太平公主、李隆基这对超强姑侄。

每日在鬼门关前打转还能活到55岁寿终正寝,不得不说,这辈子是真他喵的……刺激~!

李旦:……听我说谢谢你~!

第363章 成事在玄……!

忆昔开元全盛日,谁料大乱遭逢时!

书接前文!

睿宗李旦时,其子李隆基发动政变拿回皇帝权力,是为唐玄宗,也称唐明皇或李三郎!

首节 上一节 236/2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