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第242节

  但不管是荆州刘表还是许昌曹操,其实对于泰山贼都有自己的打算,而这个打算,虽然没有明说。

  但那些使者话里话外的意思,也都是诸位将军到了魏公、刘使君麾下。

  就不要想着再去指挥旧部了,这些兵马都是要被拆散的,即便裁汰了一部分老弱病残。

  剩下的精兵也都是要充实到荆州正军中去的,几位将军就留在许昌(荆州)安享富贵就好。

  这样的话语,或许可以说动昌豨那几个蠢货。

  但在臧霸看来,这简直就是让自己去送死没什么区别。

  要不是昌豨等人还算听话,自己开口,严令他们不得同荆州、许都使者接触,他们就真的乖乖没有一个人去接触那两路使者的话。

  保不准臧霸就要先拿自家人开刀祭旗了。

  臧霸心是真的累。

  如果不是自己的二把手孙观多少还有点脑子的话,有时候臧霸真的会想干脆将这帮人都扔下,自己拍拍屁股无事一身轻多自在。

  “曹操是投不得的,这厮别看个子矮,心眼太多了,咱们手上要是有兵有民,他还能高看咱们一眼,要是真信了他的话,嘿嘿,大兄,河北的兵锋,可不是吃素的啊。”

  孙观看着一脸头疼的臧霸,也知道自己这位义兄现在是真的无计可施了。

  索性他也不急着离开,干脆蹲在臧霸身边,有一搭没一搭的陪着臧霸聊天解闷,顺便骂骂那曹操和刘表。

  “至于说那刘表,哈哈,大兄,不是我胆子小,刘表那厮是什么好人?”

  如果说刘表手上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的话。

  那有且只有的就是他单骑定荆襄,三月平宗贼的战绩了。

  但实际上呢?

  那些宗贼说白了就是忍受不了地方豪族压迫的佃户们聚集起来的反抗军。

  而现在刘表派使者过来,里外里都是要让自家聚集起来的泰山民众们一起去荆州,再给那些大户们当佃农?

  开什么玩笑!

  孙观啐了一口吐沫,恶狠狠的说道: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那张武陈孙,一个个头上还都顶着个校尉衔,那官位可是刘表老儿亲手给他们封下来的!结果呢?宗贼一反,他们直接被裹挟着一起反了!”

  孙观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回头望了一眼,见没有人偷听,这才凑过来小声对臧霸说道:

  “大兄,我说真的,咱们投谁都行,千万别投刘表。”

  孙观的想法很简单。

  真要是万不得已,哪怕投曹操,起码也有条生路。

  毕竟河北大军进攻指不定要到哪一年呢,能活一年是一年,谁知道那时候天下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就好比当初太贤良师起义那样。

  八月之前谁会料想到,太贤良师一死,原本浩浩荡荡的黄巾天下居然真的就被汉王朝一口气给扑灭了呢?

  世事难料啊。

  孙观难得露出一点忧伤的表情,看得臧霸嘴角直抽抽,差点没有一脚抬起将这装腔弄事的厮给踹到阴沟里:

  “说,是他娘谁教你过来对老子说这些话的?”

  孙观被臧霸不轻不重的踹了一脚,也不生气,反而嬉皮笑脸的凑过来说道:

  “大兄这是什么话,这泰山上哪个人还有胆子教老子说话不成?”

  见到臧霸还是一脸严肃的盯着他,孙观这才知道眼下不是说笑的时候,急忙低下头,小声嘟囔道:

  “嗨,还不是昌豨那几个兄弟,看大兄你这几天愁眉不展的,这才托我过来和大兄说这些话。”

  昌豨?

  臧霸眉头挑了挑。

  比起多少还有点脑子的孙观来,昌豨还有剩下几个兄弟,除了讲义气之外,各有各的性格缺陷。

  尤其是昌豨这家伙,最是贪图名利。

  当初曹操的使者上泰山的时候,就属这家伙蹦跶的最厉害。

  要不是他好歹知晓一点分寸,明白臧霸的主帅威严不容挑衅。

  估计早就鼓动着一大批人跟着那曹操的使者去许都了。

  臧霸这些天愁眉不展,一半是愁种子的事情,另一半就是被这些乌烟瘴气的事情给气的。

  “怎么,那混账想通了?”

  臧霸在泰山诸将中的威严,在外人眼中是很难想象的。

  与其说他是泰山诸将的兄长,倒不如说他是这群流寇中的“大父”一样的存在。

  不仅对于泰山诸将各个有救命之恩,同时也是靠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彻底征服了这群悍匪们的效忠。

  称呼之上,自然不会太过在意。

  “大兄这是哪里话,俺老昌怎么就混账了!”

  臧霸话音刚落,不远处一个不满的粗豪男子声音就响了起来。

  一个五大三粗模样的将领走了过来,一脸的不爽道:

  “但是大兄啊,咱们眼下就是不投曹操那个小矮子,总得想个办法啊!”

  云钟山这边,肯定是不能呆了。

  泰山贼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不想下山,也只能下山了。

  但具体投奔哪个诸侯,还是要臧霸才能够做决定。

  昌豨也好,孙观也罢,随着两人的出现,其余几个泰山大将也都跟着现身,皆是以期冀的目光看向臧霸。

  等待着他们的大兄,为他们指引方向。

  臧霸看着诸位兄弟殷切的目光,张了张嘴,挠了挠头,几次想要开口,却又不知该如何说。

  好在,仿佛上天感受到了臧霸内心的纠结。

  一个泰山军的斥候忽然间狼狈的喘着粗气,从云钟山另一头飞奔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

  “将军!不好了!山下的兄弟们,看到了有

第三百一十二章:齐候亲临,臧霸之请

  云钟山下大军云集,自然不可能真的是来攻打泰山寇的。

  前前后后就一万五千辎重队,还都是辅兵,这样的军队,跑去攻打有几十万人的泰山贼?

  袁谭便是再冲动也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虽然泰山贼流寇不假,但谁要是真的将泰山贼当成了一群上不得台盘的家伙,那吃亏的肯定是他自己。

  经过近十年的中原战乱,不仅各路诸侯旗下的军队,从战场征伐中得到了大大增强。

  即便是在山上啸聚的泰山贼,也是一样。

  臧霸孙观昌豨,吴敦尹礼这些,一点一点的,即便之前没有系统的教育,也都是不学有术,渐渐摸索到了一点为将治军的诀窍了。

  当然,不管他们再怎么不学有术,和正儿八经同各路诸侯麾下军队见过阵仗的中原大将比起来。

  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在袁谭看来,泰山诸将中有一大半都是不太合格的将领。

  真正可用的,也不过是臧霸、孙观、吴敦这三个人而已。

  其中,臧霸就不用提了,这位算是天生的将才,不仅有家学渊源,之后更是靠着泰山贼的机遇。

  很是磨炼了一把治民的手段。

  其才干嘛,虽然不管是武勇还是民政这一块,都只能称得上一流偏下。

  但在这个时代,却足以称得上是那种上马管军,下马治民,难得的文武双全型的人才了。

  至于孙观和吴敦,这两个则是属于可以作为偏将之流的人物。

  即是说,武艺可能算不得多出众,只能和车胄相比,勉强强出一线。

  但在统领军众,约束士兵的能力上,要甩车胄不知多少条街,属于可以在大将出阵的情况下。

  使其稳守侧翼,亦或是镇守后营的人物。

  至于说昌豨尹礼那些?

  则是纯粹的流寇成将的典范了,也就是刘表曹操那种饥不择食的人会想着去招揽。

  此刻的袁谭对于这种人完全看不上眼。

  能力不行也就罢了,所过之处往往都是血流成河的典范。

  一句话,属于典型的乱世之将,破坏性极强,所到之处不是屠杀民众就是杀降杀俘。

  带的兵马也都是一窝蜂的流寇那种,让袁谭连收揽他们的心思都欠奉。

  等到整编泰山贼,按照袁谭意愿,改造这支流民大军的时候,若是这两个人开眼。

  赏他们些许财物回乡做富家翁便是。

  但若是不开眼,说不得就要被袁谭拿来当祭旗的工具人了。

  此刻的云钟山上,泰山诸将浑然不觉他们已经被山下的袁谭挨个安排的清清楚楚。

  如今都是被突如其来的官军杀到的消息给震的说不出话来。

  倒不是他们心理素质太差,而是泰山军已经很久没有和所谓的官军作战过了。

  主要是泰山军这些年已经打出来了名头,加上几十万人摆在那里,邻近的诸侯更多的是想着如何将这支队伍化为己用。

  这其中又以从青州黄金军身上尝到了甜头的曹操为最。

  而在臧霸和曹操达成实质性联合的那段时间里,江东的孙策正忙着平定江东内部的各个军头。

  而荆襄的刘表则在想尽办法给孙策的平乱之旅添上几把火。

  一来二去,泰山军和诸侯正规军交战的次数,随着建安三年吕布死后,竟然快要接近于零。

  所以初闻官军来到山下,臧霸的第一反应是,那位野心勃勃的徐州新主,想要拿泰山贼开刀了。

  不过他也没有多么惧怕。

  据来报信的斥候所说,山下的军队只有两万左右。

  泰山军虽然许久不战,但在这山林之中,想要活下来,肯定缺不了争斗。

  虽然有臧霸这个还算公允的主帅镇压,但暗地里的私斗却是未曾停歇。

  由此内部锻炼出来的一支庞大到足有十万人的泰山军正兵,在这个乱世中,也是相当强悍的一股力量了。

  根本犯不上去惧怕山下袁谭带过来的两万兵马。

  所以没有过多犹豫,臧霸直接命麾下诸将集结兵马,在云钟山各路设伏。

  而他自己则自领最为精锐的两万军队,下山接阵。

首节 上一节 242/7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