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 第384节

  将匈奴王公与祭天圣物献于咸阳,也只是面子上好看。

  昌平君很想从秦王脸上看到一丝不快,可让他失望的,秦王很是冷静。

  朝会散去,昌平君走出了大殿,昌文君跟在后面。

  “大兄,我们还要不要去拜见老太太呢?”

  昌平君沉默不语,看着远方,良久,说了一声。

  “走吧!”

  ................

  华阳宫。

  宫外雨水绵绵,门窗打开,一阵寒意吹入殿宇之中。

  华阳太后坐在寝殿之中,闭着眼睛。

  “参见太王太后。”

  殿宇之中摆放着一个个箱子,里面都是大量的金银、草药与珍奇,都是从匈奴来了。

  “老身我给了赵爽五十万石粮食,如今他所还的翻了一倍。不但如此,老身的手下的一干孩子,如今在军队中站稳,凭军功,人人升了一级。”

  说到这里,华阳太后睁开了眼睛,看着面前的昌平君与昌文君。

  “如何?”

  昌平君沉默不语,昌文君打了个哈哈。

  “太王太后,我们都是自己人,您老何苦再埋汰我们?我们这一路上受得气还少么?”

  “这点气都受不了,还做什么大事。当年吕不韦权倾天下,又是何等场景,我们不也挺过来了么?”

  华阳太后虽年迈,可是锐气未失。

  “自己手中的筹码没了,便指望着外人帮忙?如今匈奴北退,看样子十年之内边境不会再有大战。世族一系,军威越盛。跟随着赵爽的人,土地、女人、奴隶,样样不缺。你们现在,还能指望谁?”

  “赵爽如此行事,王上就不会有所顾忌么?”

  昌平君说了第一句话,可华阳太后却是有些失望。

  “老身这边尚且有这么多东西,王上那边会少么?”

  .........................................

  秦王宫。

  “王上,根据前线军士传来的情报,贺兰山下平原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匈奴一战,十年之内边境应该不会有大的纷争。若是移民屯垦,充实边防。在匈奴再度南下时,可大大缓解边境的压力。”

  秦王的面前,摆放着一份奏疏。

  王绾站在殿中,详细地诉说着。一旁李斯安静地听着,不发一言。

  秦王将奏疏仔细看了一遍,将此地并入北地,也是将秦国的边境北推数百里。如此一来,便在河南地有了两个战略支点,巩固边防。

  如此,秦国攻伐六国的战略或许会更加顺利。

  “若是如此,必将派遣一支重兵镇守此地。”

  李斯在旁,言道。世族的势力正盛,此时却往边境走,不断自我边缘化,其中之意,让人难以揣度。

  “安西镇军镇守陇西、北地,素来忠勇,可当此任。”

  王绾拱手一礼,缓缓一言。

  秦王于王座之上,最终说了一声。

  “可!”

  (未完待续)

  

第511章 价值

  

  贺兰山下,曾经的匈奴王庭如今已经变了一个样。取代了连绵的牧帐,土地上多了一些房屋,外围也竖起了栅栏,旗帜飘扬。

  一队骑军自远处而来,在原野之中奔驰,掀起了烟尘。

  大门缓缓打开,一旁放羊的胡人都避了开来。

  营帐核心,一群秦军将领等候着。骑军一路从营门走入了中心的屋所前,一路人没有阻拦。

  赵爽从马上下来,一旁的匈奴马奴小步过来牵走了马。

  赵爽看着,有些意外,却见得房屋之前,一众秦将穿戴整齐,拱手行礼。

  “汉阳君!”

  赵爽挥了挥手。

  “不必多礼。”

  从上郡至此,行军数百里,风尘仆仆。赵爽看了一眼,周围有着各种简陋的作坊,作坊里有秦人,也有胡人,生产着食物与工具。

  房屋并不高大,看起来很是简陋。赵爽走了进去,也仅仅是能够遮风挡雨。

  屋中摆着的巨大地图,上面描绘着贺兰山周围的山势。

  赵爽走上前,坐在了主位。

  “如今安西镇军扩编至多少人?”

  “已有七万余。”

  安西镇军镇守北地、陇西,随着地盘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军人镇守。不过最为核心的还是那三万重甲。

  而要移民屯垦,那么便少不了军队的护卫。尤其是一些偏僻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位置,更是多为军屯。

  贺兰山下的土地经黄河穿流,可通关陇河西各地,位置十分重要。又因为其地肥沃,可耕可牧,与河南地大部分草野不同,适宜迁居,可缓解关中越来越重的人口压力。

  秦军分散各地,开垦屯荒。于地势紧要处设立军寨、关隘,防范匈奴。

  只不过,相比于偌大的土地,此时人口还是太少了。屯垦之地,只能在秦军的有效防御范围之内,等站稳脚跟,再逐步扩大。

  “匈奴如何?”

  “斥候来报,匈奴自败退之后,将主力迁到了阴山之北,只留守了少许人在阴山之南的王庭。看样子,他们似乎短时间内不会再南下。”

  没有了军事压力,那么开垦的速度自然会加快。

  “朝廷已经定下了方略,于此立城,号为典农,着令我军,经略此地。另于各地设县,安抚地方,绥靖胡羌。最终要将大军扩至十万,方能妥当。”

  “诺!”

  赵爽与一众秦将商议了具体的方案与人手、物资配置,天已经晚了。

  一众秦将退了下去,最终只剩下了赵信等少数的属臣。

  贺兰山下肥沃的草野是匈奴等部游牧之地,如今依旧如此。只是匈奴北退,余下的部落难以形成绝对的控制力。

  “金城那边如何?”

  “依照主上的策略,于各地要隘派遣军士,设立寨堡,屯垦移民,保护商路的安全,如今已完成大半。”

  赵爽点了点头。

  “各地的粮仓如何?”

  “金城仓已蓄满,各地小仓多至八成,少至五成。”

  这么多年以来,赵爽一直在修筑粮仓,筹集粮食。便在他的封地中,南郑仓、庸城仓、金城仓等大仓外加陇西、北地、巴蜀、庸楚、河西等地的各小仓,如今已经形成了贯通东西的粮道路线。

  情势已经相当紧张。随着秦军东出的步伐越来越近,在攻伐六国的大战之中,粮食必然是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秦国的西境此时安宁,可东面却很热闹。于山东之地,秦军出关,兵锋正盛,韩王抵受不住,献出了南阳地,想要让秦军罢兵。

  只是,这无疑于饮鸩止渴。韩国正是依靠南阳地的重重险要,才能挡住秦军的锋芒。南阳地一失,那么韩国便无险可守,秦军可直入韩国腹地。

  可以说,大战已经相当近了。若是鲸吞天下的大战降临,那么粮食必然紧张,没有储备,会极大影响到商路与封地的稳定。

  “朝廷的方略之中,便有在西境培养骑军一项。另外,在未来十年之内,将金城的骑军的数量升至一万。为此,如今的马场显然不够,需要扩大,并培育优良的马种。另外,加快种植苜蓿、黑豆等作物。”

  秦军的战马多为北地、陇西的马种,虽然优良,但是与河西走廊乃至西域的出产的优质战马相比,显然是不如的。

  只是,用作军马,必然是要大规模产出的,不可能秦军的士兵人人都有一匹千里马。

  所以,用顶尖的优质军马作为马种,结合本地的马种,若是能培育出优良的军马,拉开秦军骑军与六国骑军的差距,才是最为重要的。

  “属下明白!”

  .....................

  韩国。

  红莲站在昔日郑国留下的冷宫中,看着眼前荒凉的场景,陷入了沉思之中。

  她的哥哥失踪了,至今没有任何消息。而那个人,自从几年前辞去了大将军一职后,便一直没有消息。

  流沙,就像是从来不曾在江湖中出现一样,没有一点痕迹。

  而秦军已经得到了韩国的南阳地,此时虽然罢兵,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韩国已经危在旦夕。

  即使一直深藏深宫,可红莲也能感受到情势的紧张。

  红莲每日在宫中无所事事,想到了昔日流沙设立在韩国的大本营,不觉想来看看。

  随着深入,在那残垣断壁之间,一座死水环绕的阁楼上,那个红莲印象之中永远不会气馁的白发男子便站在那里。

  “卫庄?”

  红莲以为那是幻觉,揉了揉眼睛,可那人依旧站在那里。红莲小跑了几步,速度加快,临至近前,轻呼一声。

  “卫庄!”

  两支冰矛挥下,拦住了想要上前的红莲。卫庄挥了挥手,两名曾经属于白甲军如今属于卫庄手下流沙的白衣客退了下去。

  “你这些年去哪了?韩国现在已经很危险了,你回来是保护韩国的么?”

  “我这几年虽然在山野之中,可韩国的情势却了如指掌。”

  有着蓑衣客的情报体系,加上铁血盟的财力,和卫庄在韩国时积累的力量,如今的流沙已经今非昔比。

  只是,正当红莲满怀心喜的时候,卫庄下一句话却让红莲如坠冰窟。

  “所以,我更加清楚,如今的韩国已经无可救药了。”

  红莲后退了两步,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那你回来做什么?”

  “在韩国灭亡之前,流沙要拿走还有价值的东西。而你……”

  说到这里,卫庄了一眼眼前绝密的面容,转过了身,缓缓离去。

  “给你一个忠告,作为即将亡国的公主,若不想要成为别人的玩物,就必须在你现在还有那一点可怜的权势之时,尽早做出打算。”

  (未完待续)

  

首节 上一节 384/5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