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在承德朝就做宰辅的中书令公羊舒第一个开口说话,他咳嗽了一声之后,沉声道:“要不然,就此作罢吧。”
他微微叹了口气:“他李长安太子太保的身份,是先帝亲封的,就连羽林卫右营,也是先帝自己交到他手里的,如今先帝殡天不过三个月,咱们没必要去得罪他。”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沈宽。
“吃力不讨好…”
沈宽才是如今尚书台的主事人,这位左相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缓缓开口:“公羊兄,我等并不是要去得罪他,今日是我亲自去请他来尚书台说话,而且是我们三个人都在场,好声好气的与他说话。”
“我们甚至没有提起半句关于禁军右营的事情,只说升官太傅的事。”
身为首相,沈宽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即便如此,他还是拂袖而去了。”
监察御史严守拙沉默无语。
公羊舒无奈的说道:“他年纪轻,脾气大一些也是正常的……”
“那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沈宽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了,他低头道:“西南的诸多文书,我看过,公羊兄自然也看过,他李长安与西南不清不楚,甚至互相勾联,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先帝曾经拿他下过大理寺,就是因为西南的事情,奈何先帝的身子出了问题,最终不得不大事化小,不了了之。”
“我等,手段自然不及先帝。”
沈宽微微低头,缓缓开口:“但是我等也不能让他李长安,一边勾结西南叛逆,一边手握京畿命脉!”
“无论如何,陛下亲政之前,我等必须交还给陛下一个清清朗朗的大晋。”
曾经在承德朝任大理寺卿的御史大夫严守拙,看了沈宽一眼。
“沈相,下官以为中书令说的不错,这件事情急不得,慢慢来罢。”
尚书左仆射深呼吸了一口气。
“二位都是先帝临终任命的辅臣,朝廷的肱骨之臣,怕他李长安不成?”
“事关武事,明日老夫会请大都督进尚书台一会,两位说的不错,这件事情急不得,但是不急不代表不做。”
沈相语气坚定。
“我等身负重任,就要一点一点的去做!”
第849章 硬升官
元昭天子的登基大典办完之后,新朝基本上算是尘埃落定,接下来只要静静的等着新天子成年亲政就好,京城暗处因为太康天子崩逝引起的波浪,慢慢的平息了下来。
从尚书台出来之后,李信去了一趟后宫,从坤德宫里把九公主接了回来,夫妻俩一同从永安门出宫,坐上了自家的马车。
陈十六挥动马鞭,马车缓缓的朝着靖安侯府走去。
马车里,九公主握了握自己夫君的手,开口问道:“尚书台找你,是有什么事情么?”
她是皇家出身,对朝廷的官制非常清楚,自然知道尚书台在朝廷是个什么样的地位,更何况如今天子年幼,尚书台两位宰辅辅政,抛开武事不谈,如今的尚书台是在代行王事的。
尚书台莫名把李信找了过去,九公主自然要问一问。
“没有什么大事。”
李信笑呵呵的说道:“关于陛下的一些小事,已经处理了。”
九公主点了点头,轻声道:“现在朝廷的权柄,大半在尚书台里,因此尚书台也最惹人注目,你没事还是不要跟他们有什么来往,咱们自己过日子就好。”
李信微笑点头。
“殿下说的是,为夫一定照办,再不跟那些老头往来了。”
夫妻俩成婚多年,“殿下”这个称呼早已经弃之不用,如今提起来,大半是调侃的意思了。
九公主轻哼了一声,撇过头去不搭理李信了。
夫妻俩正说话,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李信微微皱眉。
从永安门回家的这条路,他走过太多太多次了,对于回家的时间以及要经过哪些路段,已经烂熟于心,他很清楚现在的位置,距离靖安侯府,还有两三个拐弯才能到。
于是他开口问道:“出什么事了?”
驾车的陈十六回头,掀开车帘,沉声道:“侯爷,有人拦路。”
靖安侯爷从车帘里探出头去,便看到了一个衣着富丽,一身紫衣,大概十五六岁的少年人,正拦在靖安侯府马车面前。
在这个少年人身后,还跟着十来个身强体壮的汉子,看起来是他的护卫。
少年人虽然拦路,但是态度很好,他对着靖安侯府的马车深深作揖。
“齐王世子姬楷,求见靖安侯爷。”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又低头说道:“见过姑母。”
李信听到这句话之后,本来探出去的身子,立刻缩了回来。
姬桓的儿子?
他先是皱了皱眉头,随后很快反应郭磊,对着陈十六沉声道:“不要理他,撞过去。”
“生死不论!”
陈十六跟了李信多年,很明白李信的意思,李信话音刚落,他就挥动马鞭,拉车的两匹白马立刻高声嘶鸣,不再顾及身前有人拦着,硬生生撞了过去。
这位齐王世子,自然不是傻子,面对这样一辆大车,硬用身体拦着估计就要横死京城街头了,他吓了一跳,连忙避开。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靖安侯府的黑色马车,已经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