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呵呵一笑:“到时候,永安门是咱们羽林卫在把手,进内城肯定不行,但是进皇城外城,再容易不过了。”
“好。”
魏王抚掌笑道:“信哥儿心思缜密,环环相扣,如今我对成事的把握,又多了一分。”
李信又喝了口茶水,最后看了一眼魏王。
“殿下,有件事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信哥儿你说。”
李信漠然道:“进宫之后,不管是三皇子还是四皇子,都可以不杀,但是太子殿下必须要死,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活着!”
大皇子才是朝廷正式册封的储君,只要他活着一天,哪怕魏王成功登基,也不是正统。
而且,只要他活着,就会有无数有心人要借着他的身份搞事情。
所以无论如何,太子都要死。
魏王殿下沉默了一会,最终缓缓点头:“我知道了。”
李信眯着眼睛,微笑道:“从明日起,殿下可以开始准备搬家了,就是要做出一个样子,告诉京城里的所有人,魏王府退出夺嫡了。”
这个时代,搬家极为麻烦,像魏王府这种大宅院,搬家准备个一个月再正常不过了。
魏王殿下脸上也露出一个笑容。
“是要装出一副搬家的样子,骗一骗人了。”
“不是装作。”
李信摇头道:“殿下的确要准备搬家了。”
两个人相视一笑,都把目光看向了皇城方向。
第308章 黑脸太监
京城的风向慢慢开始有所转变了。
最开始的时候,谁也不认为大皇子姬喾能坐稳这个太子的位置,所以四皇子才会这样热衷与太子争斗,到现在两轮污水泼下来,太子虽然名声已经臭了,但是却安然无恙,储君之位没有半点动摇!
有些人甚至私下里开始传闻,当今天子被太子控制了。
太子如此坚挺的情况下,自然身边就有了一大批追随者,毕竟谁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去开玩笑,到如今,太子殿下手底下,已经有了一大批三四品的官员可用。
大势已成。
就连几位宰辅,也觉得太子嗣位之势已成,所以当太子下了那道就藩的诏书之后,几位宰相略做犹豫之后,就在上面加了印。
四皇子门下的大臣们,每日里惴惴不安,甚至还有几个胆小的官员,在家里悬梁自尽了。
太子的名声再臭,只要陛下不动手,他就仍然是太子,大势就不可阻挡。
就连四皇子本人也消沉了不少,好几日没有出府了。
三皇子被禁足半年的时间还没过,也没有办法出门。
至于皇七子魏王殿下就更是直接,已经开始在准备搬家了,永乐坊的人都可以看到,魏王府门口聚集了不少马车,正在打包东西,似乎只等着朝廷的就藩文书下来,就准备要离京了。
就藩文书不是就藩诏令,就藩文书是规定就藩何处,封地多大之类的东西,一般是由礼部户部和工部协同办理,礼部负责确定封地,户部划分藩王田产,工部则是负责营建藩王宅邸。
事实上三位皇子的封地已经确认,赵王殿下被封在燕城一带,齐王殿下被封在南边的嘉应府,而魏王殿下因为态度最好,太子殿下颇为满意,便把魏王府封在了富庶的姑苏城,也算是优待了。
不过一般藩王宅邸最少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完工,太子殿下却要求三个月之内竣工,也算是一道苛令了。
要知道藩王宅邸都是有规制的,最起码不能太简陋,这样强行缩减工期,会有不少人因繁重的徭役而死。
古时候不仅要缴税,还要服役,服役不止是服兵役,还有服徭役,这种兴建藩王宅邸就要从地方征调徭役,不仅不给钱,还不管饭,三个月的工期,不知道多少人要累死在这上面。
不过大势如此,京城里如今没有人敢反抗太子了。
就连大字报,也没有人敢贴了,这一个月时间里,最少有上百人因为贴大字报入狱,被关在京兆府大牢里,至今没有出来。
情势越来越好,太子殿下也是志得意满,开心了不少,经常在东宫召集自己“门下”的大臣饮宴,可以说是春风得意。
原本就胖的太子殿下,似乎又膨胀了一圈。
就在大家以为政权要正常过度的时候,十里秦淮最顶端的得意楼里,来了一个不起眼的客人。
这个客人穿着一身麻布衣裳,五短身材,面色也有些黢黑。
正是内宫八监之一的天目监太监董承。
一般内宫的太监,很少能见到太阳,都不会特别黑,但是董承不一样,他执掌天目监,身为天子耳目,要经常在外面替天子奔走,所以有些黑。
董承一路走到三楼,才一抬头,就看到一个穿着蓝色棉衣的年轻人,笑眯眯的现在自己面前。
“见过董太监。”
这里的太监是指董承在宫里的职位,也算是一种尊称。
董承不动声色的往后退了一步,谨慎的说道:“魏王殿下呢?”
这人自然是李信了。
李信笑呵呵的说道:“魏王殿下忙着搬家呢,托付我来与董太监说几句话。”
董承眯着眼睛看了李信一眼,默然道:“李郎将好生悠闲,不在羽林卫大营里,却在这里快活。”
李信讶异道:“董太监认得我?”
董承呵呵一笑:“京城里有名有姓的人物,咱家都认得。”
其实区区一个从五品的官,在京城里并不起眼,更谈不上有名有姓,只是李信的职位比较要害,手里是有兵的,所以才会被天目监看在眼里。
李信侧开身子,伸手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