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我大唐王师杀到的时候,贵国很多地方军队都会纷纷归降。”钟传此时可谓扯着虎皮拉大旗,从进入渤海国境内就知道,如今的渤海国根本没有实力跟大唐开战。
此时的渤海国可谓内忧外患,若是再惹怒大唐这个宗主国,那日子会更不好过了。
“你。。。”
看到钟传这有恃无恐的话,高丰心里很是生气,但对方却又说中了要害之处,如今的渤海国的确无力跟大唐开战。
“是不是只要我渤海国退出辽东,大唐的军队就会归还南京?并停止战争?”高丰问道。
“自然!”钟传答应道,“只要贵国让出辽东,我大唐肯定归还南京。要知道,渤海国作为我大唐的属国,自然不想渤海兵戎相见。
但契丹威胁我大唐北部边境,必须取得辽东,两面夹击契丹。
契丹也没少袭扰渤海国吧,将来我大唐北伐契丹的时候,渤海国作为我大唐属国,是不是也该出兵?”
听到钟传的话,高丰不敢当场答应,但也有些意动了。
如今的契丹,可是让周边各国、各部落都恨得咬牙切齿,没事就来打秋风。扶余府就是渤海国设立,就是专门对抗契丹的。
只是如今渤海国力衰退,已经无法对抗契丹了,扶余府也有些抵挡不住契丹铁骑了。
“这些事情,下官也无法做主,需要跟我国陛下以及一众大臣商议。”高丰犹豫道。
“那贵国可得尽快了,这要是继续打下去,打出了火气,收不了兵,可别怪本使没有提醒你们。”钟传淡淡道。
察觉到钟传话中的威胁,高丰心里恨不痛快,但他还是没有怼回去,而是准备离去。
“等等!”钟传在高丰离开前,突然叫道。
“钟尚书还有何事?”高丰语气生硬道。
“是有一事,把外面贵国的士兵撤了,看着心烦。”钟传淡淡道。
“等下官回去禀报后才能决定。”
说完,高丰便转身离去,而钟传脸上也露出了凝重之色。
“钟尚书,你这是在担心什么?”使团有人问道。
“担心渤海国胡来,平壤都督府攻占了渤海国南京,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若是能震慑住渤海人,那就好办了,我们距离返回大唐的时间也不远了;若是震慑不住,反而激怒了渤海国,那就麻烦了。”钟传认真道。
“难道渤海人还敢杀我们这些使团成员不成?”
“那倒不至于,但若是没能完成圣上的嘱托,反而跟渤海国兵戎相见,我们就是辜负圣恩了。
希望能震慑住渤海人吧,此时的确不适合跟渤海国全面开战。”钟传摇了摇头。
其实他知道,以那位圣上的性格,迟早要对渤海动手。
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圣上对于土地这些有着很强烈的欲望。
西域就别说了,重设安西都护肤和北庭都护府,不就是为了收复大唐之前丢失的土地吗?
青海都督府这边,圣上摆明了是打算找个时候攻打吐蕃,彻底解除这个河西走廊的敌人。
云南大都督府和安南都护府就别说了,这两年也没少折腾,只是没啥大的战事而已。
安东都护府、辽南都督府、平壤都督府、耽罗都督府,更是对准了契丹、渤海、新罗三股势力。
还有在倭国的事。
这个圣上的心思,还真没几个人猜得透。
钟传也想着,是不是这次出使之后,自己可以告老还乡了。
他这个老胳膊老腿,也经不起折腾了,还是辞了这官职,好好颐养天年才是。
第894章 渤海国的抉择(续)(二更)
其实对于是否放弃辽东,渤海国内部高层吵得不可开交,因为辽东占据整个渤海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且又很富裕。
这是反对放弃辽东的,认为大唐也不可能牢师东征,而且渤海也能守住,这些人以渤海国内强硬派以及高句丽人家族为主。
例如左相高丰,就反对放弃辽东。
赞同放弃辽东的,大多是因为当初渤海国立国之初,大门艺跟大武艺说的一段话。
大门艺曾对大武艺言,“唐,大国,兵万倍我,与之产怨,我且亡。昔高丽盛时,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可谓雄强,唐兵一临,扫地尽矣。今我众比高丽三之一,王将违之,不可。”
后面几代渤海王都认为全面占领辽东即意味着与唐朝接壤,一旦唐朝实力恢复,难保不重蹈高句丽的覆辙。
为了避免跟大唐接壤,所以对于辽东,渤海国一直没有全面占领。
当然渤海国全面占领辽东也难,因为这里的高句丽人和唐人实力并不差,随后便采取了扶持高句丽打压唐人的策略。
名义上渤海国占领了辽东,但只是占领了靠近渤海国的那些城池,辽南和辽西,渤海国并没有占领。
开始的时候,渤海国内部反对放弃辽东的占多数,因为高句丽人渤海国的实力并不差。
以前只是在朝中为官,但随着辽东归附渤海国,辽东的高句丽人和原渤海国的高句丽人便形成了联盟。
在渤海朝廷的高句丽官员建议下,渤海国选择了扶持辽东高句丽人,打压辽东唐人;同时辽东高句丽人的强大,也让渤海国朝廷的那些高句丽官员底气十足。
这就有点像大唐之前的朝廷大臣勾结藩镇节度使一样,互相成全。
可随着唐人出兵辽东以及南京的陷落,渤海国朝廷的风向又变了,赞成放弃辽东的人变多了。
“陛下,如今大唐的军队已经杀入了辽东,占领了积利州、建安州等地,基本上占领了辽东地区南部;而且在东边,大唐平壤都督府攻占了南京。
若是不答应大唐的条件,放弃辽东,辽东和平壤都督府的唐军会越来越多。
如今我渤海国内忧外患,若是跟大唐开战,很容易重蹈高句丽的覆辙,还请陛下三思啊!”
渤海国右相站了出来,劝着坐在龙椅上的渤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