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937节

虽然不知道三善清行是去哪儿知道这个消息的,但倒也没说错。

长安和洛阳就别说了,一个正式的都城,一个是东都,想不繁荣都难。

成都府、兴元府和太原府,也不用解释了,毕竟和平发展了那么久;登州是靠着海运;杭州有着钱镠的功劳,也有海运的功劳。

其实越州、明州、江陵府也不比升州差。

倒不是升州位置不行,它跟扬州一样,之前饱受战乱,才结束战争没几年,恢复没那么快。

从远期来看,升州和扬州的前景肯定比太原府、兴元府这些强,但想要超过,起码还得十年以上,毕竟人口是两地的硬伤。

“三善副使这些是从哪里得知的?”菅原道真好奇道。

“下官百日在那个李氏书店中,与数位唐人学子闲谈中了解到的。”

菅原道真听后,点了点头,其实从在升州的见闻,他也就猜到之前得到的,关于大唐的消息可能属于误传。

他能一步步走向右大臣一职,自身的实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只靠家族的余荫和宇多法皇的提拔。要知道他在倭国也被称为学问之神,而且他还很擅长汉诗。

“看来我们可能对唐人了解有些滞后了!”菅原道真心里已经做了决定,若是此行收获颇大,回去后可以建议天皇同意继续定时间派遣遣唐使。

在两人还算是愉快的对话中,一个使团成员正急匆匆地跑来。

“启禀右大臣,码头上有动静,很大的那种!”

“动静很大?怎么回事?”

怀着好奇,菅原道真等人着急地赶向码头。

他们住的地方离码头并不远,大部分人在这处邸店居住外,还有一部分人留守船只。毕竟这么长的海上航行,船只也需要维修以及补充物资,都需要有人守着船只的。

不过当他们一行人来到码头的时候,码头上已经人满为患,因为都被江面上的动静给吓到了。

在他们眼前的长江江面上,大量的战船正在扬帆起航,有些战船甚至比倭国的战船都要大很多。

战船上还有不少士兵,显然是要打仗了。

“唐人这是要去打谁?这么多人?”使团有人疑惑道。

菅原道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倒是旁边的唐人百姓则是议论纷纷。

“这是又要打仗了,也不知道要去打谁!”

“还能有谁,肯定是杨行密呗。他割据淮南,拒不奉诏,朝廷肯定会解决这个最后的藩镇!”

“居然是杨行密,他执掌淮南期间,也算是可以啊!”

“可以什么?你没看到官船去长安都是从长江逆流而上吗?根本不走运河。若是淮南事毕,以后去洛阳或者北方做生意就方便多了。”

这些议论的人,身份各异,因为所处立场不同,看法也不同。

普通只是担心怕引起战乱,波及自身;商人则是希望平定淮南,让运河畅通。

读书人则是分化成多个阵营。

一些固执的读书人认为朝廷是平添战事,让国家民不聊生,对于那些对外的作战,也都持批评态度,认为是劳财伤民;中立的则是除了感叹一番倒也没有太多的说辞;至于年轻的读书人则是认为朝廷此举是正确的,乃是中兴大唐必须做的。

处于人群中,菅原道真听到这些声音也觉得很有意思。他现在明白了唐人为什么让他们在升州停下,原来是运河要爆发战事,不能通航。

他倒是没想到,一来就会遇到战事,只是希望不要持续太久,影响他出使的任务。

第872章 定淮南(八)(二更)

“下官淮南节度副使,奉淮南节度使之命,携我家主帅的长子和长女,以及淮南马步军指挥使周本、寿州刺史朱延寿、和州刺史安仁义入东都面圣。”

洛阳码头,在淮南一行人抵达洛阳之前,朝廷便派了人在码头等候,负责接待的是时任礼部主客司郎中王禹鹤。

王禹鹤是王徽的儿子,虽然王徽在两年前便已经去世,但借着其父余荫以及圣上对其父的恩典,王禹鹤以乾宁二年秀才科榜首的出身出任这礼部主客司的郎中一职。

虽说只是五品官,但毕竟是六部之一礼部四部门之一的主官,下一步无论是外放,还是进礼部侍郎一职都是很有可能的。

王徽虽然已经去世,但其担任过太子几年的老师,有着这份恩情在,王禹鹤也不会过得太惨。

王禹鹤没管李神福这个淮南节度副使兼楚州刺史的淮南大将,而是在淮南使团左右望了望,打量着淮南使团。

看到王禹鹤这举止,李神福便知道要出事,朱延寿和安仁义两人则是在那里面带笑容,有些幸灾乐祸。

“敢问你家节度使呢?”王禹鹤露出疑惑之色,盯着李神福。

李神福连忙解释,“回王郎中,我家节帅眼疾复发,不便前来,以免怠慢圣上,还请王郎中见谅。”

“什么?你们家节帅借病抗旨?你们家节帅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抗旨!”听到杨行密不在淮南使团之中,王禹鹤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也不知道是听到抗旨,旁边的禁军士兵就有些激动还是什么,纷纷把手放在刀柄上,神色不善地盯着淮南使团。

刚刚还一片和气的场面,转瞬便充满了肃杀之意,这让淮南使团一行人也有些紧张。

杨渥和杨寻阳这对兄妹吓得在那瑟瑟发抖,两人在淮南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谁想到到了这里,居然有人对他们刀兵相向;朱延寿和安仁义则是安抚着自己的护卫,让他们别紧张,也别去碰武器,周围几百禁军,他们这点人动手不是找死吗?

至于李神福和周本,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没想到朝廷这边居然直接翻脸。

“王郎中见谅,我家节帅并不是有意抗旨,而是真的眼疾复发。王郎中若是不信,可以去淮南验证,我家节帅以前是否有过眼疾,这些年因为比较劳累,这才导致眼疾复发,现在连走路都得别人引导,还望王郎中向圣上禀明。”李神福一边安抚自己的人别乱动,一边客气地解释。

他在淮南再怎么说也是节度副使,同时还是一州刺史,可到了这里,一个小小的礼部郎中居然这么不给他面子。

说实话,李神福心中也是有些怨言的。

“为什么事前不禀明?你们知不知道,这是欺君。”王禹鹤呵斥道。

想到杨行密居然不在淮南使团一行,王禹鹤也觉得头大,这是要出事的节奏啊,心中便把怨气发泄到了淮南使团身上。

“还望王郎中见谅,在下会亲自向圣上请罪!”李神福继续解释道。

“向圣上请罪?你们能不能见到圣上还一说!”王禹鹤有些不悦,对旁边部下以及禁军将领吩咐道,“把他们带到住处,严加看管。谨记,不能让他们随意走动。”

“是!”

首节 上一节 937/9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