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272节

“派人去查查他的父亲。有大问题直接送进诏狱查了,没有大问题降职吧。子不教,父之过。”李晔低声说道。

“是。”

李振看了看那被架着出了考场的考生,心里不禁替对方父亲感到可惜。

什么叫坑爹?这就是坑爹。

要是他爹有大问题,倒爷不冤;若是没大问题的,那就倒霉了。

就在李振说完等李晔下一步吩咐的时候,发现对方正在窗户边看一名考生作答,神色怪异。

李振凑上去一看,还没等他看清楚,李晔就直接大步离去了。

虽然李振没看清那名考生所作之诗的全部,但却看到了第一句。

“移舟水溅差差绿?”

这怎么这么眼熟,他突然响起前不久那个参加了孔家宴会的郑谷,对方所写的诗第一句不正是这句话吗?

可郑谷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而眼前这考生只是最多20岁出头的考生,显然不是郑谷。

这意味着什么?

抄袭!

赤果果的抄袭!

难怪陛下直接离去,碰见这事能高兴起来才怪。

李振连忙追了上去,喘着粗气道,“陛下,要不要臣把这人赶出考场?”

李晔停下脚步,露出怪异的笑容,“为什么要赶出考场?这事倒是挺有意思的,先不要声张,朕倒要看看后面这诗赋答卷,有几份相同的。”

李振心里大惊,也不知道那些世家子弟怎么想的,居然这么明目张胆抄袭别人的诗作。

这试卷最后虽然不对外公开,但阅卷官也会从其中发现一些端倪,真当阅卷官是傻子?或者说当锦衣卫是傻子?

“遵命!”

看着陛下心有不快地离去,李振知道对方生气了。别看对方一脸笑容,但这才是对方最可怕的地方,若是真的如陛下所猜,这次科考恐怕真的要出事。

对于这个小插曲,考场中的人并没有多少人注意,毕竟他们的目光都在试卷上。

。。。。。。

虽然这个考试中间出了一些波折,但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虽然秀才科中午允许午休,但也只是允许在考场附近休息,不允许出国子监,也不能影响进士科和明经科的考试。

倒是中午有不少考生去逛了逛国子监的藏书楼,这里面的书籍可是十分丰富,因此不少考生愿意去抱抱佛脚,特别是对于秀才科的考生,他们的诗赋和经义并不擅长。

虽然国子监是大唐最高学府,但其藏书楼却不是大唐藏书最丰富的。

大唐藏书最丰富的在太极宫的弘文馆,其次是位于开化坊的博文馆,国子监的藏书楼只能排第三,第四则是长安书院。

除了国子监的藏书楼跟李晔关系不大,其他三个都跟李晔关系密切,或者就是李晔倾力打造的。

弘文馆就不用说了,本就是大唐负责修订书籍的地方,里面有很多不能外传的孤本。

位于开化坊的博文馆是李晔打造的供平民使用的类似于后世图书馆的地方。规模很大,占据了四分之一个开化坊。

里面的书籍内容很少有深奥的,多是启蒙、适合普及的书籍,四书五经等传统儒家经典就别说了,除此之外史书、算学、律学、农学、医学等书籍都有,而且提供书籍售卖业务,。

长安书院就别说了,作为李晔普及教育的一个重要工具,书籍自然不能少。

国子监的藏书虽然只排第三,但是论对考生的喜好来说,绝对是第一,因为这里面的书很丰富,不少都跟科考有关。虽说在国子监,算学这些属于后娘养的,但是也有相关的书籍,对于秀才科的考生来说,绝对是个好地方。

秀才科的考生一大半都不属于国子监,而是来自各地的乡贡和那些寒门子弟,平常根本不可能进入国子监看书,现在有这个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不过中午的时间毕竟不长,下午还要继续考试,所以这些秀才科的考生也只能不舍得回到考场。

下午的考试一直持续到傍晚,直到黄昏的到来才结束。

随着考试结束的钟声响起,这些考生不得不交卷,即便是没有答好也不可能继续答题了。

而对于今天的考试,这数千考生的表情也不尽相同,有高兴,有沮丧,这在科举开办以来,都属于很常见的事,还有想不开自杀的呢!

考试结束,熟悉的人自然相互交流,也有不少富家子弟从国子监外等候的仆人口中得知了白天国子监外发生的一切,对于这些考了一天的考生来说,无疑是释放压力的好关注点。

第284章 科考(四)

“文鼎兄,听说了吗?今天明经科被抓到有三十多人舞弊,进士科被抓到十几人,直接被扔了出来,取消了考试资格,听说还要禁考几年。”

“我们秀才科呢?”杨文鼎好奇道。

“好像也有两人。”肖寒远摸着下巴说道,“对了,文鼎兄,你这考试如何?没想到考的居然是农业的作用,没押对题啊。我连削藩都想到了,谁知道考的居然是农业,你说气人不。

文鼎兄认为后天进士科和明经科的时务策是考什么?会不会也是跟农业有关。”

杨文鼎不禁白了一眼,“你觉得可能吗?还考农业,岂不是泄题了?”

肖寒远讪讪道,“倒也是。”

“小舅,这里!”

就在杨文鼎准备跟乘坐肖寒远马车的时候,远处一个穿着上好蜀锦制作而成的衣裳的男孩正在一辆马车前跳着呼喊着。

对于这个小孩,旁边的人虽然惊讶,不过也没太过在意,今天来这里等候考生的,不少都是家里都是非富即贵的,一个穿着上好蜀锦衣裳的男孩有什么奇怪的,又不是没有。

即便是小孩的蜀地口音,在此时的长安也不稀奇。

由于之前长安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人口断崖式下跌,而寿王入主长安后,从蜀地带来了近十万军队,还有那些将领、官吏的家眷,再加上蜀地到长安定居或经商的人,大约有十五万人。

目前长安的人口,相比于去年增加了二十万,达到了六十万人。

这意味着长安的人口中,蜀地人口占据了四分之一,所以在长安说蜀地方言并不稀奇,而且还成为一个比较庞大的方言群体。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是比较特殊的。

首节 上一节 272/9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