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新军阀 第167节

“干什么的?这倒这地儿是什么地方不,不成你们这些贱民要通胡不成?来人,都拿下!”

门口喝止住,一个膀大腰圆还算结实的高丽兵长领着三五个像二溜子那样的手下大摇大摆的走出了连个破城门都没有的朔州门洞,这一句话还没说完,刷的一下几把长叉已经比划了过来,吓得领头的李朝老头脚差点都软了,赶忙是摆着手。

“军爷,误会啊!借小的十个胆子,小的也不敢通胡啊!再说,小的去西面做什么?胡人都是吃人肉拆人骨头烧火的,小的这把老骨头,还想多折腾两年呢!”

老倌儿这阵高丽语说的叽里呱啦的,倒是把那个当头的给逗乐了,可算摆摆手把长叉给收了回来,旋即又是一抱胳膊,大大咧咧的问道。

“那你们这一行三四十号,来这儿是干什么的?”

可算说到正点子上,那老头子从身后脏兮兮的褡裢里翻了一大顿,最后才翻出张皱巴巴的公文,双手递给了那高丽军官。

“回,回军爷,小的们是黄海道的难民,这不去岁胡乱,小的村子被烧了,逃回来时候,户籍已经被注销了,地也被文川朴家所占,官老爷就给俺们批了条子,让我们村儿向北逃难,遇到荒地则落地扎根,就地落籍。”

“这不,小的们走义州,义州是天朝的地盘了,不收俺们,只能走板幕岭来碰碰运气!”

别说,这老倌儿说的有理有据,就连公文都是真的,这玩意是毛珏从黄海道熊津那儿搞来的,李朝无力赈济灾民,干脆把人打法到他这儿,这白条子不知道批了多少张,到这儿派上用场了。

这军官瞅瞅关文,再瞅瞅一群扛着锄头农具风尘仆仆的汉子,一时间禁不住犯了难,琢磨好一会,这家伙方才一拍脑门:“在这儿等着!老子去通报防御使大人!都给老子老实点啊!”

说着扭着那肥嘟嘟的屁股,矮人似得拐阿拐进了那城里,别说破城不打,这五品防御使步子倒是够慢的,让一行人足足等了十多分钟,一个穿着黑沙官袍,戴着纱帽,一张脸瘦长的跟老萝卜干一般,四十多岁的中年高丽官这才摇摇晃晃走了出来。

“哎呦,拜见大人!”

老倌可够懂礼的,离着老远就直接跪下了,手哆哆嗦嗦在袖子里摸索半天,居然还摸出来一两碎银子来。

“这是小的全村儿孝敬父母官的,求大人笑纳!”

嘿,真叫银子亮人眼,看到这贵金属颜色,这小官儿向前的步子都快了不少,不过没用手接,一脚把银子拨弄掉,再踩在自己官袍下面,这一双八字胡方才笑的撇了起来。

“你们的情况呢,本官也考虑了,可是本官很为难啊!朔州在册的土地,都已经分发完了,实在没有安置你等的位置!”

“啊!求大人宽限宽限吧!我们全村儿一百二十多号人,走到这儿饿死的饿死,逃散的逃散,就剩这三四十号了,再走,俺们就是死路一条,求您开恩啊!”

老倌儿顿时是催足顿胸,脑袋不当自己脑袋那样,砸在地上砰砰作响,他这哀嚎的可怜,萝卜脸防御使又是捏着胡子嘶嘶的琢磨着,拿捏了好一会,故作姿态做主了,这才勉强同意那样点点头。

“好吧,谁让本官心善,本官在小防墙岭和板幕岭之间,有着一片荒地,你们就去那儿开荒好了!”

“什么?开荒,不落户籍那我们岂不是成了佃户贱民了?大人,我们可是良民啊!”

“怎么,不愿意?”

声音一下子高昂起来,脸拉达的跟谁欠他十万两银子似得萝卜脸防御使无比阴沉的盯了下去,两道眼神慌得那老头赶紧磕头谢罪。

“不!愿意愿意,谢大人赐一条活路!”

“那个书生!还不快过来!防御使柳大人愿意把地租给咱们,你还不快立个文书!”

听着那老头急促的话语,青巾书生是赶紧快走两步,听着那老倌嘟囔着,急促的写了起来,片刻之后,一张墨水淋漓的签押文书被那个书生双手递上,看着一大堆文字,萝卜脸的眼睛却是禁不住直了。

这居然是一堆汉文!

的确,高丽语推广几百年了,可汉文依旧是士大夫儒生常用语言,在李朝法律上有效,可他既然能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当防御使,随时可能让后金给干了,这柳防御使落魄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他哪儿看得懂汉文。

就在他迟疑功夫,那老倌又是急促的拜道:“老爷,俺们村都是些粗汉子,不立个公文,老朽也怕管不住他们!您看”

“看不懂?”

青巾书生的最后一句话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立马恼羞成怒,柳防御使面红耳赤的叫嚷着。

“谁说的!朴宗,去把本老爷的官印拿来!”

刚刚那个膀大腰圆的汉子这会儿是像条哈巴狗那样,屁颠屁颠又跑了个来回,不到三分钟,黄铜官印就被他叼来了,在印泥上一用力,一方通红的朔州府大印结结实实的盖在了刚写好的契约上。

也是用毛笔在上面签了字,青巾书生的脸上忽然流露出一股令他后悔的笑容来,匆匆收拾好契约,就退了下去,旁边那老倌儿还在那儿颤巍巍的跪拜鞠躬着。

“多谢青天大老爷啊!”

“大老爷!我们村子后头,还有几个村子黄海道逃难的,不知道老爷能否一并收留?”

忽然有点心烦,姓柳的不耐烦的一挥衣袖:“都照你这办好了!退下退下!”

“谢老爷!谢老爷!”

感恩戴德,那老倌也是连滚带爬的退了出去,带着一大帮“佃户”,折返向南而行。

“姐夫!这小防墙岭明明是荒地!咱这朔州户籍总共才不到六百户,四千多人还多数在江边的清水,仇宁,干吗不给他们落下户籍,多打点粮食不是好吗?”

人刚走,那个膘肥体壮的城门官儿已经是忍耐不住,急促的问了起来,听的柳防御使却是禁不住阴沉的咧嘴一笑。

“蠢材!上了户籍,打了粮食也得上缴,有你我什么事儿!这一张废纸,就打发一群贱民为咱家种粮食,岂不是妙哉!你小子多学学,别老往窑子跑!”

“姐夫您说的极是,要不为了庆贺着一群贱民自投罗网,咱们去喝一盅去!”

“走着!”

一唱一和中,两个朔州最高军士长官悠悠闲闲去潇洒了,临走这柳防御使还不忘把银子捡起来,踹到自己怀里,他是浑然不知道,为了这一两银子,他卖了什么!

第一百五十九.好一片屯儿

建设历来是最难的,况且小防墙岭一带是两条大山根,附近最近的水源鸭绿江支流人字形的末端还是在山下,一群逃难难民空着肚子,没粮食没农具,很难扎下根来,更何况附近山贼众多,把老倌与几十个难民抛到那儿,柳防御使也没当回事。

那地方更是偏僻到人迹罕至,除了些猎人,挖参人,寻常一个月俩月都没人去,今年河对岸的后金还分外的安定,朔州城里的李氏朝鲜守军更是懒洋洋的不愿意动弹,日子慢慢过去,一直到了十月份。

“什么?空手回来了!”

整个朔州城里就这防御使府稍微像点样,朱漆青瓦,典型的高丽民居,可这高八度的嗓门,震的屋顶上瓦片都嘎达嘎达作响了几下两个穿着皮袍子的李朝人居然被揣除了走廊,摔在了堂下,这他们都不敢起来,球一样缩在地上磕着头。

“大人,真不怪小人啊!小防墙岭那面把山封了,实在不让小的们上山啊!”

那张萝卜脸气的跟鱿鱼似得一鼓一鼓,这又到了上山采参打猎的季节,想来个小鸡炖人参补一补,柳防御使就打发这几个朔州的采参人给他跑腿儿去,这等了三天多,嘴里都淡出个鸟来了,他们居然连毛都没带回来一根,听着这解释,这柳萝卜更是气,一万腰居然把拖鞋给捡起来砸了过去。

“放屁!小防墙岭那儿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你们让鬼打墙啦?糊弄本老爷!来人,把这几个蠢夫懒人给老爷我丢大牢里去!”

“老爷,冤枉啊!”

几个衙役上来,拖着个脸上带着鞋印的倒霉采参人就像大牢走去,一道上这几人还不住的哀嚎着,求饶着。蛤蟆一样腮帮子鼓了半天,端起一壶茶,这柳大人伸手就往嘴里惯着,裹着壶嘴儿喝了半天,喘了口气,方才晃悠着二郎腿嚷嚷着。

首节 上一节 167/10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