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召唤 第184节

因为韩武已经派人送出了消息,决定要在邺城之下斩首左贤王和其他匈奴贵族!

邺城之外人山人海,守卫邺城的将士们紧锣密鼓地组织百姓不要拥挤。

邺城令沮授的脑袋都大了,他甚至派出了家里的仆人,来管理城外的情况。

韩馥都亲自登上城楼,等待自己的儿子回归,同时也要看一看儿子俘虏的匈奴左贤王!

韩武一身银甲策马当先,花木兰也是一身银甲紧随其侧,两人非常惹人注目。

但是韩武的银甲更加光鲜亮丽,凸显了他的气质。

带领嗜血虎卫向邺城靠近,麾下嗜血虎卫排好了阵容,队伍整齐划一。

左贤王和他麾下的贵族将领被马车拉着,貌似很有派头,但这都是囚车!

左贤王已经快要到了濒死的状态,这些天他几乎没有吃饱喝足过。

韩武肯定不会饿死左贤王,但绝对也不能让他太舒服。

韩武对典韦摆摆手。

典韦看到后立刻点头,驾马带领麾下将士加速前进。

一队嗜血虎卫押解着五百多匈奴俘虏,这些都是不愿意投降的人。

囚车也被拉了过去,陈列在邺城下,左贤王等人被拽了出来。

韩武再一次一马当先,拔出了腰间战刀,高举向天。

“邺城的百姓们,今日,我韩武就在此斩首匈奴左贤王!为并州受苦受难的百姓们,报仇!”

战刀锋利无比,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银光,随后银光落下。

韩武直接挥刀斩向了被押解在身边的左贤王,随着银光的闪耀,左贤王的头颅应声落地。

这一刻,周围一片寂静,就连十余万出城的邺城百姓都震撼地沉默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斩(下)

“好!杀得太好了!我就是从并州逃难过来的,这些可恶的匈奴人终于死了!”

“没错,我也是从并州逃难到邺城,韩公子当并州刺史之前,并州简直乱成一团。”

邺城城墙下的百姓沉默了几秒后,都开始纷纷呐喊议论,赞扬韩武。

将这些匈奴一族当众斩首示众,对于邺城百姓来说,是大快人心的事。

现在的百姓们都激动不已,在心里提高了对州牧府的信任。

韩馥站在城楼上,微微一笑,很满意地点了一下头。

韩武则是抖了抖战刀上的血迹,整个战刀依旧冒出寒光,滴血不沾。

将战刀收入刀鞘,韩武对典韦摆摆手,让嗜血虎卫的将士们斩杀其他匈奴降兵。

所有匈奴降兵都无力反抗,因为韩武这几天饿着他们,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些糠菜。

保证这些人不会被饿死,但韩武也绝对不能让他们吃饱了撑着。

被折腾了这么长的时间,这些匈奴勇士也都饥瘦如柴,根本没有反抗的力气。

四百余匈奴俘虏在邺城下被枭首,一时间鲜血流成小河,空气中一片血腥。

不少邺城百姓闻到了这种血腥味后,都有作呕的感觉,但马上就适应了。

他们毕竟不是士兵,不过也有很多人见识过这样血腥的场面,毕竟前些年还有黄巾军战乱。

“回城!嗜血虎卫第一大营和第二大营回原营地驻扎,修整三日。”

韩武对嗜血虎卫的千夫长下达命令,让他们带着麾下将士们返回大营。

典韦则是带着五十多名嗜血虎卫的精锐护送韩武回城,在百姓的目光注视下策马进入邺城。

现在百姓们对韩武崇敬不已,虽然韩武年纪还不大,但已经深得百姓民心。

韩馥看到百姓们都如此支持自己的儿子,他欣慰地笑了一下,在护卫的保护下返回州牧府。

韩武自然也是先带兵向州牧府返回,出征这么长时间,回来后理应拜见父母。

韩馥比韩武提前回到州牧府,他直接就将妻子叫到了前堂,一起等待儿子。

花木兰留在了州牧府的大门处,典韦和王越护送韩武进入州牧府,两人站在堂下等候。

韩武将战刀卸下交给典韦保管,他自己亲自走到堂上去问候父母。

直接在堂上跪地叩首,韩武按照规矩给父亲和母亲请安。

韩馥高兴地合不拢嘴,说道:“武儿,为父在你还没有带兵离开并州的时候,就听说了你要办一个千人斩。”

“那些不投降的匈奴一族,你直接将他们斩首示众,可以说非常拉拢民心。”

“但是你要记住,杀降本身是一个错误的事情。咱们冀州富庶,养得起那些俘虏,你不能总像武安君那样。”

韩馥严肃地批评了韩武,虽然儿子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依旧要时刻提醒。

韩武听到父亲的话后,他轻轻点头,却不满意父亲说武安君如何不好。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

曾被封为武安君的人有白起和李牧,他们都是一代名将。

虽然白起有杀神之称,但他杀降并非嗜血杀戮,而是顾及大局。

只不过,韩武也没有和父亲斗嘴,他只是轻轻点头,表示认同父亲的教诲。

韩武的母亲刘氏一直在高兴地笑,因为她认为自己非常幸福。

首节 上一节 184/7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