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第1592节

美国有他独特的自然条件,可以关起门来自己发展,韬光养晦积攒实力。

而欧洲的新兴国家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像普鲁士这样的国家,想晋升为世界级的强国,就只能把视线投向远方,那些英国还没有完全控制的土地。

“亲王殿下!在生存的压力下,在财富的召唤下,在欲望的刺激下……那些后起的国家一定会使出换身解数去攀升科技,去深度殖民……”

“如果有一天,通讯手段、陆军战略转进的能力还有海军科技的大发展……这种种科技提升能够支持强国对弱国进行深度殖民了,怎么办?”

“当外部条件一点可行,这些后起的野狼们注定会想到突破和变革的!越来越多的工厂会建设在内陆,更多的土地成为了强国直接控制吞并的领土,无数蛮族的国王会被废除!”

“甚至有可能,工业区域会发散出去,原材料就地加工,然后就地销售……如果那样的话,可就是挖了我们大英帝国的根喽!”

“我现在害怕就害怕这一点,我怕普鲁士和华族,就要进行这样的创新合作啊!劲敌,这是劲敌啊!”

2064 首相的预言

如果是肖乐天听见了本杰明的这番话,他一定会惊得掉了下巴,因为本杰明的预言不是虚妄的而是未来世界发展潮流的大方向。

要知道在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和竞争中,人们天然的就会保护自己本国的核心技术,蒸汽机这种在21世纪看起来无比落后的科技,在当时那个时代却是真正的高大上,高精尖!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煤炭能源和蒸汽机所主导的,这是工业的核心当然也是最先进的前沿科技。

那个时候各国都有自己的发展标准,也都有各自的绝活,相互之间的机械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绝对不会让这些冒着黑烟的工厂外迁,这些后世认定的污染重工业,在当时的政客心中,可是国之利器不可示人!

所以产业绝对不会外迁,只能封锁在国土之内,在加上种种地缘政治的原因,才形成了目前的殖民地输出资源,工业国输出产品,然后海路进行衔接,这样的一个产业经济链。

但是科技这种东西注定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扩散的,那些列强封锁起来的‘高科技’注定会从开始的一两个国家掌握,然后发展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国家共同掌握。

当技术开始普及并随时随地升级之后,再想封闭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普鲁士等后进崛起的欧洲列强,他们所面对的世界早已经不是蛮荒时代了,英法等先头部队抢走了蛋糕上最甜美的奶油,这些后进国家就只能分一些残羹剩饭了。

有残羹剩饭总比一点吃的都没有强,只要深耕细作哪怕是贫瘠的殖民地也有创造财富的一天,在这种渴求下,世界的经济注定会发生改变。

尤其是为了摆脱英国对大海航道的控制,尽量的避免受制于人,一定会有很多国家开始在遥远的殖民地直接建立生产基地,他们从殖民地获取资源然后就地加工并销售,这样一来就省去了大量的海路运输成本。

这种模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被大量欧美国家所采用,当然了那时候欧美科技早就已经进入电气化时代,老旧的工业体系已经谈不上绝密了,所以流散到殖民地去也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这种模式对英国的大一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原本日不落帝国以为可以用控制海上商路的方式来扼住竞争对手的喉咙,可是没想到这些对手居然暗度陈仓,大英帝国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了,未来二战之后还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还有网络产业革命的大爆炸,但是不可置疑的是,老旧的科技总是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扩散出去,那些依靠老旧科技和模式而崛起的帝国,终将会被新兴科技和经济模式所取代。

这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可惜这种发展的时间段比较长,断则数十年,长则上百年,而凡人一生不过短暂的五六十年,很多人是无法体会到这种细微的变化的。

只有那些真正的智者,或者说有时间有精力去钻研历史发展的专业人士,才能对这种细微的变化有所顿悟,很显然本杰明就是这样的人。

而今天,他就把这种存在于脑海中的想象判断,一口气的端了出来放在了王储的面前。

爱德华已经听呆了,不过这可不是对首相的钦佩,而是对本杰明大胆幻想的震撼。

“我的上帝啊,您真的应该去写小说了,法国不是有一名作家叫做儒勒凡尔纳吗?你的想象力可比他强大的多了……”

盛世太子自然有与生俱来的一股骄傲,他虽然聪明但是大英帝国烈火烹油的盛世景象让他完全无法理解本杰明的这种悲观判断。

王储笑着摆了摆手“我亲爱的首相,您的这一切只不过是幻想罢了,完全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啊!您说科技会有突破,会发生大爆炸,那么方向在哪里?什么体系能取代现在的一切呢?”

“皇家科学院我也去过很多次,居然有人说什么石油会取代煤炭,结果非要给我进行分离实验……最后您猜怎么了?一团刺激气团喷了出来然后直接就来了一场小爆炸!”

“哎呦,我的上帝啊!要不是剂量小,估计整个实验室都被掀翻了……当时我的护卫就要抓住他,还是我给拦下的……”

“我不是向您表达我有多仁慈,我只是通过这个例子向您证明,所谓的科技突破是很难的,那些狂想家们一百种胡思乱想能有一种可行就已经不错了,我们的国运不能拿来赌博啊!”

“目前看来,煤炭还有蒸汽机,依然是工业体系的根本,疯子说什么电啊,石油啊!我恐怕两百年之内,也不会形成产业的!”

王储不是草包,相反他对治理国家还是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的,他对本杰明的反驳让首相很难应对。

“是的,我知道我的猜测很大胆,但您必须要有这样的警惕心,这个帝国早晚都是您的,您心中一定要绷紧这根弦啊!”

必要的面子还是要给首相的“好的,我虚心接受您的意见……好吧,开门见山直接说您的担忧好不好,这里的空气太难闻了!”

本杰明看了看王储无奈的说道“我刚刚那种夸张的预言并不是不可能的,就在眼下就在我们面前,如果肖乐天的华族和普鲁士联手怎么办?”

“如果他们双方联手,我说的那种独特的模式就一定会成为现实,普鲁士完全不用走我们的老路去进行军事殖民,他只要和华族达成同盟,然后依靠华族这个亚洲的坐地虎,来进行深度开发……”

“普鲁士的资金和技术将在亚洲落地生根,塘沽北方工业特区的模式会一个个的复制,普鲁士会瞬间打开大清国的市场,而且还不用远途贩运!”

“他们会在当地生产并销售,他们的海船用来运送金银货币就足够了!想想都可怕啊,咱们大英帝国都做不到的事情,那两个强人一旦联手就一定可以做成!”

“这就是我今天找您来的目的!”

本杰明咬着牙说道“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为了帝国的利益,肖乐天……必须死!华族必须……灭!”

2065 盛世的王储

爱德华亲王这是第一次见首相如此狰狞的面孔,他当时就惊呆了“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一个小小岛国的元首,所控制的土地不过一个郡,人口不过数百万,这点实力何至于您如此的顾忌呢?”

不得不说,后世对爱德华亲王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这是一个命好的盛世君主,虽然当王储时间长了一点,但是他的母亲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王。

英国就是在维多利亚时代正式进入巅峰期,女王给这个儿子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盛世。

而且爱德华还死在了一战之前,也就是说他从出生到死亡,整个人生经历中就没有经受过任何的帝国衰落。

这种盛世王储,自然而然的就养出了一股非常大气的胸襟,这是正面的评价,如果用负面一些的评价那就是有点心大,有点对危险不敏感。

好色、奢靡、不爱理政、偏爱外交和游玩,这都是他身上的显著特点,所以这种人心中已经建立起英国不可撼动的钢铁信念,本杰明今天说的一切虽然有道理,可是并没有真正打动王储的心。

“亲爱的首相,您太杞人忧天了,就算华族和普鲁士联手了,产业进行您所说的那种升级,可是威胁也没有您说的那么大……”

“首先,您高估了这种模式的威胁度,就凭一些工厂外迁就能避开我们大英帝国对海洋的控制?我觉得这不现实,我们的海军可以控制住大海的关键节点,比如苏伊士运河,比如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等等……”

“飞地,永远都是飞地,没有海上生命线的联系,就算飞地很能赚钱,但是也可以被我们各个击破!”

“还有就是这种模式本身没有什么复杂的,普鲁士和华族一旦搞成功了,咱们大英帝国难道就不能复制吗?到时候还是咱们赚钱最多啊……所以说元首,您多虑了!”

“在这个历史时刻,当中国的使节团第一次来到欧洲如此伟大的时刻,您让我们英国动手杀人吗?而且杀的还是一国的元首?您太会开玩笑了,这事儿可不能干啊!”

首节 上一节 1592/28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