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861节

首先是控制水流方向,根据丁斐所知,西门豹治邺之时,曾经挖掘过一条运河,从漳水上游开始,一直到邺城西门内,用来运输货物,十分的方便呢,而且使用了数百年之久!

到了东汉初年,随着淤泥堆积、地理变迁,运河逐渐难以行船了,为了运输货物,人们在漳水下游,重新挖掘了一条运河,旧运河就彻底荒废了,只剩下一条干沟渠!

丁斐年轻的时候,曾经游走天下九州,查看山川河流走势,也来到过邺城一带,按照古籍记载的,找到了那条旧运河,风沙掩埋之下,已经不成样子了,可是痕迹依稀可见!

天降大雨,水流湍急,只要掘开附近的堤坝,让洪水冲击淤泥,就能沿着运河旧道,直奔邺城而去了,不必担心水流倒灌,而乌丸、鲜卑、辽东十几万人马,俱成鱼鳖之食矣!

其次是控制洪水流量,只淹异族军营,不伤汉家百姓,这可就太难办了,水火从来无情,岂是人力可以控制的,除非是千里神眼、预测阴晴!

洪水泛滥,一泻千里,很难查看水情的,除非有一双千里眼,从高空俯视地面,根据淹没的情况,判断出何时封堵豁口,如果下手早了,难以淹没敌营,如果下手晚了,邺城也就难保了!

至于掘堤的时间吗,就在将晴未晴之际,大雨不停,河水泛滥,趁势放水灭敌;大雨一停,河面下降,正好封堵住豁口,以免一发不可收拾,时机的拿捏,必须恰到好处!

问题是,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谁有那种本领,可以预测阴晴呢,谁又有千里神眼,可以查看水势变化,一旦估计错误了,封堵不住豁口,后果不堪设想!

“呵呵!--千里神眼、预测阴晴,的确有一些难办的,不过吗,我恰好可以做到,以水代兵,此计可成!”

听了丁斐的讲述,萧逸略加思考之后,发出了阵阵的冷笑,自己也是上过大学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以及许多自然知识,这次也算学以致用了!

第九十九章天下护佑,赐予金龟!

“河里有水蛤蟆叫,叫的老夫心里闹,抓上几只下酒肴呱呱,全跑了!”

漳水上游-北岸堤坝上,丁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站在倾盆大雨之中,一边唱着民间小调,一边查看水势变化,做出各种标记来,还不时掏出酒葫芦,美美的喝上几口,借以驱散身上的湿气!

黄鼠带着十几名弟兄,提着挖地神器-无愁铲,紧紧的跟随其后,凡是有标记的地方,他们都会打出一个洞,查看堤坝内部情况,是坚硬的岩石,还是松软的黄土,寻找最佳的决堤地点!

决堤开河,危险重重,稍有不慎的话,就会被汹涌的河水吞没了,这种高危险、高技术的工作,只有精通土木工程的‘掘子军’才能胜任!

典韦、曹性以及几十名亲兵,背负弓箭,手持利刃,分布在堤坝四周,护卫丁斐、黄鼠等人的安全,同时监视着远处,以免遇到袁军巡逻队,那就大事不妙了!

萧逸也在队伍中,并不干预众人工作,而是站在堤坝高处,时而仰头望天,观察雨水大小,有无放晴的迹象,而是凝视着漳水,思绪上下起伏,心中患得患失

以水代兵,淹没敌营,绝对是一步险棋,事情做成功了,邺城举手可破,北伐就完成大半了,提前结束中原战乱,百姓少受刀兵之苦,自己也是功德无量!

如果计划失败了,漳水一泻千里,冀州南部的城池、乡镇,就要变成水泽之国了,汉家百姓死于水祸、流离失所者何止百万,这样的滔天罪孽,自己又如何承受呢?

“悠悠苍天,茫茫大地,以及华夏列祖列宗,还望护佑于无愁,杀光异族铁骑,重振大汉雄风”

萧逸面对漳水,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心中默默的祈祷着,希望得到一点启示,这一仗到底打不打呢?

“哗!--哗!哗!”

“隆!--隆!隆!”

苍天没有回应,大地也没有提示,只有冰冷的雨水倾泄下来,又汇聚到漳水之中,河面剧增,水流极快,犹如一条奔腾咆哮的巨龙,不断撞击着两岸堤坝,发出‘隆隆’的巨响!

在波涛起伏之中,隐约可见一座溢水堤坝,那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就是在河道中间,修筑一座较低的堤坝,如果是枯水季节,堤坝可以拦住河水,源源不断流入沟渠,灌溉两岸的良田!

如果遇到雨季,河水泛滥成灾了,又可以溢过堤坝,从而泄去洪水,冀州南部的土地,旱涝保收,年年大熟,就是靠这种‘溢水堤坝’,另外吗,在堤坝的顶端上,矗立着一座大禹石像,高有三四丈,重达几万斤!

禹王头戴斗笠,身穿短衣,右手执长柄锸,左手指向前方手持,目光坚定,俯视四方,基座上刻着八个大字:“禹镇蛟龙,洪归大海!”

相传西门豹治邺之时,漳水中有恶龙为患,屡屡的兴风作浪,人们几次筑坝失败,还淹死许多的民夫,以至于无人敢动工了!

后来有高人指点,在堤坝的顶端上,筑起一座禹王石像,震慑住闹事的恶龙,就会平安无事了,民夫们依计行事,堤坝果然筑成功了,从此以后,人们凡是筑堤、修坝、开河必然立一座禹王神像,祈求神灵护佑!

传说不可尽信,可是堤坝上设石像,是有一定作用的,就是测量水位高低,禹王石像高三丈六尺,雕琢的十分精美,如果河水在膝盖位置,说明漳水一切正常,如果低于神像脚面了,那就是枯水期了,需要及时的蓄水!

如果高于神像腰部,就是河水泛滥了,要做好防洪的准备,因为天降大雨,漳水迅速上升,已经逼近肩膀位置了,这在最近几十年中,可是从没有过的呢!

如此湍急的水势,只要掘开了堤坝,洪水顺势而下,乌丸、鲜卑、辽东十几万人马,势必会全军覆灭,同样的,如果水势控制不住,危害也巨大无比

“啪!--啪!啪!”

正在沉思之间,萧逸听到了奇怪响动,低头搜寻之后,在河道边发现一个家伙,拳头大小,浑身金黄,样子很是可爱,原来是一只金钱龟,匍匐在泥水之中,开心的嬉戏玩耍!

金钱龟,又叫‘金线龟’,通体金黄,模样可爱,寿命也很绵长,可活数百岁之久,深受国人的喜欢,经常作为长寿的象征,送给亲朋好友们,或者雕刻在官印上,是一种代表吉祥的动物!

这是一种水生龟,非常善于游泳,生性喜阴、喜静,平时潜伏在地穴中,处于半睡眠状态,只有天降大雨的时候,才会爬出洞穴,四处随波逐流,以水草、田螺、小鱼、虾为食物,是一种杂食性龟类!

“祷告苍天,祈求大地,没见到神仙显灵,却送来一只金钱龟,这是对我的回复吗?”

萧逸捏起小龟,仔细的打量起来,背甲呈金黄色,每一片有四个‘年轮圈’,说明它刚刚四岁,还是一只小水龟呢,因为胆小害怕,全身缩进了龟壳中,只有一双黑亮的眼睛,怯怯的向外打量

医家经典之中,有金钱龟的记载,其甲壳可以入药,养阴、清热、解毒、益肾益处良多,再联想它的生活习性,萧逸会心的笑了笑,把小金龟放入自己怀中,这是难得的宝贝呀!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停留在堤坝上,鬼鬼祟祟的意欲何为?”

众人正在勘测之间,远处来了一队袁军,约有七八十人左右,除了刀枪棍棒,还拿着铁铲、铁锤、木桩、绳索应该是巡河营!

为首一人,身材修长,面白如玉,眼睛明亮如星,留着三缕长髯,气质与众不同,正是河北名士-辛毗!

辛评、辛毗兄弟二人,本来是青州刺史麾下,大公子袁潭身亡之后,他们也受到了牵连,差一点人头落地呢,幸亏辛家兄弟人缘好,文武官员纷纷的搭救,又用重金贿赂袁尚左右,总算是逃过了一劫!

不过吗,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原来的官职保不住了,只能是降职使用,辛评降为城门令,防守邺城南门,辛毗编入巡河营,专门巡视堤坝,堂堂的河北名士,落到了这个地步,也是一把辛酸泪呀!

巡河是个苦差事,又逢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走三步摔一个跟头,谁也不愿意受罪,就把辛毗推出来了,查看两岸的堤坝,是否有渗水之处,也好及时的修补上!

“弟兄们不要误会,我们是正南大人麾下,奉命测量水位的,以免水势过大,淹没了两岸的良田!”

典韦、曹性、黄鼠等人,一边冒充审配的部属,试图蒙混过去,一边紧握住兵器,随时准备厮杀,他们的人数虽少,却是身经百战的勇士,杀光对方并不难!

问题是,辛毗等人有去无回,势必引起袁军怀疑,进而派出大队人马搜索,到了那时候,掘堤就不可能了,七千人马也会暴露,后果不堪设想呢!

“审别驾的属下,我大都认识的,怎么看你们有点嗯?”

辛毗不是好糊弄的,对方人数不多,却个个体型彪悍,兵器也很精良,绝不是寻常将士,反而像是帐下亲兵!

因此上,他一面示意手下人,做好战斗的准备,一面慢慢的靠近过来,端详对方的容貌,看看有没有认识的人,结果真发现一个熟脸--萧逸!

辛毗作为河北使者,曾经出使过许昌城,拜访了不少朝廷大员,萧逸身为大司马,又是天下第一名将,自然要格外重视了,这张微黑的小脸,深深地烙印心中!

萧逸身为统军之将,不在曹军大营待着,反而潜入邺城附近,出现在漳水堤坝上,要说里面没有事情,恐怕鬼都不相信呢,这要是举报上去,擒拿住‘鬼面萧郎’,绝对是大功一件呢!

“刷!--刷!刷!”

首节 上一节 861/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