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854节

其二,邺城乃袁氏老巢,又是河北第一富邑,储存着大量钱财,军械,粮草,夺取过来之后,可以补充大军所需!

其三,占领了邺城,曹军就有了立足点,可以安然渡过冬季,养精蓄锐,修养战伤,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可以继续挥师北伐了!

传本丞相的钧令:谁能攻破邺城,生擒袁尚小儿,老夫就表奏天子,加封他为冀州之主,此誓神灵共鉴,绝不悔改也!

面对严峻的战局,曹操也豁出去了,为了鼓舞士气,开出了天价悬赏~~冀州牧的官职!

冀州沃野千里,户口百万,乃是天下第一大州,也是王霸之基业,谁做了冀州牧,等于成了土皇帝,给个王爵也不换呀,因此上,曹军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咚咚!~~坚守邺城,死战不退!

呜呜!~~前进有赏,后退杀头!

邺城~城墙高大,坚不可摧,箭楼密布,地堑数重,四角筑有卫城,彼此遥相呼应,又引来漳河之水,环绕在城墙四周,形成了一个完美防御体系,凭此坚固城防,可挡百万雄师!

袁尚,郭图,审配身披坚甲,手提宝剑,就在城头上督战,他们一面搬出金银珠宝,赏赐将士,鼓舞士气,一面成立督战队,手持鬼头刀,斩杀后退者,因此上,袁军也是战力暴增,死守城防不退!

曹军喊杀震天,攻势一浪高过一浪,袁军死战不退,防线稳如磐石,双方每一次激烈碰撞,都是残肢乱飞,血如泉涌,不知死伤多少人命呢!

呜!~~呜!呜!

正在激战之间,北方响起了号角声,只见金戈铁马,排列成行,迅速的压了过来,猛冲曹军大阵两翼,原来是乌丸,鲜卑,辽东,幽州四部人马,在袁煕的指挥下,前来救援邺城了!

一十八万联军,大都是游牧骑兵,铁蹄弯刀,强弓硬弩,战斗力十分强悍,至于统军之人,也不是无能之辈,乌丸大首领~蹋顿,鲜卑打首领~轲比能,辽东世子~公孙度,皆是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之人!

杀呀!~~杀!杀!

隆!~~隆!隆!

冀州沃野千里,地势平坦,正适合骑兵耀武扬威了,乌丸,鲜卑两部人马,铁蹄踩踏,大砍大杀,迅速冲破曹军左右两翼,进而威胁到了中军,辽东,幽州的重装步兵,立刻随后跟进,不断扩大战果!

曹军身处平原,无险可守,又久战疲惫不堪,那里抵挡的住呢,只好不断的后退了,任由将军,校尉们拼死力战,也难以挽回局势!

无奈之下,曹操只好抽调人马,支援左右两翼,而用来攻城的部队,也就随之锐减了,相反的,见到联军骑兵出动,邺城守军士气大振,厮杀的更有力气了,还不断的组织反击!

邺城坚如磐石,将士们久攻不下,已经相当疲惫了,乌丸,鲜卑,辽东,幽州各部人马,趁机攻我军侧翼,再要厮杀下去,恐对大军不利了,还请丞相收兵吧!

郭嘉站在战车一侧,对于战场上的形式,看的非常清楚,因此建议收兵,回营整顿人马,来日再决胜负!

启禀丞相大人,袁潭带领青州人马,猛攻我军大本营,已经打破数道壁垒,李典,乐进二将抵挡不住,还请速速回援!

一名求援信使跑来,浑身浴血,狼狈不堪,报告着糟糕的消息,再不回师救援,大本营也要动摇了!

传老夫的命令:曹仁,曹洪两部断后,挡住乌丸,鲜卑的骑兵,全军依次而行,缓缓退回大营,有不听号令者~~斩!

攻城遇挫,腹背受敌,战局极为不利,强势如奸雄曹操者,也只能隐忍一时,下达了退兵令!

瞬时间,曹军停止了攻城,潮水般退了下去,而后排列队伍,重整军阵,各部依次后退,缓缓的回归大营,放眼望去,先行者并不慌张,殿后者毫无惧色,曹军训练之强,由此可见一般!

万胜!~~万胜!万胜!

看到曹军退走了,袁军挥舞兵刃,欢呼不止,不过吗,他们叫喊的厉害,却没有出城追击,犹如集体欢送一般~

一方面,曹军虽然受挫了,可是阵型严阵,军心不乱,袁军屡战屡败,早已心生畏惧,那里敢出城追杀呢!

至于乌丸,鲜卑,辽东各部人马,名为出兵助战,实则来捞好处的,只求多抢一些美女,粮食,布帛,自然不肯拼血本了!

另一方面,各部心存心存忌惮,深深害怕一个人,一个杀人如麻的恶魔~萧逸!

并州大战,萧逸以少胜多,斩杀刘豹,乌维,高干,歼灭十万匈奴精锐,消息传来之后,乌丸,鲜卑,辽东各部惶恐不安,生怕遇到了杀神,步了匈奴人的后尘!

可是西路援军到来,马六,大牛,高顺,张绣,于禁~~一众将领,全都出现在战场上,唯独不见萧逸的身影,谁也不知他在那里,又在做些什么,这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反而让各部更加畏惧了!

因此上,各部人马无论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的,预留三分力量,以免萧逸突然出现,他们就算抵挡不住,也能全身而退吧!

两种原因之下,联军虽然获胜了,却没有追杀下去,曹军依次而行,缓缓回到大营,双方再次对峙起来,纠缠不休,难分胜负!

第九十二章鬼才献计,以退为进!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日落黄昏,天色渐暗,群鸦飞舞,悲鸣阵阵,曹军大营里面,将士们眼含热泪,唱起了凄凉的歌声,悠悠荡荡,落人魂魄,正是有名的《战城南》

《战城南》-汉饶歌十八曲之一,描述战场的残酷性,哀悼不幸阵亡的士兵,乃是铁血悲伤之歌,与之相齐名的,就是文人们传唱的《梁父吟》,一文一武,葬送故人!

与此同时,曹营各处燃起了火堆,那些阵亡将士的尸骨,慢慢的化成了灰烬,再装入黑色陶坛中,贴上他们的姓名、年龄、籍贯--送回家乡,隆重安葬,如果是有功之士,还会树碑立传,让后人记住其功勋!

烈士家眷会受到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国家负责奉养,年幼的子女们,国家养育成人,以及赐予宅院、田地、耕牛免除三年赋税之类,如果一个家庭里面,有三位男丁战死了,则是‘忠烈之门’,可以免服劳役、见官不拜,深受同乡的尊敬!

负伤致残的士兵,也会受到妥善照顾,或是赐予钱财、禄米,回家与亲人们团聚;或是集中起来,一直养老送终,绝不会流离失所,饱受饥寒之苦!

曹军南征北战,所向无敌,除了统帅英明、将士勇猛、装备精良完善的抚恤政策,也是原因之一,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自然是奋勇杀敌、有进无退了!

“大汉将士,为国讨贼,马革裹尸,死不旋踵--万胜!万胜!”

战场受挫,人心悲愤,为了鼓舞士气,曹操手持宝剑,坐在一辆戎车上,带着二子曹丕、曹植,一起巡视各处营地,虎痴-许褚一手提大刀,一手握着缰绳,负责驾驶车辆!

丞相座驾所到之处,将士们紧握兵器,振臂高呼,万胜之声,直冲云霄,曹操站起身来,频频挥舞手臂致意,一番巡视以来,原本低迷的士气,总算略有回升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父亲大人不必在意,我军元气未伤,只要重整旗鼓,来日战之必胜!”

“父亲年近知命,依旧披坚执锐、为国征战,饱受战阵之苦,孩子心痛如绞,恨不能以身代之!”

巡视完毕之后,已经是午夜时分,曹操拖着疲惫之躯,回到了中军大帐,曹丕、曹植连忙上前,一边卸除甲胄、帮着按摩筋骨,一边好言安慰,十分体贴关怀!

首节 上一节 854/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